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章

    谭云骞看他一眼,“什么事,说!”

    毛晨凑近他的脸仔细看着,“哥,你的眼睛咋啦?那么红,你哭了?”

    谭云骞把他的头扒拉到一边,“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毛晨赶紧坐到他对面,“刚才姜平洋的小弟过来说赛车改下日子,他老大昨晚和人家干了一架,一个人打六个,受点小伤,状态不好。”

    “还说,不是怕了你,等他养好伤再战!”

    “嗯。”谭云骞面无表情的舀起一个馄饨放嘴里,“知道了。”

    要不是昨晚他亲眼看到姜平洋摔个狗吃屎他就信了。

    “哥,你吃啥呢?这么香?谁送来的?”

    毛晨吸着鼻子又咽了咽口水,脑袋凑过去要看圆桶里装的什么。

    谭云骞将剩下的最后两个馄饨一起舀上来塞进嘴里,又抱起饭盒将汤喝了个干净。

    “没了!”

    毛晨这回看清了,确实没了……

    不,还剩个香菜叶贴在上面。

    旁边的小饭盒里也不知道装的啥好吃的,也是空空的。

    过分了啊!

    骞哥什么时候这么护食了?

    谭云骞像是没察觉到他的惊讶一样,还打了个饱嗝儿。

    毛晨又看到小桌上放着的郁金香烟,“哥,你啥时候改抽这烟了,我尝下好抽不……”

    他的爪子刚伸过去,还没摸到烟的边就被谭云骞打了一巴掌,“要抽自已买去,别抽我的。”

    “屋里桌上有红塔山,抽那个吧!”

    毛晨:“……”

    不对劲!

    骞哥不对劲!

    不但护食,还变抠门了!

    原来他的烟不管多贵都是谁爱抽就抽的。

    这郁金香烟不是多难买,也不是贵的离谱,咋就那么宝贝?

    事出反常必有妖,妖精的妖!

    第32章

    人没了钱还在

    毛晨又把脑袋凑过去,骞哥眼睛通红布满血丝,眼下乌青,脸色蜡黄,下巴上还有淡淡的胡茬,活像被妖精吸了精气的文弱书生,“哥,你和我说实话,你咋地了?受啥刺激了?”

    谭云骞还是一副没有表情的样子,伸手推开他的头,往他身后指了指。

    毛晨猛然回头,身后什么都没有。

    再转回来看着谭云骞,眼神空洞,表情木讷,又伸手指了一下。

    毛晨再次回头,还是什么都没有,顿感毛骨悚然,“哥,你别吓唬我,你到底咋了?”

    谭云骞嘴巴木然的动了动,“门在那,走时帮我把门带好,我困了,再回去睡会儿!”

    说完还打了个哈欠,眼皮耷拉着,没精打采的起身进屋。

    困成这样,走的时候还没忘把那盒郁金香拿走。

    毛晨:“……”

    谭云骞觉得头重脚轻,本来就折腾一晚上没睡好,这会儿吃饱了更是睁不开眼睛。

    回到屋里一头扎到炕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留下毛晨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默默地走出院子关好门……

    时欣然骑着自行车去了邮局,给大舅老爷打电话,告诉他自已搬家了。

    王昌连在电话里很吃惊,没想到才一个星期的时间,她竟然已经卖了房子,还搬了家。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还是你小姨又去找你麻烦了?”

    要不是老爷子提起,时欣然差点儿忘了那个恋爱脑小姨。

    “没有,没有,大舅老爷,我就是想找个人一起住,现在租的这个地方房东是个老太太,人特别好。”

    “是不是开照相馆钱不够了才卖房子?上次也忘了问你要开多大的。”

    时欣然笑了,“大舅老爷,都不是,您别担心了,我就是想换个地方住,换个心情。”

    王昌连在电话里叹口气,“唉,让你过来也不过来,非要自已在那边,要是有急事我们都赶不过去。”

    “大舅老爷,我现在住的地方是木材这一片,都是木材厂的职工,很安全。”

    “那一片属于哪个派出所?东城区?”

    “对。”

    “那行,等着我打个电话。照相馆先别着急开,我可以先给你安排个照相馆上班适应一下,觉得行了再自已干……”

    王昌连在电话里免不了唠叨一番。

    时欣然费了一会儿嘴皮子才把老爷子安抚住。

    别看她看谁都笑盈盈的,其实都在心里保持着距离。

    最害怕的就是别人对她太好。

    给王昌连打完电话她又给曾永贤打了一个电话,了解一下陈亮那边的进展。

    还要过几天出结果。

    正在做几个证人的思想工作。

    有些证人害怕丢人,不敢来作证。

    很多被强被迫害的姑娘之前都是因为害怕事情宣扬出去才不敢报案。

    无论在什么时代,社会对女性的包容和理解都很低。

    女性被非礼被强迫就会有人议论纷纷,甚至是被害者有罪论。

    他们怎么不非礼别人?

    他们怎么不强暴别人?

    肯定是你穿着暴露了、回家晚了之类的。

    甚至会被冠上不正经、不干净的名声,还有人会恶意的说一声活该!

    现在陈亮的案子就卡在证人这里。

    时欣然去了趟原来住的地方,把钱取出来,转存到木材附近的银行。

    现在不能通存通兑还挺麻烦的。

    她留下一部分钱放在包里,再骑着自行车往市中心去。

    木材厂位于东七路,离着市中心有七条路,不算近。

    她沿着星月街一条路一条路的往前骑。

    两边有很多临街居民房改成的门市。

    现在江城市的自由市场还没那么多,想做生意的都会租临街房。

    谁家要是有个临街房改造一下租出去一间,一个二三十平方的房子一个月就能收入一百来块。

    地段越好,房子越大,收入也就越高。

    除了那十年之外,包租婆和包租公一直都是可以躺赢的存在。

    越往市中心门市越贵。

    有钱了多买几套房子当包租婆是个不错的选择。

    时欣然一直骑到市中心,这附近的门市更是寸土寸金,市里的黄金地段。

    经过几世的轮回,她对江城的门市价格了如指掌。

    曾经市中心和东一路这边的门市她看了不下十家。

    从七八十平到一百多平的,租金从每月四五百到八九百的都有。

    不是租不起,也不是怕赔本,是特么不敢租。

    怕租了没多久就要死。

    记得第一次她刚穿过来的时候还很淡定,她竟然也时髦一把,来了场穿越之旅。

    她是土狗,穿越女主发家致富养崽崽的剧情她也爱看。

    现实中得不到的看个过个瘾也是可以的。

    遍地黄金的八十年代,她也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再偶遇个高冷禁欲帅哥,开启没羞没臊的生活日常。

    没想到计划还没开始实施,七天后她就噶了!

    从楼梯上滚下去临闭眼睛的那一刻她都是不相信的,还以为会天降一帅哥来拯救她。

    穿越女不都是光环开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

    结果就那么干脆的蹬腿闭眼,再一睁眼又回到她第一次穿来的那一刻。

    然后就和卡bug了一样一次次重生在同一个时间点。

    她没时间也不敢去牟足劲儿赚钱。

    八十年代的钱很好赚。

    即使活的时间短,死的速度也没赚钱的速度快。

    好几次她都是人没了钱还在,无奈之下最后花不完的只能都捐了。

    唯有前一世,活得时间最久。

    她活到第三年头上的时候,谭云骞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不去惹事,不去打架,老老实实带着兄弟们赚钱。

    一天天的平安过去,让她也逐渐放松了警惕,甚至以为一切都过去了,谭云骞不会再作死,她也不会死。

    当她的工作日常逐渐走上正轨,作死小王子在第三年零五个月的时候又死了。

    那天是江城的第一场雪。

    还不知道原因,因为到她死时都没破案。

    那一次谭云骞的死是让她最崩溃的。

    这一次,谭云骞,别再让她失望才好。

    乖的话,会每天有好吃的,有人疼,有人爱,还能收获一个貌美如花、温柔贤惠、优雅大方的老婆。

    时欣然很不要脸的在心里夸了自已一番。

    反之,就会断腿、囚铁笼,每天吃狗食,外加一个面目狰狞、暴虐无道、蛇蝎心肠的女恶魔。

    第33章

    太单纯了

    时欣然没去看门市,经过上一世对这个世界了解的更多了,想法早就改变了。

    她说是开照相馆,实际就和工作室性质一样,不需要位置太好,不需要每天守着店面,也不需要太大的投资。

    她还得腾出时间挣命呢。

    时欣然骑着自行车去了百货大楼,买照相机。

    这一项的投资是少不了的。

    到了卖相机的柜台,直接奔着专业的高档相机就过去了。

    年轻漂亮的女售货员还提醒了她一声,“这边。”

    那边都是国产的一两百块或者三四百块的傻瓜相机。

    甚至还有不过百的。

    八十年代中期是华国相机业飞速发展的年代,出了不下十几二十种牌子的相机。

    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好了,吃穿不愁就会想着有点娱乐生活。

    照相机和收音机、电视一样是娱乐生活的首选。

    买相机已经不是多稀奇的事了。

    时欣然看的柜台都是进口的相机。

    她扫了眼柜台里,佳能Ae-1,750元。

    富土卡Ax-5,784元。

    理光xr-s,617元。

    剩下的还有一千多和两千多的。

    时欣然看了看那款新出的美能达a7000,世界第一款自动对焦相机,她咽了咽口水,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视线移开。

    裸机带个短镜头要五千多,再配上长焦镜头和闪光灯就可以分分钟干倒一个万元户。

    啥年代玩摄影都是烧钱的事。

    现在还消费不起。

    她伸手点了一下柜台里的尼康fA,“把这个拿给我看一下。”

    售货员没动,上下打量她一下,“这个相机要一千三百八。”

    时欣然穿得不差,但是普通老百姓极少有人买这么贵的相机,售货员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万一看错价格了呢?

    “我知道,拿给我看一下。”

    售货员拿出来的时候很小心,“你别弄坏了,相机很贵,一共就进了两台。”

    “我知道。”

    时欣然接过去迅速调试了一下,她麻利的动作让售货员知道她是懂行的。

    “再给我配个70-200的长焦镜头和闪光灯。”

    售货员惊讶地张了张嘴,“长焦镜头也是一千三百八,闪光灯七百六。”

    “好!”

    时欣然又看了眼柜台里的彩色胶卷,乐凯的12、福达13.8、科尼达17.5、富土19.8、柯达20.5。

    黑白的很便宜,才几块钱。

    这个价格基本上在以后的三十年里变化不大,但是对比现在的物价和工资水平就贵得离谱了。

    “再要三个柯达彩色胶卷。”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