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5章

    “再说,人家春华妈妈也是关心女儿,孩子没了,找医生问问不正常吗?”

    听着这狡辩,朱川的脸更黑了。

    此时的他,有点后悔了。

    当初人家就跟他说了,李珊珊这个人品性不怎么好,可他因为喜欢上了……

    他闭闭眼,戴上帽子、拿着腰带出了门。

    “喂,你去哪里?”

    李珊珊追了出来,可朱川没有回答,直接往大门口而去。

    别人的事,徐子矜才不会去管,她做着回婆家的准备。

    很快,陆寒洲的探亲假批下来了。

    团长很给力,应该是看在那包短裤头的份上,给他批了一个月的假。

    这样,他们可以在元宵之后回来。

    时间充足,两人就没这么匆忙。

    他们准备大年二十三这天出发,二十四正好回到家过小年。

    十四号这天也就是农历十九,学生的期末成绩出来了。

    想到自已还有一个承诺,徐子矜让刘子望把那帮‘敌后武工队’队员叫了过来。

    大家依旧站在大礼堂的台前。

    台上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许多小东西。

    “同学们,这个学期的分数老师都看到了,你们的表现,我也看到了。”

    “现在,我们要对这几个月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彰。”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努力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下面,我开始点名,叫到名字的同学,请到台上来。”

    有奖励,孩子们的小身板挺得直直的。

    特别是张清宇和沈丰,这两个调皮蛋虽然依旧调皮,但成绩真的不错。

    而且,他们把一帮熊孩子管得很好。

    当仁不让,滑板车是他们俩的了,每人一辆。

    除了他俩有以外,还有两个表现好的,也领到了滑板车。

    另外,没领到滑板车的人,有的奖了七巧板、有的奖了跳棋、有的奖了拼图。

    表现的等级不同,奖励的东西也不一样。

    只有三个成绩太差的,徐子矜给他们奖励了一支圆珠笔。

    “好好学习,暑假要是成绩上来了,进了全班前五名,老师给你们发大奖!”

    这下,这三个小朋友也高兴了。

    孩子们拿了奖励,回家都和家长说了,不少人打电话来感谢。

    转眼,就大年二十了。

    这天,天气晴好。

    吃了早饭,不到八点,陆寒洲准备带着几个兵上山去砍一些引火用的柴火。

    冬天不多搞些回来,春天雨水一来,就没办法上山了。

    而且陆寒洲知道,若提了级别以后,自已手里不一定有兵,到时候找别人也很麻烦。

    趁着现在自已手里有人,赶紧多弄些回来。

    徐子矜自然赞成。

    冬天干燥,去年被雪压断的松树已经干了,是最好的引火柴。

    “要不要带点饭团去?”

    陆寒洲摇摇头:“不用,就搞些引火柴,半天就回来了,不用带。”

    徐子矜想了想:“那我一会去买点肉,中午肯定会迟,到时候就在家里吃点。”

    部队虽然能让战土们吃饱,但很难让他们吃好。

    一个月,每个兵也就那么点肉票,而且烧的是大锅菜,真没什么好吃。

    陆寒洲扭头看着她:“家里还有多少肉票?”

    “十三斤。”

    十三斤也不多,马上要过年了呢,家里得多准备些肉。

    再者,陆寒洲想想,今天自已带了八个兵,家里本来就有五口人。

    “买个五斤吧,到时候再找熊麻子换些票回来。”

    徐子矜当然赞成,空间这么多肉,有票打掩护,她才好天天吃肉啊!

    “不用换也行,我跟王婶说了,明天她家杀过年猪,卖给我三十斤。”

    “我想做些肉丸子、腊肉、坛子肉什么的给九婆婆留下。”

    这可以!

    “行,多买点,你干妈那也送点,毕竟过年,礼不能少。”

    第410章

    上山打柴的人没回来

    徐子矜笑了,她正有此意。

    昨天在城里遇上了卖牛肉,她把那些牛肉全给买回来了。

    等陆寒洲带着人出了门,她就去了军人服务社。

    运气不错,碰上一大块的五花肉。

    “娇娇,你来买肉?”

    碰巧的是,当她从服务社出来的时候,又遇上了赵红英。

    徐子矜看到她也很高兴:“干妈,你也来买肉吗?”

    赵红英点点头:“我买点骨头回去给媛媛炖点汤,你不是说孕妇多喝骨头汤好么?”

    徐子矜连连点头:“是的,干妈,媛媛真幸福,有您这么一个好婆婆。”

    赵红英谦虚地说:“哪有哪有,娇娇,今年过年在部队不?”

    徐子矜摇摇头:“我正想去跟您说呢,寒洲的探父母假批下来了,我们准备回他老家一趟。”

    赵红英知道,自七八年二团拉去前线战前训练开始,陆寒洲就没回过老家。

    她点点头:“是该回去看看爹娘,多长时间的假?”

    徐子矜立即说:“一个月,我们准备过好元宵就回来。”

    “干妈,我做了一些过年吃的丸子和米果,晚上拿去您那。”

    赵红英一听,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家里都有,你们带回去吧。”

    带回去的,少不了。

    徐子矜空间的大冰柜里,各式丸子数不胜数。

    鸡鸭鱼肉等,更是一大堆。

    她重生前去的大卖场,是一间国际大卖场。

    那里的东西以新鲜、卫生、品质好而闻名。

    当然,价钱也闻名。

    当时的她根本不缺钱,要买当然就买最好的。

    昨天她正好买了牛肉和鱼,今天又买了猪肉,可以象征性的做些丸子。

    因为,徐子矜想带些回陆家。

    见赵红英拒绝,徐子矜故意嘴一揪:“干妈,不可以不要,这是我的心意。”

    “当女儿的得回娘家送年节,这是规矩,你不收就是不想认我这个女儿了!”

    赵红英:“……”

    ——我是真的心里过意不去啊,孩子!

    “好吧、好吧,你就送吧,真是个傻孩子!”

    “我那里有些墨鱼干和鱿鱼干,你拿过去寄回家,给你爸妈过年。”

    徐子矜知道赵红英是在还人情。

    这人对她也是真好,于是便答应晚上去拿。

    回到家,徐子矜开始忙碌起来。

    空间的丸子很新鲜,但却是冷的,得回锅。

    她拿的是莲藕猪肉丸子、萝卜丝牛肉丸子和鱼丸。

    莲藕猪肉丸子、萝卜丝牛肉丸子要回一下锅才会更香。

    鱼丸放在九十度的热水中泡一会就行。

    十点左右,羊肚菌已泡好。

    徐子矜从空间拿出两只肉鸡剁好,焯了一下水,与洗好的羊肚菌扔进了铝锅,放在了煤炉上。

    十一点,她开始回锅炸肉丸子……

    “子矜,你在干嘛呢?搞这么香。”

    “我娘给我寄榨菜丝来了,给你一坛,留着慢慢吃。”

    陈秀梅的妈妈是正宗的川蜀人,自家制作的农家榨菜丝,是下饭王。

    徐子矜很喜欢陈妈妈做的榨菜丝,是无油的,用点五花肉炒炒,味道好极了。

    在后世,很难吃到这种正宗的农家手艺了。

    “我在炸肉丸子,你也拿点过去,省得我送了。”

    啊?

    陈秀梅一听:“不不不,这可不能拿,我拿你的太多了。”

    徐子矜笑了:“你呀,老是跟我计较这点,那我以后孩子也不能交给你了。”

    陈秀梅张张嘴:“那个……你也没占我便宜啊,你给了我多少东西,你没算过吧?”

    “不要说吃的,穿的用的和孩子们玩的,你哪样少给了。”

    “还有,我老家的肥料都是你包了。”

    她给的是多。

    可两位嫂子给了也不少。

    徐子矜决定不说了:“嫂子,都不再说了啊。”

    “过两天我就回陆寒洲老家过年,这个算是我给孩子们的年礼。”

    又是年礼!

    陈秀梅都无语了。

    “你这年礼,也太贵重了,让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物资匮乏的年代,肉就是好东西。

    “行吧、行吧,你给的,我拿着行不?”

    “你站一边去,这油锅太热,我来炸,你去烧火。”

    陈秀梅做事很利索,徐子矜也没客气,顺势让开了,然后就说了一下回锅的要求。

    “炸香了就好,已经炸过第一遍的。”

    “行,我知道了。”

    有人帮忙,干活就是快。

    炸了四锅牛肉丸子、四锅猪肉丸子,差不多各有七八斤。

    鱼丸子让陈秀梅自已拿回去煮,告诉了她煮的方法,然后徐子矜开始煮饭。

    人多,她也没打算烧菜。

    五花肉切成丁,然后下锅炸出油,把土豆丁扔进去。

    加料酒炒香,然后再加酱油、蚝油、鸡精,直到满屋香味扑鼻,再加泡好的米加入。

    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盖上锅盖。

    做焖饭不能大火,等锅里的水开了,徐子矜立即把灶里的柴火抽出,仅余下炭火。

    她以为,陆寒洲十二点半左右会回来。

    可一点半了,还没看到他的影子。

    “子矜,陆营长还没回来?”

    齐红拿着两双鞋垫过来了。

    看着鞋垫,徐子矜张着嘴:“嫂子,你这动作也太快了吧?”

    齐红嘿嘿一笑:“大冬天的又没事做,做几双鞋垫还要多久?”

    “给你,这是带棉的,垫上会舒服些。”

    “陆营长老家那边,比这里要稍冷一些。”

    徐子矜也不客气,齐红的手艺非常好,绣出的鞋垫又舒服又耐用。

    “那我就不客气了?”

    齐红瞪了她一眼:“你跟我客气个啥?我们是姐妹、我们的男人又是一个单位。”

    “你要跟我客气,那下回你给的东西,我就不收了。”

    两人正说笑着,砍柴的大部队回来了。

    “嫂子。”

    顾如松推着板车走在最前面,今天去了四辆板车,准备一次性多砍点。

    车上的引火柴全部砍得整整齐齐,每根一尺五寸长,一捆捆地码在板车上。

    齐红高兴地说:“他们回来了,你忙吧,我去休息一会。”

    “哎哎,好的。”

    很快,三辆板车都到了家门口,只有六个兵。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