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如今,曾经诺大的婆家,嫡支就只有九婆婆这个老人了。九婆婆今年七十一,与牛老还是五服之内的近亲。
她有田有地,只是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于是就交给牛老在种。
说话间,两人就路过了九婆婆家。
“九姆,你这几只鸡养得可真肥。”
看到她俩,九婆婆笑了:“还不是吃得好嘛?”
“这么多的米糠与菜叶子,都下了它们的肚呢,它们要再不长啊,就不给它们吃了。”
“小徐啊,你这是又来送东西了?”
“你这姑娘哟,真是个善心人。”
“唉,现在像你这样的好人,真的很少了,你一定会有好报的。”
不是好人少,而是穷人多。
徐子矜暗忖:后世的人条件好了,做慈善的人多了去了。
捐助贫困大学生、帮扶孤寡老人、捐赠各种物资给受灾害地区的人,不要太多太多。
“九婆婆,我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一些自已种的菜。”
“我前几天返校了,同学给了几瓶麦乳精,您也分享一下。”
说罢,徐子矜从背篓里拿出一瓶麦乳精塞进了九婆婆的手里。
“这不行、不行。”
“小徐,这么好的东西,给我老婆子吃浪费了,你拿回去给你家的孩子喝。”
第181章
财主婆
九婆婆不是没见过好东西。
而是她知道,这些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宝贝,但目前是很难寻。
见她推辞,徐子矜笑道:“九婆婆你放心吧,孩子吃的肯定有,这是我特意给你的,拿着吧。”
“我同学妈妈就是这个厂里的,而且还是个管事的呢,以后不用担心没有。”
一个不肯接,一个非要送,两人相持不下。
最后还是余琴开了口:“九姆,你知道这个丫头的性子,收下吧。”
“她既然拿过来了,就是真心给你的。”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九婆婆只能收下了。
“那进来喝杯茶,你不进来东西我也不收了。”
这茶必须喝,否则老人家会心里不安。
很快,九婆婆泡来了她祖籍流传的果子茶。
花生、芝麻、青豆、菊花,泡出来香喷喷。
九婆婆虽然年纪大了,但依旧很勤劳,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各式蔬菜粮食。
“真香!”
徐子矜低头先闻了一下,称赞起来。
“哈哈哈。”
九婆婆大笑:“这得看人喜欢不喜欢,这个东西,是我娘家祖传的。”
“我从小就爱喝这个,所以一直也保持这个习惯。”
“喜欢的话,一会带点回去。”
徐子矜也不客气:“喜欢、喜欢,这茶香着呢。”
“九婆婆,你这茶杯也很漂亮,这样的杯子泡出来的茶,看着就舒服。”
九婆婆听后双眼一亮:“你喜欢这茶杯?”
徐子矜点点头:“当然,这种有些年份、充满古韵的东西,多漂亮啊。”
“说真心话,这是好东西。”
九婆婆一听乐了:“喜欢就拿几个去,我跟你说,这些东西我地窖里一大堆。”
“牛家的老祖宗就是靠做这个生意起家的,几百年做下来,有很多卖不掉的货脚,都扔地窖里堆着。”
“一会带你去看看,喜欢就多挑几样带回去。”
“不……”
徐子矜拒绝还没说完,九婆婆脸一板:“不要跟我客气了,这村里哪家哪户没有我家的碗盘?”
“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家伙,一会拿些过去,用用还是可以的。”
“你要是见外不肯拿,那以后你也别拿东西来看我。”
徐子矜以为,九婆婆家家户户都送了,也不好拒绝。
只是当她看到九婆婆给她捡了一大堆后,她真不好意思了。
“九婆婆,给得也太多了,拿两个就行啊。”
九婆婆却道:“你不拿,以后这些东西也是被人弄走了,拿去吧。”
余琴也在一旁开了啌:“拿吧,村里人不管哪家少了碗盘的,都想尽办法来找她要。”
“你不拿,以后也留不下几个。”
东西应该全都是很新的,因为连当年的包装都没有拆开过。
茶杯、饭碗、花瓶、坛子,塞满了九婆婆自家的背篓。
徐子矜没再说什么,默默地收下了。
她决定还背篓的时候,再送点东西塞点钱。
去了牛家,余琴看着一大堆的东西沉默了。
“伯母,你不要有心理负担,我这是冷庙烧香。”
“你和牛伯伯的身份我可清楚,你们答应要认我当干闺女的,我这是先投资。”
“等你们平反的那一天,我就是大学教授的闺女了,这点付出与未来的身份相比,可是九牛一毛。”
这话一落下,余琴泪流满面。
她知道,这些都是假话。
谁也不知道未来,就算是他们夫妻真平反了,只怕也已经是两个行将就木的老头老太太了。
就这样的身份,能有多风光?
“臭丫头,你就是诚心来闹我的心。”
“你差这个身份吗?你现在可是副师长的义女。”
“不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至少,没人敢欺负你吧。”
“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我余琴不是傻子。”
徐子矜是不在乎。
未来的陆寒洲,会有很大的出息。
她只是想替国家保护人才。
因为她深知祖国的强大,靠的是人才。
而牛年涛,将来会发光发热。
他不仅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学生,而且自已的贡献更大。
只有祖国越来越强大,祖国的人民才会不会受外强的欺辱。
趋步上前,徐子矜抱住了余琴:“伯母,我敬佩的是牛伯伯的才华与能力。”
“我已经打听过了,牛伯伯是一个有能力而且高尚的人。”
“能帮助一个高尚的人,还能给他当女儿,我骄傲!”
“我有一个英雄爸爸,还有一个教授爸爸,不管走到哪里,我永远接受的是别人羡慕的眼光。”
“你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这些东西与牛伯伯未来的贡献相比,什么也不值。”
“我自小就被生母嫌弃,都说人是缺少是怎么就想显摆什么。”
“我缺少的是母爱,你表面上看起来冷冰冰的,可骨子里对小辈的关心,装也装不了。”
“伯母,南方有几个地方听说已经完全变了。”
“没有人再谈什么身份、什么资本家、什么反动派了,他们谈的是改革开放,谈的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相信我,你们这里的那一天也很快会到来。”
其实对于能不能回到过去充满荣光的岁月,余琴并没有多期盼。
这些年,她的心已经凉了。
而且她知道,自已夫妻就算是平反了,也是将近花甲之年,不可能有多大的建树了。
若能平反,唯一的愿望就是,她要把孩子带回去,她要看到那白眼狼的下场!
“天色不早了,赶紧回去吧。”
“我这里东西都有,你也不是财主,不要老送来。”
——我就是大财主啊,大财主也没有我富有!
徐子矜心中忍不住腹诽了一句。
回到家,徐子矜把背篓里的瓷器全部小心地拿了出来。
清一色的景泰蓝,美得惊人。
不过她发现这些东西,仿佛都不是近代烧出来的……
突然,徐子矜心中一动:我的天,这些不会是古董吧?
她包了回去,然后又塞回了背篓,骑上自行车回到了九婆婆家……
“九婆婆,这个我真不能收。”
“如果您想给我几只做个留念,就给一套普通的。”
“这个我拿了,心里不安。”
第182章
被信任
九婆婆看着她笑了笑:“不收,最后也被别人弄走了,我无儿无女、无亲人。”
“这些东西留着,也没多大用处。”
“你以为我牛家就这么一点东西?我还收着不少呢。”
“孩子,你知道吗,村里好多人家都用我牛家的瓷器在喂鸡、喂猫、喂狗。”
“我牛家的老宅,被人拿去了多少东西,我都不记得了。”
“你要是觉得不合适,那就去帮我卖几件东西吧。”
说到这个份上,徐子矜不知道自已能再说什么。
她喉咙发胀、心情沉重。
她与九婆婆,并不是很熟悉,就是因为牛年涛帮着她种田而认识,也仅仅是认识而已。
她不知道,为何这老人家会把那么贵重的东西送给自已。
“九婆婆,这些东西我收下,这一千块钱你别嫌少。”
九婆婆看她眼神坚定,接过了手巾包:“孩子,这是你手中仅有的现金吧?”
“好,我收下,行吧?”
“我这边有一些小玩意儿,你找人去卖掉几个。”
“不过你得答应我,得来的钱平分。”
“我不敢找任何人,唯一相信的涛子,不说他这身份。”
“就以他这个性子,这事他也干不了。”
“你拿去吧,慢慢打听,等没有风险再拿出去,不要急,知道吗?”
徐子矜不太懂:“九婆婆,你跟我并不熟悉,为何不担心我吞了?”
九婆婆一脸慈祥地笑了:“感觉吧?第一次见到你,我觉得你是个好孩子。”
“如果是我看错了,也没关系,反正我手上也不止这点东西。”
“再说,吞我东西的人,多了去了。”
“人心……难测啊。”
“这些年,我过得很穷,这样大家才相信我手里是没好东西了。”
“本来我也只是测试你一下的,但现在我不担心了。”
老婆婆也是被人坑怕了吧?
徐子矜答应了。
她知道自已不答应,老人家的东西根本出不了手。
守着这些死物,她却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并没有多大意义。
而自已,有的就是物资。
“好。”
本来是想还人情的,没想到背回来更多。
回到家,徐子矜立即把东西收进了空间:人心难测,财不外露……
这天晚上,陆寒洲九点才到家。
回来的时候,军用水壶里装了满满一壶的野树梅。
看到这个,徐子矜有点惊讶了。
不过,她先问的是:“饿了吧?饭在锅里。”
陆寒洲摇摇头:“还好,路上吃了压缩饼干,这个很甜,你尝尝。”
把野树梅装进军用水壶,也只有这人想得出来。
徐子矜马上洗了几颗,尝了尝:“真好吃,小时候在农村的时候,经常上山找这个吃。”
“我老家有一座山,不高,到处都长了这些野树梅。”
“每年这个季节,山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往山里钻,犄角旮旯里的都能找出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