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但还是不敢要真的不敢要。“不用不用,哪能收您的钱啊。”摊主一看就知道是受过社会毒打的。
“嗯,我坐着消食一会儿,你走开吧,别打扰我。”许七安挥手把摊主赶走。
摊主唯唯诺诺的离开了。
“大奉王朝的制度积弊已久,胥吏一日不整治,老百姓的生活就好不起来。”许七安看着摊主忙碌的身影,想起了刚才他既肉疼又不敢要钱的眼神,可怜的就像个乞丐。
“从古至今,对老百姓加害最深的,永远是大人物们看不见的苍蝇。”
他从兜里掏出十文钱,叠在桌上,沉默的离开了。
“终于走了”摊主松了口气,蔫蔫的过来收拾碗筷。
真是倒霉他心里懊恼的想。
来到桌边时,摊主愣住了,桌面上叠着一摞铜板,那位捕快不但付了钱,还给的多了。
摊主急匆匆的奔出几步,只看见人群中那若隐若现的公差服,已经走的很远了。
他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梗住了。
这么多年,他第一次遇到吃饭给钱的胥吏。
许七安点卯结束后,到后堂向朱县令请了假,老朱很爽快的答应了。
匆忙返回许府,推开二郎的房门,兄弟俩心照不宣的点点头,许二郎捧出早就准备好一套月白色儒衫,布满浅灰色的云纹。
许七安看了眼小老弟身上那套天青色回云暗纹的袍子,提议道:“二郎身上这件好看,咱们换换。”
许新年冷笑一声,那表情仿佛再说:你在想屁吃。
对于一位炼精境的武夫来说,书生的儒衫实在不合身,肌肉饱满,身材昂藏,会把宽松的儒衫撑起来。
而读书人的审美是:两袖飘飘,衣袂翻飞。
兄弟俩离开许府,花了三两银子租了两匹黄骠马,风驰电掣的离开京城。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京郊六十里外的清云山,山中有座书院,天下闻名的云鹿书院
清云山原本不叫清云山,具体名字忘了,自从云鹿书院在此落址,读书声朗朗不绝,清气冲天缭绕。
便改名叫“清云山”。
两人在官道上并驾齐驱,一个时辰后,许七安极目远眺,隐约看见了清云山的轮廓,以及渺小如豆的书院建筑群。
“辞旧,哥哥一直很好奇。”
许七安减缓马速,等堂弟也跟着勒了勒马缰后,两匹马由奔跑改为小跑。
“你说圣人是一品吗”
他对这个世界的各大体系无比好奇,可惜缺乏了解的渠道。
许新年高傲的扬了扬下巴:“你觉得我会知道”
你不知道就不知道,这么骄傲的表情干嘛许七安翻了个白眼,继续说:
“那圣人活了多久,你可知道”
许新年点点头:“享年82岁。”
堂堂圣人,儒道的开创者,就算没有一品也不会差了,只活了82岁
好吧,对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而言算是高寿了,但这个世界武力值不同寻常啊。
连圣人都不能长生久视
嗯,不能匆忙下定论,毕竟我了解的信息太少
“云鹿书院不收留外人,这是规矩,即使是我也无法让老师同意。”许新年说:
“大哥真有把握”
许七安摇头:“事在人为。”
他们决定在展开行动前,把家中女眷送到云鹿书院来,这样哪怕真被户部侍郎报复,云鹿书院也能庇护许府女眷。
税银案就差点让我落地成盒,这破事儿就过不去了是吗哎,处理不好,又是一次灭门的危机许七安一夹马腹,把许新年甩子身后,绝尘而去。
许新年不服气,挥动马鞭,与堂哥展开竞赛。
清云山既不雄起也不秀丽,若非清气冲霄,与寻常野山并无区别。
山中有院,有阁楼,有广场,有瀑布青石板铺设的小道宛如蛛网,将这些地方串联在一起。
崖壁边的一座阁楼里,二楼雅间,靠悬崖峭壁的一侧没有墙,站在走廊边,可以眺望苍茫的平原,以及远山的轮廓。
发誓再也不下棋的大国手李慕白,手持书卷,站在廊边,听着身后两位好友激烈争论:
“这一步我走错了,我要重来,我不管。”
“落子无悔,这是规矩。”
“圣人曰: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圣人是这个意思吗”
“难道不是”
“老贼,你想与我论道那可以,咱们今天只有一个人能活着离开。”
“老夫也不是吃素长大的。”
李慕白摇了摇头,“两个臭棋篓子。”
身后两位其中一位是兵法大家张慎,另一位穿黑袍,长须蓄到胸口的老者。
陈泰,字幼平,云鹿书院四大儒之一。
四位大儒各有特色,李慕白是棋,张慎精通兵法,出任青州布政使的紫阳居士杨恭,擅长治学。
而这位陈幼平,有治国之才,所著治国经略在大奉官场颇受追捧。
李慕白转身离开走廊,返回雅室,打断争吵的两人:
“院长呢”
“长公主来了,院长陪着呢。”张慎目光盯着棋盘,随口回了一句。
李慕白“哦”了一声,点点头。
陈泰叹息道:“再过三个月便是春闱,学院的学子们读书的兴致却不高,昨夜我去宿舍转了一圈,挑灯苦读者寥寥无几。”
“仅有的几盏灯火,照的也是棋盘”说着,伸手在棋盘上一通划拉,打乱棋子,痛心疾首:“玩物丧志。”
“无耻老贼”张慎大怒,输了就是玩物丧志,赢了就耀武扬威,“汝与李慕白一样,玩不起。”
“与我何干”李慕白生气了。
说到这个话题,三位大儒沉入了沉默。
云鹿书院的学子,仕途艰难,即使考中举人、进士,也很难在官场平步青云,往往是被打发到穷乡僻壤为官,或丢到某个犄角旮沓里发霉。
这极大的打击了学院学子们的科举热情。
雅室沉默了片刻,张慎沉声道:“此风不可长,得把学子们科举热情提起来。”
陈泰脸色严肃的颔首:“就算苦苦支撑,也得撑下去,云鹿书院不能绝了官场这条路。”
李慕白沉吟道:“开堂劝学吧,让院子出面。”
张慎捻着一颗棋子:“院长年年劝学,一鼓作气再而衰,不会有太大效果了。”
陈泰抚须皱眉,“得换个新颖的方式让学子自发苦读,重视春闱。”
“写文章如何”他提议道。
“吃力不讨好。”李慕白摇头。
“那就只有诗词了,”张慎喝了口茶,说道:“自古诗词动人心,作一首震耳发聩的诗词,比开堂劝学效果好多了。”
说完,三位大儒对视一眼,齐声摇头。
大奉儒林,诗词衰弱已久。
第38章
诗成
“杨子谦若是没赴任青州,这个活儿倒是可以推个他。”张慎说:
“咱们几个里,他最擅长此道。”
山风扑入室内,吹的陈泰长须飘飘,笑道:“谨言兄比我更适合在朝为官。”
“老匹夫,你在嘲讽我踢皮球”张慎也不生气,一副光棍姿态:“你行你来,老夫洗耳恭听。”
眼见又要吵起来,张慎的书童低头疾步而入,躬身道:“先生,您学生许辞旧来了。”
许辞旧他来干嘛,圣人语录三百遍抄完了张慎点点头:“请他进来。”
待书童离开,张慎看了眼棋盘对面的陈泰,笑呵呵道:“说起来,老夫近来新收了一个学生,是这许辞旧的堂兄,诗才惊世骇俗。”
李慕白当即补充:“那也是我的学生。”
陈泰看了眼姓张的,又看一眼姓李的,心里一动:“那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人”
李慕白和张慎得意的笑了。
“哈哈哈”陈泰大笑出声,指头点着两位好友。
“你笑什么”
“我笑你们被名利遮了眼,哦,还有嫉妒。”陈泰收住笑容,半告诫半嘲讽:
“杨子谦之名,必定因为这首诗流传后世,确实让人艳羡。可你们俩就不想想,佳句难得,多少读书人一生也就寥寥几首好诗,能载入史册的,更是没有。”
“出了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已经是神来之笔,闻之欣然,还指望再来一首,不,两首,好叫你二人一起名垂千古”
“过于在意名利,久而久之,你们肚子里的浩然正气怎么存续”
一顿奚落,李慕白和张慎有些尴尬。
心底知晓陈泰说的有理,流传千古的佳句,哪是随随便便就能作出,况且对方并不是读书人,妙手偶得了一首,便是天大的缘分。
指望一个胥吏连出好诗,让他们青史留名,确实有些过于妄想。
“幼平所言极是。”两人作揖,沉声道:“读书人三不朽,纵使要名垂青史,也该堂堂正正的走大道,而非捷径,是我二人偏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陈泰微微颔首。
片刻后,书童领着许七安和许新年进入雅室。
两人同时作揖:“学生见过老师。”
李慕白和张慎对视一眼,对许七安的到来既意外又欣喜。
“坐吧”张慎道。
“宁宴,你来学院,是因为有佳句要给为师鉴赏”李慕白试探道。
许七安摇了摇头,道:“学生来此,是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许七安将自己的来意告诉两位老师,隐瞒了自己要报复户部侍郎的想法,只说税银案幕后主使极有可能是周侍郎,而对方如果挨过京察,必定报复许府。
“这”李慕白看了眼同样面露难色的张慎,无奈道:“书院禁止外人留宿,这是规矩。”
读书人最讲规矩。
许七安刚要求,便听许新年说:“长公主不也时时住在书院。”
张慎摇摇头:“长公主何等身份。”
许新年点点头:“书院禁止外人留宿,除非皇亲国戚。”
嘿这愣头青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会说话。
在场三位大儒气笑了。
许七安差点笑出声,二郎的毒舌还是那么犀利。
李慕白摇了摇头,“谨言兄,你这学生,我倒有点期待他将来踏入立命境。”
那可太恐怖了张慎嘴角一抽。
唯有陈泰笑吟吟的审视许七安,这时候,插嘴说道:“你是许宁宴”
“正是学生。”穿着儒衫假装自己真的是读书人的许七安作揖。
“听说颇有诗才,不如这样,如果你能现场作出一首让我们三人都满意的诗,老夫就做主,让许府女眷暂住书院,并保她们周全。”
准许许家女眷留住学院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最后一句,保她们周全。
这才是许七安兄弟俩来此的目的。
许新年脸色微喜,扭头看向堂兄:“大哥”
他既欣喜又忐忑,作诗不难,每个读书人都能作出工整的诗词,难的是让三位大儒满意。
这很难吗
这太难了。
写诗你们这是逼我白嫖你们许七安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斟酌着说:
“率性作诗,还是固定题材。”
三位大儒彼此交换眼神,张慎道:“劝学”
果然不可能率性作诗,否则,我分分钟再拿出一首千古绝唱许七安心里叹息一声。
同时松了口气,因为这题没有超纲,他那点文学底蕴还能应付。
劝学二字,最先让许七安想到的是高就不适用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许七安脑海里,紧接着浮现这句渊源流传的劝说诗。
在劝学相关的领域里,论知名度,能与它相提并论的不多。
他刚想决定用这首诗白嫖三位大儒,忽然想到了云鹿书院两百年来的处境。
“这首诗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宋朝皇帝写的里头掺杂着功名利诱的味道,而云鹿书院毕业的学子向来仕途艰难。”
“辞旧考中举人时就感慨过,不知道将来会被外放到那个穷乡僻壤”
“我抄这首诗,不是戳云鹿书院的心窝子嘛,适得其反”
见他久久沉默,许新年眉头愈发紧皱,三位大儒里,张慎和李慕白一直期待着,陈泰则笑眯眯的喝茶。
许七安收回思绪,拱手道:“学生献丑了,辞旧,替我磨墨。”
许新年找到笔墨纸砚,摆在桌案上,亲手替堂哥磨墨,一手持笔,一手挽袖,笔尖在墨汁里蘸了蘸,扭头示意堂哥接笔。
我那一手稀烂的书法就不丢人了不,我根本不会书法许七安心里吐槽,表面摆出读书人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姿态,说道:
“辞旧为我代笔。”
许新年点点头,在案前正襟危坐。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