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回城
1979年春天,姜静姝身上背一包捆绑的四四方方的小棉被,手上提着两袋行李,艰难挤下火车,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家乡桐乡县城。
离家经年,城区街道的建设早已不是脑海中熟悉模样,好在家的位置她记得清清楚楚。
坐三路公交车再走十分钟到县自行车厂厂区家属楼。
天气好,正值下午,越往里走越安静,阳光照映在墙面,树影斑驳,有种夏日午后的静谧感。
这个时间点,工人在上班,小孩在上学,家庭主妇要么在外面兼职零工,要么带娃睡觉。
姜静姝敲响家门,好久都无人应声。
说来也心酸,回自己家,竟被关在门外,没有家门钥匙,进都进不去。
腿蹲麻了,就在姜静姝准备下楼去前面街道买瓶水喝时,楼梯传来阵阵缓慢的脚步声。
她站起身,伫立在门边,等人上来。
那人刚冒个头,姜静姝的眼泪立马像水龙头开关,哭的又凶又急。
“妈…”声音颤抖,情绪激动,实则哽咽细弱到根本听不清。
分隔多年,少女大变样,五官长开了,在昏暗的楼道里,罗凤英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你是谁啊,怎么站在我家门口?”她手里还提着菜篮,麻布盖着的是刚从黑市收的乡下鸡蛋和小半边鹅肉。
现在管控不像以前那么严,私下交易的贩子越来越多,售卖的花样也随之丰富起来。
姜静姝抬起手,用手背拭去泪水,清了清嗓子说:“妈,是我,静姝啊。”
“静姝?”姜母往前跨上大步,微微仰头,仔细辨认女孩面孔,两秒后,“真的是静姝,闺女,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尽管知道母亲性格平稳,善于隐忍,但她无论如何预设不到,母女见面,该有的关心没有,兴奋激动没有,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疏离意外。
进了家门,静姝的情绪渐渐恢复正常。
她环顾四周,放下手中行李,问了一句:“妈,我东西放哪里?”
罗凤英把篮子妥帖放置厨房,锁上柜门,转身闻言,表情凝滞了数秒。
“那个,你哥孩子多,你原来的房间现在是你小妹和两个女娃娃住。”
姜静姝抿抿唇,眨了眨眼睫,“我住哪里?”
罗凤英犯愁,家就这么大,不可能马上变出一间房来安排大闺女。
正巧,姜家老大的媳妇段丽丽抱着两岁小儿进家门。
母子两个早上吃完早餐去的娘家,段家老四结婚,段丽丽带儿子去喝弟弟喜酒。
段丽丽嗓门尖利,正常说话的音量要比一般人高。
张嘴就是:“哟,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家里来客人啦?”
姜家亲戚少,罗凤英性子又独,很少与邻居串门拉闲话家常。
姜静姝回头,屋内不像楼道昏暗,此时光线大开,一张美丽清纯的脸庞极具视觉冲击,段丽丽愣住,声音都低了几分,“你是?”
姜静姝很有礼貌,“你好,大嫂。我是静姝,大哥的二妹。”
段丽丽恍然,呐呐道:“你好。”姜大鹏有个二妹她是知道的,可从未见面真人,原来竟如此美丽。
姜家人长相均不差,五官端正,清俊秀美。
原以为姜小妹是家里颜值天花板,哪想,真正的天花板在这里。
“俊俊,叫姑姑,这是大姑姑。”
两岁的小男孩口齿不清晰,姑姑喊成“嘟嘟”。
姜静姝从衣服兜里掏出两颗糖,弯腰递给小孩儿,“给你。”
俊俊在家蛮横惯了,小手飞快夺走硬糖,迫不及待让妈妈剥掉糖纸喂给他吃。
段丽丽拿儿子当心肝宝贝宠,喂完糖,小祖宗要尿尿,又抱着去厕所尿。
期间,罗凤英帮她整理行李,打算先搁置进她和丈夫睡的房间。
下乡这些年,哪有贵重物品,衣服就几件,冬天穿的棉衣占大头,除此之外就是两双鞋一整套床单被套。
给家里带的两三样土特产。
土特产不值钱,段丽丽经过八仙桌装作不经意瞥了两眼,看清是什么后,撇撇嘴,果断带儿子闪回房。
虽然大姑子知青回城,让她八卦之心熊熊燃起,担心婆婆私下补贴,但儿子闹觉,困的眼皮睁不开,思来想去,还是哄儿子更重要。
姜静姝坐在餐桌边,双手捧着茶杯喝水,抬眸便是母亲略显尴尬的面容,她心中苦涩,只能尽力忽视。
“我爸和大哥,小妹几时下班?”
提起他们仨,姜母神情立刻活泛起来,“他们都是工人,两个厂子上下班时间大差不差。”往墙上挂钟扫去,说:“再有一个半小时就该下班了。”
聊了一会家里人情况,姜母终于想起问她的事。
“你回城,户口怎么办,能迁回来吗?”
家里就大闺女下过乡,关于知青方面的事,姜母没有准确的概念,算是灯下黑。
静姝敛眉低垂头,“知青办说,如果回城有稳定住所,可以向本地派出所申报户口落地。”
“这个好办,明天让你爸爸请几个小时假带你去派出所迁回户口。”
“嗯。”
至于工作问题,姜母没再追问。家里已经没有积蓄帮大闺女买一个铁饭碗了。
不如装糊涂。
等段丽丽接回上学的俩孩子,姜雨来,姜大鹏,姜绮姗陆续下班到家。
众人猝不及防见到姜静姝,无不例外的犯懵,错愕。
唯独缺少见到亲人的喜悦。
姜父例行公事般,象征性问了几句。姜家大哥,姜大鹏堆起一脸假笑,拍拍大妹肩膀说:“回来好,回来好…哥会帮你留意合适工作,这几天就好好待家里休息,帮你嫂子带带侄子侄女。”
姜静姝能怎么说,只能点头说好。
而小妹,打扮时髦的姜绮姗对她的态度却是明晃晃的不喜欢。
偶尔对上视线,姜绮姗直接眼风扫人。
她把玩着指尖,斜歪在旧旧的沙发上,懒懒发问:“家里拢共三个房间,现在多一个人,怎么睡啊。”
姜母看看丈夫,接着望向三间房门,无声叹气,地方太小。
姜大鹏闭口不言,他是不想打地铺的。
姜父灭掉猩红的烟头,下决断道:“拿草席和木板隔断阳台出口,那儿地方够长,可以放个床铺,先暂时这么睡吧。”
第2章
哥嫂的小算盘
晚餐结束,大家各自回房。夜深人静时,姜静姝躺在由杂货箱子和高脚长凳搭建的硬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
在乡下这些年,与家里通信甚少,偶尔来书信,仅仅寥寥数语,字里行间辨不清有何关怀。
因此,回家前,她是有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的,然而,真正面对父母双亲,此刻躺在漏着丝丝凉风的春夜阳台里,一滴泪,无意识滑落鬓边发丝。
姜家二女儿回城的消息不胫而走,邻里邻居的婆子媳妇们最爱打听,先问有无结婚,找没找对象,得知没找,一个人回的,又问工作找落。
姜母不喜欢讲自家事,打哈哈敷衍。
奈何遭不住嘴闲的儿媳妇,段丽丽没工作,全职在家带崽,一杯茶的功夫,有关姜静姝个人信息抖筛子似的,如数向凑热闹的邻居托盘告知。
旁边的姜母内心嫌弃,她向来看不上这个没文化,光一张脸可以看的乡下儿媳。
但嫌弃归嫌弃,自家儿子喜欢,对方为姜家接连生下三个孙子孙女,再讨厌,也不能摆在明面上。
“快中午了,上楼做饭吧。”
众人仿佛丛林鸟兽,顷刻间作散。
最近回城知青多,派出所闹哄哄的,姜父带着女儿排了好长时间队伍才搞定户口落地问题。
解决完户口,接下来就是工作。
姜静姝暗自着急,父母虽然没有意见,但大嫂时常流露的不满,她可看在眼里,就差明说她是吃白饭的。
这天晚上,一家人正要上桌吃饭。
小妹姜绮姗笑意吟吟手指夹着一张大团结交给姜母当作生活费。
每月发工资之日,便是大伙上交生活费之时。
家中人口多,张开嘴就要吃饭,不交钱怎么行,
姜大鹏的工资比小妹高,每个月有38元,他交15块,剩下小两口自己存着。
交完生活费,姜绮姗瞄向二姐,意有所指说:“诶,真羡慕吃闲饭的,我就没这个好命,大团结一交,想买的皮鞋又要推迟两个月买了。”
“你那点工资净花自个儿身上了,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不知道节省,花钱大手大脚,哪个婆家愿意要你。”
看着小女儿嘴唇嫣红,姜父就气不打一处来。
“哼,我赚的工资,凭什么不能花自己身上。”姜绮姗脾性大,仗着老幺身份,在父母跟前多得几分耐心,便不知天高地厚顶嘴:
“至少比我姐好,一大把年纪,没个工作,没个婆家,一分不交还好意思在家吃白食!”
说完,她气鼓鼓站起身,甩上房门留下一室寂静。
半晌,姜父重重拍向桌面,沉声骂道:“反了天了她。”
姜母打圆场,细声细语劝慰丈夫:“算啦算啦,你又不是不知道姗姗脾气。别跟小孩子计较,吃饭吃饭。”
“静姝,你也吃,这么瘦,要多补补。”
姜静姝自始至终一言不发,被小妹指桑骂槐,也不见她变脸难堪。
桌上只有一碗蘑菇炒鸡算荤菜,鸡肉零星几块,其余皆是绿色蔬菜。
而这碗蘑菇炒鸡,刚开吃就被眼疾手快的大嫂夹走,分别夹进小儿子和丈夫碗中。
姜静姝就近夹了点嫩豆腐和土豆片,鸡肉则万万不敢碰,已经被人骂道吃白食,再不看眼色,怕连容身之地都没有了。
伺候完小儿子睡觉,段丽丽扬起下巴点了点地上的洗脚水。
姜大鹏自觉端起洗脚盆出去。
清明过后,夜晚温度逐渐升高,姜大鹏身上穿的短衣长裤,倒掉洗脚水经过客厅,头朝阳台方向顿了顿,月光倾泻,那块地方黑暗且冷清。
回了房,他掀开被子上床。
躺下翻来覆去睡不着。
段丽丽曲起手肘顶他,“别乱动,被窝都被你掀凉了。”
姜大鹏抬起双手枕着后脑勺,叹气说:“我这不是愁二妹的工作嘛。”
“天天搁家坐着……,今天小妹的话也没讲错,都交生活费,就她特殊,时间久了谁能没意见?”
段丽丽翻个身,面朝丈夫,问道:“静姝几岁了?”
“嗯?”
“问你呢,你二妹多大了!”
姜大鹏想了想,不确定道:“得有20出头了吧。”
他小妹今年17,静姝比小妹大三岁半,“21岁。”
段丽丽:“诶,要不,给静姝相个人家吧。早点嫁人,也好让爸妈放心。”
“你有人选?”姜大鹏觑她。
他老婆的人脉资源,左不过娘家那四周。
“别管,保准给你妹相个好人家,等着瞧吧。睡觉。”
段丽丽行动迅速,第三天上午,拉走正在厨房收拾碗筷的姜静姝。
“静姝,你来。”
“怎么了嫂子。”静姝连忙摸了摸搭在横杆上的擦手帕。
“嫂子跟你说个事。”
这个点家里没人,姜母去供销社扯布了,再过小半月便是外婆七十大寿。
“嫂子你说,我听着呢。”
姜静姝抓起桌上茶壶,倒了两杯水,一杯递给嫂子,一杯端近唇边,浅浅喝下两口。
“我娘家表舅的大侄子去年退伍回乡,现在在镇上派出所工作,工资大几十,长得一表人才,与你极配。”
姜静姝食指不自觉弹了两下杯壁,笑容浅淡:“嫂子要帮我说媒?”
“昨天我娘家表嫂进城买东西,刚巧碰上,话赶话聊到这儿,我转念想,对方条件好,年纪也般配,如果你俩成了姻缘岂不是一桩美事。”
段丽丽自诩上过学,读过几年书,平时遣词造句文绉绉的,生怕别人误会她文盲。
静姝心中是有成算的人,闻言,只问一句:“年纪般配……那他也是二十出头?”
段丽丽笑容忽滞,尴尬。
“比你大几岁,今年27,跟你大哥差不多年纪。”
倒也不算特别出格。
姜静姝默然。
再问:“对方这么优秀,只怕要求也高。我现在没工作,恐怕……”
段丽丽一瞧有戏,欣喜地握住大姑子带有薄茧的双手。
“别担心,你长得好看,人家一见你,保准喜欢。”
在段丽丽的安排下,静姝告知父母后,紧张忐忑地奔赴相亲地点——县城某茶馆。
第3章
麻烦找上门
县城的茶馆听起来很高端上档次,其实就是一栋二层民建小楼改造的茶铺,从装修便能看出主人审美品味。
土不土,洋不洋。
见到相亲男第一眼,姜静姝有些失望。
这与大嫂话里描述的长相,不说一模两样,简直毫不相干。
纵观所有,能对上的大概只有身高,目测比她高一个头。
已知她一米六四。
简单聊了几句,姜静姝发现,他俩思维不在一个维度,聊不上。
不过对方人还是蛮善良,懂分寸,虽然很喜欢姜静姝,但也明白感情的事不能强求。
“我送你。”
静姝弯弯嘴角,婉言说:“不用,就几步路的距离。倒是你,下午还要上班,早点坐班车回镇上吧。”
“谢谢你的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