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等陆寒洲进来,徐子矜已陷入了沉睡。——的确是太瘦了,软得跟只鸡似的。
——得找人多换几张奶粉票,每晚让她喝一杯应该会胖点……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陆寒洲没去想过。
反正这念头就是有了。
躺上床,伸手关了床头的灯,陆寒洲正要睡着……
“爸爸……爸爸……我好冷……好冷……爸爸,你抱抱我……”
冷?
今天下午是降温了,只是他们盖的是新被子……不是又病了吧?
陆寒洲立即拉开灯,扭头看床上,只见徐子矜踡成了一团。
她小脸苍白,嘴唇在嚅动,喃喃地喊着‘爸爸’……
陆寒洲立即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发现有点冰冰凉凉的感觉。
再一摸她的手:怎么这么冷?
——怎么办?
——这可是个女特务呢,他要抱了……会不会犯错误啊?
“爸爸,抱我、抱我……”
那紧闭的双眼、那踡缩的小身子、那悲凉的声音是那么的可怜。
陆寒洲对自已说:还没抓到她的把柄,不能让她出事!
——算了,他这也是在为国家作贡献!
仿佛说服了自已,伸手把人搂进了怀里。
他这一搂,睡梦中的徐子矜仿佛找到了温暖的源头,伸开双手紧紧地抱住了陆寒洲。
怀里的坏人得到了温暖,小脸依在陆寒洲结实的胸膛上睡着了!
那长长的睫毛,像羽毛般覆盖在眼皮上,落下长长的阴影。
小小的脸、小小的嘴、挺直的鼻子……又香又软的身子,怀里的人像只小白兔。
陆寒洲暗忖:这敌特组织好眼光,找到一个这么漂亮的棋子!
——要不是他们的目标找错了,肯定得成功同化啊!
陆寒洲闭上眼,明明很想睡,却发现脑子很清醒。
——这么好的条件,既漂亮又有文化,为什么非要去当特务呢?
——太可惜了。
抽去满脑子乱七八糟的东西,陆寒洲决定不去乱想了:明天还得出早操呢!
可就在他刚要抽去脑子里的杂念之时,一条腿突然搁了上来。
陆寒洲脸色一僵、鼻头一热……
——竟然压在了那不该压的地方!
——瞬间,一股原始的热流在不断上涌。
——要命了,今天晚上他还能睡得着吗?
——小特务,你怎么病了都这么坏啊?
——不行,他失策了,这睡在一床……他会不会流鼻血而亡?
这个夜晚对于徐子矜来说,睡得格外的香,早上醒来的时候都六点多了。
她看了看手表,立即坐了起来。
今天要上班,孩子们也要去上学,得准备早餐。
伸了个懒腰,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昨晚她开始觉得有点冷,感觉没睡好,后来发现全身暖融融的……
低头一看:被子上压了一床旧棉被!
——原来如此,怪不得下半夜没觉得冷呢,原来有人给她加了被!
农历二月初,还是数九天气,早上气温还是很低的。
徐子矜怕感冒,迅速穿好衣服起床了。
刚走出卧室,看到饭桌上有一张纸条:早上我会带面条回来,起来了就把水烧上。
哦?
带面条回来?
徐子矜没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家里有挂面的。
走进厨房,小青菜、葱与香菜都洗好放在篮子里,锅也是干干净净的……
——这男人不仅心细,而且还勤快!
——虽然被逼再嫁不开心,可遇到一个这样的男人……似乎运气也不算太差!
不爱,就没有太高的要求。
徐子矜越加觉得恋爱什么的,真的没有必要,好好过日子就行!
父母一辈,有几个是谈恋爱结婚的?
他们一辈子不都过得也挺好吗?
——这男人不错,以后也对他好点吧。
第111章
爱心手擀面
七点整,陆寒洲拿着脸盆从营里的洗澡间出来了,每天早训之后都是一身汗。
不洗,那可不行。
“营长,面条擀好了,衣服给我吧。”
顾如松一看到他,立即跑了过来。
陆寒洲把脸盆给了他,就算不给,一会等自已回去吃早饭了,顾如松也会抢去洗掉。
“面条在哪?”
“在门口值班员的桌子上。”
“嗯。”
提着手擀面,陆寒洲跑步回了家。
早上起来的时候,看着靠在自已身边睡得香香的小脸,想到她昨天说了一句,面条还是手擀的好吃。
鬼使神差,他让炊事班做了一包。
“哇,手擀面?陆寒洲,你怎么会想到做这个?”
“太好了、太好了,今天我给你们做一碗好吃到爆的炒面!”
这一会徐子矜是真开心,完全忘记自已已经‘几十’岁的年纪。
那甜甜的笑脸、糯糯的声音、轻盈的身段,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她还是个小姑娘。
陆寒洲吃过炒面。
只是他没吃过这好吃到爆的炒面,很想尝尝到底有多好吃。
“孩子们起来了吗?”
“还没呢,你去叫他们起来吧,我去蒸面!”
“好。”
徐子矜的炒面自然得到了大小四个的一致认可,刘子林这吃货,甚至连碗都舔得干干净净。
陆寒洲在他头上拍了一下:“属狗的是吧?别恶心了行不?”
可刘子林毫不在意,抬头双眼如星星:“陆爸爸,真好吃!”
陆爸爸好吃?
陆寒洲黑了脸……会不会说话呢?
——我好吃,你敢吃吗?
孩子们吃得欢,徐子矜也很开心。
“喜欢吃没事,过几天再给你们做。”
“谢谢阿姨!阿姨你真好!”
“我喜欢阿姨!”
刘子林高兴的快跳起来,刘子明也不甘落后,立即接了一句。
看着兄弟俩那喜爱之情,陆寒洲担心了,再一次:我是不是失策了?
——如果当时坚决拒绝和她结婚,会不会更好?
徐子矜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快手快脚地把碗筷收进了厨房。
这边刚放下饭碗,那边张大娘来接人了。
本来徐子矜完全可以自已送,不过陆寒洲没说,她就不去揽这个活。
孩子们走了,陆寒洲也出了门,她拿起自已的包包骑上自行车也走了。
没有人使坏,日子很好过。
转眼进入三月中旬。
天气突然变暖,二十号这天晚上,陈秀梅拿了一把青茶跑过来。
“子矜、子矜,你快看看这是不是你要的两叶一芯?”
看到她手中的青茶,徐子矜惊讶了一下:“哇,现在就能摘茶了?”
陈秀梅兴奋地直点头:“长老多了,我就是不知道这个行不行?所以摘一把过来给你看看。”
徐子矜立即点头:“行,这个正好!”
太嫩了,炒出来会碎。
这个真的是刚刚好。
陈秀梅兴奋了:“好,那我和齐红明天早上就去摘。”
徐子矜笑眯眯地点点头:“嗯嗯,去吧,悄悄搞,有多少摘多少。”
“好嘞!”
陈秀梅懂这个意思。
现在家属院里,有工作的没几个,都是在家闲着的一群娘们。
红眼病,这是绝大多数人都有的通病。
姐妹说过闷声才能发大财!
其实陈秀梅也没指望发多大的财。
她是个勤快人,家里条件也不好,只要有钱赚,她就开心。
次日一早,她与齐红就开始行动了。
冯华英认为徐子矜不需要实习了,所以现在四年级的课,一人上一天。
徐子矜上新课,冯华英组织复习。
这样一来,她的时间就更自由了。
对她这种不拿工资的实习生来说,能力又强,没有人搞事,根本就没人管。
第二天,徐子矜不要上课,孩子们走后,她也准备去摘茶,做茶得赶季节。
没想到还没出门,陈秀梅与齐红拎着背篓过来了。
看到她们大半背篓的茶叶,徐子矜震惊了:“天啊,你们不会是半夜就去了茶叶地吧?”
陈秀梅一脸得意:“那倒没有,五点半我们才去的,这个可以不?”
“我跟你说,我以前在家也是采茶能手,只是我们那的茶没人买,摘的人也不多。”
川省那边发展得更慢,茶叶这东西又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交通非常的不便利。
茶叶不好卖,这是正常。
看到这嫩绿绿的茶叶,徐子矜高兴得直点头:“太可以了!”
“那你们摘,我来炒茶!”
三个女人合作起来,不过没几天就有人发现了这个秘密……
“她们摘这么嫩的茶要干什么?”
有人说:“陈秀梅说做炒茶,炒茶必须嫩,老了就不好喝了。”
啊?
炒茶?
这茶还能炒来吃?
于是不少人跑来王家与齐家,说是来看她炒茶。
陈秀梅哪会让别人知道这个秘密?
她看着众人:“这可不能告诉你们,这可是我家祖传手艺。”
众人:“……”
——你家吃得了这么多茶吗?
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两家人的青茶都送去了陆家……
“她们到底在干什么?”
马小花头一个好奇。
张大娘摇摇头:“不知道,这两个人天不亮就出门了,太阳晒得人头皮发烫都没回来。”
“摘了一趟、又一趟,可不少。”
刘秀花眼光转了转:“我们去陆家后院看看去?”
马小花眯眯眼:“走!”
然而,当她们三个悄悄走到陆家屋后的时候,发现厨房门紧闭,根本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三人对视了一眼,看到后窗下的柴火,马小花示意刘秀花:“你个子高,爬上去看一下。”
刘秀花点点头,三人悄悄靠近了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