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95章

    “这不马上就‘八一’建军节了吗,给我们一个拥军的机会!”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徐子矜也就不多说了,以后发财的机会多得很,不差这么一点点。

    放下电话,她马上去了团里。

    顾团长一听,大喜过望:“要多少辆车都行,我马上跟师长汇报。”

    七月三号,十辆部队的大卡车装得满满当当,从铁路货运站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部队。

    这次一共送来了一千两百台最新款式的吊扇,目前外面每台要卖一百一十元,而且要提前预订。

    生产成本,每台四十元左右。

    加上运费,这批吊扇总价值五万元左右。

    只是这个价格,外人是不可能买得到的。

    目前厂里的批发价是每台八十元。

    毛利润看上去很不错,但加上售后的各种费用,净利润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但不管怎么说,价值是实实在在的。

    一千两百台吊扇,按批发价算算,差不多要十万块。

    站在师大礼堂门口,张师长和袁政委给徐子矜行了一个非常正规的军礼……

    “师长、政委,别别别……”

    徐子矜有点不好意思了。

    可张师长眼眶都红了。

    他伸出大手:“小徐,我代表n师全体官兵,谢谢你了!”

    “你无私的奉献,我们全体官兵永远都会记住。”

    徐子矜难为情了,她真不是来赚感谢的。

    “师长,您别这么客气……人民子弟兵,是人民自已的队伍。”

    “我是军嫂,我的男人是他们的兄弟,我就是他们的嫂子。”

    “能替他们做点事,我愿意。”

    “而且,这也不是我一个人出的。”

    “这是毛厂长和李副厂长的心意,他们感谢部队官兵为老百姓做出的贡献。”

    当兵为什么?

    自然就是保家卫国。

    牺牲奉献,这是他们军人的使命。

    张师长深吐了一口气:“小徐,你替我跟那两位厂长同志说:真的谢谢他们。”

    “此时此刻,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对你们的谢意。”

    “这事,我会向上级汇报,一定要好好宣传和表彰!”

    徐子矜有点难为情了。

    她真的只是想默默地为部队的将土们做些好事。

    她不愿意出名。

    “师长,我们毛厂长说,部队是咱们老百姓自已的队伍。”

    “以后部队只要是用我们‘锐锋’电器厂的产品,一律按出厂价再打八折。”

    比出厂价还要便宜两成?

    这……这利润就真的不多了。

    基层部队现在很多都还没有配上电扇,不是因为别的,实在是因为经费有限。

    国家电器总厂生产的吊扇,最低的成本价格都要上百块。

    而且需要赔电扇的地方寝实在是太多。

    就拿n师来说,全师有一百多个连队,每个连队有十来个班。

    加上师部和各团、各营、各连的各类办公室、值班室,那可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配不起啊。

    不过张师长知道,若是用这个价格,那就不会太难了!

    徐子矜可不知道,她这一句话,给锐锋电器厂带来了好几年的生意,电器厂更是一再扩建。

    甚至注册的‘锐锋’商标,后来直接改成了‘军锋’二字。

    当然,这是后话。

    吊扇的捐赠,她不想出名都不可能。

    一瞬间,整个大院都在传这事……

    “她哪来这么大的本事啊?送给部队一千两百台吊扇?说说的吧?”

    马小花第一个不信。

    刘秀花压低嗓门说道:“是真的,我悄悄去看过了。”

    “师部几个直属营的食堂、排房、会议室都给安上了。”

    “我有个老乡在通信营当连长,他们连部也装了一台,开关打开,那风老大了,而且一点噪音都没有。”

    “对了,师部大礼堂装了不少,一眼看去绿油油的一片。”

    啊?

    马小花眨了眨眼:“你说,她是怎么认识那些大老板的?”

    “一下子就送么多的吊扇,这钱可不得了啊。”

    刘秀花摇摇头:“这个我可不知道,可能人家真的是本事大吧?”

    本事大个屁!

    马小花撇撇嘴,眼睛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悄声说道:“她那张脸就是本事!”

    有可能。

    刘秀花也这么认为。

    那姓徐的长得跟个狐狸精似的,广省的那些大老板看了,只怕是早就三魂丢了七魄,被她弄得五迷三道。

    可惜,嫉妒也没用,谁让她们没长一张那么好看的脸呢?

    刘秀花深叹一声:“小花,有件事,你听说没?”

    第592章

    送车去省城

    马小花闻言张张嘴,低声问道:“什么事?这么神秘。”

    刘秀花眼神闪了闪,看四周没人才开口。

    “听人说她写了个什么书,拍成电影了,我家老曹回来说的。”

    啊?

    这人……这么厉害?

    马小花听了之后,小心肝抖了抖:以后这人,再也不能去招惹了。

    想到李思佳,她马上闭了嘴。

    “以后……我们离她远点吧,人家已经是首长夫人了。”

    刘秀花点头:“嗯,以后她的事,我们别沾了。”

    “好。”

    全师议论她的人多了去了,徐子矜仿佛没事人一样,做着自已的事。

    五号上午,她去了省城。

    “车到了?”

    安雅一脸兴奋。

    徐子矜点点头:“嗯,让人停在了新宿舍后院的车库那边,去看看?”

    “去去去!”

    安雅把手中的笔一扔,拉着徐子矜就走。

    徐子矜上午从部队出来得早,到了没人的地方,她直接开了空间的吉普车到省城。

    在离新宿舍院子不远的地方,找了个无人的地方,先把吉普车移进去。

    然后再把两部旧车挪出来,并把它们给开进了车库。

    看到两辆黑得发亮的小轿车,安雅的眼珠子亮成了星星。

    “这和新车没什么区别啊。”

    徐子矜笑道:“师傅技术好,发动机大修过,车身的油漆都重新做过了,但你要仔细看轮胎就看得出来,轮胎的纹路磨损了一些。”

    安雅一看,果不其然。

    她张着嘴,不断摇头:“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你要不说,我真以为是新车。”

    徐子矜笑笑:“那是因为我们外行,要是那些老师傅,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刚才试了一下,车况还是不错的,应该是别人只开六七年的车。”

    太好了。

    现在省城有人有小轿车了,也是这类车。

    安雅知道,如果是新车,一辆得十好几万呢。

    “多少钱?要不,我和你每人一辆算了,这样我们方便。”

    徐子矜轻轻一笑:“挂在谁名下都一样,反正都是我们开。”

    “还是挂我们店里吧,油费可以从店里开支。”

    “我不开回去,部队开车太打眼,哪怕你说是旧的,人家也会以为你有钱显摆。”

    “我已经够出名了,真不想让人说更多闲话。”

    “而且,肖明建特别忙,他整天要到处跑,我不在省城的时候,这车就给他开。”

    好吧、好吧。

    安雅笑眯眯地答应了。

    “走,上楼看我给你布置的新家!”

    “哎。”

    这里的装修已经正式完成,可以拎包入住了。

    房子好了,车子也好了,两天后大伙就可以搬家了。

    肖妙妙看着分给自已的房间,竟然还有卫生间,兴奋地在里面转了三个圈圈……

    “两位老板,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的!”

    另外几个女导购员是省城人,自然没人给她们分房子,能分房子的人都是骨干。

    肖明建与王秦各分了一套三室两厅。

    徐子矜跟他们说了,只要他们忠心耿耿干满十年,这房子以后就是他们的了。

    两人握紧拳头挥挥手,别说分房子,就是什么都不给,他们也会忠心耿耿。

    ——否则,怎么对得起他们荣连长的信任?

    如今他们一个月的收入,是一个普通职工一年的收入,这活再不好好干,那就是犯傻!

    两人都选了三楼,门对门。

    王秦有老婆孩子,其实他也算是省城人,不过是省城的郊区。

    “嫂子,市二小那边我已经去过了,孩子入学的事,没问题了,谢谢您。”

    他儿子今年已经六周岁,下半年可以上小学了。

    若不是徐子矜帮忙找人,那是没办法来城里上学的。

    服装店有食堂,他妻子在打理,而且做得非常好,人勤快、不多事、手艺好,安雅是再三表扬。

    他们的孩子在乡下,徐子矜让他把孩子带过来上学。

    孩子,还是放在自已身边教育更好。

    “幼儿园那边也搞好了吗?”

    王秦还有一个三岁半的女儿,徐子矜建议他们夫妻把她也带过来,儿女一视同仁。

    “搞好了、搞好了,我和明建两人给幼儿园捐了一点钱,那边就收下孩子了。”

    那就好。

    肖明建也准备把女儿接过来上幼儿园。

    徐子矜找人帮他们打过招呼之后,他和王秦一起去了一趟幼儿园,事情就办好了。

    手下两员大将安定了,徐子矜就轻松。

    其余几个都是单身汉,套房没有分给他们。

    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她大声宣布:“等你们结婚生孩子,我们继续分房子。”

    “现在是第一批,安雅已经让人在打听院子后面那栋旧房子了,要是能买下来,我们再造第二批。”

    “大家好好干,只要干得好,我和安雅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肖明建的几个手下,一个个顿时激动不已……

    徐子矜见过后世的繁华,她知道买地其实就是赚钱。

    而且现在的地管得没有后市规范,只要找到关系,打打擦边球就把房子建起来了。

    因为,她买的都是私人的旧房子,成本很低。

    而且这一带,将来的房子会很值钱。

    等一切安排好,徐子矜把肖明建和安雅叫在了一起,她轻轻说道:“现在乡下正值双抢,是收粮的季节。”

    “今年粮食大丰收,农民交完公余粮,还会有不少多余的粮食。”

    “现在下乡知青基本上都返城了,而且有不少人在乡下已经结婚生子。”

    “这批人进城,是没口粮的。”

    “所以,我决定开了个粮油铺子。”

    “具体的管理由明建你负责,招人的事也由你决定。”

    “不过食品安全很重要,必须找你信得过的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