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章

    陆砚吃完早饭,没有再多做停留就走了。

    到了下午两点规规矩矩的坐在电视旁边了,现在的电视台自制的节目大部是直播,因为录像机和磁头都很珍贵。

    三点时准时开播,安安一看到节目开始,就兴奋的冲到了沈清宜的房间里,扯着沈清宜的衣角,激动得大声说道:“妈妈,快点,爸爸出来了。”

    沈清宜放下手上的工作,和安安一起坐到沙发上,电视里,陆砚带的团队小组和沪市来的团队小组分成了两拨,主持人站在中间,旁边还放了一台电脑。

    作为东道主,给了沪市团队优先的权利。

    不愧是有专家留过洋的,对于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望远镜进都有着充分的了解,同时也给出了国内的方案。

    一番陈述下来,观众席间掌声雷动。

    这批观众里面,大部分是来自科院的学生和导师,他们平时很少有这种机会开阔眼界。

    轮到京都专家时,陆砚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在场的目光。

    “这么年轻?不会是靠着外貌入的研究院吧?”

    “别瞎说,京市研究员的代表可不是谁都能当的。”

    陆砚没有用手稿也没有用电脑,非常自然的讲解着。

    陈述完后,沪市的专家当场就提出了疑虑,“陆工,照您的陈述,咱们的GSW望远镜,我们觉得在选址上就错了,隆市这种地方,夜晴数不多、而且离居民区比较近,噪音和灯光会不会影响它的精确度呢?”

    第33章

    陆砚点了点头,并不意外此人的质疑,“但它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里拍银河系恒星光普方面有着非常稳定的发挥,因为里面的光纤定位系统,将会有四千个光纤,换句话说,它可以同时观测四千个天体的光谱。

    所以刚刚那位专家所说的不利因素,在这件方面就会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那我和M国的sl数字边巡天有什么区别?”

    “各有所长,毋庸置疑,他们的观测条件比我们好,灵敏度更高,但我们的更稳定,有时候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建造成本,我们华国刚处于发展阶段,稳定的发挥所长也是我们的追求。”

    都知道科研是件烧钱的事,没想到这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在设计这一环竟然考虑到了控制成本在。

    “那您刚刚说的到HB太空望远镜,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是吗?”有观众席的人提问。

    沪市专家的方案里没有人提到这款,想法大概和当初的王志方一样。

    陆砚点了点头,“因为它将会在太空中观测,因此它不受地球大气湍流影响,能达到物理上所能达到的衍射极限,也能达到最好的空间分辨率。”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望远镜?相差太远了啊,唉!”

    陆砚笑了笑,“也不用过于妄自菲薄,咱们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不过发射技术和制造技术需要追赶,我们才起步,一切都在追赶,再多追赶一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他淡然从容的回应着观众和对面在场专家所提的各种提问,没有看手稿,也没有查电脑,从质疑到佩服,不过短短一个小时。

    沈清宜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陆砚,说这些的时候,各种数据张口就来,极度的自信,好似整个人都在发光,那种自信仿佛是从他骨子里透出来的。

    所有的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连主持人都在他开口之后就忘了提问。

    夺目到让人睁不开眼。

    安安也全程盯着电视机,眼睛一眨不眨的,沈清宜敢断定里面根本就没有安安能听懂的,包括她都是一知半解的,要是平时,安安一定会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

    此时他很安静。

    陆砚离场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王志方坐在观众席里都不禁红了眼眶,这小子还真是从来没让他失望过,一次也没有。

    直到整个节目结束,安安才回过神来,好一会儿才看着沈清宜说道:“妈妈,你是怎么替我找到这么优秀的爸爸的。”

    沈清宜听到儿子这一句,差点失笑,“你外公替我找的。”

    “外公也很厉害?”

    沈清宜点了点头,“当然厉害。”

    “那外公和爸爸相比,谁更厉害?”小家伙歪着脑袋问。

    沈清宜认真的想了这个问题,父亲是需要手稿的,而且准备时会高度紧张,当天晚上根本睡不安稳,家里的一切都要安静。

    提前半个月就不会让母亲去打扰他了。

    而陆砚却不是,一切看起来像是他工作中的一环而已,只需要前一天安静的睡眠就可以,父亲没有他那种骨子里透出的自信感。

    就连拿自家的短处和别家的长处比时,都没有一丝的不好意思,仿佛超越别人是迟早的事。

    这种狂妄又克制的的劲,父亲没有。

    但她肯定不能在安安面前说陆砚更优秀的,只是淡淡道:“差不多吧。”

    安安鄙夷的摇摇头,“妈妈说谎。”

    沈清宜惊讶,这小子见都没见过外公,怎么知道她撒谎,“你怎么知道?”

    安安漆黑的大眼睛一弯,“妈妈就是最好的证明啊,因为你是外公的女儿。”

    沈清宜:!!!

    沈清宜起身去了房间,而安安却坐在沙发上开始玩他的魔方。

    爸爸教的几个样式,他可是都会了,还自创了一个新的,不过还不是那么熟,他再练练,等爸爸回来就玩给他看。

    陆砚下播后,专家们一起从演播厅里出来,此时有一名沪市的专家过来打趣陆砚,“陆工,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的,竟然把控制成本这件事看得如此重要。”

    “不是这一件事,是所有事。”

    “行!行!不过看不出来你是这么简朴的性子啊,就你身上的这身衣服,可不便宜啊?”

    陆砚停下,看了看身上的衣服,“我太太准备的,很贵么?”

    那个专家留过洋,是华侨商店的常客,“加上你脚上的那双鞋子,不会少于四百。”

    陆砚顿时愣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冲着那位专家微微点了点头。

    “你这种水平的,又这么年轻,当初要是出国,指不定早就留在HF了,那里的科研氛围可是世界顶尖的,他们对人才的待遇可不是小小的一个京都研究所能比的。”

    他说这话时,完全不知道陆砚身后跟的什么人。

    王志方生气的将他从陆砚旁边推开,“你什么意思?我们研究所怎么了?他在我们单位可是国宝级的待遇。”

    那科研人员还不知道王志方就是陆砚的领导,和他抬杠道:“有别墅吗?奖金一年有二十万吗?”

    “那你怎么不留?”

    “我要能留肯定留啊!”

    趁着两人争执的空隙,陆砚抬腕看了看表,退了出来,拉了拉苏洋,“帮我去应付一个人。”

    苏洋笑道:“就知道你主动找我没好事,说吧,什么事?”

    陆砚将陈海霞所说那件事和苏洋粗略的说了一遍。

    苏洋一口应下,“行!没想到你还挺将陈海霞的话还挺放在心上,这种事都能应下。”

    “我欠她一个人情。”

    出了电视台,差不多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沪市的那名专家在得知王志方就是陆砚的领导时,当场败阵下来。

    王志方这才走到陆砚身边,“我刚刚和人吵架,你怎么不帮着说句话?”

    “你又不会输。”陆砚回完他,又开口道:“我和苏洋有一件事要办,先不回所里了,车你们开走。”

    “行!”

    分开后,陆砚带着苏洋一起去了陈海霞说好的家那家茶馆。

    王伟一见到陆砚,当场恭维的起身,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唉呀,陆工,总算把你盼来了。”

    第34章

    陆砚淡淡的点了点头,和王伟握过手,就坐到了茶桌前。

    旁边坐着陈海霞,她今天特意打扮了一番,一套白色的套装,头发也梳得干净利落,化着淡淡的妆容。

    在看到陆砚的那一刻,她全完失神了,简直比刚刚在电视上还要光彩照人。

    还好她在看到电视播出后,又特意穿赶回去换了这身白裙。

    王伟和苏洋握过手后才回到茶桌上。

    桌上摆着上好的西湖龙井,王伟给陆砚倒了杯茶推到他面前,“陆工啊,听陈小姐说您不喜欢喝酒,所以带您来喝杯茶。”

    特区的生意人跟着境外投资商对女同志学会了时髦的称呼。

    陆砚点了点头,“谢谢!”

    说完之后又开门见山的回复道:“我给您带了另一位通讯类的技术顾问,他是我的同事苏洋,虽然目前没有没什么名气,但实力不错,解决你们目前的问题是绰绰有余的。

    我平常都很忙,根本没有任何多余的时间,领导也不会批。”

    这种问题陈海霞早就和王伟说过,他没有显得多失望,而是笑道:“我知道,但您也别先急着拒绝,可以先听听我开给您的条件。

    年薪十万,这十万不会让您承担任何风险,并且产品一旦上市,还会有百分十的利润分红,您看怎么样?”

    这条件不可谓不诱人。

    但陆砚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当初也有境外的外企出过年薪十五万挖教授,那时国内的民营企业还没有兴起,发展水平也不如现在,十五万他听着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目。

    可教授想都没想,一口就拒绝了,他那时候的工资不过二百八十块。

    毅然决然的决定留下来带着他的学生传授他的毕生所学。

    他很少对他们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对他们做过什么要求。

    唯一的要求就是临死前对他说,“娶了清宜,好好待她,我只信你。”

    他明明答应了的,可却是没有做好。

    中间王伟还画了一大段饼,陆砚听不进去了,抬了抬手打断了他,“如果您只是单纯的想解决技术问题,苏洋每个月有几天的时间可以出差。

    而我没有空。”

    王伟见果然一点戏也没有了,重新把话题引到苏洋身上,但是条件完全变了,一个月两千。

    一个月两千对苏洋也是高薪的,不过他不可能辞职,以研究所里的名义签下,按照研究所的规定,他能有四分一的提成,也就是说一个月他能多拿五百,简直比工资高多了。

    他热情高涨,尽情的对王伟释放着自己的才华。

    陆砚频频看手表,他都没发现。

    直到手表的时针指向八点,陆砚终于忍不住了,“我先回家了!”

    就在他刚起身时,就有个年轻男人,拿着话筒,身后带着另外两个男人,一个扛着相机,一个提着手提包。

    “真的是陆工!我是H报社的记者,今天看到您在电视上的精彩表现了,实在太令人佩服了,咱们的人民群众肯定也希望在明天的报纸上看到您,可以对您进行拍照采访问吗?”说着将挂在胸前的记者证递到陆砚面前。

    陆砚有多难约他们整个报社的人都知道,需要提前十五天不说,除了专业上的问题一律不提,真没想到一个陌生的热心电话,竟然让他真的在这里逮到了。

    陆砚接过他手上的记者证,记得自己是接受过他们报社的采访,还算专业,点了点头,“可以拍照,但今天不能接受你们的采访了,身后是我的同事,采访他也是一样的。”

    苏洋又爽快的应下。

    拍照时陆砚在中间,苏洋和陈海霞一左一右。

    拍完照,陈海霞的嘴角露出微不可察的笑意。

    陆砚走的时候,陈海霞没有再留,她不介意迟早会属于自己的男人在那个女人身边多睡几天。

    反正等他离开的时候,她就会加倍的痛苦,这就是她痴心妄想的结果。

    沈清宜看到安安一趟一趟的在门口张望了无数遍,也没有见到陆砚的影子,坐回到后沙发上后就是一阵阵的叹气。

    沈清宜有些心疼,她走过去拉起安安的手,“跟妈妈去睡,相信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

    安安无力的抱着沈清宜,“真的吗?”

    “真的!”

    沈清宜说这话的时候心都是颤抖的,才多久,儿子已经对他依赖到这种程度了,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安安这么失魂落魄过。

    就算是从前被小朋友骂。

    委屈一下就过了,可现在,沈清宜心里有些发酸。

    安安听了沈清宜这句肯定的回复,这才耷拉着脑袋跟着进了房间睡觉。

    他今天一天太兴奋了,情绪大起大落,沈清宜坐在他旁边给他唱了好一会儿歌,才终于将他哄睡。

    她重新坐回窗前,打开本子开始画画。

    半个小时后门终于响了,沈清宜看了看手表,十点了。

    她起身去开门,就看到陆砚。

    将人迎进来,就听见陆砚的声音,“抱歉抱歉,今天接了个应酬,所以回来晚了,安安睡着了吗?”

    应酬?沈清宜听着好奇,从前父亲从不参加任何酬,他们这种身份除了专业的官媒采访,几乎不会出席任何额外的应酬。

    “这个应酬很重要,推不掉?”

    “也不是很重要,也不是推不掉,只是不太好推掉,我欠了人家一个人情。”陆砚努力的想要解释清楚。

    “下次有应酬要早点说,安安为了等你,跑到门口看你,没有八次也有十次,刚才被我哄睡。”

    陆砚内疚的回应道:“好,这次是我考虑不周,下次我会提前和你们说。”

    沈清宜见他态度还算诚恳,没有再说别的,“炉子上给你留了洗澡的热水。”

    说完转身就进了房间。

    等陆砚洗完澡出来时,看到沈清宜房间的灯还亮着,他迟疑了一下,想要知道她在做什么,是在画她那些图吗?

    他情不自禁的走到沈清宜的房间门口,可最终还是忍住了。

    转身回到了自己房间。

    第二天一早安安起来问的第一件事就问,“爸爸回来了吗?”

    “回来了,因为有个应酬耽搁了,他还向你道了歉呢。”

    安安立即眉开眼笑。

    一上午都很开心。

    直到中午时,程又青拿着一张报纸就风风火火赶来了。

    “陈海霞真的太过分了,你看看她在报纸上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啊,太过分了。”

    第35章

    安安现在正在睡午觉,怕吵到她,沈清宜将程又青拉到了后院。

    替她搬了把椅子,自己坐在藤椅上打开报纸仔细的看了起来。

    报纸上刊登着一张照片,陈海霞站在陆砚旁边,头微微的侧偏着陆砚的方向,秀气的鹅蛋脸上挂着温婉而又得体的笑容。

    陆砚一贯的眉目淡淡,看不出任何表情,另一只胳膊被苏洋挽在手上。

    可上面没有关于陆砚的采访,苏洋的只占了一小部分,而且是关于这次项目的技术性解释。

    说陈海霞的版面却很大。

    一开口就显得大气而又有分量,说这次能和陆砚聚在一起是为了给一位一心想发展华国科技产品的民营企业家引荐一下陆砚。

    接着就开始聊关于陆砚小时候的事,

    她们以前在高中时的趣事。

    仿佛这个男人的一切都很了解。

    沈清宜将报纸合上,深吸了一口气,平息着心中的某种情绪,缓缓开口道:“这些东西她说的不都是事实吗?”

    毕竟在大学时谁不知道他和陈海霞就是青梅竹马,一个村子出来,同一所小学、同一所初中、同一所高中。

    如今还是同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