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章

    姥姥从这件事情里得出结论,她老人家养孩子的方法是最好的,就要按照她的方法来。

    虽然他能吃荆芥,但他仍旧不喜欢那个味道,能不吃就不吃。

    “姥姥,给云清吃吧,他喜欢吃炒饭,我有豆沙包。”谢云舟从包里掏出那两个豆沙包。

    淋淑娴笑眯眯道:“云清刚吃过了,你吃你的。你那包子哪里来的啊?干净不?”

    谢云舟点头:“干净的很,我同学从家里带的。姥姥,炒饭给我妈吃吧,我吃包子。”

    淋淑娴坚持道:“那你吃一半炒饭和一个包子,你妈饭量小,吃不了那么多。”

    说完,她颠簸着小脚进了厨房,给大孙子拿了个两个小碗,一个小碗里盛了一碗汤,一个小碗是空的,回到客厅后,从大碗里盛了些炒饭放在小碗里。

    她把两个小碗都推到大孙子面前:“云舟,把你的包子给我,我去给你热一下。”

    谢云舟把包子递给了她。

    淋淑娴刚走,旁边屋子里,十五岁的沈云清探出头:“哥。”

    谢云舟对着弟弟招手。

    沈云清嘿嘿笑着走过来,端起他哥的小碗,呼噜呼噜几口把炒饭吃光,然后火速钻回屋里。

    谢云舟坐在桌子边慢慢喝汤。一会儿后,他起身去了厨房。

    “姥姥,包子我拿走吃吧,顺带给我妈送饭。今天要开会,我妈回不来。”

    淋淑娴没反对:“那行,你给你妈送去。炒饭都吃了吧?”

    谢云舟嗯一声:“吃了。”

    淋淑娴高兴起来:“吃了就好,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谢云舟伸手从盘子里拿起一个包子啃两口:“就是有点想吐,我吃两口包子就好了。”

    淋淑娴开始絮絮叨叨:“怎么会不舒服呢,你这孩子也不知道随了谁,居然不吃荆芥。多好的东西啊,以后咱多试试啊。”

    谢云舟没有跟她争论,姥姥十天半个月才会给他试一次,大多数时候弟弟和母亲会想办法帮他吃掉。实在赖不掉,他忍着吃下去。

    父亲为此跟姥姥理论很多次,姥姥坚持认为自己没错。她不光执着于让大孙子吃气味冲的东西,还执着于让女婿戒烟戒酒,让女儿留长头发。

    老太太每天致力于改掉孩子们的各种“坏毛病”,比如不许挑食,比如在家里不许不搭理她,再比如东西要按照她的要求摆放……

    女儿能忍受她的龟毛,女婿时间长了就有些受不了。

    谢文哲干脆趁着这次基建搬去电厂住,有时候半个月才回来一趟。

    谢云舟每到周末也喜欢跑去父亲那边,不然姥姥从早叨叨到晚。

    这个家里,只有弟弟不怕姥姥,因为惹急了弟弟,他会出去躺在大马路上撒泼打滚,姥姥嫌丢人,只能妥协。

    谢云舟做不出来这种事情,只能跟着父亲一起跑。

    谢云舟将母亲的饭都装在饭盒里,还另外盛了点汤,带上自己的包子,快步往教学楼而去。

    他一边走一边吃豆沙包子,跟放了荆芥的炒饭比起来,豆沙包还是能进口的,虽然有点腻。

    沈君瑶刚开完会,看到儿子拎着饭盒在办公室门口等她。

    第68章

    爷爷病重

    沈君瑶走向前伸手接过儿子手里的提兜:“你去教室吧。”

    谢云舟嗯一声,抬脚准备走。

    沈君瑶脸上的表情有点严肃:“你爸在那里怎么样?”

    “还可以,就是工作比较忙。”

    沈君瑶点点头:“知道了,你快去教室。”

    谢云舟抬脚走了。

    沈君瑶回到办公室后打开饭盒,闻到了荆芥的味道。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难怪儿子在啃包子,还是豆沙馅儿的。他连豆沙馅儿都能吃的下去,却不想吃荆芥。

    这个儿子在肚子里时就差点没保住,早产,从小肠胃就弱,不对味的东西吃了就吐。以前日子那么困难,对于不喜欢吃的东西,他宁可饿着也不肯多吃一口。

    自从女儿没了,大儿子跟家里有了心结,跟家人关系越来越冷淡。

    沈君瑶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能放任丈夫带着大儿子搬出去住。

    那头,谢云舟吃到第二个豆沙包的时候,有点吃不下去,他把自己啃过的边缘掰掉,用纸把剩下的包子包起来,准备晚上回去给弟弟吃。

    弟弟什么都吃,比他小三岁,比他还重。

    顾小曼压根不知道谢云舟不爱吃豆沙包,她正高兴地吃着冯裕安带来的麻花。

    “还是你们矿上有钱,自家居然能炸麻花。”顾小曼一边吃一边道。

    冯裕安又给她一个:“我妈每年都会炸两次,你喜欢吃麻花啊?”

    顾小曼笑道:“喜欢啊,脆脆的谁不喜欢啊,甜的咸的都好吃。”

    许砚秋听到她这样说,忙把自己手里的麻花掰一半给她:“小曼你吃,我不爱吃麻花。”

    顾小曼奇怪道:“小秋,小梅说你可喜欢吃麻花了,是不是刚才吃包子吃腻了?”

    冯裕安没忍住,趴在桌子上哈哈笑,伸手捂着肚子。

    金燕涵养比较好,忍住了没笑:“小秋,你自己吃吧,小曼有两个呢。”

    顾小曼是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她以前年少时因为家里管得紧,没谈过恋爱。

    成年后因为长得不错,无数的男人追求她。那些男人个个都表现得非常非常喜欢她的样子,可是他们一个个不是急着结婚就是急着把她搞上床。

    有富人想让她当小三,有穷人想让她自己出钱给彩礼,谎称是男方给的,最离谱的是有人说他老家的风俗是生了儿子后才能领结婚证,不然家里人会担心她没有生育能力。

    顾小曼把最后一个男人骂个狗血淋头,要不你先活到八十岁再来结婚,不然我担心你短寿!

    她真不知道小屁孩们那些青涩的感情会有什么具体表现,她那些相亲对象,谁跟她含蓄啊。

    她是真的把许砚秋当弟弟,她可以为他两肋插刀。

    “小秋你自己吃吧,我有两个呢。。”

    许砚秋闹了个大红脸,不理会冯裕安的笑,低下头继续啃麻花。

    顾小曼吃饱后打了个嗝儿,这一年来,她的日子越来越好。

    每天三顿饭有保障,周末回家还能吃点荤腥。兄长不用饿肚子,每天炒菜也能放点油。

    希望日子能更好一点。

    她打开一本厚厚的书开始看,这书是全英文版的,英语老师借给她看,全班只有她一个人看得懂。

    她曾经在某经济发达的城市商务局干过,经常出国,外语水平没得说。

    后面一个星期,顾小曼带着兄弟几个一起写入团申请书,给兄弟们辅导功课,等到周六的时候,她放学时在车站碰到等在那里的谢云舟。

    他看到顾小曼后,大跨步走了过来,将手里的一摞书递给她:“帮我给你哥,我就不回去了,你们路上小心。”

    顾小曼十分高兴:“谢谢你啊云舟。”

    “不用客气,我先回去了。”

    谢云舟与许砚秋和金燕打过招呼后准备走,顾小曼又道:“云舟,上回的豆沙包子你喜欢不?喜欢的话我再给你带呀。”

    谢云舟刚抬起的脚就这样悬在半空,片刻后慢慢放下。

    他看了一眼顾小曼,见她满眼真诚,想了想之后道:“我弟弟特别喜欢吃豆沙的,上回都被他抢走了,有别的馅儿的吗?省得他全给我抢走了。”

    (沈云清:你真是我的好哥哥)

    顾小曼哈哈笑起来:“我跟我哥也经常抢着玩,那我明天跟我哥包别的馅儿的,多给你带几个。下回再做豆沙馅儿的,给你弟弟吃。”

    谢云舟笑着嗯一声:“谢谢,我先走了,砚秋,车上看着点。”

    许砚秋点头:“我晓得。”

    谢云舟跨步离开了车站。

    顾小曼开心地翻动手里的一摞书,有几本杂志,有一摞报纸。最稀奇的是,里头还有一本简单的象棋棋谱。

    “我哥这阵子不会无聊了。”顾小曼每天都在担心小哥哥,她和许砚秋走了,村里没人跟他玩,他每天除了干活儿就是看书。

    顾小曼只能不停地给他找书看,周末回去会抽时间跟他讨论书里的内容,跟他讲外面的事情,让他能够接受外面的信息。

    “小曼

    ,你对你哥真好。”金燕夸赞了一句。

    顾小曼将书放进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一个布包里:“金燕姐,我哥对我也很好啊。人这辈子的福气是有限的,我跟我妈缘分浅,跟我爸合不来,所以我的手足缘分特别深。我哥、小秋、你、小安子,云舟,还有我表弟表妹,你们都对我很好。”

    金燕一边笑一边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许砚秋,她知道顾小曼只是把许砚秋当兄弟。

    她现在已经不会刻意去帮许砚秋,她觉得这种事情还是交给顾小曼自己选择更好。

    顾小曼带着一摞书和两个橘子飞奔回家,橘子是前几天班主任老师给她的,她帮老师干了些杂活,老师送她的。

    然而,今天兄长和平安没有在村口等她。

    顾小曼心里有些焦虑,这几个月以来,除了农忙那两个星期,其余每周,兄长都会在村口等她。

    田里的秧苗都栽完了,家里也没有别的大事。

    顾小曼拔腿就往家里跑。

    许砚秋看出她的焦虑,跟着一起跑:“小曼,你别担心,要是有大事,肯定会通知我们的,学校离镇上也不远。”

    顾小曼敷衍地嗯一声,继续往家跑。

    等到了家门口,大门是锁着的,顾小曼压下心里的焦虑,跟许砚秋一起回家。

    “小梅,小梅。”

    许腊梅正好在家里:“哥,小曼姐,你们回来了。”

    “小梅,你看到我哥没。”

    许腊梅忙道:“小曼姐,你别着急,景元哥去你爷奶家里去了。”

    顾小曼奇怪道:“为什么去我爷奶家里?”

    许腊梅被问住了,欲言又止。

    “小梅,发生什么事了?”

    许腊梅实话实说:“小曼姐,你爷前天摔了一跤,起不来身。”

    第69章

    被踢皮球的老人

    顾小曼听完许腊梅的几句话,立刻脑补出几千字的大戏。

    爷爷起不来身,两个儿子怕是得争起来。

    “谢谢小梅,我去看看我哥。”

    说完,她塞给许腊梅一个橘子,转身就跑了。

    许砚秋看着她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发呆。

    许腊梅见二哥站在那里发傻,轻轻喊了一声:“二哥。”

    许砚秋回过神:“小梅,家里这几天怎么样?”

    “还好,秧都栽完了,你上回捞的鱼大哥卖了两条,吃了两条,还有一条养着呢,明天吃。”

    许砚秋嗯一声:“隔壁顾二叔和景田家里没吵架吧?”

    许腊梅叹了口气:“怎么可能不吵,顾大娘说她们照顾小曼姐的奶奶,让顾二叔家里照顾她爷爷。顾奶奶虽然傻了,还能做饭喂鸡。顾爷爷屎尿都在床上,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

    “顾二叔怎么说的?”

    “顾二叔不同意,他说他要照顾老太太。顾大娘在小曼姐家门口骂了一早上,骂顾二叔命毒,克父克母克妻克子,顾二叔出来给了她一个嘴巴子!然后顾大爷来跟顾二叔打架,景田想来帮忙,被景财大哥拉走了。景财大哥说这是长辈的事情,他们做晚辈的不方便插手,把耀宗四叔和咱爸叫了过去,还把小曼姐的舅爷爷叫了过来。”

    许砚秋听得目瞪口呆:“顾二叔打了顾大娘?”

    许腊梅哼一声:“难道她不该打?一个大嫂,骂小叔子克父克母克妻克子,打一巴掌算轻的!要是有人敢这样骂我爸,我把她房子点了!”

    许砚秋忙道:“是该打,后来怎么样了?”

    “兄弟两个一直吵,先是争抢老太太,后来说两个老人不分开,一家轮半年,但是顾大娘不同意,她说景财大哥年底要结婚,家里弄个屎尿落在床上的老头子,新媳妇会嫌弃。后来爸出了个主意,两个老的还住在他们的屋子里,两家轮着上门照顾。一家三天轮着来,景元哥先去的,明天就该大房了。”

    许砚秋微微皱眉道:“景元是兄弟三个里头最小的,怎么轮也不该他先来。”

    “我当时听到景元哥说,他奶奶对他和小曼姐好,他愿意去照顾爷奶。”

    许砚秋没有再说话。

    那头,顾小曼一口气跑到爷奶家里,看到顾景元正在院子里晒一条破旧的床单,吴改霞坐在门墩上,笑眯眯地摸平安的头,平安的小尾巴都要摇圆了。

    顾小曼对着院子里喊:“平安!”

    平安一扭头,立刻跳了起来,疯狂摇尾巴,呜呜呜叫唤,还去咬顾景元的裤脚。

    顾景元一扭头,立刻对着妹妹笑起来。

    “小曼回来了!”

    顾小曼走到兄长面前,将他从上打量到下。突然,她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味道。

    这味道很不好闻,就跟进了茅厕一样。

    她的目光飘向旁边的大屋。

    老两口就住两间屋子,小屋子是厨房和仓库,大屋子是卧室和起居室。

    人老了,也没那么多讲究,凑活住。乡下老人老了,只要还能动,大多都是单独住。

    她先跟兄长打过招呼,然后进了大屋,慢慢踱步到了大床前。

    床上的顾铁牛正清醒着,他在努力移动自己的一条腿。

    顾小曼安静地站在那里,她能察觉到祖父的努力。他好像有半边身子不能动了,大概是偏瘫,或者脑梗什么的。

    要是放在后世,子女们会送到医院,然后得到一个半失能老人或者走路颤巍巍的老人。老人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再活几十年,甚至能把儿女熬死。

    在这个偏僻的乡下,没有人会送老人去医院的。长期卧床,会加速老人的死亡。

    在这个年代,孝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让老人住在单独的小屋里,保证老人饿不死,定期清理大小便,就是非常孝顺的。

    顾小曼心里哂笑了一声,曾经她很多朋友被父母长辈骂不孝顺,然而她们这些不孝子们却会把父母送到医院,刷信用卡抢救。

    没有人敢不救,不管是从情感还是从舆论上来讲,儿女都要把老人送到医院去试一试。哪怕老人之后要卧床不起,也得抢救。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顾铁牛似乎发现了孙女,嗓子里开始大声喊起来,但是他又说不清楚,急得哇啦哇啦的。

    顾小曼站在离床边半米远的地方喊了声爷。

    顾铁牛的声音更大了。

    顾小曼知道他不甘心,一个要强的人,不会甘心从此静静地躺在床上腐烂而死。

    是的,这里没有人会给老人勤按摩翻身,最多给他换换裤子,再擦擦身子。

    他们的生存条件很恶劣,你不能说子女不孝,因为大环境就是这样。

    顾小曼有些心疼自己的兄长,祖父病倒,他是第一个来给祖父清理大小便的,一干就是三天。

    而祖父的两个儿子,一个都没出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