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陵容一把握住林氏的手,朝着萧姨娘使了个眼色。“娘,慎言!容儿能够参加大选,已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我只是舍不得离开娘亲,一时伤感。”
有萧姨娘守在门口,安陵容靠在林氏的温暖的怀里,小声的询问。
“娘,若是女儿有幸入宫,您和萧姨娘能不能去京城定居?”
她已服下冰肌玉骨丸,肤色和气质正在改变,不愁没法入选。
至于安比槐,能不能活到京城还难说。
林氏活了三十多年,从未离开过松阳县,她轻轻地搂着安陵容。
“容儿,你爹还在松阳,咱们全家搬到京城谈何容易。”
“若老爷有幸升迁到京城,又是另一番光景。”
看到萧姨娘在背后挥动的手,窝在林氏怀里的安陵容眼睛一闪,柔柔许诺。
“娘,女儿定会用心侍奉皇上、太后,以求得恩典,让爹爹带着全家入京得以团圆。”
“哈哈哈!不愧是我安比槐的女儿,就是有大志向。”
室内的光线一暗,身着鹌鹑补服的安比槐满口称赞的进门。
安陵容起身含笑行礼。
“见过爹爹。”
安比槐难得给了安陵容一个笑脸,大步路过她,虚扶起林氏。
“还是夫人教女有方,老爷我往后就指望咱们的容儿了。”
林氏拘谨的回话。
“妾一个后宅妇人,不敢居功,都是老爷教得好。”
林氏这么一说,安比槐就想起了试图告发他买官的毒妇柳氏。
两相对比,自然对林氏有了那么一丝满意。
见夫妻俩旁若无人的闲聊起来,安陵容捏紧了手帕,盈盈一拜告退。
萧姨娘很有眼色的也跟着告退,还示意院中仆从不要打扰正房。
安比槐的笑声时不时地从正房传来,搅得安陵容无心看书,她含笑吩咐。
“宝鸽,吩咐厨房做一道山药枸杞粥。”
“是,小姐。”
宝鸽脆生生的应道。
拎着茶壶进来的宝鹊见状,笑着奉承。
“小姐如此有孝心,若是夫人得知了,定会心中熨帖。”
安陵容笑笑没说话。
宝鸽手脚快,不到半个时辰,安陵容就端着加了料的山药枸杞粥进了正房。
“容儿,你瞧,这是老爷赏的钗子,快来选一个。”
安陵容扫了一眼,巴掌大的木盒里静静的躺着朴素的细小圆头钗和扁头钗各一根。
“娘,女儿给您熬了补血明目的山药枸杞粥,您趁热喝。”
林氏见女儿如此懂事,含笑将一小碗粥用得干干净净。
安陵容自称有一根素银钗子,谢绝了母亲的好意。
前世她入宫和离去都带着那根素银簪子,今生重返那个吃人的地方,自然也要带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临别的前夕。
宝鸽回禀老爷在书房办公,安陵容得知后,带着一壶茶来前往。
得到允许之后,安陵容缓缓入门。
“我儿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安比槐一心盼着女儿给他带来的荣华富贵,自然愿意给个好脸色。
安陵容盈盈一拜,将茶壶放在桌子上。
“容儿见爹爹日夜操劳,苦于无法为您分忧。特早起搜集晨露,沏了一壶花露茶。”
安比槐失了一大笔钱财,将安宅交付给林氏后,日日在外巡查、交际,确实有些辛苦。
听得安陵容此言,忙不迭的给自个儿倒了一杯花露茶。
金黄色的茶汤入喉,一股子甘甜清香弥漫开来,嘴里的燎泡好像也没那么疼了。
见女儿如此识趣,安比槐破天荒的随口一说。
“容儿明日就要离家,可还缺什么?若是缺了东西,给爹爹说。”
这老东西还真敢说,外头的店铺基本上都关门了。明个儿一大早就要启程,哪有空闲逛铺子。
安陵容心中这么想,但动作却不慢,顺势一跪。
“爹爹,女儿有一事相求!”
正在喝茶的安比槐手一顿,脸色一沉,沉声问道。
“容儿,你有何请求,但说无妨!只要老爷我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这老货比小夏子还滑头,说了跟没说一样。
安陵容低头一拜,“爹爹,女儿得到消息,来自京城的大人说,当今陛下欣赏识文断字的女子,特来求爹爹割爱。”
一听女儿是来索要书籍的,安比槐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是来要银子的就成。
书房里的书都是他为了附庸风雅才买的,还有一部分是下官孝敬的什么劳什子古籍,不当吃又不当喝的。
安比槐大手一挥,让她自己到书架上挑选。
安陵容得了允许,挑选了一套蒙童用的三千百、几本书斋中少见的诗集和角落里放着生灰的一摞书。
“爹爹,女儿选好了,您是否要过目?”
安比槐连连摆手,还特意嘱咐她好好侍奉君王,话里话外家中以后就指望她这个嫡长女了。
“爹爹,传闻当今圣上疾恶如仇,对仗势欺人之辈深恶痛绝。女儿去了京城后,劳烦父亲约束好家中亲眷以及仆从,好叫女儿没有后顾之忧。”
必要的敲打还是有的,当然甜枣也不能少。
“爹爹,来日女儿身居高位,咱家什么都会有。您放宽心,女儿定会好好谋划。”
安比槐的黑脸瞬间布满了笑容,连连点头应下。
拜别安比槐回到东厢,林氏已经在房中候着。
“娘,您怎么来了?”
林氏未语泪先流,用帕子捂着脸。
“我儿明日离家,不知再相见是何时。”
安陵容知道宫中妃嫔有孕八月即可传召家中母亲入宫侍奉,可她现在不能说。
将书递给跟在身后的宝鹊,她上前抱着母亲。
“娘,您相信我,咱们母女定会很快相见。”
小药柜中的神奇药丸就是母女相见的保证。
生怕林氏哭坏了眼睛,安陵容当即转移了话头。
“娘,您在后院吃了不少苦,女儿只盼您养好身子,早日生个弟弟。”
安比槐将人接到正房,留宿了好几次。
林氏摇了摇头,苦笑道。
“容儿,娘这些年都没怀上,哪儿那么容易生个儿子。娘有你就够了。”
感受到林氏已经认命,和她一起睡的安陵容缠着说不放心母亲的身子,让她答应每月请大夫入府看诊。
第6章
入京安顿
安陵容清晨拜别父母,在林氏的不舍中登上了前往杭州府的马车。
前世入京之时,母女俩还在为生计发愁,只能选择花费少的陆路。此次林氏掌家,钱财凑手,自然不用遭受长途奔波之苦。
杭州府的大运河直达京师,水路入京师是最好的选择。
林氏在安陵容的提醒下早就在前往京师的大船上定了位子。这次还是萧姨娘随行,带上了宝鹊、宝鸽和林氏拨给她的丫鬟。
另外还有宝鹊的父兄跟着搬运行李和护卫女眷安全。
因着安陵容是参加大选的秀女,好运气的挤上了官船。同路的官员女眷没有刻意上前结交,但也没有恶意刁难。
交足船资,分得了二层的一个中规中矩的套间。安陵容住在靠里头的小房间,三位婢女住在外间。
外男不得入内,宝鹊的父兄被安置在一楼的双间里。
萧姨娘取出箱笼里的铺盖,麻利的将床铺铺好。
“大小姐,您舟车劳顿,先歇息会儿吧?”
安陵容轻轻拉着萧姨娘的手。
“姨娘,容儿有些想家了。可否劳烦您这些日子陪着我睡?”
萧姨娘哪儿抵得住她双眼含泪的样子,忙不迭的应下。
她扶了扶头上的扁头钗,心中对夫人和小姐的感激又更上了一层。
夫人小姐如此厚待她,萧姨娘下定决心这辈子都要做牛做马来报答。
其实夫人掌家后,私下里问过她是否想归家。
萧姨娘翻来覆去一晚上,次日回了一趟娘家,从此绝了回去的念头。
哥嫂已有了孙子,她从安府回去拜访,就是娇客。若是往后长期住在那里,还没在夫人手下来得舒心。
她已上了年纪,早就不图老爷的宠爱,这辈子能遇上心善的夫人和小姐,已是菩萨的恩赐。
萧姨娘招呼着放好箱笼,又带人下去买水、买菜。
船上提供的饭食终究没那么精细,屋里还算有些,宝鸽正好能给小姐做口热汤热食。
经过夫人这些时日的娇养,小姐通身气度有了大改变。
具体哪里发生了变化,萧姨娘不清楚,但她知道苦了自身,都不能苦了小姐。
她和夫人往后的荣辱都寄托在小姐身上。
林氏自萧姨娘不愿归家,就将府中的部分管家权分给了她,也早就将上京的花销给了拨给了她。
有萧姨娘在,安陵容万事都不用操心,一心躲在屋里做绣活儿打发时间。
无事可做的宝鹊也带着宝鸽绣荷包,留着以后装银子打赏奴仆。
一时间,主仆几人倒是忙得不可开交。
萧姨娘还趁着船中途靠近码头时,补充了不少布料、丝线和其它生活所需。
官船除了每日两个时辰左右的补给停靠,日夜航行,终于在开船的第二十日抵达京师。
“小姐,河里好多船,岸边到处都是人呀。”
宝鸽欢呼雀跃的喊道。
别说是宝鸽,就算是安陵容听到这个消息,也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她是要参加大选的秀女,旁边还有其它上京的官员以及家眷,人多嘴杂,更要时时注意。自打进了套间,再也没出去过,也就天黑后开窗透透气。
“宝鸽,大呼小叫像个什么样子!”
萧姨娘肃着脸呵斥。
她花了银子与官家采买的婆子套近乎,知道了不少大户人家的规矩。
都说奴仆肖主,可不能让这跳脱的丫鬟坏了大小姐的名声。
“你要是再这样性子跳脱,就随我回松阳吧。”
吓得宝鸽连连磕头,不住求饶。
“小姐、姨娘,宝鸽知道错了,请不要赶我走。”
安陵容等萧姨娘训斥的差不多了,才温声开口打断。
“姨娘,宝鸽还小,您趁着还有时间,多教教她。”
这句话的换来了萧姨娘的点头和宝鸽的感激。
之后从码头到客栈,宝鸽都老老实实的待在安陵容的身侧,连眼睛都不敢往旁边瞟。
一入来福客栈的大门,小二看到安陵容一行人,笑得脸嘴都快咧开了。
“客人好,您是打尖儿,还是住店?”
萧姨娘上前回话,一副婆子做派,肃着脸说。
“小二,我们住店。”
“好嘞。客人,我们有上好的天字房、地字房和人字房以及大通铺可供挑选,还提供饭食。”
小二殷勤的领着众人朝里走。
萧姨娘早就听说京城米贵,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身后传来清丽的声音。
“小二,劳烦开两间天字房和一间人字房。”
她带着两个婢女住一间,萧姨娘带着婢女住一间,两位男仆住一间。
萧姨娘自然不会反驳安陵容的决定,上前交了三天的住宿费。
小二领着人上楼,还招呼伙计帮忙搬箱笼。
放好东西后,安陵容看了宝鹊一眼。
宝鹊跟在小二的后面,笑着说。
“小二哥,我们舟途劳顿,想洗漱一番,劳烦给三间房都送一些热水,再安排一些清淡的饭食。”
说话间,递给小二一块碎银子。
小二是个机灵人,脑瓜子一转,算到能剩下二十来个大钱,乐呵呵的拍胸脯表示。
“姑娘请放心,小人定会给您办得妥妥的。”
等他们一行人安顿下来,安陵容叫来了萧姨娘。
“姨娘,咱们住在客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您看?”
“大小姐,您尽管吩咐。”
这一路上,萧姨娘看出来离了家的大小姐是个极有成算的人。
心中感慨着当年的小娃娃长大了,同时也为夫人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