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就在徐子矜干好家务活,准备安心写文时,刘翠霞的电话来了。“小徐啊,你过来师文工团一趟,快!”
刘翠霞的声音很激动,徐子矜知道,应该是师文工团的小品取得了好成绩。
交代了邱晓英一声,她立即去了师文工团。
“小徐啊,快进来、快进来。”
人还在门口,刘翠霞就迎了出来,然后拉开椅子让她坐下。
“小徐,这是我们军区文工团的副团长梅大军同志,他今天特意过来找你的。”
军区文工团的副团长来找她?
徐子矜立即把小手伸了过去:“你好。”
梅大军今天亲自来,就是想见见这位最美军嫂。
“你好,徐子矜同志,今天我是带着任务过来的,希望你能成为我们的特约文艺供稿员。”
“韦司令说了,你要是愿意成为一名军人的话,我们立即为你办理入伍手续。”
“如果你不愿意,我们也要聘请你为特约文艺特供稿员。”
徐子矜都想哭了:“……”
——我是抄来的啊,就算没人告我,但我也没这个脸啊!
“梅团长,说句心里话,文艺这一行,我真的是外行。”
“我创作的那个故事,那也是从一本中激发出来的灵感,真不是我的原创。”
“说真心话,创作这种东西,没有灵感是写不出来的。”
“我家里琐事太多,孩子又闹。”
“而且还每月要向《帝都日报》和《花季月刊》供稿,省教委那边每年还有三次培训任务。”
“恐怕……我要辜负韦司令的好意了。”
梅大军真不知道徐子矜有这么多的任务在身,不过他知道,这位军嫂抚养着三个烈土的遗孤。
只是既然来了,没完成任务他得被k啊!
“小徐同志,那这样行不行?”
“我也不求多,你能不能每年给我们提供两个类似的作品?”
“只要是被选中作为部队文艺汇演的节目,每个作品给五百块稿费。”
她能说不行吗?
为部队做贡献,也是自已身为一名军嫂的职责。
眨了眨眼,徐子矜深吐一口气应下了。
“梅团长,稿费就不用了,我是军嫂,为部队做贡献我乐意。”
“你也别管多少个作品了,我保证每年会有作品交上去。”
这下梅大军高兴坏了:“谢谢,谢谢,那就太感谢了!”
“小徐啊,我们部队大多数同志文化都不高,这个方面的需求真的很迫切啊。”
“你能帮忙,真的是太感谢了。”
“这个是军区给你的奖品,虽然不值什么钱,但却是我们部队官兵的一片心意。”
面对梅大军的一片真心,徐子矜接过了奖励。
奖品依然是脸盆、毛巾、搪瓷缸、热水瓶……
徐子矜脸皮抽抽:这下我家可以开日用品商店了!
在刘翠霞办公室,几个人又说了好一会话,都是关于文艺作品方面的东西。
直到有人来找刘翠霞了,徐子矜才出来。
刚回到二团家属院门口,就遇上了叶琳。
“今天请假了?”
叶琳一脸激动:“嗯嗯,早上勇军给我们领导打了个电话,就没过去。”
“子矜,你说得对,我有了!”
徐子矜听后,也是一脸的开心:“恭喜你了!”
“同喜同喜。”
抚着什么都还看不出的肚子,叶琳一脸幸福:这次要是能生个女儿就好了。
这天晚上,姐妹几个一起去了叶琳家里。
“恭喜恭喜,最好生个女儿,这样你就儿女双全了!”
陈秀梅是真羡慕齐红有儿有女,总觉得自已没有女儿,多少有些遗憾。
她一直想努力再生一个,可就是怀不上。
她也去师医院检查过了,医生说是输卵管被什么东西堵住了,生不了了。
所以,一说起生女儿,她是既羡慕别人,又对自已有些不甘。
加上大大咧咧的性格,一进门就嚷嚷开了。
听到陈秀梅的这句话,齐红就乐了:“自已生的管他是儿子还是女儿呢,其实生女儿比生儿子更操心。”
“生儿生女都一样,你要实在喜欢女儿,我家小娟过一半给你!”
“你不能开玩笑啊,我已经记下了。”
“子矜和叶琳也都听清楚了,明天我就叫小娟给我敬茶了!”
“哈哈哈……”
众人一阵大笑。
齐红送了一只鸡,陈秀梅送了鸡蛋和面条,徐子矜送的是叶酸。
出门前,她反复叮嘱叶琳:“连续吃三个月,不要断,这对孩子很重要。”
“嗯嗯嗯。”
叶琳是有文化的人。
盒子上写的,她都看得懂。
而且她知道,当时朱晓萍就是吃了这个,两个孩子才长得这么好看。
林晋英要回帝都了,八月三号的上午,徐子矜带她去了市里的服装店。
看到那满屋子的新服装,林晋英兴奋得快跳起来了。
“娇娇姐,这店……真的是你和徐玉姐姐开的?”
一餐饭下来,林晋英认识了一大帮姐妹,也改变了她对徐子矜的称呼。
徐子矜笑着点点头:“对,喜欢哪件就捡哪件,我送你。”
“多选几套。”
林晋英高兴得小脸通红:“不用你送,我有钱的。”
“我来的时候,我大哥给了我一千块,我都还没用呢。”
“昨天晚上,我舅妈和小表哥,又给了我不少钱,嘿嘿嘿,现在我可是个不富婆呢。”
杨胜楠在杨家排行老幺,林晋英叫他小表哥。
林越现在就这么有钱了吗?
徐子矜还真惊讶。
她笑道:“小表哥给的钱你都能要,我也是你表姐,不送钱,送你衣服,咋啦?不能要?”
哇!
对对对,既然是表姐一定要送,那她得收下。
林晋英开心得不行:“那我就谢谢了,表姐你真好。”
以后,她要经常来!
第614章
朱小莲出事
虽然徐子矜很大方,但林晋英却很懂事,挑了两套就再也不肯挑了。
“够了够了,还有两个月,帝都的天气就很凉快了,明年穿又不时尚了。”
徐子矜一脸微笑的没理她,而是亲手给她搭了一套蝙蝠衫牛仔裤,再来一条背带裤和一件小短外套。
“这个,开学穿正合适。”
“我的表妹,必须是全校最时尚的那一个!”
“谢谢你,娇娇姐。”
林晋英鼻子酸酸的,林家是大家庭,舅舅家、姑姑家、姨妈家,她有很多的亲表姐。
可没有一个人会对她这么真心。
她觉得人世间,最难得的就是真心。
“我一会好好穿的。”
徐子矜拍拍她的小脸:“这就对了,你是差几套衣服的人吗?”
“下回我去帝都,你请我吃帝都最贵的大饭店好了。”
“嗯嗯嗯,一定请一定请,你一定要来找我。”
——这个姐姐太好了!
林晋英下定决心:这个姐姐她要认一辈子,现在的她过得很好,她不允许大哥破坏她的幸福!
徐子矜并不知道自已对林晋英的影响有多大,大到她在国外留学完,第二天就跑回了国。
当然,这是后话。
两人回到了部队,吃过中饭后,杨胜楠会送林晋英去机场。
下午,徐子矜去了牛家大队,双抢基本上结束了。
“收粮?”
牛大队长一脸惊讶。
“嗯。”
徐子矜点点头:“我给您每百斤比余粮高三成的价格收。”
“其中一成,算您的工钱,有多少你就收多少。”
“不过,质量一定要好,沙石多的、杂质多的,都不要。”
“收好了,先找个仓库放着,九月份我会让人来拉。”
给他一成当工钱?
那不是他收的越多就赚的越多?
牛大队长兴奋了:“你放心,保证让你满意。”
就是因为相信,徐子矜才找他。
八二年的年底,粮价会调整,会上涨不少,她才出这么高的收购价。
而且,她的主旨不在赚农民的钱,主要是捎带着要把空间的粮食卖出去。
办好了这件事,徐子矜就安心创作。
几天后,一部名为《鸡娃》的红色出炉了。
作品的男主是个孩子,八岁时父母被鬼子杀害,他躲在鸡笼的最里面,逃过了一劫。
他从小就喜欢学鸡叫,公鸡母鸡都分不清他到底是鸡还是人。
为了报仇,他小小年纪就加入了游击队,带着两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孩子,以表演“鸡叫、鸡跳、斗鸡”四处打探情报。
一次次破坏了敌人的计划,最后成长为我军一名高级将领的故事。
全文十五万字,时间从二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跨越近半个世纪。
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正能量满满。
展示了华厦儿女面对强敌不屈不挠、保家卫国、英勇斗争的感人故事。
文中穿插了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马占福等一系列的英雄人物。
八号这天,徐子矜把手稿寄走了,同时与陆玉兰一起,去了市政府办公室。
徐子兰和陆玉兰养的鸡品质好,价格又实惠。
在朱主任的帮助下,不仅与市政府的机关食堂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协议,还与几家国营厂包括国营饭店,都签了销售合同。
“大嫂,这么多的单位要货,现在肉鸡的销路越来越好了,我们不准备饲养蛋鸡了。”
“这批小鸡不到一千只,子兰说得去别的大队上买些母鸡和公鸡回来。”
指望别人孵小鸡,靠不住,而且数量也不够。
徐子兰已经有这方面的经验了,如今不仅在周围几个大队收小鸡仔,自已也开始养种鸡了。
“养鸡的感觉如何?”
陆玉兰呵呵直笑:“非常好,感觉很有成就感。”
“子兰说了,明年我们再扩大一些规模。”
自信的陆玉兰又漂亮了不少。
徐子矜点点头:“既然认准了就好好干,本钱不够找我。”
呵呵呵,有一个有钱的大嫂,是什么感觉?
一个字:爽!
陆玉兰点点头:“嗯嗯嗯,有困难一定找你。”
突然,徐子矜想起了陆寒洲那个表妹,她扭头问道:“许秋玲干得怎么样?”
“挺好的,以前她在家饭都吃不饱,还要干最辛苦的活。”
“现在每餐都有白米饭吃,每天还吃两个鸡蛋,三天能吃一次肉。”
“现在,我们种的那个迟西瓜和甜瓜都熟了,每天还有水果吃。”
“她很聪明,做事也很勤快,和周桃周强都处得不错。”
“现在养猪这一块,就是她与周桃在负责,小猪刚进栏,每天她们都把猪圈打扫得很干净。”
那就好。
徐子矜担心的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