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然而……静姝古怪地看着眼前这位穿戴时髦,头发却留到肩膀处,披散着用帽子盖住的老头慢悠悠踏步进门。
身边既无亲属,也没有喊上老友旷爷爷陪着。
独自前来办理过户。
他话很少!如非必要,一句寒暄交流都像浪费口水。
双方拿出证明,在工作人员协助办理下,房本本改成了静姝徐斯的名字,盖上章印意味着,长青路的两栋平房从此以后正式属于他们夫妻的了。
他们一家三口,正式在北京定居安家。
“白老先生,辛苦你大老远跑一趟,您是直接回山城,还是……”
老爷子酷酷说:“我去老旷家。你们不用管我,走吧。”他摆摆手,斑白的胡须在颌下迎风飘扬。
静姝欲言又止,这么大笔钱放在一老头身上,真的没事吗?
结果不等她提出让徐斯护送,老头很潇洒走了。
“我们也走吧。”
徐斯一点也没有为他担心的想法,银货两讫,别的就不是他们该管的事情了。
“现在去邮局?”
静姝回神,“嗯。”
本该月初汇生活费给父母,然而接连碰上过年和徐斯入职,忙的直接忘记了。
一孕傻三年,诚不欺她。
徐斯骑车,静姝抱孩子坐后面,来到邮局,先寄生活费,四个月共七十二块钱。
收好凭证单,余光瞥见包包下面那排紫色精美邮票,指尖点点玻璃,“您好,请问可以拿出来看看么?”
“可以。”
“这是新出的生肖邮票?”
“对,就上个礼拜到的,一排都是连号。”
“出售吗?”
“你要买一张,还是……”
静姝唔声,柔声道:“对,我全要,连号的十张。”
从邮局出来,徐斯踢开单车撑脚,好奇说:“我竟然不知道你有收藏邮票的爱好。”
静姝亲亲女儿脸颊,笑盈盈说:“我就觉得好看。”
结婚前,没有条件买自己喜爱的东西。只能专注温饱,收起个人情绪。结婚后,在徐斯支持下,她有了赚钱能力,有积蓄,自然不想再委屈自己。
“你可以每年买一套邮局出版的生肖邮票,积攒下来,等以后我们老了,退休了,再回过头看,多么有纪念意义。”
徐斯迎风瞪着脚踏,同时提高音量对后座妻子提议。
听到后面传来一句“可以”,徐斯唇角微扬,接着闭上嘴巴不再说话,风太大,灌进肚子受凉就不好了。
姜父姜母收到邮件刚好一周时间。
撕掉封口,抽出里面的大团结,罗凤英悄悄松气。
大女儿再不寄钱来,她都打算电话质问了。
幸好没打。
中午,小女儿回娘家吃饭。
罗凤英便在饭桌上说了这事,“还以为你姐姐把我跟你爸丢西边去了,故意不寄生活费,看来是我们误会她了。”
姜绮姗“切”声回复她妈:“没丢西边去,但也大差不差。否则,能晚大半月?别跟我说是她忘记了,骗鬼呢。”
她翻着白眼,一如既往看不惯她姐。
“鬼啊鬼的,你小心点说话,肚子里还有孩子呢。”
姜绮姗吐吐舌头,立刻摸摸隆起的腹部。
有关二姐的话题就此打住,转而聊起她肚里揣的崽。
罗凤英忧愁道:“你和秦枫分隔两地,长久下去不是办法,男人心思多,有媳妇在身边跟没媳妇在场,到底不一样。”
“您都能想到的问题,我能想不到嘛。关键是我婆婆不准我过去,非得把我留在身边。”姜绮姗郁闷。
她抠抠指甲,撇嘴道:“其实我明白,哪是为我呀,全是为她宝贝金孙。”
想起婆婆整日在耳边不厌其烦的唠叨,就烦躁。
“娶两次媳妇,好不容易看到期盼,也难怪你婆婆小心成那样。”
说着,姜母看看右手旁的俊俊,可怜她孙子小小年纪没有亲妈照顾。
“你哥……以后还不知道是什么光景。”
姜绮姗撇撇嘴,说来说去,她妈心里就儿子孙子最重要。
什么光景……
别以为她不知道,之所以早早提赡养费,全是为她哥二婚彩礼做准备。
姜父坐在他专属躺椅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有听到二女儿打钱时,脸上神情才出现微微变化。
老家父母的小心思,静姝能猜到一些。但她并不想理会,有的东西你越较真,受伤害的反而是自己。
天高皇帝远,互不打扰是最好的选择。
出点钱就出点钱吧。
她想法很简单,在北京,一家三口关起门过好他们的小日子就够了。
三月中旬的某天,徐斯下班回家,欢天喜地的告诉她,找到合适的英语培训机构了。
“我同学的朋友,她是外语专业学生,现在在一家新开的小语种培训机构当兼职教师。”
“靠谱吗?”静姝拿起杯子递给丈夫,徐斯接过,咕嘟咕嘟喝干净。
抹掉唇边水渍,继续道:“靠不靠谱,先去看了再说。”
听他同学介绍,创办外语培训机构的老板就是外语学院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
专业成绩贼牛,本可以进政府单位端铁饭碗,却偏偏剑走偏锋,选择下海做生意。
第78章
忙碌的踏实
周六,徐斯放假,两人带着孩子一起去培训机构看了看。
场地还是蛮大的,总共四间教室,每间教室装潢明亮,最少有二三十张桌椅。
走廊尽头是教师办公室兼接待室。
当天去的时候,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上课,虽然没坐满,但静姝数了数,四间课堂加起来有五六十名学生,规模不算小。
一路走到办公室,老板亲自接待他们。
是位瘦弱白净的女同志。非常年轻,看起来跟他们差不多同岁,柳眉细眼,秀丽文雅。
听静姝咨询英语课程,这位姓沈的年轻老板抬高手臂,请他们就坐。
“喝茶。”
“谢谢。”
“冒昧问一下,在此之前您是否有接触过英语这门学科。”
静姝摇头,很诚实说:“不怕你笑话,我高中没读完就下乡了,对英语的认知仅限于知道几个单词意思。”
“哦?”沈同志略感兴趣问:“可以说说您都知道哪几个单词吗?”
突然要在第三个人面前开口说英语,静姝有点害羞,耳朵尖尖逐渐泛起红色,喉咙处像是塞了团棉花,无法痛快张嘴。
一只大手抚上后腰,热源透过衣料递进皮肤,让她稍稍放松。
“她会简单的口语交流,比如hello,go等等。”
徐斯适时解围,眼神在沈同志身上打个转,重新落回老婆脸上,以身示例,鼓励她其实开口说英语一点不难。
沈同志垂眸,看来传闻不假,北航机械工程学院的学霸徐斯,在外高冷如斯,在家宠妻如宝。
“m,thank
you,fiiful,
I
like……”
“发音很不错诶。”大多数零基础学习英文的人,发音极其拗口,毫无美感。乍然听见静姝的英文发音,霎时眼前一亮。
“很多单词都是跟我丈夫学的,他算我半个老师。”静姝脸上羞红未褪,说这话时有种说不出味道的娇。
眉间微微一动,沈同学了然道:“难怪。”
有学霸领路,起跑线就比别人快了一大截。
“那您想学到什么地步呢?”
静姝咬唇思考,她也不知道自己想学到什么地步,“能和外国人正常沟通交流吧。”
“只要求口语方面吗?”
徐斯搭腔:“听读写综合都要,你给她安排正常课程的进度就行,至于能学到什么地步,靠她自己领悟了。”
说完,他看着老婆:“我相信她可以。”
吃一嘴狗粮的沈同志无语至极,默默放下二郎腿,起身,“好,每周课程和全日制大学一致,周一到周五,早晨八点半至中午十二点。”
“有没问题?”
中午十二点下课,那她岂不是没时间给徐斯做饭了。
静姝迟疑着,徐斯一眼看穿老婆在犹豫什么,“没问题,下周一开始对吧?”
“对。”
女人走到办公桌前,“既然没问题,先把学费交了吧。”
徐斯爽快的交付一学期学费,静姝从沈同志手里拿过收据单,折起来放包包里,抬眸问:“今天礼拜六,怎么教室也有人上课。”
“哦,是额外上周末补习班的人。平时工作日没时间,只能等到周六周日过来上课。”
“这样啊……”静姝若有所思点头,又问:“可以带孩子来上课吗?”
“带孩子?”沈同志没控制好表情,惊诧。
“对,我和徐斯没有父母帮衬,孩子太小了,必须带在身边。”
沈同志看向徐斯怀里的小宝宝,此刻脸蛋露出大半,像蜜桃一般的肌肤,可爱的让人心都化了。
“可以是可以。”尽管她未婚未育,可同为女性,更能理解当妈妈的不易,“但课堂纪律要维持,你得保证小孩不能影响其他同学。”
“谢谢,我保证。”
通过近两个月观察,她家女儿已经从高需求宝宝进化到给她一瓶奶,她就能安分一两个小时的小天使程度了。
回家途中,绾绾一改在办公室内向做派,神采奕奕地伸手指向远方,爸爸妈妈一通喊。
第一次从女儿嘴里听到爸爸两字时,可把徐斯激动坏了。
毫不夸张地说,当晚陪女儿耗到八九点,给孩子骑大马,举高高,要啥给啥,宠的没眼看。
所以小孩也精,知道自己怎么做,爸爸妈妈就会满足她的要求。
“ba…ba…”
“你要去那边吗?那里什么都没有啊宝贝儿。”
“唔,爸……”
静姝在旁边翻译:“你女儿不想回家,想在外面玩。”
天天困在家里,小孩子也觉得无聊。
回家就是坐儿童椅,要么爬地毯,换位思考,如果是她当婴儿,肯定很郁闷吧。
徐斯亲亲女儿额头,勾唇道:“那咱们就不回家,中午在外面吃。”
春天万物复苏,四象更新,一家三口在植物园走一圈,紧接着又逛了逛天坛。
天坛太大,近黄昏时才逛到一半。
他们坐在一方石阶上,静姝捶打着酸软的小腿,绾绾看向妈妈,双手朝她伸展,要抱。
徐斯捞紧女儿小身躯,“乖,妈妈累了。”
“麻麻。”
“诶。”
“baba。”
“在呢,宝。”
夕阳西下,绝美光影缓缓掠过大地,照耀在幸福的一家三口身上。
正式参加英语培训课程后,静姝感觉日子过得飞快,每天上午读书上课,下午侍弄菜地花卉,生活很踏实。
中午徐斯在食堂吃,偶尔弄到难得的荤菜,他会回家等静姝下课,然后两个人一起进厨房,分工干活。
时间来到五月,宝宝快一岁了,会说很多短词。
爸爸妈妈,姐,姨,走,吃等等日常词汇,一个个往外蹦。
“徐斯,宝宝今天又新学了一个词,香蕉。”
“想吃香蕉啦,等爸爸出差回来就给你买。”徐斯关注点完全偏移。
“你要出差?去哪里。”
“羊城。”
“这么远。”
“嗯,不会很久,大概四五天就能回。”
“春和结婚,岂不是去不了。”
“咱们家派你和绾绾做代表。”
“行吧。”
第79章
喝喜酒
春和结婚那天,下了数日的绵绵小雨终于舍得告一段落,彻底放晴。
水洗蓝的天空一望无垠,阳光洒落大地,如同一片金色绸缎,温暖而明媚。
静姝带女儿刚抵达巷口,就听见里头敲锣打鼓的热闹声。
邻居们倾巢出动,平时积攒的好人缘在关键时刻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路进去,也有不少认出她的老邻居同她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