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5章

    娄春泰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觉破风之声呼啸而来。

    他下意识闪避,可到底晚了半拍。

    冷箭斜着插进了他右眼之中。

    “啊——”

    “侯爷!”

    “国舅爷!”

    有大营中的将领带着人冲了过来,“造反了!那些人造反了!大营被他们攻了进来,快撤,快撤!”

    话音未落,有又两箭射了过来,若非是将领带人挡下,娄春泰等人必死无疑。

    那大太监黄显哪里经得这般场景,吓得腿脚发颤。

    邢兰东一把拽过此他,在官兵的掩护下逃了出去。

    雨中立在高高哨楼上的人黑色面罩在雨中湿透,他眸色发沉。

    可惜......

    哨楼下混乱一片,杀进来的人与官兵厮杀在了一起。

    他高声开口,声音穿透雨幕四散开来。

    “朝廷官员逃窜,兖州府城告破,尔等官兵非是我等要杀之人,放下刀剑,回家与父母妻子团聚去吧!”

    下面的官兵皆在此声中愣了一愣。

    众人皆向高台上看去,只见把高台之上大旗已换。

    银底金边的旗帜上,用赤目的朱砂书了三个大字——

    肃正军。

    *

    青州,鹤鸣书院。

    秦恬一早起身去书院,未进山门便听见阵阵议论之声,学子们似是一夜未睡,振奋不已。

    “反了反了,兖州那边反了,有人领了当地受灾的百姓,占领了府城,破了卫所大营,连下面的州县也都占了,银底金边红字的旗帜全都插到了城楼上,漂亮极了!”

    秦恬讶然看过去,恰有人问了一句。

    “是谁领兵?!”

    众人皆摇头。

    “不晓得。但领头的将军神出鬼没,正是之前暗中协助的那神兵的将领!”

    神兵的将领?!

    秦恬心头扑通一跳,遥遥向着兖州的方向看了过去。

    第53章

    都可来找我

    整座书院闹哄哄的,不少学子甚至干脆要去请假,逆着上山的方向,往山下而来。

    秦恬亦转身去找了魏游。

    魏游一直留在她身边,每日接送她上下书院。

    这会魏游见她回来,还以为她遗忘了什么东西,“姑娘要什么?”

    秦恬什么都不要,将他叫到了一旁的无人处,用极小的声音。

    “大哥现下在何处?”

    这话问得魏游一愣,看了一眼闹哄哄的书院学子们,明白了过来。

    他向秦恬摇头。

    “属下只接到了公子命令,护姑娘周全,旁的事情属下不清楚。”

    他这表情就不像是不清楚的样子,毕竟他之前可是秦氏私兵的将领。

    但秦恬知道他不会再说了。

    她莫名有种感觉,就算是她亲自去嫡兄面前问,也未必能问出个所以然来。

    他只会风轻云淡。

    秦恬有种说不出怎样的感觉,只能返回了书院。

    女学堂这边还算安静,偶有姑娘小声讨论肃正军的事情,秦恬听不到什么消息,一整个上晌的课都上的稀里糊涂。

    待到了下晌,最后一堂是魏云策的临字课。

    秦恬仍旧思绪飘忽,不过倒也没有再犯第一次上他课时的错误,将墨迹滴在纸上。

    只是快到一堂课结束的时候,秦恬默完上交的文章,照着魏先生的吩咐,独自临帖的时候,这位魏先生从她身边路过时,稍稍停了一下。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点在了秦恬的书案上。

    秦恬瞬间回了神,抬头向他看去,他微微抬了下巴,示意了门外的方向。

    这堂临字课很快结束了,秦恬见那位魏先生离开之前,又向她的方向看了一眼。

    这意思已经十分明显。

    秦恬又被先生发现学堂里不仔细听课了。

    她忐忑地趁着众人不注意,跟上了魏云策的脚步,一路跟着他去了先生们的书房。

    魏云策在鹤鸣书院的书房,在一片幽静的竹林里,书房亦是用青竹搭建而成的竹舍,踏足其中便觉外面的喧嚣如潮水般退了下去,秦恬心下也跟着沉定了三分。

    小书童正在竹舍前面用小泥炉煮茶,魏云策吩咐了他一声,半侧身向后道了一句。

    “进来坐吧。”

    秦恬尴尬,有些分辨不清楚这位魏先生的态度。

    今日也着实是她做的不对,于是秦恬到书房门口就停下了脚步,向魏云策正正经经行了礼。

    “魏先生,是学生的不是。”

    一直立在书案边收拾东西的魏云策,这才手下停了停,转头看了她一眼。

    他没有即可回应,又继续收拾起来书册笔墨。

    这番令秦恬心下更加忐忑起来,暗暗后悔刚才上课不该思绪乱飞。

    好在很快,魏云策收好了东西,不紧不慢地走回到了茶桌前。

    他才又瞧了瞧秦恬,笑了一声。

    “你先坐。”

    他口气尚算和善,秦恬摸不准他的意思,只能坐了下来。

    小书童恰在这时,端了茶水进来,斟了茶放好才下了去。

    书房里没了人,只有大开的窗外有鸟儿穿林的扑腾声。

    秦恬小心地看着魏云策,这时才见他又开了口。

    “可是我的课讲的不好?”

    “怎会?!”

    秦恬惊得站了起来,连连摆手。

    魏云策见她反应如此大,又笑了一声。

    “你别怕,实话实话即可,毕竟我才刚来教书,比不得老先生们讲的好也是常事。”

    这话说得秦恬越发觉得是自己不好了。

    “先生莫要这样想,课上是我不好,与先生没有半分关系。”

    “没关系吗?”魏云策思量了一下,目光落在她眼睛上。

    “那你是为何走了神?”

    他一脸的和善,只怕秦恬又惊到了,叫了她喝茶,“边喝茶边说吧,可是有什么难事,我能帮得上你???么?”

    这话说得秦恬愣了一愣。

    她被他叫过来,以为多半要批评,至少也要点她两句,却没想到这位魏先生如此宽和,不仅不责备她,反而问她有什么难处。

    秦恬的心防,不由地卸下几分来。

    可嫡兄手里握着私兵,先前一直在兖州帮衬的事情,秦恬如何能跟一个外人说出口?

    这点分寸她还是晓得的。

    她只能道,“我听见书院里今日的传闻,因为没有经过,就有些惊奇了。”

    她不擅长骗人,尤其在这位魏先生待她极其宽和又显真诚的情况下。

    小姑娘眸光略略一闪烁,魏云策就看了出来。

    他没有拆穿,只是支着下巴沉吟了一下。

    “兖州那边的事情,我亦有所耳闻,”他说着,目光在秦恬身上一落而过。

    “那肃正军颇有些能耐,所不知到底何人领头,却听说是连卫所的大营都能攻进去的人,险些一箭射穿了兴盛侯,偏偏朝廷根本不知道是何人,更不要说抓人了。”

    攻占了卫所的大营?

    险些射穿了兴盛侯?

    这些都是大哥所为吗?

    他是怎么逃脱了监军监视的视线?

    秦恬在这些突然而来的消息里,心头揪了起来。

    她之前完全不知道这样细的消息,连在学子们处听到的传闻也无有提及。

    不过她倒是不怀疑魏云策是如何知道的,毕竟魏氏在本地扎根极深,在朝中亦枝繁叶茂,魏云策作为秦氏嫡枝的长孙,知道这些事情易如反掌。

    “那......那肃正军的将领,是一点消息都没有露出来吗?”

    小姑娘盼着肯定的答案。

    魏云策看着她点了点头,“只知道骑黑马穿黑甲,先前脸上带着黑色的面罩,进来似乎以银色面具遮脸,越发地令人琢磨不透了。”

    只这几个字的简单描述当中,秦恬就能想象出那人的模样。

    秦恬脑海中瞬间闪过许多场景——

    诸城外山上冷酷的公子,书院送别晚宴上替酒的弟子,她被绑的山间横空降临的嫡兄,还有端午灯节时令人看不懂的大哥......

    而现在,黑甲银面,他是肃正军无人不知却神秘莫测的将领!

    秦恬的心绪似飞了起来,越过崇山峻岭飞向纷乱的战场之间。

    嫡兄的伤势还没有完全好利落,他不会再受伤吧......

    “唉......”

    有人忽的叹了口气。

    “又走神了。”

    魏云策低头看向小姑娘,无奈的摇头。

    秦恬这才回了神。

    “对不起,魏先生......”

    屡屡在他面前出神,她有些不知所措了。

    魏云策轻叹一气,细细看了看她。

    “肃正军的事,旁的小姑娘多半不敢提及,你却很有兴趣,是为何故?”

    他这么问了,见小姑娘双手交叠着握了握,半垂着眼眸,清秀的脸上一脸为难。

    魏云策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但她垂着眼帘什么都瞧不见。

    又几息安静,他才又开了口。

    “人各有志,不能要求你和所有小姑娘都一样,不然该不是你了。”

    他说好了,“肃正军的事情你应该没什么消息渠道,若还想知道更多,来此处寻我便是。”

    就这样?

    秦恬猛地抬头看了过去,看到了年轻的先生宽容柔和的笑意。

    他没有训斥她,也没有追问下去,反而说可以来寻他知道更多事?

    秦恬有些不可思议,座上的人则微微正了脸色。

    “我虽然说了这话,但你可莫要再课上走神,临字一时也不能抛之脑后,可听到了?”

    “听到了!”秦恬连忙应了下来。

    她还是不敢相信,可魏先生没必要说假话骗她,或许他已经猜到了什么,毕竟他可是魏家的大公子,知道的比她能猜到的,约莫多多了。

    但他一句都没有点明。

    秦恬自此刻起,打心里敬重了这位魏先生,正正经经给他行了礼。

    “多谢先生提点,学生明白了。”

    时候不早了,秦恬不便打扰,这才离开了去。

    小姑娘快步离开了魏云策的竹舍书房,书童垫脚从后面瞧了她两眼,转身进了书房里。

    “奴才方才瞧着那秦家姑娘脚步轻快,和来时可不太一样呢,公子是不是......”

    “嘘——”魏云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小书童连忙闭上了嘴。

    魏云策哼哼轻笑了一声。

    “是有些变化,但,远没有这么容易。”

    *

    兖州,肃正军大营。

    有人领兵,可以瞬间聚起一股磅礴之力,冲开城门,占领衙门,攻占大营。

    但是此地占领之后,却还需一个为首之人站出来,将卸掉了最初力量的大军担在肩上。

    此刻,在此一役中领头的人聚在一堂。

    军不可无将,举事造反不能没有王。

    孙文敬早在月余之前就一直在兖州等地暗中支持百姓,如今成功起事,他便被毫无疑问地推成了这兖州王。

    握着齐吉之手,拿着尹淄血衣,孙文敬立于肃正军旗下,与众人歃血立誓。

    至此为清肃朝野内外,还天下浩然正气而举大业,至死不休。

    但也有人在此之后,问及了那位带领他们冲锋陷阵拿下城池大营的将军。

    “那位将军如今在何处,不知是否安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