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回禀皇上,莞妃娘娘的龙胎一切都好。只是娘娘先前身子有些虚弱,需得用些药调理。”“苏培盛,你跟着温太医到太医院取药。”
待屋里只有二人时,皇上笑着开口。
“嬛儿,朕觉得温太医医术不错,想要让他每月去甄府为你家人请脉。你觉得如何?”
“臣妾多谢皇上关怀。温太医医术虽好,但母亲和妹妹不方便见外男。”
见皇上多次提到温实初,甄嬛便婉拒了皇上的好意。
皇上见甄嬛态度坚决,便不再提及此事。
临近晚膳时,皇上又召了祺贵人与何常在到主殿用膳。
期间活泼的祺贵人一直开心地同皇上以及甄嬛聊天,心中藏着事的皇上在饭后随着浣碧回了西偏殿。
“莞姐姐,嫔妾听闻您对何常在多有看顾,可她怎能暗中使小动作将皇上勾走?”
“嫔妾分明瞧见......”
甄嬛柔声的打断了她的话。
“祺妹妹,本宫怀有龙胎无法伺候皇上,他去西偏殿也在情理之中。”
“下回皇上去东偏殿,也实属正常。”
“皇后娘娘时常教导众姐妹要......”
甄嬛在正殿开解祺贵人,西偏殿的皇上看了浣碧一眼。
“朕不忍莞妃思念家人,想要派温实初每月到甄府请平安脉,她拒了此事。”
“你跟在莞妃身旁多年,可知其中缘由?”
浣碧缓缓的起身,恭敬答道。
“回禀皇上,温太医的医术乃是家传绝学,在民间亦享有盛誉。甄尚书与温老爷是至交好友,随时可到相隔不远的温府请人过门看诊。”
“莞妃娘娘可能是因此婉拒了您的好意。”
第195章
邀众人听戏“朕竟不知甄温两家有这样的渊源。”
皇上眉头微蹙,神色难辨地看向正殿。
看来甄府也不像莞妃嘴上所说的那样守规矩。
她才过了大选,随即温实初就出现在了太医院。
皇上不信天下底下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福宝说只有让皇上对长姐起了疑心,她才会有机会侍寝。
浣碧心中一动,她垂下眼帘,低声为皇上解释。
“皇上,甄府与温府的人都心善,两家相识于微末,多年的情谊自然延续了下来。”
“莞妃娘娘入宫还能碰到熟人,也是两家的缘分。”
“那甄温两家......”
皇上本想要问两家可曾有结成儿女亲家之意,可临到出口却改成了。
“朕累了,早些安置吧。”
身边的人还在翻滚,浣碧连大气儿都不敢出,僵硬的躺在床上。
迷迷糊糊间,她好像听见有人在说话。
早上被帷幔外的声音吵醒,浣碧赶紧爬起来伺候皇上梳洗。
“福宝,快伺候本小主梳洗。”
浣碧虽不记得皇上昨晚说的所有话,但其中的“莞莞”二字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皇上在睡梦中念着长姐的名字,她忍不了,想必景仁宫的皇后多少也会有些想法。
主仆二人赶到景仁宫时,宫门还尚未打开。
浣碧又等了一刻钟左右,江福海亲自将人领了进去。
“嫔妾参见皇后娘娘。”
未施粉黛的皇后温和地看向恭敬行礼之人,关切开口。
“你昨夜才伺候了皇上,怎不多睡会儿?”
“娘娘,嫔妾有事上禀。”
浣碧看了一眼帮皇后梳头的剪秋,小脸涨红的说。
“皇上昨夜说了梦话,嫔妾听到他喊了莞妃的名字。”
“喊了莞妃的名字,如何称呼的?”
皇后不自觉的提高了声音。
“回娘娘,皇上在梦中喊莞妃‘莞莞’。嫔妾听得一清二楚。”
正在忙活的剪秋神色一变,“娘娘,兴许是何常在听差了。”
“秋答应,皇上在梦中提及了要将红梅移植到碎玉轩。”
浣碧可不知道她胡诌的这句话令原本就紧绷着的皇后眼眶发热,心中的防线瞬间被触动。
她绝对不允许甄嬛成为下一个柔则。
“本宫信你所说,你先到外头喝茶。”
剪秋客气地将浣碧送到门口,转身担忧看向沉默盯着镜子的皇后。
“剪秋,皇上这是要让本宫再尝尝当年的噬心之痛啊。”
“本宫绝对不会让那个贱人的事情重演。”
红着眼睛的宜修眼中闪过锋芒。
甄嬛不能留!
“剪秋,快伺候本宫梳洗!”
皇后一出来,安陵容同众人一起请安。
“臣妾(嫔妾)参见皇后娘娘,愿娘娘万福金安!”
“都平身吧。”
安陵容注意到皇后今天多看了甄嬛好几眼,还笑盈盈地让她好好安胎。
“本宫想着年后有些清静,特请了戏班子来热闹一番。”
“明日各位就不用赶早来请安,巳时之前赶到戏台即可。”
“多谢皇后娘娘体恤。”
皇上崇尚节俭,皇后一向紧随其后。
这回难得发善心邀请众人听戏,让众人如何不高兴。
皇后此举显然是来者不善。
安陵容只想拉着华贵妃做一个安安静静的看戏人。
“淑贵妃妹妹,你说那位怎会如此好心地邀请众人听戏?”
“皇后娘娘心疼后宫的姐妹,想让大家乐呵乐呵。”
“华贵妃姐姐,咱们还是回去想想明日点什么戏。”
戏中人也是宫中人,安陵容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戏单送到皇后的手上,她笑着看向众人。
“本宫觉着《劝善金科》与《瑶台》挺不错的,先唱这两出戏吧。”
紧接着她又命人将戏单递给了华贵妃。
见皇后开局劝人向善,又自比为瑶台慈母,不要脸的给自己贴金。
华贵妃随手一指,“本宫就点个《倩女离魂》吧。”
“华贵妃出身武将世家,怎不点一出《薛丁山征西》?”
“年大将军战功赫赫,恰如唐朝大将薛丁山,征西成功,扬名千古。”
皇后安插在内务府的人手接连折损,她对华贵妃恨得牙痒痒。
年羹尧在皇上即将清算时因伤去世,这其中有没有猫腻还是两说。
华贵妃抬起头,对上了皇后真诚无比的目光。
“既然皇后娘娘喜欢,那就点这一出吧。”
不过她也是有脾气的人,“说起薛丁山征西,倒不得不提这樊梨花了。你说这樊梨花,千方百计地讨夫君喜欢,可是她夫君只真心喜欢别人,休了樊梨花三次。”
“本宫若是樊梨花,宁可下堂求去,总比眼睁睁看着夫君人在心不在的强。”
她话说完,视线在甄嬛和祺贵人身上来回移动。
“本宫瞧着皇后娘娘为皇上挑选的祺贵人就很不错。”
“不仅出自满军旗,还明艳动人。”
“华贵妃娘娘说笑了,嫔妾蒲柳之姿,怎敢......”
祺贵人自觉华贵妃说不出什么好话,连忙起身反驳。
“祺贵人,本宫不是多心之人,你安心听戏。”
随后她笑着看向戏台。
“做得正妻就要有容人的雅量。夫君再宠爱妾室也好,正妻就是正妻,即便是薛丁山休了樊梨花三次,还不是要三请樊梨花吗?”
“到底是那樊梨花有身家,出身西凉将门的嫡出女儿。若是换做庶出女儿,再没有这移山倒海的本事,那可真是死路一条了。”
“您说是不是啊,娘娘?”
华贵妃不甘示弱。
她可是知道自皇后小产后,皇上再也没与她同过房。
若是太后哪日不在了,皇后的位子会不会换人坐还不好说。
华贵妃深知自己没这个机会,但能给皇后添堵,她怎会放过。
“华贵妃,樊梨花先后为薛丁山生养了四个儿子,作为将门虎女的你可要尽早为皇上开枝散叶。”
皇后大度的劝说。
“这后宫之中只有三位阿哥和三位公主,还是少了些孩子气,诸位妹妹可要争口气。”
“臣妾(妾室)谨遵皇后娘娘教导。”
其中就属满脸笑意的祺贵人喊得最大声。
“大家用些糕点吧,都别拘束。”
“皇后娘娘,还是您心疼人。”
一心想讨好皇后的祺贵人逮着机会就说皇后的好话。
敬妃笑着接了一句,“祺贵人可真会说话。”
“嫔妾家中有两个庶出的妹妹,却和她们说不上话。这一瞧见皇后娘娘,心里的话止不住的往外冒。”
第196章
逾制的礼服敬妃恨不得一巴掌打在自己的嘴上,这祺贵人怎哪壶不开提哪壶。
整个屋里除了不被甄家承认的浣碧,也只有皇后是庶出。
祺贵人见气氛凝滞,也反应过来可能犯了皇后的忌讳。
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嫔妾无状,请娘娘恕罪。”
无意掀起话头的敬妃也跟着求情。
“皇后娘娘,祺贵人她不是有心的。”
“无妨,都看戏吧。”
浣碧的目光在慌乱的祺贵人身上扫过,陷入了沉思。
皇后娘娘可真看重祺贵人呐。
安陵容安静地吃着景仁宫小厨房准备的点心,默默地点评。
可惜皇后娘娘没给大伙儿炖一锅老鸭汤,天冷最适合用一碗汤。
皇后心情不太好,让人将戏单往下传,推辞不过的安陵容点了一出《还魂记》。
而这回没有替皇后解围的甄嬛则点了一出《墙头马上》。
一对相互爱慕的男女私奔后被家人发现,几经周折后又团圆。
皇上赶过来时,台上正唱着这出戏。
得知时莞妃娘娘所点,他黑着脸回了养心殿。
“江福海,你是说皇上曾经来过?”
“回皇后娘娘,当时台上正唱着莞妃娘娘所点的《墙头马上》。”
皇后笑盈盈地抚摸着手上的护甲。
“少年慕艾最是动人,皇上兴许是有所触动吧。”
戏文中的“私奔”可真戳人心。
“剪秋,你过来,让咱们的人......”
何常在用温实初给甄嬛点眼,皇后想让她再去添把火。
这事儿也只有曾经伺候过甄嬛的浣碧才能做。
“启禀娘娘,何常在求见。”
“让她进来吧。”
浣碧将打开的锦盒恭敬地呈在皇后娘娘面前。
“娘娘,嫔妾知晓娘娘欣赏牡丹,特绣了一把团扇。”
“柳先生曾经说过‘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出自唐朝刘禹锡的《赏牡丹》)
“在嫔妾心中,唯有百花之王牡丹方能配得上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