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章

    抬头嫁女,低头娶媳,一般人家不会第一次登门提亲就允婚的,除非对这桩亲事满意到不行,比如当初靖阳王府老王爷上门提亲,老太爷都没问一下老夫人和沈绥的意思就直接答应了。

    礼部尚书虽然有实权,但沈绥官职也不低,更重要的是有爵位在身,两家虽门当户对,但老夫人不是特别满意,毕竟沈棠和沈娢一胎双生,沈娢许的可是靖阳王府世子,虽然靖阳王府现在退亲了,但在老夫人眼里,沈棠就算不能说到靖阳王世子这么好的亲事,但也不能差太远,毕竟沈棠差一点就成为靖阳王世子妃了。

    礼部尚书府很不错,但和靖阳王府比还差太远了,再加上沈棠在春日宴上胜过那么多大家闺秀,赢得头彩,名声在外,昨天才办的春日宴,今天就把亲事定下,传出去没得叫人觉得平远侯府姑娘嫁不出去,就是端,也得端个十天半个月。

    要礼部尚书府诚心求娶,会再来的,若是一次没答应就不再登门,那不嫁也罢。

    再者沈棠的亲事,老夫人也不敢随便允出去,姜氏托梦不让沈棠嫁给靖阳王世子,万一也不让嫁礼部尚书府大少爷怎么办?

    老夫人是信佛之人,对于这些神鬼之说,一向敬畏。

    沈娢和二太太说的话,沈棠走的急,没听见,她是一口气不带歇的到了松鹤堂。

    屋内,老夫人坐在罗汉榻上喝茶,神态自若,可见心情不错。

    沈棠走进去,都等不及行礼,就急道,“祖母,你可不能随便就把我嫁出去。”

    老夫人将茶盏放下,笑道,“这么早就回来了?”

    “祖母……”

    沈棠急的快跳脚了。

    老夫人失笑,“祖母不会随便就把你许出去的。”

    沈棠心稍安,但想到在春日宴上赢得头彩的大家闺秀都是不出一个月就把亲事定下,沈棠一颗心就安定不下来。

    沈棠道,“祖母,有件事我忘了跟您说,母亲托梦时,叮嘱我满十六了才能嫁人。”

    没办法,沈棠只能把母亲姜氏拉出来做挡箭牌。

    但是没什么用,老夫人笑道,“你及笄都半年多了,就算今日定亲,等人过府下聘,再耽搁一下半年也就过去了。”

    沈棠,“……”

    失算了。

    能不能让她改口说满十七了才能嫁?

    沈棠硬补救道,“若母亲的意思是我年满十六才能许人呢?”

    老夫人皱眉道,“现在许人都有些晚了,等满十六,就太迟了。”

    可以拖个一年半载再出阁,但亲事得尽早定下,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但好男儿也是要抢的。

    沈棠道,“长幼有序,得长姐出嫁了,才轮到我嫁。”

    说到沈娢的亲事,老夫人脸上的笑容淡去,添了几分愁容。

    按理该沈娢先出阁,但沈娢被靖阳王世子退婚了,沈娢和靖阳王世子的婚事是谢老王爷定下的,谢老王爷定下亲事就离京了,至今未回来,还不知道两家退亲的事,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平远侯府尚且存在这样的想法,就算有人上门求娶,也不敢轻易答应,再者也没人敢触靖阳王府的霉头。

    十有八九要等靖阳王世子成亲,才会有人上门求娶沈娢……

    想到好好一桩亲事就这么黄了,老夫人就心疼的厉害。

    偏偏坏事的刺客至今没抓到,想出口恶气都找不到人。

    老夫人不愿多说这事,再加上儿女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容沈棠有意见,老夫人摆手把她们打发出去。

    沈棠也没再劝,姜氏不在了,她的亲事,得父亲点头,祖母才能许出去,祖母这里说不通,她可以找父亲。

    福身告退,沈棠带着银杏回清漪苑。

    已经吃午饭的时辰了,丫鬟把饭菜端进来,因为这件糟心事,沈棠实在没什么食欲,拿起筷子,半天也没吃两口饭。

    就在她把筷子放下时,外面四儿火急火燎跑进来,“姑娘,礼部尚书府方大少爷在街上惊马,连人带马掉河里去了……”

    沈棠听完第一反应是方大少爷怎么这么倒霉……

    可再想了下,这倒霉来的简直就是瞌睡了有人给她递枕头,口渴了有人给她倒茶。

    平常好好的,上门提亲就出意外了,她就不信礼部尚书府还敢让方大少爷娶她,有些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沈棠心下同情方大少爷片刻,然后就控制不住嘴角上扬,离家出走的食欲也回来了。

    第30章

    垫背

    这边沈棠食欲大开,那边老夫人吃的好好的饭菜,突然就在嘴里没了滋味儿。

    虽然礼部尚书府这门亲事,老夫人也没多看中,但礼部尚书夫人第一次登门求娶,这会儿只怕人都还没有回到尚书府,方大少爷就出意外,惊马掉河里去了,这未免也太不吉利了些。

    再加上沈棠怕老夫人给她定亲,借姜氏的幌子说要年满十六才能嫁人,就由不得老夫人不多想了。

    只是上门求娶就倒霉成这样,老夫人都不敢想要真定亲了,得晦气到什么程度,怕不是会没命。

    更重要的是沈娢和沈棠是一胎双生,生辰八字都一样,要沈棠要年满十六才能嫁人,那沈娢不也得这样……

    沈娢寻死觅活不愿嫁给靖阳王世子,正是因为大昭寺那支下下签,三日之内嫁人必克夫守寡,结果靖阳王世子都不用冲喜就好了,沈娢却得了那么一支签,老夫人内心有些动摇了。

    老夫人没了胃口,起身回屋诵经祈福去了。

    ……

    吃过午饭,沈棠看了会儿书,有些困乏,就歪在小榻上小睡了会儿。

    等她醒来,银杏就凑上来道,“府里下人都在议论姑娘要年满十六才能嫁人的事,二太太下封口令不让议论,还打了两个碎嘴的丫鬟……”

    “二太太还是很关心姑娘的。”

    沈棠抬手敲银杏的脑门,“她可不是在关心我。”

    银杏一脸茫然。

    沈棠道,“她是怕我牵连到长姐。”

    像这样捕风捉影的事,越是压着,反倒传的越开。

    她反正没打算再嫁人,克夫这样的名声反倒是帮了她,可沈娢不止想嫁人,还想让靖阳王府回心转意,为了让昌平侯夫人帮着说情,不惜把她当条件送出去,岂会甘心受她牵连,但一胎双生,生来就被绑在一起的,她沈娢躲不掉,只能拉着她一起挣扎了。

    这种拉着沈娢做垫背的感觉还真不赖,险些被沈娢卖了的憋闷都驱散了不少。

    第二天,沈棠和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去松鹤堂给老夫人请安。

    只是刚走到屏风处,就听到里面传来三太太的惊呼声,“昌平侯世子在大昭寺被人给打了?什么人这么胆大,敢打叶贵妃的娘家侄儿?”

    沈棠走进去,装没听清楚,问道,“谁在大昭寺被人打了?”

    沈萝道,“是昌平侯世子,昨儿昌平侯世子不知道被谁踹下了山坡,昌平侯府下人满大昭寺找到傍晚,才把晕倒在山坡下的昌平侯世子找到,听说昌平侯世子摔的头破血流,到现在都还没醒过来……”

    伤的比她想的还要严重几分,前世也不知道是谁废了昌平侯世子,简直是替天行道。

    见沈娢看着自已,沈棠道,“昌平侯世子是昌平侯府独子,被人伤成这样,昌平侯府就是把京都翻个底朝天,也会把人找出来的。”

    沈棠说的时候,沈娢眸光一直没挪开,直觉告诉她昌平侯世子出事和沈棠有关,但沈棠的样子又好像一点也不知情。

    她就说她把人给昌平侯世子送去了,怎么还能得不了手,敢情在沈棠去之前,昌平侯世子就已经出事了,沈棠就这样躲过一劫,还真是福大命大。

    沈棠福身给老夫人请安,然后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安静的听她们说话。

    小坐了一刻钟,沈棠就准备回去了,可就在她要起身告退时,丫鬟进来道,“老夫人,侯爷来了。”

    下朝后,父亲没直接去军营,而是回侯府,肯定有事。

    沈棠就坐着没动了,很快父亲熟悉的脚步声就传了来。

    沈绥进来,看到沈棠,他道,“棠儿也在……”

    这话听得沈棠心咯噔一下跳了,父亲这会儿来松鹤堂怕不是和她有关。

    老夫人把手里的茶盏放下,问道,“这时辰怎么来我这儿了?”

    沈绥给老夫人请安,然后坐下道,“方才下早朝,文国公拉着我说话,想替自已嫡次子求娶棠儿,文三少爷我之前见过,模样品性都不错,我回来和母亲商议一下,把棠儿的亲事定下来。”

    沈棠,“……”

    还真和她有关。

    她还想今天让人出府散播她十六岁前嫁人克夫的谣言,结果她还没让人去办这事,文国公就求娶到父亲跟前了。

    文三少爷现在看是挺不错,但前世和昌平侯世子起了争执后,被匡进赌场,赌输掉半个文国公府,气的文国公吐血,没差点活活打死他。

    父亲不去军营,专程回来和祖母商议,这摆明了是准备把她嫁给文三少爷了……

    沈棠顿时有些坐不住了,“父亲,您可别害了人家文三少爷。”

    沈绥皱眉,“这叫什么话?”

    沈棠道,“母亲叮嘱女儿十六岁前不要嫁人,昨儿礼部尚书夫人登门,方大少爷就出意外了,女儿怕文三少爷也会……”

    这事虽然二太太下了封口令,但府里发生的事,李管事不敢不告诉沈绥知道。

    不过沈绥不信,他道,“京都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遭意外,哪有往自已身上揽晦气的,我平远侯府又没许婚,方大少爷只是落水了,也没有大碍。”

    沈棠还想说,被老夫人用眼神扼住了。

    可怜沈棠话都到嘴边了,还生生给咽了回去。

    父亲疼她这个女儿,不愿意相信这些事,她也无需说服父亲,只要府外的人相信就成了。

    到时候没人上门提亲,没人敢娶她,父亲总不能把她硬嫁出去。

    沈棠心底打定主意,老夫人看着沈绥道,“文国公为人正直,你又对文三少爷赞不绝口,你想把棠儿许给他,我没有……”

    老夫人话还没说完,外面就快步跑进来个小厮,喘气道,“侯爷,不好了!文国公出事了!”

    沈棠,“……???”

    沈绥,“……!!!”

    还有满屋子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震惊了。

    沈绥更是惊站起来,问道,“文国公怎么了?”

    小厮道,“文国公下朝回府的路上,抬轿子的小厮不知道怎么摔了,把文国公从软轿里摔了出来,扭伤了胳膊……”

    第31章

    故意

    唰。

    一屋子人眸光都落在沈棠身上。

    连沈棠自已都傻眼了。

    她是不想嫁人,想败坏自已的名声,以免还有人上门提亲,可她不是真的克别人啊。

    一次还能说是意外,是方大少爷自已倒霉,与她无关,可今天文国公坐软轿摔倒又作何解释……

    前世她嫁给谢归墨冲喜,可没有这些事,难不成她重活一世,会克别人了?

    沈棠更相信自已是心想事成。

    嗯,现在不用让人出府散播谣言了,估计这会儿谣言已经满天飞了。

    强忍着才没有笑出来,见大家都看着自已,沈棠露出一抹无辜的表情来,看的沈绥脑瓜子都嗡嗡的,抬手揉眉心,老夫人眉头皱的更是能夹死苍蝇了。

    二太太坐在一旁,脸色极难看,“当初大姑娘和靖阳王世子定亲,可没出这些事……”

    生怕沈娢受到牵连,第一时间就要把沈娢撇出去。

    但这可不是她二太太想沈娢不受牵连就能不受的,她这克人的威力也太猛了些,都没定亲,只是求娶她就出事了,哪个不怕死的还敢来啊。

    京都大家闺秀那么多,她们平远侯府姑娘也不比别人多生一只眼睛多长一只耳朵,又不是非她们不可,何必冒生命危险呢,再者沈娢才被靖阳王府退婚,就更更更不会有人来求娶她了。

    沈棠看看老夫人,再看看沈绥道,“父亲,母亲让我年满十六岁之前不要嫁人,您和祖母就别急着把我嫁出去了,让我多陪在你们身边些时日不好吗?”

    老夫人身心俱疲,现在是他们不要着急把她嫁人的事吗?是没人敢娶了。

    二太太坐在一旁,气的直咬牙,沈娢手中香罗帕更是扯的不成样子。

    看着沈娢和二太太一副有气没地方撒的表情,沈棠嘴角几次上扬,怕憋不住,沈绥前脚走,她后脚也就福身告退了。

    从松鹤堂回清漪苑的一路,走过路过的丫鬟就没有不侧目看过来的,可怜沈棠强忍着回到清漪苑,前脚进屋,后脚就笑的肩膀直抖。

    银杏走在后面,她不知道沈棠是笑的,以为她是气的,道,“姑娘别气坏了身子,姑娘才不会克别人,是他们没福气娶姑娘……”

    说到这里,银杏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她走到前面,发现沈棠在笑。

    银杏,“……???”

    银杏急了,“姑娘,你别吓唬奴婢,奴婢让人给你请大夫。”

    说着就要往外跑,被沈棠拉住,“我没事,我只是太高兴了。”

    姑娘真的是气疯了。

    银杏急的眼泪都往外涌了,沈棠问她,“你想嫁人吗?”

    银杏连连摇头,“奴婢才不要嫁人,奴婢要永远跟着姑娘。”

    沈棠笑道,“我也不想嫁人。”

    银杏,“……”

    “姑娘不嫁人,那怎么能行呢?”银杏脱口道。

    “……”

    做丫鬟的可以不嫁人,她这个主子就不能了是吧?

    沈棠没忍住,抬手敲银杏的脑门,“再多说一句,我现在就把你嫁出去。”

    银杏当即闭嘴,再不敢多说半个字。

    但嘴不敢说,眼睛还是在乱瞟,见沈棠是真高兴,没有半点生气,银杏就想不明白自家姑娘在高兴什么了,哪有半点值得高兴的地方?

    姑娘是侯府嫡女,嫁的肯定是大富大贵之家,一辈子锦衣玉食,不愁吃喝,她一个小丫鬟能嫁什么好人家,现在她只用伺候姑娘一个,嫁出去了不定要伺候一大家子,她当然不想嫁了,再说了,丫鬟不嫁人也不会有人闲言碎语,姑娘不嫁人,那可是要连带侯爷被人戳脊梁骨的啊。

    昨天礼部尚书夫人上门替儿子求娶沈棠的事,没人知道,是以方大少爷在街上惊马落水,也没人传出什么流言出来,但今天文国公拉着沈绥替儿子提亲,不少大臣看见了,文国公出事后,连带着昨天礼部尚书夫人上门提亲的事都一并传开了。

    但凡听说了的,就没有不怀疑沈棠克夫的。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的流言传进府,银杏听多少,就传多少给沈棠听,可惜沈棠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姑娘就一点不生气,不知道着急吗?

    银杏都泄气了。

    沈棠歪在小榻上,信手翻书,突然,窗户被叩响,惊了她一跳。

    不过沈棠反应还算快,在银杏开口前拦下了她,“来找我的,你去守门,别让人进来。”

    银杏小心肝吓的噗通乱跳,她一步三回头出去,走到珠帘处,就看到窗户被推开,一戴着面具的男子跳窗进来,没差点吓的银杏魂飞魄散,生怕被人进来撞见姑娘在闺房里私会男子,赶紧出去守门,不让人靠近内屋一步。

    见到男子,沈棠咬牙道,“你知不知道,人吓人是会吓死人的!”

    男子默了默,“那我下次不敲窗户,直接进来?”

    他还想有下次呢?!

    来两次,两次没差点活活吓死她。

    真得跟父亲提一下,要加强侯府守卫了,好歹也是一个侯府,就这么任由人来去自如,别哪天她这个亲女儿被人扛去卖了都不知道。

    沈棠朝梳妆台走去,将藏在梳妆匣最底下暗格里,昨天捡的那块玉佩扔给男子,“随身的玉佩也能落下,能活到现在还真是命大。”

    男子接住玉佩,轻笑一声,沈棠突然反应过来,耳根通红,跺脚道,“你是故意的!”

    男子查昌平侯府,还打了昌平侯世子,玉佩又落在金簪边上,她想看不见都难,玉佩不是掉在了地上,是他放在那里给她捡的!

    男子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俯身看着沈棠的眼睛,“还不算太笨。”

    吓到她,还说她笨,沈棠真想一脚把人从窗户踹出去。

    但她没这个本事,也就只能放心里想想了,她就不明白了前世四年都没再碰到过一回的人,这一世两天见了两回,也是大白天活见鬼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