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赵裕当太子已有数年,他很明白自己跟父皇的差距,就比如眼下,换做父皇,绝对不会一蹶不振,把皇位拱手相让。但赵裕却怕了。
怕他再这么以卵击石下去,当真会死在萧后手上。到那时,说什么都晚了。
所以赵裕做了退让,顺萧后的意思,“废”了自己的右手。
大盛朝沿用了前朝的许多律法规矩,其中一项便是身有残缺的皇子,不论出身嫡庶,不论长幼,都不得继承皇位。
换而言之,赵裕这名义上的东宫太子,废了。
·
大盛朝建国时间太短,从上到下,都是散沙,各司各部的执行力也极其欠缺,除此之外,还有党派纷争严重、人才缺失、国库空虚、灾民起义、外族虎视眈眈等内忧外患的问题。
萧赢接手国事后,忙得很。但她不是开元帝,又有几个任务世界积攒下来的知识储备,处理起这些问题来,并不难。
党派纷争,她就杀鸡儆猴,严重者直接连根拔起,手段果决凌厉,没有半分心慈手软。
人才缺失,她就数开恩科,广纳贤才。国库空虚,凑不齐赈灾的银子,以及军中费用,萧赢就从那些门阀世家、官员士族下手,想方设法从他们手里掏钱。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利诱不行,就威逼。再就是废除之前重农抑商的政策,改良现有田亩制度的弊端、培育产量高,耐活的良种作物、兴修水利、推广更先进的农具器物……
甚至连军中武器,刀剑、弓.弩.箭矢等,萧赢也亲自花了设计图,交与兵部、工部。她甚至还让人造出威力极大的火枪、炮车等,一样便可抵千军万马。
纵是北狄人再如何骁勇善战,武器的落后,和人口上的差距,是他们如何也弥补不了的。
摄政王萧定亲自带兵,抵御北狄,不仅杀地北狄人连夜退离数百里,最后还一路攻入北狄皇宫,拿下了北狄皇帝的项上人头。
延续了几个朝代的北狄之患,竟是终结在了建国不足十年的大盛朝手里。
大盛开元帝十三年
久病龙榻的开元帝,病情稍缓,在内侍的搀扶下,能下得床走几步。
太子赵裕得知此消息,大喜过望,当日便冲进干清宫向开元帝诉说萧后的狼子野心,以及这些年她的所作所为。
开元帝听他说罢,没说信,也没说不信,只疲惫地闭眼,摆了摆手,让人带他下去。
赵裕被带回东宫,等了一日又一日,眼见着开元帝身子逐渐好起来,但始终没等到他下令处置萧后一党。
他最终等来的,是开元帝亲自写下的废太子诏书。
传诏当日,赵裕自尽于东宫。
开元帝得知太子自戕,当即便吐了一口血出来,朝一旁的萧定道:“沉钧,是朕害了他。”
萧定忙让人去请太医,随即头一回在私下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朝开元帝下跪:“皇上,您给了太子所有您能给的,然太子天性如此,当不得大任,也守不住这大盛江山,这如何能怪皇上?”
开元帝苦笑一声,自己精心养了几十年的长子,他焉能不知太子心性?只是他想着,只要太子不昏不犯浑,平庸一些也不防事,左右朝中武有萧定,文有他信重的阁臣,不怕赵裕守不住江山。
事实证明他错了。
开元帝长出一口气,脸色可见地白了一些,他有些疲累地躺下。
萧定没有离开,就这么守在皇帝身边,一如他这几十年来做的那样。
开元帝病愈后不久,册封六皇子赵祯为太子,并以身体为由,放下国事,让赵祯代理政务。
赵祯这些年跟在母亲身边学着料理国事,对那些复杂的朝事政务并不陌生,不说每件事都处理的尽善尽美,却也可圈可点。
开元帝不再理事,摄政王又只管军中事务,萧赢余威犹在,以致赵祯掌权之路极顺,朝堂上下很快便成了太子祯的一言堂。
开元帝后禅位于赵祯,赵祯登基之日,也是萧赢离宫之时。
第64章
赢帝(完)
禅位后的赵横,
没有留在皇宫,而是带着他的一干妃嫔,
住进了畅心园。
只是每年逢废太子的忌日,赵横都会回宫到废弃的旧东宫待上许久。
废太子是在旧东宫自尽的,
他死后不久,便有流言传出,说这里闹鬼。
宫人都不愿待在这做事,加之赵祯尚未大婚,未有子嗣,
立太子之事尚远,这旧东宫久置不用,便废弃了。
赵横每次到这旧东宫祭奠,身边都只随着萧定一人,从不大张旗鼓。
废太子已去了三年,
赵横看到这旧东宫里的一器一物,仍是悲从心来。
“沉钧。”赵横眼中闪过泪光,
他问:“你说,
裕儿去的时候,
可恨我?”
这里只有他跟萧定二人,
赵横没有用自称。
萧定没有回答。
赵横自顾自道:“想来是恨毒了我这个父亲。”否则他又怎会在他下诏之后便立即自戕。
赵裕这是在惩罚他。
萧定拍拍他的肩膀,无声安慰。
说来可笑,赵横和赵裕,几十年父子,自以为了解对方,
实则谁也不了解谁。
赵裕以为他向来敬爱的父皇舍弃了他,才会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而赵横废太子之前,却以为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长子,一定能明白他的苦心。
结果就是两人一念之差,天人永隔。
萧定不知如何评价废太子,死者为大,他不想多做评判。更何况废太子的死,他们萧家难辞其咎。
若非昔日萧赢大权在握,把持朝政,膝下嫡子赵祯也已长成,羽翼渐丰,锋芒初露,开元帝醒来后,或许就不会做出废去赵裕太子之位的决定。
可同样若不是有萧赢,这根基不稳犹如风中飘絮的大盛朝,怕是早在天灾人祸,千疮百孔中支离破碎了。
有些事,自古便难两全。
开元帝是想保下赵裕的,他主动下旨废东宫,便是像萧赢表态,希望她能看在昔日情分上,留废太子一命。
他不这么做,以赵裕那时的心性状态,焉能有活路?赵裕想让开元帝像以前那样,站在他身后,为他扫除障碍,可开元帝如何能做到?
赵裕想仗着开元帝,同萧赢、赵祯母子相争,可他拿什么去争?
萧赢持政多年,英明果决,毫无错漏,毫不夸张地说,她比任何人都适合做一位开疆扩土,建立丰功伟业的皇帝。她做的每一个决策,几乎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功绩满朝文武有目共睹,无不对其叹服顺从。
萧赢虽未称帝,但却比他这个当时尚在帝位的人,更得人心,说是大盛朝无冕之皇,也不为过。
这样的萧赢,赵裕拿什么去争?
有这样一位母亲的赵祯,赵裕拿什么去比?
便是赵祯是扶不起的烂泥,只要有萧赢在,赵裕就半点胜算都无。更何况,赵祯并非不争气的烂泥。他打小由萧赢亲自抚育培养长大,行事心性,活脱脱一个翻版萧赢,远比肖似亡母李氏的赵裕更适合做一个储君,做一个皇帝。
开元帝心痛长子的死,后悔这些年对他心性上的历练教养不足,甚至后悔自己当初给了赵裕太多,让他以为皇位和权柄是他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但开元帝不后悔改立太子,不后悔禅位赵祯,甚至不后悔当初封萧定为王,给萧赢做了垫脚石。
或许当初大病初愈时,有过愤怒悔意,可在看到萧赢轻而易举便做了诸多他一辈子也难以完成其中一件的功绩时;在看到他一手打下的江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朝堂清肃,百姓安居,四海升平,河清海晏时;在看到以往烦扰四方边境,是国之外患的诸国百族,无不俯首称臣岁岁来朝时,赵横心里那点悔意便淡了下去。
他到底是打下大盛江山的开国皇帝,即使他老了,不如年轻时锐意神武,该有眼界胸襟仍有。
所以他才当机立断废了赵裕,改立赵祯为太子。只要这大盛朝最终是在他赵横的儿子手里,那他这一生心血就没有白费。
至于最后是哪个儿子做了皇帝,对现今的赵横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儿子能否坐稳这江山,而不是败了他的心血。
他的抉择,对赵裕来说或许是一种舍弃,可他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这种方法变相去保他,保自己的江山。
只可惜,赵裕那时心性承受濒临极限,只看到了赵横的舍弃,看不到他的苦心,最终走上绝路。
旧东宫久无外人踏足,殿内尘多阴冷,赵横年纪大了,待了半晌便咳嗽不止。
萧定忙把地上的香火冥纸收拾了,护送他回了畅心园。
赵横一回到畅心园,便传了太医替他看脉开了药。
萧定临走之前,赵横不知怎地,突然问了一句:“沉钧,你可知蕙娘在何处?”
萧定不想欺瞒于他,便道:“她前阵子离宫远游,我也不知她去了哪里。”
赵横神色怔忡,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萧定叹了口气。
萧蕙初嫁去皇宫时,他忧心的是萧蕙对皇帝用情太过,怕她神伤郁心,毁了自己。
如今却是想劝赵横,他身为太上皇,即便不掌权,也不乏妃嫔想讨好伺候他,以求晚年安享荣华富贵,既是如此,又何必执着于蕙娘。
她早已不是当初万般隐忍,于后宫默默无闻的无宠皇后,现下的萧赢哪怕不在宫中,手无权柄,都仍是这大盛朝的无冕暗帝。
这样的人,注定不会为谁停留,不会拘泥于凡俗小情小爱。
萧定看着她一路从后宫走到朝堂,深知他这个妹妹有多么心硬如铁,又是何等无坚不摧。
赵横以往对她不曾珍惜,任由她在后宫饱受煎熬,千锤百炼下磨出这副冷硬心肠,如今自食其果,又能怪得了谁?
赵横若能放下萧赢,在畅心园好生守着他的妃嫔侍妾安享晚年倒也罢了,可他什么都看得开,唯独像当初的萧蕙一般,放不下心中执念。
赵横病逝在一年寒冬腊月。
临终前,回光返照,硬是让人推着轮椅带他去了坤宁宫。
才下过一阵大雪,银尘遍地,院中那株老梅下,放置的石桌石凳,也铺满了积雪。
寒风一吹,幽幽梅香随风飘来,熟悉的香味和景致,让赵横一阵恍惚。
他仿佛又看见了,那个身披雪裘清冷高矜的身影,于雪地独立。
“你我是夫妻,生同衾,死同穴……”
赵横从坤宁宫回去后便一病不起了,临终前他立下旨意,待萧太后百年,便让人把他们二人葬在一处。
他到死都在念着“生同衾,死同穴”。
遗憾的是,他这最后的心愿终究不能实现。
萧赢行踪不定,生死不明,赵祯暮年整理她留下的衣冠,葬入帝陵,只是并未同开元帝葬在一处,而是另立帝王陵寝,将其衣冠下葬。
有年轻的臣子,进言阻止,称赵祯此举大逆不道,违背纲常国法,赵祯气笑了,干脆下旨追封自己生母萧太后为帝。
这件事他很早就想做了,他的皇位与其说是从父亲赵横那里继承的,倒不如说是从母亲手里接过的龙椅。
他以前不懂,萧赢当时为什么不再进一步正名帝位。明明她手握权柄,无人能阻,曾有无数次机会让这江山改名换姓。
后来随着他做了皇帝,当他身处这个位置,便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事。也恍然意识到,他的母亲,或许从始至终都没想过要这江山,要这皇位。
别人处心积虑想要得到的东西,对她而言却随手可弃。
随着赵祯膝下子孙长大,萧家的后辈也长成,他时常回想母亲当初的一言一行,或许那时候她就已经预料到几十年后的事情。
赵祯自己都顾及萧家风头太盛,把追封之事拖了几十年,更遑论他的儿孙又会如何看待萧家。
就像他信任自己的母亲,信任已逝的舅舅萧定,但却不信任其它萧家外戚一样。母亲同样不信任萧家、赵家的子孙后辈。
人心善变。
赵祯不能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外戚祸患。
如今萧定已逝,萧家儿孙不济,家族早已没落,退出朝堂政权中心,赵祯自然也少了那些顾虑。
赵祯给母亲选了好几个谥号,有长有短,但最终定为一个赢字。
后人皆称其为,赢帝。
此举前所未有,震惊四海内外。
赢帝之名,永垂史册,千百年后仍有后人奉其为圣,赞其功绩,叹服其人。
·
萧赢在上个背景世界滞留的时间较短。大部分原因还是那个世界的天道过于敏感,留在那只让她觉得处处受限,却又不能真为了一己私利一时爽快,破坏一整个世界平衡。
而且她的存在已经对那个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连原来的女主都被蝴蝶掉了,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而她则成了代替女主,推进世界发展进程的人。
萧赢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哪怕压制实力,低级世界也已经无法承载她带来的影响,一举一动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萧赢继续留在那样的世界没有意义,对她对藤崽都没有多少益处,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
因上个世界经历的时间很短,也没有复杂难解决的事消耗精力,是以萧赢这回没在系统空间多做停留,而是很快抽取了新的背景世界。
连抽两次等级不高的世界,这回倒是人品爆发,抽到了一个高级背景世界,看评级,竟然有七级。
一般来说,这种高级背景世界,若无一定直播等级是进不去的。但系统对萧赢的限制实在太微弱,根本管不了她要进什么等级的背景世界。
十八想劝,但想想大帝越发强横的实力,最终还是闭了嘴,老老实实把大帝送了过去。
其实大帝如果想凭自己进入背景世界,也是可以的。但十八坚决不肯让大帝自己过去,这是身为一个系统最后的尊严了,要是它连这点用处都用不到了,那十八还有何颜面追随大帝。
有这么一个强横无匹的宿主,它一个卑微小系统,整日担心自己成下岗职工,就怕大帝哪天觉得它太没用,直接把它解雇了……想想那场景,十八就觉得统生灰暗。
十八调取了新背景世界的基础信息,看了简介后,犹豫一瞬,还是问道:“宿主,这种类型的背景世界近来十分火热,很能吸引流量人气,要不您这次……开一下直播?”
除了第一个世界萧赢还开了一阵直播,后来萧赢都不怎么开直播,粉丝们天天给她私信留言,问女帝什么时候开播。
系统负责帮她处理这些私信,都被粉丝们的热情轰炸搞得头疼——如果它有头的话。
萧赢没说开也没说不开,只随口道:“到时看情况再说吧。”
十八闻言心里多少有点希望,好歹大帝没有一口回绝不是?
好不容易抽到一个七级世界,萧赢看着仍在休眠不醒的黑藤,匆忙进入了新背景世界。
这一次,她醒来的地方,是一座牢狱。
萧赢醒来时,除了身体伤痕累累之外,还被一种不知是何材质的锁链吊在半空。
那锁链从她的琵琶骨穿透过去,尾端衔接着黑色石壁上的两颗青铜兽首。
萧赢试着微微一动,顿时锥心刺骨的疼痛蔓延全身,那看着古朴厚重的锁链之上发出一种青色微光,似有一种萧赢从未见过的能量附在其上。
也正是这种能量,将萧赢这具身体死死锁在了这无边黑狱里。
整座黑狱,被囚禁在此的不仅萧赢一人,哪怕萧赢受锁,无法动用体内能量,也能清楚地听到周围传来的此起彼伏的惨叫嘶吼声。
有些是人发出来的,而有些,则是兽类的怒吼哀鸣。
第65章
后世番外
很久之后,
萧赢抛系统弃藤崽,独自出门故界重游。
回到这一界时,距离大盛朝时期,
已过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