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这也是他为何将几个儿子带在身边的原因。他也希望后代可以建立军功,而不是一辈子都在自己的庇护之下。
后代自然越来越强的好,若没落下去,再强盛的家族也难以阻挡覆灭之路。
蒙恬意动,但他还是忍了下来,“若征战,必然劳民伤财,大秦如今,更适合休养生息,不可因为一己之私,发动战争,此为不义也!”
赵惊鸿闻言,对蒙恬抱拳,“将军大义!”
别的不说,这个时代的人,三观是真的正,如此一来,倒是显得他像个异类。
回到营地,赵惊鸿看到匠造处已经将火炉装车,还有大量的石涅。
当即,赵惊鸿跟着队伍,一同出发。
……
上郡。
望月楼。
这里每天都聚集了很多达官显贵,书生文人。
他们亦或者在这里谈论朝堂之事,亦或者讨论商贾之事,亦或者讨论圣人经典。
特别是到了冬日,望月楼里格外的暖和,许多人直接在这里订了长达几个月的包厢,在此休息,甚至直接住在这里。
今日,大家讨论的话题,几乎趋于一致。
“你们昨日可用了那炉子?”
“用了!暖和啊!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妙用。”
“我听闻那石涅是有剧毒的,使用会中毒,没想到他们的石涅,竟然没毒。”
“并非没毒,而是那火炉的功效,那火炉可以将毒气排出屋外,所以屋内之人不会中毒。”
“还可以烧水呢,早上醒来,便有热水可用,甚是方便。”
“谁说不是呢,往日睡觉都是冰冰冷冷,几个暖脚婢都不好使,没想到这火炉竟然可以使屋内一夜温暖。”
“没想到这刘家竟然能够寻得此物。”
“不知道我们能不能也制作出这种火炉?”
“我劝你最好不要打这种主意,你没看到那火炉之上,皆印有上郡制吗?此乃官府标志,听闻是从浑怀障中运出来的。”
“啊!竟然是官造!刘家竟然攀上了官家的关系!”
“何止呢,听闻是跟扶苏公子搭上关系了。”
“咦?前段时日,不是听说刘家被上郡书院之人斩杀了一名夫子,刘春亭去浑怀障找扶苏公子讨要说法去了吗?”
“或许其中有了变故,从而让刘春亭抓到了机会。”
“真好!实属羡慕!”
“我已经让家中小厮去购置石涅了,顺便再多购置一些火炉,给家中老母房间中也添置一个。”
“说的也是,我那几房妾室,也一人添置一个。”
“哈哈!你倒是会心疼人。”
“嘿嘿……”
……
在议论声中,石涅和火炉的名声瞬间打了出去。
甚至有人还没使用,但是听到这么多人吹捧,也决定回去尝试尝试。
而此时,刘家门口,早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了。
刘春亭得到消息出来看,看到那么多人来买火炉和石涅,兴奋不已。
好在昨日运输过来了一些,立即开始售卖。
但是火炉只有一车,仅有一百余个,售完就没了。
石涅倒是很多,但也很快就被分完了。
那些没买到的不愿意走。
“刘公子!再拿出来一些吧,我们买不到,回去实在无法交代啊!”
“求求你了刘公子,行行好吧!”
“我家老爷说了,不论钱多少,只要刘公子肯出价,必买!”
“刘公子,行行好吧!”
……
刘春亭见状,心中狂喜,但表面上还是装作为难的样子,“大家莫要着急,因为火炉锻造非常耗费时间,还有内胆,耗时较长,生产需要时间,每次都不会太多,大家再等一等,说不定明日就有了。”
“石涅也会运来的,大家也不急于一时,明日早些来便可。”
那些没有买到火炉的人,见状也满脸失望,悻悻离开。
院子内的刘浩存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笑意,满是欣慰。
“没想到,这火炉和石涅如此受欢迎。”刘浩存感叹道。
管家老陈看了一眼刘浩存,“老爷,您昨夜没用?”
刘浩存摇头,“石涅有毒,我才不用。”
管家无奈道:“老爷,那火炉结构特殊,将毒气排出去了,屋内是没有毒的,你且可试试,昨夜我便使用了,确实温暖。”
“是吗?”刘浩存狐疑地询问。
管家道:“我屋内的火炉还热着,要不……老爷去我房间?”
“好啊!”刘浩存立即点头。
管家看了刘浩存一眼,立即在前面带路,刘浩存紧跟其后。
第250章
人命如草狗刘春亭带着几个账房,开始清算今日的收入。
火炉是2000钱一个,今日售卖一百三十七个。
石涅150钱一石,今日售卖一百石。
售卖火炉所得274000钱,可抽取2740钱。
售卖石涅所得15000钱,可抽取150钱。
算出数据以后,刘春亭就去找了刘浩存。
在询问之下,刘春亭得知刘浩存在管家房间,便立即冲了过去。
他推门而入,就看到两个人蹲在火炉边上,凑得很近。
两人听到动静,吓了一跳,眸中闪过惊恐之色。
“阿父!”刘春亭激动地对刘浩存回报道:“今日售卖火炉和石涅,一共得了289000钱;而我们便可抽成2890钱!”
刘浩存不由得一阵蹙眉,“卖了那么多东西,就赚取了2890钱?”
“是啊!但是这些钱,便是纯利,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成本的。”刘春亭兴奋道。
“呵!”刘浩存冷笑一声。
这点钱,放在之前,他每天收收租就比这多!
感受到刘浩存的冷笑,刘春亭急忙辩解,“阿父,您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买石涅,以后石涅的消耗量必然是巨大的。而如此,我们稳稳地可以赚取石涅的钱,而且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
刘浩存冷声道:“你以为我看不明白吗?前提是,你可以卖多久?如今刚开始售卖,自然需要你,若以后都稳定了,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干的事情,为什么还要给你做?”
“这……”刘春亭顿时额头冷汗直冒。
“好好想想吧!”刘浩存一甩衣袖,离开了房间。
管家对刘春亭道:“少爷,老爷是过来人,自然知晓其中问题,多听老爷提出的意见,准没错的。”
刘春亭微微点头,离开了房间。
……
上郡书院。
“牛子!你不能走!”羊子拦住了牛子,不让他走。
牛子瞪着羊子道:“都说了,不要再叫我牛子了,我如今有了姓名,叫程阳!而你,也是不羊子了,叫程旭!”
程旭蹙眉,“我叫习惯了,程阳,你不能走,你若走了,以后可没这样的机会了。”
程阳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林瑾,沉声道:“能够在上郡书院待上这几天,我觉得已经足够了,这几天……是我这辈子里最幸福的时光了。”
“但,我要走,我还有我的事情要做。”
林瑾看着程阳道:“为何不说出来呢,说不定我可以帮你?”
程阳摇头,“先生已经帮助我许多了,我之事情,不能再劳烦先生!”
说完,程阳就要往外走。
这时候,一道身影走进来,笑着问道:“为何要走啊?这上郡书院待着不舒服吗?”
“大哥!”林瑾看到来人大喜,立即冲上去,激动询问:“大哥,你咋来了?”
“营中事务处理完毕,我便来看看。”赵惊鸿笑着说道。
一众孩子震惊地看着赵惊鸿,满脸激动。
当即,一众孩童便跪下来,呼喊:“拜见扶苏公子!”
赵惊鸿呵呵一笑,知道他们是误会了,便说道:“我非扶苏,乃赵惊鸿是也。”
赵惊鸿是谁?
他们可不知道,纷纷满脸疑惑地抬头看向赵惊鸿。
林瑾道:“这是我大哥,也是扶苏的大哥,我们是结拜兄弟!”
众人闻言,又对赵惊鸿叩拜。
他们觉得,能够跟扶苏结拜,那必然是跟扶苏同等地位的。
赵惊鸿无奈,让一众孩子们起身。
而后,赵惊鸿看向程阳,询问道:“为何离去?在上郡书院过得不如意?”
程阳恭敬回答:“在上郡这几日,是我最幸福的时光。而且,在这里,老师们还给我起了名字,名为程阳。”
“不错!前程似锦,敏而好学,如太阳一般,积极向上。看来,你的老师希望你能够更积极正面一些,显然你没能做到。”赵惊鸿道。
程阳低头,“我享受了我不该享受的生活,如今,我也该走了。”
“为何呢?”赵惊鸿问。
程阳摇头。
赵惊鸿看着程阳,“你若走,我不拦着,我只是想要规劝你,若有难处可提出来,并非不可以解决。”
见程阳还是不说,赵惊鸿微微点头。
他觉得这孩子不是一般的倔。
既然如此,他也不想强行改变这孩子的选择,还有他的命运,让开道路,让他离开。
程旭见状,立即道:“我说!”
“程阳他家之前其实挺好的,但是……”
“别说了!”程阳立即制止。
“为何不说!”程旭怒声道:“我们都知道,这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机会,你为何不牢牢把握?难道说,你还想回到那片土地里,在地里刨食,去捡柴为生吗?让你的后代也经历跟你一样的痛苦!”
赵惊鸿后退一步,看着这几个孩子。
他们山上破烂的衣衫证明他们的身份应该挺贫苦的。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就是因为林瑾让这些孩子入学,得罪了那些富家子弟的孩子们,从而引起了后面的事情。
“先生,我愿意说!你听我说,千万不要让程阳走!”程旭激动道。
赵惊鸿点头,“别急,慢慢说,若有难处,我们确实可以帮你们解决。”
程旭刚要开口,便被程阳拦下。
“还是我说吧!”程阳叹息一声。
“说吧。”赵惊鸿淡淡道。
程阳缓缓道:“我本程家庄人,之前家中也有农田十几亩,虽不富裕,但也可管温饱。”
“可,连年大旱,粮食减产,而我奶奶重病,只能将土地售卖给了附近的乡绅一部分。”
“有钱治病了,奶奶多活了两年,但最后还是死了。”
“后来,母亲怀了弟弟,生弟弟的时候,难产。”
“为了救治母亲,我父亲又卖了仅剩的一些土地,成了佃户。”
“但,我母亲还是死了。”
“只留下嗷嗷待哺的弟弟。”
“因为吃不到母乳,弟弟的身体一直虚弱。我们去求那些有钱的老爷们,他们看都不看我们一眼。”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年轻的少爷是准备给我们点钱的,但是却被人拦下。”
“那人说:世上穷人千千万,就像野草野狗一般,死了便死了,甚至连个埋的地方都没有。更何况,哪天不在死人,你若心善,哪怕散尽家财也救不过来的。”
第251章
上郡司马赵惊鸿听到这话,心中微微触动。
这个时代,命最不值钱。
特别是在这寒冬之中,每天都有在死人,而且是一茬一茬的死,雪埋尸骨,等来年开春,冰雪融化,甚至连个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程阳继续道:“他们说对了,最终我弟弟死了,连个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因为我家的土地已经卖出去的了,不能埋葬。”
“还是到了晚上,我跟阿父趁着夜色,去了河边偷偷埋葬的,就埋在一棵柳树下面。”
“因为给弟弟治病,家中最后一点粮食都卖了。”
“父亲为了养我,每天劳作,最后也累病了。”
“而我,就要种田,还要捡柴、砍柴售卖,照顾我父亲。”
“如今,已经在上郡几日了,若再不回去,家中的粮食已经不够父亲食用了。”
赵惊鸿听完程阳的讲述,不由得重重地叹息一声。
听程阳讲述这些,他觉得程阳很惨。
但他知道,程阳这种情况都是常态,甚至比程阳更惨的人还有很多。
这个时代的百姓,命如刍狗。
赵惊鸿叹息一声,对程阳道:“你就算回去也无济于事,你没钱,就没有办法给你父亲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