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6章

    不想沈潇突然指着沿河树下的一支队。

    “未必。”

    众人都朝着她指的方向看了过去,一看之下大惊失色。

    那一开始就落后的李家自家的船队,不知何时竟然追了上来。

    船队的速度越来越快,眼前竟然已经追到了第三只船的尾巴。

    雅间里的众人都惊住了,屏气凝神地看了过去。

    几息之后,胜负已决。

    李家的船队竟然在最后时刻迎头赶上,拿下了今次比赛的第三名。

    这次李家姐弟也不必拌嘴了,自家的船队第一次参赛就拿了奖,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

    秦恬提议众人下去,到湖边近距离看热闹。

    日头升到了高处,人潮里又潮又热,但挤在人堆里看着主观台上,李维珍作为季名的东家,抬起了手来,秦恬几人全在人群里跟着一起欢呼。

    沈潇这般遥遥看过去,终于不再觉得那位李公子像个管事了,他穿着一身宝蓝色的锦袍,举手投足都是胸有成竹的稳重。

    虽然李家从商,但他和她以为的商户人家,真的不一样。

    ......

    李家请客吃了饭后,李绍珍便暗搓搓地问秦恬要不要去下面的镇子上转转。

    秦恬怎么能不知道这位小弟的心思,今???日镇子上就有集市,吃喝玩乐比这酒楼雅间也有意思多了。

    秦恬替他问了李维珍可不可以,“李大哥,我们不乱走,只在镇子主道上转一转,小摊子上买些小玩意,你就放心吧。”

    李维珍笑了一声,“我没什么不放心的,毕竟要同你们一道前去。”

    他肯去,那姐弟两人可是大喜,秦恬也觉这就更好了。

    镇子上人多又杂,她怕走散,但有李维珍在,她就不担心了。

    “大哥能去,我们可就放开了玩了。”

    对于李维珍,她不能更熟悉了更放心了。

    只有沈潇摸了摸耳朵,还有点小尴尬。

    *

    镇上热闹的集市。

    端午的车水马龙令集市的主道上人群摩肩接踵,打马路过此地的,也不得不下马牵行,随着人潮一道通过。

    陆贤昭热得抖开折扇,扇风不停。

    “我就说不从这儿走吧?你看这又挤又热?什么时候才能回城?”

    拿着马鞭的秦慎走在一旁,难得耐心地安慰。

    “既来之,则安之,何必多言?”

    陆贤昭哼哼,“我怎么能跟你这种仙风道骨的道士相比?我只是肉体凡胎,又不似你不食人间烟火,不热不烦也不恼......”

    话没说完,发现秦慎的耐心没了,侧过脸瞥了他一眼。

    陆贤昭在这眼风里立刻凉快了。

    他咳咳两声,“行行,反正你是主子,我是你的随从,都听你的就是了,唉你......怎么不走了?”

    顺着秦慎的目光,转头越过人群向路边看了过去。

    “呀,这不是你家小妹?她那扇子......?”

    秦慎目光落在前面的花茶摊子上,穿着粽叶一样青翠色比甲的小姑娘,这会不知从哪买了只锅盖大小的大蒲扇拿在手上,旁的姑娘要么用小团扇,要么用折扇扇风乘凉,只有她双手拿着大蒲扇给自己扇扇,还给别人扇扇,满足地眯着眼睛笑。

    “还是我的扇子风大凉快。”

    秦慎:“......”

    陆贤昭扑哧笑了一声,“你家小妹可真有意思。”

    秦慎没说话,但眼中似涌入了温泉一样,渐渐蓄满了柔和的笑意。

    她没瞧见被挤在人群里的他们,正同身边的沈潇说话,说着又转头同另一边的李纯珍也说了两句,说着说着忽然就站起了身来,跟李纯珍换了个座位。

    李纯珍坐到了沈潇旁边,两人说起了话来,而她换到了李纯珍的位置上,另一边坐着的,则是个穿着宝蓝色锦袍的男子。

    秦慎一眼看去便猜出了那是谁,李纯珍的大哥李维珍。

    之前在猎风山房,她可不止一次提过此人,秦慎定睛看了那李维珍一眼。

    恰逢李维珍拨了一只小粽子递给姑娘,姑娘笑着很是自然地接过来,两人皆抬手的时候,秦慎看到了两人手腕上一模一样的桃木手链。

    拥挤的人潮连风都挤得无处可去,在炙热的日头下蒸发殆尽。

    脚步定了定,人潮的杂声中,秦慎听见那李维珍道了一句。

    “最多只能再吃一个,粽子不好克化,不然要积食了。”

    低头吃着粽子的小姑娘笑说不怕。

    “待我再在路上走几遍,再吃三个都能消化掉,”

    她说着,将一盘粽子推到了李维珍面前,“大哥也吃吧,这味道真真好极了......”

    陆贤昭走的口干舌燥,叫了秦慎。

    “司谨,咱们也去你家小妹那茶摊坐一会吧,正好吃吃茶歇歇脚。”

    他料想秦慎一定答应,一只脚已经迈了出去,要跟人家打招呼的话到了嘴边。

    但秦慎却神色淡淡地收回了目光。

    “走了,回城。”

    “嗯?!”

    陆贤昭讶然,恰前面有几人进了一旁的铺子,陆贤昭只见秦慎脚下不停地直接离开了去。

    他追上去,“不给他们打个招呼......”

    秦慎打断了他,“你方才不是急着回城?”

    陆贤昭:“......”

    是这个原因,但真是这个原因吗?

    可秦慎走到了另一条路的转角,径直翻身上了马,掉头转至人少的道路上,快速离开了去。

    ......

    茶摊上,秦恬往路口看了一眼。

    只扫见有马尾掠过。

    李维珍问了她,“看到什么了?”

    “没什么.....”秦恬摇头,收回了目光。

    “我好似看到了我兄长,但兄长怎么可能在这里,若真的在此,又怎么可能不叫我上前?一定是错觉了。”

    秦恬没有在意,同众人一道吃了茶又耍玩了一会。

    天色不早了,庞嬷嬷遣了人来接沈潇,秦恬和李家兄妹则回了青州府城。

    他们兄妹三人回了家,秦恬也去了秦府。

    她进了府就听说秦慎也在府中,秦恬捏着袖中的小荷包,先去给秦夫人请了安,接着就去了熙风阁。

    这还是她第一次登熙风阁的门,“兄长在院中吗?”

    门房对朝云轩里那位姑娘并不熟悉,闻言只公事公办。

    “姑娘请回吧,公子在半塘书斋,不见客。”

    秦恬捏着手里鼓鼓的荷包,脚步顿在了熙风阁的石阶之下。

    第43章

    拒绝

    半塘书斋是熙风阁内秦慎的内书房,书斋凌于水塘之上,处地僻静,仅一条小路可通。

    熙风阁里的规矩,但凡公子去了半塘书斋,等闲不得打扰。

    秦恬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规矩,但她来秦府时日尚浅,同嫡母嫡兄亲近也没有多久。

    兴许兄长有什么紧要事,秦恬打道回了自己的朝云轩。

    熙风阁,半塘书斋。

    白日里的暑热未能退去,反而蒸腾着池中水汽涌到了书房之中。

    秦慎在书案前静坐了一会,但白日里在拥挤的人潮里看到的一幕,不断在他眼前闪现——

    身着宝蓝色锦袍的男子,剥了粽子递给身边的姑娘。

    “最多只能再吃一个,粽子不好克化,不然要积食了。”

    小姑娘说不怕,仰着小脸笑着。

    “待我再在路上走几遍,再吃三个都能消化掉,”

    她边说着,还边叫了那青年。

    “大哥也吃吧,这味道真真好极了......”

    两人亲近地说着话,手腕上戴着同样的桃木手链。

    ......

    明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秦慎不知怎么,总能想到方才的场景。

    思绪乱糟糟如暑热未退,秦慎闭起了眼睛。

    *

    今日炎热,秦夫人被暑热拂到,身子不适卧了床,便没有叫着秦恬到正院吃饭。

    但秦恬听闻还是去看了看秦夫人,用草药配了个去暑静心的香囊,送给了秦夫人。

    秦夫人拉着她的手道谢,又笑道。

    “离这儿不远有条城中河,也不知何时的传闻,说有人端午时节在那河中见过河神,故而端午这日晚间,城中人多去河中放灯以敬河神,着实热闹,连府中的小丫头子,都要求一晚过去凑热闹。你若是无事,也让丫鬟们引了你过去,只是留意莫要落水才好。”

    秦恬一听就来了兴致,“夜间放河灯,想必如梦似幻。”

    秦夫人笑着点头。

    秦恬又陪着秦夫人说了些话,离开正院的时候,瞧见熙风阁高翘的房檐,又转了过去。

    她问门房,“不知兄长得闲没有?”

    门房没听说公子从半塘书斋出来,刚要回绝,连舟恰走了过来,闻言连道自己去替秦恬通禀。

    之前在猎风山房,秦恬见秦慎还没有这般复杂的通禀事宜。

    她应了一声,坐了下来,倒也没说什么。

    *

    半塘书斋。

    连舟方才沏的茶还在外面,书房门紧关着,公子毫无允人进出的意思。

    连舟刚以上前,傅温就跳了出来。

    “你做什么?公子在书斋不得打扰,你忘了?”

    连舟当然没忘,犹豫之际,男人的声音自书房里传了出来。

    “何事?”

    “回公子,姑娘来熙风阁了。”连舟说着,连忙道,“公子若是不便,奴才寻个说辞送姑娘回去,只是姑娘来了两次,奴才想着还是同公子说一声。”

    他说完,书房里静了静。

    傅温瞥了连舟,唇语道“公子要不高兴了”。

    连舟也不知那是何意了,只能等着里面的吩咐。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里才传来声音。

    “请她过来。”

    傅温挑眉惊讶,连舟则大松了口气,只不过那嗓音落落,情绪难辨。

    ......

    秦恬从没来过熙风阁,左右瞧了两眼,熙风阁用料古朴气派,但摆设一切从简,虽然与猎风山房风格相仿,但感觉却有差异。

    秦恬不由地就收了些闲散之心,一路跟着连舟进了熙风阁待客的厅堂。

    这边领到,连舟就退了下去。

    不知怎么,秦恬自门前遥遥看着上首饮茶的男子,竟有些陌生之感。

    念头一晃而过,她没太留意于此,快步走上前去。

    “兄长,我自玉镜湖边回来了。”

    说完,见嫡兄茶盅未放,目光自她脸上一扫而过,淡淡地“嗯”了一声。

    仿佛是对于她的来去,并没有什么兴致知晓。

    秦恬快步上前脚步顿了一顿。

    她不免尴尬,暗暗猜想他应该是有什么棘手的事情,所以看起来冷冷淡淡的,???不似这些日的兄长,反而像她刚认识他的时候,那位高高在上的秦大公子。

    秦恬最是识情知趣,于是便没再上前,转了脚步规矩坐到了一旁。

    她转了身,没看到上首的男子微微抿了抿唇。

    “不知兄长今日有没有看龙舟?”她试着问。

    除了玉镜湖,各地但凡有宽阔水域的地方,都有大小不等的龙舟赛,春末初夏最热闹的日子,无外乎这端午了。

    但她这么问了,只听到上首嫡兄的嗓音仍旧淡淡的。

    “没有。”

    秦恬看去,忽听他开口问了一句。

    “还有旁的事吗?”

    话音落地,整个厅里静得落针可闻。

    秦恬有些发懵,变成了家中的呆兔子。

    但纵然是呆兔子,也能察觉到周身的细微变化,尤其是鹰的细微变化。

    秦恬不晓得嫡兄今日是怎么了,但她也不敢再多言。

    她道没什么事了,不过又想到了什么,从袖中拿出一只鼓鼓的小荷包,她将荷包解开,从里面拿了一件物件出来。

    秦恬将那物什小心放在茶桌上,推到了秦慎的方向。

    那是一条桃木雕刻而成的五毒手链,显然那雕刻工艺不精,但也能看出是五毒的样式。

    端午佳节佩戴五毒饰品,便能保佑整个夏日不受虫瘴的滋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