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最后把婚期定在了6月1号这一天。两家人纷纷开始在心里决定,这顿饭吃完就开始给自家孩子准备结婚事宜。
孙军长看了一场绝无仅有的提亲,走的时候,还在心里忍不住惊叹今天的这场提亲宴。
别人家都是因为要聘礼要的太多,婆家不愿意给。
这还是他第一回看到,婆家想送聘礼送不出去的呢。
夏建国宠闺女也是真宠闺女,人正直也是真正直啊。
这么正直的人肯定不是坏人,必然是个可造之材。
就是年纪有点大,这么多年下放,可惜了。
等所有人都散去,家里这一辈儿最小的孩子婚事定下来,夏家人的心也放回了肚子里。
只不过,晚上回到房间,夏建国便开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黎秀丽见他这模样,眉头也不自觉的皱了起来,她无奈的道:“闺女的婚事都定下来了,你还在这愁什么呢?
眉毛都快皱到一块了。”
夏建国叹了一口气,“我愁的就是她的婚事。”
第2088章
夏建国:好小众的词汇黎秀丽之前什么都不说,但其实心里也是一直为夏黎的婚事发愁的。
毕竟别人家闺女十六七就订婚,20岁左右都能当妈了,结果自家孩子这么大年龄还一直没一个着落。
即便有对象,但谁家对象谈这么长时间不结婚?
可自从两个人的婚事定下来以后,黎秀丽一直悬着的心到底放回了肚子里。
此时她看向夏建国,神情有些疑惑,“孩子的婚事都定下来了,你还愁什么?”
夏建国叹了一口气,“人家陆家给了那么多的聘礼,虽说不让咱们家出那么高的嫁妆,但要是真让咱家闺女的嫁妆和聘礼差的太多,我这心里还是觉得不托底。
即便这彩礼咱们不会要,肯定还是给他们小两口带回去,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咱们家闺女的嫁妆给少了,我还是担心她在陆家挺不直身板。
陆家虽然大房就一个孩子,可二房还有一个黎黎的妯娌。
说出去不好听,也让人抓把柄。
当时要不是盛情难却,两家谈婚论嫁,把人家拒绝的太狠,未来也不好处亲戚,我是绝对不会答应对方给这么多彩礼的。”
夏建国不否认自家闺女身为雷空,绝对是国宝级的人物,别人想要迎娶,给再多的聘礼都不为过。
但凡他们家闺女现在对国际上喊一声:要嫁人,说不定许多国家势力拿飞机大炮来当聘礼。
可孩子本身有能耐,和家里给不给孩子做后盾完全是两回事。
无论嫁到谁家
,他都不希望他们家闺女挺不直腰杆。
即便对方家里是将军。
在这一刻,夏建国有点不太满意陆家的背景。
但凡陆定远是他手底下的穷小子,只要他活着一天,他都能压人家一辈子,让人家不敢欺负他闺女,还得把她当祖宗一样供着。
这家势,以后小两口出了点什么问题,他们家都没办法给闺女硬出头。
以前嫌闺女闹腾,觉得闺女嫁出去就熬出头了。
现在闺女真要嫁人,他反而觉得闺女嫁不嫁人都让他挺操心。
黎秀丽搓热手上的蛤蜊油,仔仔细细的涂在手上,表情倒是没有夏建国那么发愁。
“咱们多给黎黎添一点嫁妆就是了。”
她声音虽然依旧温温柔柔的,可那满不在乎的架势,带了一种说不出的豪迈。
“我们家的东西在抗战那会儿虽然捐了大部分,但我爸妈也给我留了一部分嫁妆。
离开沪市后那东西就一直藏在我家老宅那边,我一直没有机会回去,想必那些东西应该还在。
赶明我回老家一趟,把东西清点一下,拿出来给黎黎做陪嫁。
闺女那点彩礼我还是给得起的。”
现在想想也得亏之前她没回去,不然现在说不定都被打成资本家了。
夏建国听到老妻这财大气粗的话,心里顿时有点愧疚。
他伸手握住老妻的手,感叹道:“跟了我这个穷小子,这些年让你受委屈了。
就连闺女结婚,都得用你嫁妆填补。”
他和妻子算是革命长征路上相识,被组织介绍,成为革命战友的。
那会儿大家都是饭都吃不饱,命都别在裤腰带上,说不定哪天就没命,谁结婚都不会考虑家世怎么样。
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家那会儿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谁都别嫌弃谁。
可归根结底讲,日子好了,那些能拿出来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了,他这每个月300多的经济条件,跟倒插门也没什么区别。
他妻子可是大户人家的大小姐。
现在他们家姓夏的孩子结婚,还得抠母亲的嫁妆。
这嫁妆本来就应该他这个当爹的出。
丢人!
黎秀丽和丈夫夫妻几十年,一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她无奈的笑了笑,反握住夏建国的手,心里更是觉得有些好笑,“有什么好委屈的?
离开家奔赴前线的那一刻开始,我的信念就再也不是沉溺于富贵荣华,而是奔向更高的理想。
你与我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没有什么比这一点让我们更加契合。
而且那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还能带着嫁妆一起下葬吗?
这些东西早晚都是几个孩子的。
原本我想着,等我哪天没了,就把嫁妆分成三份,平均分给每个孩子,保证他们这辈子只要不抽大烟,不去赌,就能过富足的日子。
现在老二那份不用分了,他们兄妹俩平分,给黎黎当嫁妆绰绰有余。”
她以前确实更心疼小闺女,也曾想过要把给女孩子的嫁妆稍微多一些,这样闺女的日子也能过得更好。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分多分少的,反而会影响他们兄弟仨的关系,倒也没必要埋下这么一个隐患。
毕竟,以她嫁妆的体量,三分之一也足够黎黎开开心心的过一辈子。
夏建国听到黎秀丽这话,看向她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
妻子嫁妆有多少他不知道,但陆家给了多少聘礼,他是知道的。
虽然那些翡翠、玉石、金子什么的现在不太值钱,但等国家经济好起来,说不定哪天随便拿出一个古代哪个太妃的头面,都不止他们家闺女坑人家外国的那点钱。
原本以为老妻就算是要给闺女拿嫁妆,基本上也得倾其所有。
可现在听她这意思,嫁妆的一半都绰绰有余啊!
这得是多大的资本家?
“你以前到底是什么家庭?”
黎秀丽笑了笑,“以前江南的丝绸坊有一大半都是我家的。
后来江南那边乱了,我爷爷这才带着家小和族人变卖家产,去了沪市的法租界。
后来战争起,我爷爷一直用家产支持军阀抵抗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被打出去了,我爷爷去世,我大伯长家,又带着全家人一起抗岛,给组织捐献了许多物资。
我爸是小儿子,虽然只分了家产的三成,但也一直积极向上的扛岛,为咱们的新四军和八路军没少提供红色物资,几乎将家里的钱全部用在了抗岛事业上。
放心,我家里红的很。
只要之后组织调查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只看家里有多少东西,不看曾经做过什么,我的出身就不会有问题。
黎黎拿着这些东西,也绝对不会有问题。”
夏建国:……他问的是发妻的红色背景吗?他只是想深刻了解妻子的家境,和他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原本他只以为自家老妻只是普通的有钱人家,谁能想到有钱到这种地步?
“江南的丝绸坊有一大半都是我家的”、“沪市的法租界”、“几乎将家里的钱全部用在了抗岛事业上,给她留下的皮毛嫁妆的一半,就够给黎黎还将军家的彩礼”……
都是好小众的词,夏建国这辈子都没想过,他一个普通老百姓家里出来的穷小子,有一天会一次性接触到这么多传说中的地点,以及“壕无人性”的形容词句。
想了半天,夏建国才吐出来一句,“你那懒蛋闺女不应该每天想着用我的工资养她,她要是直接找你,早就不理我了。”
黎秀丽:“噗嗤!”
她毫不客气的拆穿,“你闺女有本事养自己,管你要钱,只是看不惯你而已。”
被狠狠扎心了的夏建国:……
第2089章
夏黎:很难想象隔三差五上西天的日子,要不圈起来?夏建国轻咳了一声,尴尬的转移话题。
“你哪天去?
我让老大和大宝跟你一起去。
也不用坐火车,让小王开车带你们去。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不方便清点,你就先回来。
和陆家一样,给黎黎先写一张单子,等有机会了再拿出来。”
虽然现在有风声,说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就得吸引一些人来投资,到时候会把那些人的祖上财产还给人家。
可现在这政策一阵一阵的摇摆不定,谁都不能确保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现在想要清点嫁妆,能不能安全的清点。
黎秀丽离开家那么长时间,家里那边什么情况也不清楚。
尤其是现在,没人的房子全部被定性为是大资本家的财产,说不定他们家的房子现在已经被隔断出来好多户人家,分给普通老百姓居住。
要是这会儿让人告一状,举报他们家有问题,那就完全犯不上这么着急了。
小王是组织专门分配给他的司机,兼警卫员,开着军车去了可以给他们撑撑场面。
黎秀丽也没拒绝。
她点了点头,那我列张单子,这两天你在家里给闺女准备一些细软,我明后天就跟老大走一趟。
夏建国:“好。”
……
黎秀丽身为老革命战士,也是一个行动力极强的人。
当天晚上,她就将要给闺女准备的细软清单,全部给夏建国列了出来。
别的东西都好说。
冬夏的棉被得提前去弹,还需要时间,如果等她回来,说不定都来不及。
还是让老夏全都准备好的好。
黎秀丽带着儿子和孙子,很快就回到了沪城老家。
太平洋战争爆发法租界失守之后,整个沪城沦陷,黎家的当家之人也带着全家搬出法租界,选定一片较为安定的居所作为族地,繁衍生息。
黎秀丽他们家现在虽然依旧在法租界原址那边有房,可实际上藏着东西的租地,却在沪市的郊区位置。
她已经很长时间没回家了。
知道回到家以后,可能和原本的亲戚没有像以前那么亲。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世道远比她预料的还要人走茶凉。
另一边,夏黎和陆定远他们也已经走访了几个战友的家,此时的心情远比她刚去看战友时好上许多。
由于有柳师长对于地方的“警告”,以及夏黎这个想一出是一出的话唠,时不时的催促陆定远或者赵强,隔一段时间就要给当地政府打电话,落实牺牲战友的家属待遇。
不光是4排的一众牺牲战友家属,就连其他在本地的烈士家属,受政府关切的态度都上了好几个高度。
夏黎目前为止走了四五家,家里人都被好好的对待。
有着夏黎偷偷给的补贴,并暗示他们等过段时间国家政策变化,等国家可以进行买卖以后,拿着这个钱去做一点小生意,用这钱细水长流,保证家里能吃得上饭,几个家里没了支柱的烈士家属,对未来也有了一些期望。
夏黎在每一家留下牺牲战友的肩章,给他们的家人作为念想,之后就带着欣慰再次启程。
让原本忐忑牺牲战友家人过不好的她,心情都好上了许多。
然而,这份好心情并没能让她持续太久。
夏黎和陆定远他们一路来到西南的一个边陲小镇。
这边紧挨着边境,普遍日子过得都不是很好。
夏黎下了火车以后,又连着倒了好几次的线车,又接连走了好几里山路,整个人的气场都有些阴郁下来。
山上的植被绿覆盖再好,也架不住单是用在路程上就要花费这么长时间,折腾的要死让人心烦意乱。
她有些后悔没开车来了。
陆定远看到她这模样,把军用水壶递给她,“喝点水,歇会儿再走?”
夏黎接过绿色的军用水壶,拧开盖子,豪爽的喝了一口。
有些咬牙切齿的道:“我不累,就是不想走了。”
陆定远:……
六个保镖:……
要不要看你这一个当兵的,到底说出了多离谱的话?
说好的军人的钢铁意志呢?
陆定远看了看手里的地图,对夏黎解释道:“快了。
再走5公里,翻过前面那座山应该就到了。”
夏黎:……
夏黎深吸一口气,对陆定远道:“你说,我以后搞房地产,开发一片住宅区,把所有战友的遗孤全都接了怎么样?”
别的不说,像部队一样集中管理,是真的方便探亲。
现在这看个战友家属都要走这么远,很难想象,她以后要是想要隔三差五就来关注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那到底得过成什么样的“长征”日子。
估计和孙悟空师徒4个一起去西天取经差不多了。
唯一的差别就是,孙悟空他们只去一回,她这隔两年就得“上一回西天”。
再这么走下去,她真的要升天了。
陆定远:……
陆定远有些搞不太明白,夏黎为什么会坚定华夏未来一定会大搞经济发展,甚至个人都可以盖房子。
但他还是实事求是的给夏黎分析道:“故土难离,亲戚朋友熟悉的人都在原籍。
就算可以解决户籍的问题,想把他们都接到一块,大概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