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何老先生道,“此事先不急,待我再观他一阵,试上一试。”这般更好。
秦慎心下微定,又与何老先生低声谈论了几句肃正军之事,何老先生看着他眼中含笑,连连点头。
“肃正军日后有望矣。”
......
不时,议事堂有人过来请两人一道去议事。
议事堂众人也提及肃正军。
秦慎到的时候,正听见他们道,“......只盘踞兖州一地,早晚要被绞死此处,肃正军既然已经揭竿造反,就不可能偏安一隅,最后,要么被朝廷清剿殆尽,要么......一路向北打下皇城!”
此话说得众人振奋。
但也有人问了一句。
“如今肃正军多是兖州百姓,受够了朝廷的压迫才起事,若只是凭这些人,如何北上?若要吸纳更多人造反入军,总还缺些什么。”
眼下的肃正军,更像一个地方的藩军,距离北上攻下皇城,还太远。
这问题抛出来,也有人试着回答。
有人说被朝廷折磨的不只是兖州一地而已,各地已经在蠢蠢欲动,效仿肃正军揭竿而起,不过是时间问题,届时若能组成联军北上,势头就无比壮大了。
但又有人思及若成联军,因为各为其主难免内讧,说不定更容易被朝廷攻破。
这时,有人突然道了一句。
“若能找到那位流落民间的东宫遗孤,肃正军壮大也好,与其他反军联手抵抗朝廷也罢,不都有了堂堂正正的名声?”
秦慎挑眉。
这不是坊间毫无实据的传闻吗?
“确有此事?”他禁不住问。
他目光看向众人,最后落在说了这话的一人身上。
那人声音沉了几分,“此事并不确切,但也十之八九。”
他道,“那正是先太子殿下的遗女。”
遗女?
“这是哪里来的消息?”秦慎不可思议。
有人道是坊间流传,也有人道是宫中流出来的话,还有当年的老宫人可以佐证。
众人宁可信其有。
“这事从前未有流传,正是因为肃正军起义,才有人敢说了出来,不能排除确有此事。”
秦慎将信将疑,却听有人道。
“据说,这位公主因钦天监批命三岁之前不可在外露面,不然易于夭折,因而公主出世之后,宫中从未对外言说此事,公主也养在东宫一处别院,所以才能逃得一劫。如此看来,钦天监批命真是准啊......”
当今???世人最信批命一说,秦慎亦因此在山上修行多年,不仅是他,据说魏氏的魏云策也曾因为批命,三岁之前不曾食肉,陆贤昭则在满周岁之前,穿的都是女婴的衣裳......
而宫中禁忌更多,显然会更信此事。
秦慎仍旧半信半疑。
只不过,若是如此算来,这位所谓的东宫公主,岂不是恰恰十八九岁的年纪?
秦慎一下想到了什么。
所以,皇上让太监黄显来找的人,就是公主?
这样的话,一下就通了。
只不过这位公主的身世掩藏十分隐秘,宫里好像也才刚刚知道。
而据他所知,黄显目前还没有找到什么人,近来约莫就是在寻沈家军的白将军和那位歌女了......
这事还没有谱,秦慎暂时没有将歌女只是说出来。
众人先论了论此事,又说起了与章老将军为首的朝廷军的对阵,这次何老先生没有细讲过往,但也表示,要再观望对方态度。
......
如此论了约莫一个时辰左右,天色渐暗了。
秦慎素来话不多,今日也参与了这场议事,倒是秦贯忠没怎么说话,一直似在思量事情一般。
只不过,秦贯忠还任着朝廷的三品指挥使,必须要返回卫所,议事一散,他就离开了。
秦慎倒不再去卫所,但因为秦氏私兵的调动,这两日亦不得清闲。
等他忙完了手头上的事,返回青州府城的时候,秦恬都已经回了猎风山房了。
今夜月色稀薄,自夜空落下似清晨的薄雾,略略裹挟着几分冷清。
上房极其安静,秦夫人不耐暑热,早早地就准备睡了,而朝云轩的方向,昏昏暗暗的。
傅温见公子往朝云轩的方向看了好几眼,才转身回了熙风阁。
比起前两日忙碌的时候,傅温好似从公子的步履中看出了什么,公子似有些微不易察觉的失落。
难道,就是因为姑娘没在?
傅温总是对此产生怀疑。
公子真的会把一个半路妹妹看得如此重吗?
然而刚到了熙风阁,连舟就走上了前来。
“公子回来了。”
“嗯。”
连舟上前行礼,低声道了一句。
“姑娘傍晚让人传了信过来,道是有事同公子说,若是公子回来了,还请往猎风山房去一趟。”
连舟这话刚说完,傅温就见公子那些微失落的脚步陡转,大步迈出了熙风阁。
一丝犹豫都没有,甚至都不知道姑娘到底是什么事。
傅温只听到公子吩咐。
“去猎风山房。”
第59章
禁不住她
“别急别急,你现在单枪匹马冲过去,也救不了白将军啊!”
习武场。
秦恬拉着沈潇,不许她乱来。
就在下晌,沈潇得了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白琛和那位歌女被官府的人在徐州府下的州县抓获了,大太监黄显正在赶来的路上。
沈潇一听消息就按耐不住了,要去救人。
但她一人单枪匹马如何去救?秦恬硬生生拉着她。
“我给我大哥留了信,大哥近来正留意那太监的动向,到时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秦家是如何实力,沈潇当然晓得。
但问题是,秦恬今日给秦慎送信时他并未在家,会不会等秦慎回来,已经晚了......
“我等不了!”沈潇叫了秦恬,“无论如何,我不能看着白叔身死。”
说完,一下就脱开了秦恬的手。
她快步向外而去,秦恬也着急了起来,但眼看沈潇去意已决,自己完全无法阻拦。
“阿潇......”
就在她心急如焚的时候,忽然一个身影出现在了视野中。
“大哥!”
秦恬几乎跳了起来。
沈潇也是一顿,停下了脚步。
秦慎来时就在心中暗暗猜测,她说的事情很可能和沈家有关,待他一路寻到习武场,看见她和沈潇,确定了下来。
小姑娘拉不住沈潇,急的面红耳赤。
秦慎一眼看过去,立刻投去安慰的目光。
“别急,有什么事告诉我。”
只一句,秦恬心绪就稳稳地定了下来,悬在半空的心似着了陆。
她见沈潇脚下停住,连忙又将人拉了回来,告诉了嫡兄刚刚接到的消息。
“白将军是在徐州附近被抓到的,那太监黄显并未在此,阿潇就想趁着这个时机,看看能不能把白将军和那位歌女一并救出来。大哥你看......”
“这确实是个好时机。”秦慎略略思量了一下。
徐州距离青州不算太远,连夜跑马过去,说不定就能赶在黄显带人到达之前。
不过,要从牢中救出两名重犯,确实不是容易之事,凭着沈潇一个小姑娘单枪匹马过去,几乎不可能。
他也让沈潇不要着急。
“我今晚带人过去,见机行事。”
他一下子就应下了这桩事,将这困难重重的营救,径直担在了自己的肩头。
秦恬一双眼睛定在了嫡兄身上。
沈潇则正经给秦慎行了礼。
“大恩不言谢,沈潇记下了。”
秦慎摆手,“我也有我必须要去的道理。”
他要弄清楚,那个被太监黄显抓寻的歌女,是不是肃正军需要找寻的东宫遗孤?
有秦慎主导此事,营救的几率陡然升高。
但沈潇也道,“我与大公子一同前往,营救白叔我义不容辞。”
她更了解白琛的情况,秦慎自然同意她一同前往。
两人略作商议,三刻钟之后就连夜去往徐州。
沈潇让布雨以秦恬的名义,告诉自家别院的庞嬷嬷,说这几日跟着秦恬去秦家耍玩,暂时不回去了。
而秦慎也回到猎风山房自己的阔山堂,安排了些事。
只不过他这边刚到了阔山堂,秦恬就上了门来。
她抬头看着他,一双眼睛映着清透的月光。
“大哥带我一起去吧。”
这话一出,秦慎愣了一愣。
“这怎么行?此事凶险,你不会工夫,若是受伤怎么办?”
秦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
但她却一双手交握着不肯走。
“正是因为此事凶险,我不放心阿潇,更不放心大哥。”
这件事是她主动给他招揽来的,而他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他应下的如此爽快,秦恬反而回过了神,方才一路回来,脑中不断闪现在城外他被人一箭射中肩膀的事。
她只怕他因此,受伤受困。
她也不想再像前些日一样,打听不到有效的消息,而日日担忧。
“大哥带我去吧,我保证不给你们添乱。”
她的眼眸里,清晰地倒映着他的身影,眸中有细微的波光,闪烁地秦慎心下快跳了几分。
但他还是觉得不妥,板着脸转过了头去。
“大哥......”
她又叫了他一声,嗓音软绵绵的,却又说不出的令人动摇的力量。
秦慎无奈地闭起了眼睛,眼角掠过她央求的模样,心下不住一软。
他抿了抿嘴,到底还是松了口。
“也罢......”
*
秦恬要去,沈潇也没想到,她开口欲劝,被秦恬抬手比了噤声的手势,然后在傅温的帮助下翻身上马,笑道。
“我大哥都答应了。”
一旁的秦慎:“......”
沈潇见状,只能不再劝了,她看了看秦恬,素来平直的嘴角在夜色里添了些浅淡的笑意。
“你们让我觉得,自己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了。”
父兄去世之后,母亲只想让她平平安安地过完这一生,可她不想就这样向命运屈服。
而面对已经被打散的沈家军,她只能身单影只,踽踽独行。
直到,秦恬突然走到她身边,问了她,“我可以坐你身旁吗?”
......
“多谢。”
沈潇看过去,秦恬笑眯着眼睛回应了她。
“不谢。”
秦慎目光则在那个一脸心满意足跟来的小姑娘身上落了落,才开了口。
“走了。”
*
徐州距离青州不算远。
但他们这般连夜跑马,也是到了翌日午间才赶到。
白琛和歌女被抓之后,押送到了徐州城关押了起来。
徐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北就是正在起事的兖州府,因而此地卫所已经将巡防境界调至最高。
除此之外,秦慎他们乔装打扮一路过来,还不断看到官兵在城门口盘问。
被抓的白琛和歌女的情况,他们在城外没有打听到什么,只能进了城里来。
然而城中也并不太知晓此事,反倒是听闻最近临近本地的好日子,不少人家在准备嫁娶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