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华贵妃喝完四盏蜜水,还觉得苦味儿留在了舌尖。她委屈巴巴地靠在安陵容的肩上,小声表达着不满。
“早知道这么苦,本宫说什么也不愿意吃。”
“年姐姐,良药苦口。你感受一下,肚子可有好受些?”
华贵妃摇了摇头,不过她大声的吩咐着。
“颂芝,本宫想吃肉糜粥,快去做。”
颂芝笑呵呵地领命,没多久就端上了一碗香气扑鼻的肉糜粥。
华贵妃抱着安陵容的胳膊蹭了蹭,有些扭捏的开口。
“陵容,本宫这几天没用多少膳食,手上没什么力气。”
“好,妹妹伺候华姐姐一回。”
安陵容在颂芝感激的目光中端起了碗,如同照顾弘瞻一样耐心地给嘴唇发白的华贵妃喂粥。
还剩小半碗时,她给颂芝使了个眼色。
在安陵容的投喂下,华贵妃足足用了两碗肉糜粥。
“淑贵妃娘娘,多谢您能来看主子。”
“奴婢真不知该如何感激您。”
娘娘身子弱,吃什么都往外吐。
今日在淑贵妃娘娘细心地照料下,不仅用了几盏花蜜水,还喝了两碗稠粥。
颂芝喜得不知如何是好。
“颂芝,你言重了。本宫与年姐姐之间无需如此客套。”
“本宫猜测应该是年姐姐腹中孩儿体谅她的不易,往后年姐姐就能正常用膳食。”
安陵容将她孕期的注意事项一一说与颂芝听,自然又得了颂芝的千恩万谢。
他们一行人在颂芝的不舍中出了翊坤宫。
颂芝确实是太热情了,她怕自己做不好,还盛情邀请安陵容留宿翊坤宫。
宝鹊心有余悸地询问。
“娘娘,咱们明日还要来这里吗?”
“不宜来得太频繁,见机行事吧。”
安陵容相信保胎丸的奇效。
“奴婢咸福宫如意参见淑贵妃娘娘,愿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吧。”
她记得行礼的这位是敬妃身旁的大宫女如意。
“贵妃娘娘,内务府送到咸福宫的礼服有损,无法赶在册封典礼前修复。”
“主子派奴婢前来向您求助。不知娘娘能否将您的妃位礼服借出?”
如意这么一说,安陵容就知晓皇后又在礼服上动了手脚。
“此乃小事一桩,本宫应下了。”
第218章
揭发敬妃算是尔虞我诈的深宫之中难得的良善之人,对新入宫的妃嫔多有提点。
安陵容对她的印象还不错。
再者她的贵妃礼服被皇后动了手脚,出于同病相怜,安陵容也会将妃位礼服借给她。
还有一点是甄嬛莫名其妙地同她套近乎,安陵容怕她跑过来借礼服。
天黑后,焦急等待的敬妃终于收到了来自永和宫的礼服。
如意小心翼翼地撑开华美的礼服,带着喜悦向敬妃禀报。
“娘娘,贵妃娘娘送来的的礼服完好无损。”
“这绣工可真精美,您快试试。”
“好,本宫这就试试。”
敬妃走近,细细打量礼服。
从精致的料子和精湛的工艺来看,这件礼服显然是内务府新近赶制的精品。
当年淑贵妃诞下六阿哥得以晋位,有太后与皇上在后面盯着,这才没有被动手脚。
她的七阿哥是抱养的,能升到妃位已是意外之喜。
敬妃爱惜地穿上礼服,在房间里轻盈地走了几步。
“这件礼服很合身。”
淑贵妃命人送过来时吩咐过,若是不合身,可自行修改。
穿着礼服的敬妃对安陵容感激进一步加深。
“如意,将这件的礼服藏好,别叫人瞧见了。内务府送来的破损礼服继续修补。”
换下礼服的敬妃压低声音吩咐。
膝下已有孩儿,她的封妃大典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因着敬妃借礼服之事,安陵容特意派人打听过,甄嬛的礼服还在赶制中,并未提前送到碎玉轩。
“宝鹊,本宫担心敬妃与莞妃的封妃大典出现意外,让咱们碎玉轩的人安分一段时日,暂时不要往外送消息。”
“还有皇上给阿哥、公主们赏赐了新料子,你明日替本宫送一碟桂花糕到养心殿致谢。”
赏赐是苏培盛送来的,其中还夹杂了几匹金黄色的绸缎,明显是皇上趁机赏给她的。
一心仰慕皇上的安陵容怎能不有所表示。
三日后的养心殿
皇上正埋头处理宫务,进来添茶的苏培盛小声禀报。
“启禀皇上,鄂敏大人在殿外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鄂敏?宣他进来吧。”
皇上记得这人与甄远道同在督察院任职,他当即沉下了脸。
若是鄂敏也像甄远道一样的不识趣,他绝对不会姑息。
“奴才鄂敏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
“平身吧。”
皇上强忍着心中的不耐将人喊起来,犀利的双眸紧紧的盯着站在大殿中央的鄂敏。
“奴才多谢皇上恩典。皇上,奴才此次有事禀报。这本诗集乃是钱名世的《古香亭诗集》,其中诗语悖逆,大逆不道。”
“而奴才无意中发现,甄远道大人竟然私藏此诗集。”
鄂敏恭敬的呈上手中的诗集。
“奴才也是从甄远道大人那里得知,他觉得此诗集不错,便拿回家中赏玩。”
“但奴才知晓钱名世与年羹尧是先帝爷同年的举人,且关系密切。”
“皇上仁慈,在飞扬跋扈的年羹尧病逝后,并未追究其家人与同党。”
参与搜集年氏一党罪证的鄂敏可是知道皇上心中的憋屈。
年羹尧旧疾复发去世,用自己的命算计了皇上一场。
他从女儿的家书中得知华贵妃的恩宠不大不如前,就能从中窥出皇上对年氏一族以及同党深深的不满。
这回拉甄远道下马的同时也不忘给嘲讽过女儿的华贵妃添堵。
皇上神色不定的翻开了手中的诗集。
“甄远道是如何得到这本诗集的?棋盘街上可能买到?”
夏刈派出去的人跟了甄远道一段时间,知晓他喜好收藏书籍。
“这诗集并未刊印,奴才想着须得同钱名世有着特殊的关系才能得到。”
“奴才也是在甄大人家偶然瞧见的,才费尽心思得到了一本。”
鄂敏解释着他手中诗集的由来。
皇上将诗集胡乱翻了几页,“朕记得甄远道与年羹尧素无往来。”
“奴才也是这么想的,或许是甄大人欣赏钱名世的文采或者其它也尚未可知。”
“但甄大人收藏的这本诗集大有深意。”
“其中不乏阿谀奉承年羹尧之作,还极力推崇被皇上圈禁的十四王爷与十王爷当年的西征之事。”
“你是说甄远道收藏此诗是为了同情圈禁的二人?”
十四王爷是皇上心头的一根刺。
他是先帝和太后都宠爱的孩子。
尤其是太后,见到先帝的传位诏书之时,不仅没有丝毫的喜悦,还一度质疑皇上篡改了圣旨。
皇上听到鄂敏的话,再联想到甄远道一意孤行的为老十四和老十手下的文人求情,直接黑了脸。
“奴才不清楚甄大人是否同情十四王爷,但莞妃娘娘曾经与十福晋走得近,且曾经求皇上封爵于十王爷之子确实是事实。”
“鄂敏,你与甄远道同在督察院任职,为何要向朕揭发此事?”
皇上怀疑的目光不停地在鄂敏身上扫视,仿佛想透过官服看透他的内心。
“奴才与甄大人确实同在督查院围观,交情也不错。但奴才身沐皇恩,一心忠于皇上,绝不敢徇私。”
鄂敏怕皇上对他参上司不满,又描补道。
“奴才猜测甄大人心中仁慈,兴许一时间没拐过弯儿来。不若让奴才回去劝劝甄大人?”
“奴才听祺贵人说,莞妃娘娘正怀着龙胎,若是甄大人遭了训斥,怕是.......”
“好,朕就给你几日的时间来劝告甄远道。”
“你跪安吧。”
躬身退出养心殿的鄂敏琢磨着给女儿送一封家书,到时候前朝与后宫一起发力,将甄家摁得永无翻身之机。
皇上摩挲着手中的诗集,高声吩咐。
“苏培盛,摆驾碎玉轩。”
“皇上万福金安。”
扶着肚子的甄嬛含笑行礼。
“快起来吧。朕得了一本诗集,特拿来与嬛儿共赏。”
甄嬛接过皇上递过来的诗集,好奇的询问。
“这钱名世是谁?”
“你瞧瞧便知。”
不知内情的甄嬛坐在榻上翻阅起诗集,随意扫了两眼,便皱起了眉头。
“也不算好诗。”
皇上不紧不慢的询问。
“你说这诗并不好,外头也不常见,谁会特意寻来珍藏呢?”
“大约是真心喜欢或者是亲朋故友的所书吧。皇上今日怎会问起臣妾这个?”
甄嬛觉得几日不见的皇上有些奇怪。
“今日无意中翻到了这本诗集,就想拿来给你瞧瞧。”
“你怀有身孕,早些歇着,朕去瞧瞧祺贵人。”
“臣妾恭送皇上。”
紧紧握着诗集的甄嬛目送皇上入了东偏殿,她在皇上的身上察觉到了疏离感。
甄嬛摸了摸微凸的小腹,又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第219章
纯元皇后的故衣“奴婢(奴才)恭喜娘娘晋升为莞妃!”
碎玉轩的宫人们喜气洋洋地向主子道贺。
“都起来吧。”
甄嬛含笑让白芷送送册封官,并送上一些赏赐。
崔槿汐轻声提醒。
“娘娘,册封礼毕后,您还需前往景仁宫聆听皇后的训导,并向皇上、皇后谢恩。”
“方才册封官已提醒过,本宫记着呢。”
“流朱,将礼服拿来给本宫换上。”
流朱小心翼翼地呈上内务府一大早送来的礼服。刚将礼服展开,她惊讶得“哎呀”出声。
“主子,这......这礼服有破损。”
一道醒目的口子赫然出现在精致的礼服前,无法遮掩。
“主子,这......该如何是好?”
崔槿汐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如此重要的时刻,怎会出现如此纰漏?
甄嬛的脸色也变了,但她努力保持镇定。
“册封的礼服形同御赐,怎可有一丝损坏?”
“倘若谢恩时被发现,岂非是欺君之罪?”
“流朱,方才送礼服过来的内务府姜总管呢?”
“回禀娘娘,姜总管刚送完贺礼,还在院子里呢。”
流朱知晓此事非同小可,急速答话。
姜忠敏一进来,流朱就将破损的礼服拿给他看。
“奴才办事不力,请娘娘责罚!”
“姜总管,这破损的礼服来自内务府,上头追究起来,你也脱不了干系。”
“本宫找你来并非兴师问罪,而是想问问可是有补救之法?”
姜忠敏吓得跪在地上回禀。
“娘娘,此礼服以金丝织造,极为珍贵。若要修补,需重开库房,取出金丝。但此举动静太大,且修补也需两三日方可完工。”
崔槿汐在旁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