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这些桌椅虽说都已经废弃了,但毕竟是学校的东西,李老师是不好直接送给学生的。江柠干脆的掏出一块钱来,交给李老师,见此时是下课时间,跑去三年级八班,找到江柏和童金刚,让那个两人来帮自己搬桌子搬椅子。
江柏向来是个话不多,闷头做事的人,听到妹妹呼唤,二话没说,大长腿下楼下的飞快,童金刚把书一收,掀开椅子就跟上来:“等等我!”
听江柠说是从李老师那里买的桌椅,童金刚还有些怀念:“我们高一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桌子,我和你二哥还是同桌呢,后来就换成单人桌了。”也把他和江柏分开坐了。
江柏高一的时候还没这么高,坐前面,他坐后面,谁知道后面这小子越蹿越快,身高直接就赶上他了,而且还在长,再长下去就要超过他了。
童金刚直接就把桌子掀起来顶在头顶,哗哗哗往大门口跑,江柏也是轻松的提起椅子,将桌椅都送到江爷爷店里,回到学校继续上课。
门卫大爷都知道他们了,见他们要送桌椅出去,也没什么,只说:“快去快回。”
两个家伙大长腿,跑步都嗖嗖地。
等江柠将桌椅都放在床尾的位置靠墙摆好,电脑也拿出来放在桌上安好,插头插上,各种键盘鼠标都插好,才打开电脑。
电脑的系统是win95,目前在吴城还未普及开,算是吴城的头一份。
她适用了一下电脑,里面重要的码字软件、五笔、雅虎邮箱、msn,还有此时流行的扫雷、扑克牌游戏,都在沪市的科技书店就被安装好了。
见此时还有时间,又打车去邮电局。
如今的邮政和电信还未分家,移动、联通也还没有,网线还要通过电话线插在猫(Modem调制调节器)上,才能上网使用,用的上网费也是直接从电话费里扣,也就是说,她要上网,得先拉一条电话线。
如今装电话的人家多起来了,不像前几年,安装一条电话线,要提前好久去预约,还不是人人都能拉的,现在不仅价格便宜了很多,吴城邮电局居然还在搞推销,一条电话线只要两千五百块。
除此外,江柠还得买个56K的双口猫来插电话线。
吴城毕竟是小城市,安装电话的人家还不算多,不然邮电局也没必要搞推广活动了,她交钱还算快,但是开通据说还要等一阵子。
江柠搞完这一切,回到店里,就开始码字,码了字先没网,无法用邮件发送出去,就存在电脑里,等电话线开通后,再一起发过去。
反正那边现在还有足量的存稿,可以支撑很久,而且有了电话之后,王咏、出版社、电视台那边如果有什么事再来联系她,也方便很多,不用再通过王老师那边了。
江爷爷一下午就看着孙女在折腾这个什么电脑,他还不知道,江柠为了码字,买电脑兼拉网线,一共花了一万多块钱,见这个显示屏也就十四寸多点,以为就跟现在市面上的小电视机一样的价格。
他是个对所有新奇事物,都很有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小老头儿,见孙女摆弄这什么电脑的玩意儿,他也不说教,等看到孙女手指翻飞似的,在键盘上敲来敲去,一敲就是两个小时,他也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
等孙女忙完了,他才好奇的过来问孙女:“这东西也不能看电视,也搜不到台,它是用来干嘛的啊?”
江柠就像小时候江爷爷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教她说话,指认山上各种草木花鸟那样,告诉江爷爷电脑是什么,电脑要怎么用,它在科技中能起到的作用,已经它的出现,将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江柠说的那些未来,听在江爷爷耳朵里,犹如天方夜谭,可天方夜谭又如此真实的出现在他的眼前,比如说过去只能书信传播信息,如今人们已经学会了用电话千里传音,过去只能看皮影戏,现在去出现了收音机,听远方说书人的声音,看电视,看人们演出来的图像。
他自己就是从那个旧时代进入到新时代,亲身经历这一切发展之快的人,对孙女口中说的,电脑将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科技的影响,丝毫没有怀疑,只是惊叹,也欣喜于自己也身在这个时代,还有机会看到这样的时代的到来。
“真好啊!”江爷爷摸着电脑显示器的手有些颤抖,像是生怕碰坏了这个孙女口里如此厉害的电脑,又有些遗憾,自己看到这些的时候,已经老态龙钟。
可他又看着自己的孙女笑起来。
他虽然没生在这样的好时代,可到底是赶上了,到底是能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生在这样的好时代呢。
好,真好!
第87章
87
他想着,
小孙女买了这样一台电脑在店里,身上估计没几个钱了,又拉起帘子,
回到床里下面的袋子中,
掏啊掏,掏出他的装钱的袋子,
慢悠悠走过来,放在江柠新换回来的课桌上:“没有钱了吧?都拿去花!”
江爷爷乐滋滋的,同时也愁:“柠柠,你这回可要省点花了,要交学费呢,
交完学费,咱们还得挣下个学期的学费。”
说着,
他看向外面光秃秃的大街,去年下半年这里还有些人,
今年店里咋一个人都没了呢?
老爷子愁。
江柠看他目光落在外面空荡荡的大街上,也就知道他在愁什么了,笑着走过来,从床底下拉出一个大蛇皮袋,拆开大蛇皮袋,
将里面叠在透明塑料袋里,
整整齐齐的春秋装和夏装一摞摞拿出来。
江爷爷看江柠把春夏装拿出来了,
还惊讶地说:“你现在把春秋装拿出来做什么?这大冷的天,
谁会买!春秋天才穿的衣裳?”
江爷爷过去没有做过生意,
在他看来,
冬天就是卖冬天的衣服,春天再卖春天的衣服,
夏天就卖夏天的衣服。
这外面的雪都还没化完,屋檐上的冰溜子还都亮闪闪的挂在屋檐上呢,这么冷的天,谁会来□□秋装?
可实际情况就是,冬天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着手卖春装甚至夏装了,夏天的时候,就开始卖秋装或者冬装了。
马上就是春天了,除非个别很想要一件新年新衣服的学生,谁还会在这个时节买冬天衣服的?
可店里冬装确实被卖的不剩下几件了,店里空荡荡的,江爷爷见孙女把春秋装拿出来,便也跟着一件一件的晾起来,挂在墙上的衣杆上,江柠就安静的在熨桌上熨烫衣服。
很快,一件件春秋装都挂上了晾衣杆。
春秋装订的价格要便宜些,外套裙子、裤子通通定价十九,春秋款外套二十九,夏季的T恤、上衣、短裤,通通十二块九,个别弄脏的瑕疵款九块九甩卖。
江柠并没有急着给大喇叭换录音,而是先把大喇叭关了,放店里充电,自己和江爷爷两人先将所有的衣服都熨烫平整,线头剪掉,给两个模特架上换上新出来的春装。
这些春装全是去年广市那边按照港岛电影里的女明星们的穿着,所仿制出来的款式,去年没卖完,杂七杂八的一起被王咏叔叔寄到这边来。
期中有一摞,就是现在特别流行,王祖贤刚穿过的牛仔外套。
江柠在这些衣服都熨烫好后,按照衣服颜色、款式,给两个模特都搭配了两套,放在店铺门口立着。
等这些都做好了,她才开始重新录制复读机的上的广告词,在原有的基础上,价格更换了:“江南制衣厂!江南制衣厂!倒闭了!倒闭了!
新作的春装、夏装,通通九块九、十二块九、十九块九、二十九元甩卖了!”
江柠在录音的时候,由于喊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隔壁鸡蛋糕的老板年看见,还凑过来笑着问:“呀,来春装了呀?”
江柠就笑道:“刚来的货,我们才上架呢,先熨烫一下。”
鸡蛋糕老板娘主要是被隔壁这九块九、十二块九的声音给吸引来的,什么衣服九块九、十二块九就能买到啊?你街上随便一件衣服,最差的也要十五二十的。
她就想过来看有没有便宜可占。
江柠和江爷爷已经把大部分衣服都熨好了,此时鸡蛋糕老板娘看到的,便是一件件熨烫整齐的漂亮衣服裙子。
这些衣服在广市属于去年的积压库存,但在他们这偏远的吴城,却是新鲜又时髦的衣裳,尤其是经过江柠巧手搭配出来的,明明单独看也没有觉得多出彩的衣服,可经过她这么一搭配,衣服顿时看着就好看起来。
而远在广市那边,王咏叔叔的服装厂,已经开始夏季服装签售会。
一批一批的卖服装的商家,来到他们的工厂,有看中的款式,就直接订多少件。
之前被压下的春装,他打电话给王咏,问他手下那作者还要不要。
“都是今年新款,现在我们开始卖夏装了,这些春装没被订完的,就要压到明年了,她要的话,我给她便宜一些,最好是能给我通通拉走。”
吴城是四季分明的季节,并没有像杭市、南市那样,夏天漫长的让人心焦,春秋两季跟开玩笑一样,冬装一脱,就立刻到了夏天。
吴城的夏季要比大城市要凉个两三度,春秋季节也分明,尤其是秋季,到了十一,就必套上一件薄外套,不然就冷了。
而对王咏叔叔来说,最难卖的就是春秋款,只因在广市夏季漫长,冬季最冷也才只有九度到十几度,所以有人说,广市只有春夏两季。
他春装没有订完,后面就全部是夏天了,王咏也只好表示,他打电话问问江柠。
自从江柠说,要去沪市买电脑后,就一直没有上过网,也没有给他打过电话,他这边不知道江柠那么的情况,想要找她,就只能通过她班主任办公室的电话。
可这个时候,高中应该还没有上课吧?
没有电话,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他此时还不知道江柠要拉电话线的事,想要不通过她班主任办公室的电话联系上她,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江柠在等邮电局那边来开通电话线的同时,也去吴城派出所去办户口迁移的事。
沪市那边现在买房送蓝印户口的政策,也是有限制的,比如投资,外商和华人华侨投资金额必须在二十万美元以上,国内投资必须要到一百万以上,才有赠送的蓝印户口名额。
而买房,在沪西,得要首付款在三十万以上的,如果是沪东,也就是江柠买房的那一带,首付款要在三十二万以上的。
她的那套别墅的首付款接近四十万,直接把她《大宋》第一册
和第二册的出版稿酬全部清空,就为了这栋别墅送的四个蓝印户口。
还得她这个房主先去落户,然后再带配偶或是直系亲属,及三代以内的亲属关系,才能申请落户。
这个申请,一般也要七天时间才能办下来。
江柏和江爷爷正好属于她的直系亲属和三代内亲属关系。
也就是说,她要先自己把户口迁过去,再去打申请。
江爷爷就看着,自家孙女又忙了起来,先是拿着户口迁移证明去吴城派出所去办户口迁移的事,再坐车去沪市,去落实这件事。
她买的别墅已经落成,还没有装修,周围环境也在建设当中,买这里别墅的人,除了她以外,几乎全部都是来自港澳等地的华人华侨,还有一些来自深市广市那边的投资人,当地人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什么蓝印户口,花这么高的首付,去追寻什么蓝印户口。
有这么多钱,他们拿去投资不好吗?
整个九十年代,都是腾飞的年代,有这样一笔资金,他们去投什么不成,去买房子?
因为她是房主,她的落户倒是很快办成,接着就是打申请,申请将江柏户口也落到这房子里。
在给江柏申请落户的时候,她还注意到一件事,就是江柏的户口要在会考之前完成,然后到沪市这边来参加会考,才能来沪市参加高考。
今年的除夕时间是1月31日,现在已经是二月初,也就是说,江柏的户口必须在三月份会考来临之前,全部落实好才行。
因为时间紧迫,她吴城沪市两头跑,也没有时间问江柏想考哪个学校,等她这边都弄好了,才想起来去找江柏,问他打算考哪个学校的事。
江柏对此早有打算:“你考哪个城市的大学,我就报哪个城市。”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我就想给你看店,给你打工。”
过去他是想着赶紧毕业,毕业后出去打工,一个月能挣个一百五十块钱,他就很满足了,可是今年,他只在妹妹店里单休日的卖一下,一天就有五六十的工资,一天五六十啊!
过年那三天,江柠直接给他和童金刚,一人一个三百块的大红包!
三天!三百块!
他妹妹对他壕无人性!
这样的大腿他不抱好,给外面人打工吗?
给妹妹打工,给妹妹挣的钱都是妹妹的,是自家人的,他为什么不给自家妹妹挣钱,而要跑外面给人家挣钱?
所以江柏打算的很好,妹妹去哪儿他去哪儿。
江柠忍不住笑了一下,抬头看向江柏。
如今的江柏,和前世她见到的,对这个世界厌世的了无生趣的江柏是完全不同的。
许是还在成长期,他依然瘦的要命,可脸上已经稍稍有些肉了,圆圆的眼睛盛着笑意,温暖又明亮。
过去他总是下意识的想把自己缩起来,恨不能在自己脸上刻下‘看不见我’四个大字,可不知道何时,他背脊挺直,抬头挺胸,穿着江柠为他搭配的合身的衣服,没有了刚开始的僵硬和不自然,整个人都像是在发着光般,眉间舒展,笑意盈盈。
江柠也含笑看着这样的二哥,说:“我在沪市买了个房子。”
江柏脸上先是笑着的,然后是迷惑,最后才是忽然反应过来一般:“你说你在沪市买了个啥?”
“房子。”
江柏仔细回忆这段时间给江柠赚的钱,够不够江柠在沪市买房的,现在吴城一个房子要多少钱来着?沪市房价怎么说也要比吴城多的吧?
妹妹怎么就突然说在沪市买房了?
“我们衣服的利润不是一块钱,而是八到十二块钱一件,基本平均一件赚十元。”
江柏脑袋上肉眼可见的出现一个表情包,受了惊吓一般:“十……十元?”
他想想过年这段时间给江柠赚的钱,还有去年下半年给妹妹挣得钱,如果再乘以十的话……哇!好多!
江柏的两只眼睛顿时像一个小灯泡般,倏地亮了。
然后又转为了疑惑,不明白妹妹跟他说这件事干嘛?
江柠笑着说:“人生何所求,暴富与自由,我未来可能是要在沪市生活的,我喜欢大城市的包容与自由,我在沪市的房子买好了,一套房可以送四个蓝印户口,我打算将我自己、你、爷爷的户口都牵进去。”
江柏连蓝印户口是个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这玩意儿有什么用,更不知道为什么妹妹要把他也牵进她的房子里,在他心里,妹妹的就是妹妹的,跟他有什么关系?
江柠说了有了沪市蓝印户口就能在沪市考试的事。
“在吴城高考,考中重本的概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一,甚至百分之零点几,但在沪市,考中重本的概率在百分之五六,若再差一点的学校,概率会更高,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在沪市参加高考,考中大学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从来没有将上大学作为人生目标的江柏:……
他茫然了一瞬。
他对未来有很多想法,过去是赶紧毕业,他要去打工吃饱饭。
如今吃饱饭了,他想快点毕业,毕业了给妹妹打工。
在他的人生规划中,就从未想过,他考上大学了会怎样。
现在妹妹突然就开始让他想。
“我……我也不知道。”他挠挠头。
对于去陌生城市的事,他内心隐隐是排斥的,他害怕去陌生的城市,去陌生的地方,一个人。
就像他小时候,被江爸江妈带到城市里去。
他以为的回到爸爸妈妈身边,是像江松那样,被爸爸妈妈一直带在身边护着、疼着,他们会用关切温暖的声音喊他的名字。
事实上,江柏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没有名字的,所有人对他的称呼都是:“二丫头。”
二丫头,二丫头,他小时候不懂,也以为自己‘二丫头’,妹妹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二姐二姐’的喊着,江松也每天‘妹妹妹妹’的喊他。
后来上学了,他突然从‘二丫头’变成爸妈口中的‘二小子’,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方,所有人都是陌生的,江爸江妈每天忙于打工,江松在那里早已有了属于他熟悉的小伙伴,每天疯跑不见人影,他被爸爸妈妈丢到陌生的学校里,他在的学校的名字叫江小二。
这似乎也不是一个多么不同的名字,他从小一起玩的女孩子里,就有一个女孩叫江小三,大房还有个女孩子叫江小四,他还认识叫小五、小六、小七的,他很容易的就接受了自己的新名字——江小二。
后来回到老家,要在老家上小学,他的学籍也不在外面的城市,回老家很方便。
报名时,老师问他的名字,他说叫江小二。
带着他去报名的江爷爷笑着跟老师说:“叫什么小二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店小二呢,他哥叫江松,他就叫江柏!”
江爷爷常年在山上巡山,接触的最多的,便是这些树啊草的,他们山上最多的,便是松树和柏树,于是他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江柏。
不知道是不是童年的这段记忆,让他对外面的城市始终有种陌生、惶恐、排斥的感觉充斥在内心深处,他只想回到家乡,只想身在家乡,只想回到他幼时熟悉的大山里去。
只有在那里,他才感到安心,感到安全,没有彷徨和无助。
他望着妹妹,妹妹的眼睛里全是面对未来选择的坚定,她眼中倒映出来的,是满脸迷茫无助的自己。
他垂下眼睑,鸦羽般纤长的眼睫毛覆盖住眸底的不安与无助。
他说:“算了吧,我就在吴城考。”
他以为妹妹会说她在吴城开店,他想毕业后就来妹妹店里,一直给她打工。
江柠恨铁不成钢,强硬地抬起他的下巴:“算什么算了?大哥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爸妈也去找他了,到时候我和爷爷都去沪市,留你一个人在吴城吗?”
一股像是要被抛弃的巨大恐慌感瞬间淹没了他,他像是被抛弃在沙漠中无助的小孩,茫茫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他一个人,天空越来越大,而他越来越小,小的宛若一粒细小的尘埃,被无边无际的黑暗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