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秀梅,你放心,我们一定让你满意!”邱爱红一脸认真地说道。
陈秀梅摆摆手:“别说这种话,都是姐妹,是信得过你们,我们才叫你们来的。”
“工钱不高,但是每天做一套,肯定不成问题。”
这种小孩子的衣服,花样不多,手脚快一点,加加班,一天一套应该能做出来。
一套两块钱,每天赚两块。
一个月就是六十块钱!
比一般的工厂上班收入还高。
想想,邱爱红就激动。
她知道姐妹会叫自已,那也是信得过她。
“你快教我们做吧,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工。”
陈秀梅立即坐下,把拼接好的、锁好边的几套半成品放在手边,就开始做了起来……
“这锁边机可真好!秀梅,你这机子是从哪买来的?不便宜吧?”
邱爱红边看边问。
陈秀梅也不知道这锁边机是徐子矜从哪弄来的:“不是我的,是子矜妹子的。”
“她说这东西贵,一台要两百多。”
“两百多?”
邱爱红一声惊叫:“这也太贵了!”
这时,正在一旁锁边的齐红开了口:“这不算贵,两百多听说是还是内部价。”
“现在省城都没得这机子卖,据说是从港城那边弄过来的,外面怕是没有三四百,买不到。”
三四百……
想想这个价钱,邱爱红就暗暗咋舌:这可不是什么人都置办得起的!
有四个人专门做衣服,加上徐子矜白天也会抽两三个小时帮帮忙,几天功夫就做出了不少。
特别是朱小莲,这人手巧又肯努力,一天做两套。
晚上加了点班,仅四天时间,她一个人就做了十套。
邱爱红也不错,她做了八套。
二十号早上,三姐妹坐杨副师长的车去了农场,许爱琴与方伟今天在这里举行婚礼。
“快进来、快进来。”
许爱琴一身崭新,三个孩子也是全身新。
方伟对这场婚事很期待,他不仅把宿舍打扫了几遍,墙上还重新刷过了石灰。
窗户上,还贴了两个大大的喜字。
农场地方大,方伟又是副场长,这套一层的平房四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至少有160个平方。
“许大姐,你今天真漂亮,你这是福气来了。”
许爱琴今年三十三,比这几人都大。
陈秀梅一夸,她脸红红的:“托大家的福,以后我们可要当姐妹来往。”
“那肯定的!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你收下。”
陈秀梅性格爽直,满口答应。
一看她们递过来的红包,许爱琴不肯接。
“我听老方说了,部队结婚不兴随礼,这东西你们收回去,姐妹们来了,就是给我最大的面子。”
“还有,今天中午我自已下厨做几个家常菜,你们可一定要赏脸。”
她不肯接,大家也不好意思强给。
送礼这东西,就是个礼尚往来。
许爱琴夫妻非常诚心,中午有三桌。
一桌是许爱琴厂里的姐妹、一桌是方伟农场的战友、一桌是她们这些人。
今天的方伟新理了发、修了胡子,整个人神清气爽。
许爱琴站在他身边,给人一种郎才女貌、珠联璧合的感觉。
“恭喜两位!”
夫妻俩来敬酒了,大家都站了起来,真心地祝福他们。
方伟看着大家,一脸恭敬地举起手中酒杯:“我方伟能有今日,感谢了!谢谢你们!”
“虽然没有好的招待,但希望你们吃得开心!”
说罢,一饮而尽。
看到方伟脸上的幸福,赵红英开了口:“好好过日子,你们幸福了,我们也欣慰。”
“方伟,以后常带你媳妇和孩子来家里坐坐。”
“谢谢嫂子!”
方伟双眼泛红,用力点头。
这餐饭与后世的酒席相比,真的是很简陋。
不过放在这年代,也体现了这对夫妻的一片真心。
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吃好饭又泡来了茶水,端来了糖果,每人都拿了一颗糖,想沾点他们夫妻的喜气。
吃好饭后,许爱琴的同事要走了,他们夫妻送了出去。
徐子矜想上个厕所,洪晓艳立即上前带路:“老师,谢谢您,我们很喜欢这个爸爸。”
第287章
招工惹出的风波
哦?
这才几天啊,方伟就把三个孩子给收服了?
可以哈!
徐子矜心中万分惊讶:“晓艳,这个爸爸好吗?”
洪晓艳对亲爸的印象很淡,因为她爸死的时候,她只有五六岁。
而且她爸爸当时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回来都很晚,而且很累,很少抱她。
可这个爸爸不一样。
这些天,方伟把洪晓艳姐妹三个接来农场,每天亲自给他们做饭,而且还陪他们玩。
有空的时候,带他们去菜地。
地里有西瓜、甜瓜、黄瓜、西红柿,想吃就摘。
长这么大,洪晓艳才知道,有一个喜欢他们的爸爸是什么样的感觉。
仰起头,她用力点点头:“很好!这个解放军爸爸,我们很喜欢。”
那就好。
孩子们都认可这个爸爸,夫妻感情又好,徐子矜知道自已这是做了件大好事!
客人送走了,许爱琴把自已小弟叫了过来。
先介绍了一下。
徐子矜三人把衣服拿了出来。
“这些都是十岁以下小朋友穿的衣服,现在我们交给你去卖。”
“我们在部队是卖八块一套,给你每套算七块,你卖多少钱一套,我们不管。”
每套七块,按说是不便宜。
可面料都是人造棉与的确良,这面料不仅贵还要布票,一件成人的衣服得十几块呢。
可这是一套啊!
许三看着这些用衣架子套着衣服,心里也是有些忐忑。
“行,我去试试!”
“要是好卖,我就给你们打电话。”
徐子矜想,好不好卖也得几天后才知道,不过肯定会好卖的,毕竟现在广省的衣服还没过来呢。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接到了许三的电话……
“这么快?”
电话那头,许三脸上的兴奋无法掩饰,他也想不到会这么好卖!
每套十块,就在几个单位的大门口,不到一个小时全部卖光!
“嗯,我有不少小兄弟,大家分开来去了几个大厂门口卖。姐,你是没看到,才摆好一会时间,就有不少人围上来问价格。”
许三比徐子矜小一岁,性格还是个孩子。
说话时眉飞色舞,仿佛捡了大宝贝。
徐子矜听着也很开心,既然这么好卖,那就是有钱赚。
她立即把陈秀梅与齐红叫了过来:“你们看看还有没有靠得牢的姐妹,又有手艺的,赶紧叫起来。”
“这短衣短裤,也就在十月之前好卖。”
生意这么好,让陈秀梅与齐红也没想到。
用的是碎布头,一套衣服所有的成本加起来,三块钱左右。
一套卖七块,她们已经赚大发了。
齐红想了想:“师部家属院那边我有个关系很好的人,她为人不错,手脚也挺麻利,她会这做缝纫。”
“明天一早我就去叫她。”
陈秀梅也想到了一个人:“我知道谁会,就是金元忠的媳妇朱晓萍,她也会做裁缝。”
“就是这个人,我对她不是太了解。”
朱晓萍这个人徐子矜只接触过两次,一次是在叶琳家、一次是她和李珊珊突然跑来自已家。
说实话,朱晓萍性格有点内向,她也不是太了解这个人。
徐子矜眼珠转了转:“光这两个人也不够,我想到了一个办法!”
“啥办法?子矜,你快说!”
陈秀梅急了,这钱太好赚了,要是能赚一个夏天,这钱还能少?
徐子矜双眼闪了闪:“我们这样办!请几个没有工作的家属过来帮忙。”
“我们先教她们做,每个人只做一件衣服的一道工序。”
“比如,有的人就做直线、有的人就专做袖子、有的人就只订扣子。”
“总的这一块,就让小莲姐与爱红嫂子做。”
这样的话,也就不怕别人学去了?
这下连齐红的眼珠子都成了灯笼:“我说子矜,你这脑子是什么做的啊?”
“这样的办法,你也能想得到?”
徐子矜笑了,“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工厂里现在都是这种流水线工序。”
“用这办法,也不必担心人品问题,只要有技术,或者脑子灵光一点的都可以来报名。”
“好的!”
第二天一早,家属院门口就贴了一张招工广告……
“还要用自已的缝纫机?那线怎么算?”
“你没看到吗,都是自已的。”
“这能赚几个钱啊?还要签合同?损坏的还要我们赔?”
大门口,家属们聚在一起,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人嗤之以鼻,有的人却悄悄去了王家……
师部和团里,没工作的家属一大堆。
很快,就有十个人来报名。
陈秀梅高兴的不行:“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质量不达标,这工资可不会结的。”
“要是损坏了布料,得照价赔偿,这个是必须写下来的。”
“愿意的,就在这里写上你们的名字,不会写字的就请别人代写,按上自已的手印就可以了。”
来报名的人,都是真想干活的人。
朱晓萍和齐红的那个老乡都在其中。
大家立即按陈秀梅的要求把合同签了,很快确定了集中学习的时间。
“为啥不要我?我不是这团里的军嫂吗?”
刘秀花跑来报名,陈秀梅不收,她气得不行。
陈秀梅朝她笑笑:“刘秀花,我们不是不收你,而是人够了,用不了这么多的人。”
“下次我们招人,你早点来哈。”
刘秀花一脸愤怒:哄谁呢?
——人家来就没招满,我来就招满了?
可人家不要,她也没办法。
回家的路上碰到常秋棉,她没好气地嚷道:“你不用去了,人家招满了!”
常秋棉:“……”
——她怎么知道我是去报名的?
——气死了,早知道就不犹豫了,这下连机会都没有了。
这些天,自家男人不回家,常秋棉的心里很难受。
同时,她对李珊珊也有了埋怨。
她心里认定,要不是李珊珊在她面前说什么去广省赚大钱的事,自已肯定不会去找徐子矜的。
现在赚钱的机会又没了,她心里无比郁闷。
“家宝,娘头疼,去把你爹叫回来。”
部队学校办了暑假托班,当然,不愿意送去的,也没人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