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02章

    一天时间下来,要不是工人要下班,估计王金福会不知疲倦,一直泡在车间里面,抱着那些机器睡觉。

    足以见得,他对技术的狂热追求,和林东有多么相见恨晚。

    “林东,你今天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白羊笛和龙腾汽车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王金福面带笑容,态度真诚热情。

    乍一听,好像是龙腾汽车吃了大亏。

    因为,他们的电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独一无二。

    但是,如果加上市场,就不同了。

    白羊笛在龙国深耕数十年,号召力和影响力绝非龙腾汽车这个小破厂能比,客户资源也是以亿为单位。

    别看青龙电车现在风头正盛,实际上,对国产汽车市场的影响力远不如白羊笛。

    山本、大钟等品牌依旧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他们对电车还是抱有戒心。

    白羊笛能做的,就是让这些人更快的接受电车,替代燃油车。

    所以,总体来看,林东才是那个占了大便宜的人。

    果然,林东露出了得逞的笑容。

    他等的就是王金福这句话。

    “哈哈,王哥,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就在这时,林东眉头紧皱,似乎想到了什么犯难的事。

    这让王金福很是疑惑。

    难道,他要拒绝自己的好意?

    “林东,你有什么困难,不妨直说。既然要合作,那白羊笛当然要一起担着。”

    王金福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林东如果再装,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实不相瞒,龙腾汽车目前订单太多,已经处理不过来了,车间和机器根本不够用,至少要两年才能全部生产完成。”

    “这件事,比朱雀超跑还要让人头疼。”

    “超跑造不出来,顶多被骂一骂,答应客户的车如果延期,那龙腾汽车的口碑就真的要砸锅了!”

    林东叹了口气,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

    “王哥,你是不知道,我这几天到处收购车间和生产线,可是,那群王八蛋一听到是龙腾汽车就坐地起价,本来三个亿就能拿下,人家直接开口要十个亿,简直是趁火打劫啊!”

    “什么?”

    听见这话,袁三强和龙腾汽车厂的人愣住了。

    林总什么时候出去谈生意了?

    这一个月,他不是天天都扎根在车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吗?

    哪来的收购工厂?

    袁三强等人一头雾水,王金福却是实打实听进去了,气得攥紧了拳头,咬牙切齿。

    “太过分了,太不像话了!”

    “外国佬都骑到我们头上拉屎了,这群人竟然还为了这么点蝇头小利为难自家人,就知道窝里横!”

    “这不是让那些合资车企和马士克看我们笑话吗?”

    第509章

    超级记忆金属!

    “是啊,王哥!”

    林东眉头紧皱,眼巴巴望着王金福,一口一个老大哥,疯狂倒苦水。

    不出所料,王金福很快就被他的真诚打动了。

    “小林,你放心,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

    “虽然白羊笛的技术不如你们,但是,生产线我们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最大的造车厂年产能450万辆,最小的也有30万辆。”

    “只要你愿意,我可以把工厂借给你用。”

    “但是,机器和工人的工资需要你自己解决。”

    哈哈,正合我意!

    林东嘴角微扬。

    他正愁那些堆积成山的订单无法解决,王金福就送工厂来了。

    白羊笛的工厂,向来全国闻名,主打的就是一个高产能、高效率,极少出现安全事故问题。

    如果由他们来生产制造青龙电车……

    可以想象,龙腾汽车的生产速度,直接要坐上火箭。

    当然,林东不会把王金福当傻子,更不会算计他。

    于是,林东很快就找补道:“王哥,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和白羊笛的兄弟们白干的。”

    “只要是在白羊笛工厂生产出来的青龙电车,每辆车,你们都可以抽成利润的30%,怎么样?”

    “什么?”

    王金福怔了一下。

    这个数字,比他想象中还多。

    本来,还想试探一下林东的真心。

    现在看来,人家是真的拿自己当兄弟啊!

    “不不,30%太多了,还是20%吧。”

    “那折中一下,25%。”

    王金福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然后,越发欣赏这个不骄不躁、识大体的年轻人。

    有这份胸襟,干什么都能成功!

    在王金福眼里,国产汽车的未来,注定属于龙腾汽车。

    “王哥,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

    “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兄弟公司,互利共赢。”

    随后,在众人的见证下,两人很快签好了合同。

    直到离开龙腾汽车厂,在车上的时候,王金福还在感叹,今天自己有多么幸运。

    原本,他只是好奇,林东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才专门跑过来看一看。

    万万没想到,捡了这么大一个漏。

    不仅偷学了一手电车技术,还得到了数百万辆青龙电车的生产订单,当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最让王金福心花怒放的,还是认识了林东这个潜力无穷的后起之秀。

    ……

    龙腾汽车厂门口。

    袁三强等人看着白羊笛的车子渐行渐远,也回过神来。

    “林总,我不会是在做梦吧?”

    “我们这就成了白羊笛的合作伙伴了?也太玄乎了吧!”

    放在两个月以前,这种事情,他想都不敢想。

    龙腾汽车厂都快倒闭了,还想跟行业巨头白羊笛成为兄弟公司?

    简直是白日做梦!

    但现在,这一切都成真了。

    林东微微一笑,表面上风轻云淡,实际也攥紧了拳头。

    “老袁,这只是个开始,龙腾汽车的路还远着呢!”

    “当务之急,是赶紧把朱雀超跑造出来。”

    龙腾汽车和白羊笛深度合作的消息不胫而走。

    很快,就闹得满城风雨,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情况?白羊笛和龙腾汽车不是竞争对手吗?他们怎么还合作上了?”

    “我也纳闷呢,白羊笛好好的燃油车不做,怎么拉的下脸,给林东当小弟,去做电车了!”

    “你们懂什么啊,这才叫强强联合,一个提供技术,一个提供工厂,国产汽车要起飞了!”

    “起飞?别高兴太早!林东承诺要造超跑,月底的迪拜国际车展如果没露面,绝对要被喷一辈子!”

    “朱雀跑车这么久都没动静,该不会只是空谈吧?”

    “林东竟然叫嚣着跟特斯拉对标,他有这个实力吗?不如马神一根毛!”

    喷子才不管你们为什么合作,他们只想黑自己想黑的。

    更关键的是,龙腾汽车再也没有传出朱雀跑车的消息。

    就好像,这件事情无疾而终了一样。

    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林东是故意在制造噱头。

    真实目的,还是为了推销青龙电车。

    一时间,龙腾汽车饱受质疑。

    连带着白羊笛的风评也遭到了攻击。

    其他车企喜闻乐见。

    巴不得他们一起暴死,然后瓜分电车市场这块大蛋糕。

    同行相见,分外眼红。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

    正当外面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龙腾汽车厂内部却是如火如荼,干劲十足。

    在国家队和白羊笛诸多高精尖人才的帮助下,记忆纳米装甲材料提前五天问世,被端上了车间的工作台,正在经历无数机械臂的检验测试。

    在看到这份研究成果后,所有人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

    朱雀超跑要起飞了!

    “不可思议,我们竟然造出了科幻里才有的材料,我到现在还觉得在做梦!”

    “做梦?那我掐你一下试试!”

    “哈哈,多亏了林总提供的技术图纸,换成是我的话,一辈子都研究不出来!”

    “谁说不是?我真怀疑,林总是穿越过来的,这种技术,起码是十年后的了!”

    “十年?说少了,起码二十年!”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虽然,早在1970年,这个世界就出现了记忆金属,并被运用到航天工业和精密模具上。

    但是,那些材料和眼前的记忆纳米装甲相比,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种记忆装甲材料太霸道了!

    普通的记忆金属,主要是镍钛合金材料,优点是弯曲量大,可塑性高。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耐热耐寒性都很差,恢复速度也非常慢。

    紧急情况下,还不如直接替换。

    再看林东提供的这种记忆纳米装甲材料,不仅耐热耐寒性极高,还在普通记忆金属的基础上兼具传感和驱动双重功能,可以实现控制系统的微型化和智能化。

    看似是一块金属,实际上,自带一套信息处理系统,很难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影响。

    用来制造超跑,完全是大材小用!

    完全可以把它运用到反应堆、加速器、太空实验室上!

    这种记忆纳米装甲材料在航空、军事、工业、农业、医疗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潜力,称得上利国利民的伟大发明。

    第510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匆匆赶来。

    在看清来人以后,所有人肃然起敬,不自觉挺直了胸膛,行起了注目礼。

    因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这些黑科技的研发者,林东。

    “大家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林东微微一笑,目光不自觉落在工作台上。

    仅仅一眼,他就被震撼到了,脸上也出现了狂喜之色。

    “记忆纳米装甲材料成功了?”

    “测试过没有?各项数据是否达标?”

    林东的问题,无疑是问到了点子上。

    这群人迫不及待要展示自己精心打造的工业结晶。

    很快,便有一位工程师站了出来,道:“林总请放心,我们已经经过了多项测试,所有数据完全符合您的标准,只要原材料到位,马上就能投入生产和使用。”

    “好!”

    听到这话,向来沉稳的林东也忍不住攥紧了拳头,重重点了点头。

    都说万事开头难。

    但是,只要开好这个头,接下来就是一马平川!

    林东相信,有这些高精尖的人才,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攻坚克难。

    看着林东欣喜的神色,一群工程师们也感到由衷的自豪。

    但是,有个问题,他们还是没搞懂。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