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腹中孩子瓜熟蒂落之际便是卸磨杀驴之时。这么一想余莺儿怎么坐得住。
她通红的双眼盯着里间,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躲过这一劫。
“哈哈哈......”
猛然传来的大笑声吓了余莺儿一跳。
她匆匆的赶到里间掀开帷幔,发现张嘴大笑的人正闭着双眼。
“你放心......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余莺儿一听见那个大逆不道的字,瞬间觉得眼前一黑。
她顾不上尊卑,将床上的另一个枕头够过来,盖住了四阿哥张张合合的嘴。
听着枕头下传来含糊不清的声音,余莺儿情急之下跑出了门,惊慌失措的将还未躺下的李玉拽到寝宫。
“庶福晋,您怎能这样对主子?”
面对李玉的质疑,她一把将枕头掀开,惊人的话语再次冒出来。
“李玉,将朕的......”
这回不用余莺儿解释,李玉主动抢过她手上的枕头,用力的盖在了说浑话的主子嘴上。
“这这这......”
李玉的惊慌成功的让余莺儿安了心,她熟练的点燃了安神香。
“咱们出去说吧。”
一坐一站的两人足足沉默一一炷香之久,余莺儿厉声质问。
“李玉,你一直跟着四阿哥,能不能和我说句实话,主子是不是存了......”
抹了脸上虚汗的李玉低声回复。
“是,一直都有。即便主子爷伤了脸,他也从未放弃过。”
“我原以为主子爷......没想到这次病后倒是将野心展现了出来。”
“李玉,四阿哥说的话要是传出去,皇上兴许会留他一命,但咱们可就未必。”
余莺儿不舍的摸着腹部。
“我家里没什么人,但腹中还有孩子,真的不想死。”
“李玉,你哥哥不是说过,要过继个孩儿给你摔盆子,你舍得年纪轻轻的离开人世?”
李玉想到活泼可爱的小侄儿,艰难的张开了嘴。
“我......我......”
见李玉一脸的为难,动了狠心的余莺儿再接再厉的劝道。
“你想想年节时给你缝制衣衫的母亲,还有一心盼着你回家团圆的老父......”
李玉捂着耳朵打断了她的话。
“你让我好好地想想。”
“行,你在大厅里好好想想,我不逼你。”
余莺儿的意图很明显,她强逼李玉在忠心和性命之间做出选择。
痴长四阿哥几岁的李玉自幼便在他身旁伺候,也是四阿哥最得力的心腹。
他不仅掌管着畅春园里伺候的宫人,还对外头的皇庄和铺子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的能人,余莺儿一定要紧紧地抓在手上。
余莺儿盯着脸色不停变换的李玉,深深地吸了几口气。
昨夜的噩梦过后,她总要时不时地大吸几口气来消除内心的恐惧。
两刻钟后,余莺儿见李玉缩在角落里不说话,她慢条斯理的整理了一下宫装,缓缓的走到李玉面前。
趁着他怔愣之际,一把将他的手拿起,快速的按在自己温热的小腹上。
“李玉,我昨夜做了个梦,梦到腹中孩儿的是个男娃娃。”
她声声细语地说道。
“他拉着我在花园里赏花、扑蝶,临别前孩子哭着恳求我,这回一定要让他来这人世间走一遭。”
李玉的手如同触火般想要往回缩,但余莺儿却紧紧握住不放。
“李玉,两年前的那碗堕胎药是你亲手端给我的,我求你给腹中这个孩子一条生路,好不好?
”
“那个孩子他回来了找我了,我无法眼睁睁的看着他一出生就过着幽禁的生活。”
余莺儿瞧见了李玉脸上的纠结,作势要跪下。
“余娘子,您不必如此。”
李玉连忙将人拦下,余莺儿是皇上赐给四阿哥的庶福晋,他怎敢受她这一礼?
再说余莺儿说得没错,她头一回怀上的那个孩子的消失确实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玉想到家中鬓边灰白的双亲和才出生不到半年的小侄子,闭着眼睛轻轻地点了点头。
他倒是不怕死,但家里人可不能因着主子爷的妄言而受到牵连。
当今皇上对那些争位失败的王爷是什么态度,前朝后宫那是没有人不知道的。
王爷们暗中下绊子遭了皇上的记恨,若是主子爷大逆不道的话传了出去,这后果绝对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
李玉轻手轻脚的进了一趟里间,瞧见四阿哥已然陷入沉睡,但半边脸上却挂着笑容。
他红着眼睛给四阿哥掖了掖被子,毫不犹豫地又点燃了一根安神香。
余莺儿将他的动作收在眼底,轻声询问。
“李玉,你可有什么避祸的好法子?”
李玉脑子一转,就想出了他们以后的路。
“主子爷情绪不稳,可借着病重暂时闭门谢客。待太后的哭灵结束,你到养心殿代四阿哥向皇上辞行。”
“我不是应该要向贵妃娘娘辞行吗?怎么还要去养心殿?”
余莺儿心中有些疑惑。
皇上的龙威慑人,她从前远远瞧见时就恨不得触地行礼,这如何敢主动出现在皇上的面前。
余莺儿心里对皇上有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恐惧。
“庶福晋,皇上曾经承诺过主子,待守孝结束便封他为固山贝子。您要早些为腹中孩儿筹谋。”
李玉这么一解释,余莺儿便懂了他的意思。
她借着四阿哥的名义向皇上辞行,也是换一种方式提醒皇上别忘了当初的承诺。
四阿哥被封了固山贝子后便再也不是默默无闻的光头阿哥,内务府每年都要按品阶发放俸禄和年节赏赐。
他们这一行人入宫也不算毫无所获。
“李玉,还是你的脑子灵活。只是四阿哥他受了大刺激,我怕他会当着外人的面喊出不合规矩的话,这......”
这是余莺儿最为担忧的。
“请庶福晋放心,奴才会贴身伺候主子。”
隔日张五味一瞧见李玉肿起的另半边脸,诧异地眨了眨眼睛。
“李公公,你这脸可是四阿哥......”
他话未说完,就被李玉矢口否认。
“张太医,这是奴才不小心在墙上磕的。主子爷早已入睡,您快去给他把脉吧。”
他的遮掩让张五味更是确定昨夜四阿哥又发了狂。
因而李玉再次问他要安神香时,张五味从药箱里掏出了满满两匣子。
没过多久,拎着药箱的张五味小跑着进了养心殿。
“皇上,微臣无能,无法舒缓四阿哥的心病,求皇上治罪。”
皇上头疼地揉了揉脑袋,压着怒气询问。
“你给朕说说,弘历又做了什么?”
“回皇上,阿哥所一名贴身伺候四阿哥的小太监,接连遭遇了烫伤和搧打。微臣给四阿哥把脉时,发现他指甲缝里藏着带血的肉丝,这与小太监脸上的挠痕吻合。”
多年前张五味的夫人一眼看中了他的脸,两人才有机会喜结连理。
虽说他现在上了年纪,但却是很在乎这张脸。
皇上瞪了一眼苏培盛,这狗奴才根本没将阿哥所有奴才受伤之事上禀。
“除了小太监受伤外,可还有其它人遭了殃?”
苏培盛这回可不敢隐瞒,他抢在张五味之前开口。
“回禀皇上,奴才昨日去阿哥所时听人说余庶福晋动了胎气。这事想必张太医更清楚,请他给您细说。”
闻言的张五味在心中暗骂苏培盛的小心眼儿,嘴里倒是没停。
“皇上,余庶福晋说是没走稳不小心撞到了脸,引起了腹部的不适。微臣仔细检查过,余庶福晋应该是腰部碰到了什么东西上才导致动了胎气。”
“张五味,余氏可是不小心将脸撞到了弘历的手上?”
皇上见他不接话,便冷笑了一声。
“你们一个个的倒是挺能瞒的啊?张五味你昨日说为了让弘历少受罪,要增加几味安神的药材,想必也是防着他性情大变打人吧?”
“微臣(奴才)该死,请皇上恕罪。”
跪在地上的张五味心里发苦,方才怎么就一下子没忍住呢。
他是个太医,又不是长舌妇,怎会拉着皇上诉苦?
第361章
灵堂晕倒“行了,张五味,你退下吧。”
皇上出声赶人。
方才听闻弘历性情大变,竟对身边伺候的人动手,他心中确实不悦。
宫中明文规定,不得对宫人进行打骂,尤其是不能打脸这类显眼的地方。
弘历他无视宫规,公然对皇家的奴才出手,这样暴戾之人不能久留在宫中。
皇上拧着眉将放下的奏折拿起来。
“苏培盛,你命内务府尽快将老十的府邸收拾出来,以方便弘历入住。”
苏培盛明白主子爷真的打算将四阿哥放在京城中盯着。
他想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
“皇上,那座府邸是亲王府的规格,请问这回内务府按照何种规格收拾府邸?”
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住宅都有规定,不能逾制,除非某位宗亲深得皇上的宠爱,才会破例赐予超出品阶的府邸。
而多次引起皇上不满的四阿哥显然不在这个行列中。
“按照贝子的规格布置府邸,多出来的院子都上锁,逾制的东西全部拆除。”
皇上冷冷地下令,他不想给弘历留下任何不切实际的遐想。
“奴才遵命。”
恭敬领命的苏培盛倒退着出门,亲自往内务府赶过去。
四阿哥在宫里头不老实,得尽快将人送出去。
苏培盛一到地方就求见了被皇上罚了三年俸禄的庄亲王允禄。
“王爷,皇上有命,要求尽快将.......”
“苏公公,这等事情何须你亲自走一趟,派人来说一声就成。本王定会催底下人尽快完工,绝不耽误四阿哥出宫养病。”
允禄客气地请苏培盛坐下,亲自给他倒了一盏茶。
“上回多谢苏总管手下留情,本王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皇上彻查内务府贪腐之事后,发现他确实不知情。
虽将软禁起来的夫妻俩放了出去,但皇上也对他进行了惩罚,由苏培盛盯着打了二十个板子。
若非苏培盛放水,他现在也不能这么早跑到内务府来当值。
苏培盛连忙将茶盏放低,笑着解释。
“王爷,您客气了。奴才只是奉命行事,主子说内务府捅的篓子太大,不对您示以惩戒将难以服众。”
内务府向来是由皇室宗亲来管理,其它王爷各司其职,也只有在内务府混了多年的庄亲王识时务又正清闲。
这也是皇上没一把将人撸下去的原因。
在苏培盛看来,主要是庄亲王老实,对上位者无条件地服从。
只可惜在阿哥所养伤的四阿哥看不透,不然怎会只得了一个贝子的封赏。
苏培盛一回去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与庄亲王的对话上报。
“皇上,王爷感动得泪水横流,非要强撑着过来给您谢恩呢。”
皇上不满地瞪了一眼打扰他处理奏折的苏培盛,挥手让人出去。
小半个时辰后,夏刈悄无声息的跪在案桌旁边,低声禀报。
“启禀皇上,副统领传回的消息,皇陵庄子上发生的事情已在附近传遍了,正在向京城这边蔓延。最迟明日午膳前将传遍京城。”
“你们做得很好,注意后面的把控,别被有心人利用。”
皇上关注完散布谣言之事,又不经意间问起。
“果郡王送给阿哥们的小册子之事查得如何了?”
“回皇上,那批装着小玩意儿的箱笼是郡王府的管家带人在京中各处采买的,小册子来源于太后母族开的一间书坊。”
“据当时结账的小二所讲,阔气的管家随意扫了眼就直接将三本小册子包圆了,还嫌弃书坊里存货不足。”
“小册子上绘画的原稿是一位落魄曹姓读书人所提供。”
这事儿查到最后就完全纯属巧合。
那位曹姓的读书人也曾是后宫某位贵人母族之人。
不过谨慎的夏刈可不会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
上头的那位主子爷疑心很重,他不会平白给自己惹麻烦。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皇上掏出屉子里的三本小册子看了良久,让苏培盛将其收归库房。
太后的丧期一结束便会停灵他处,到时候宫里应该就能恢复如常吧。
他也正好趁着春耕外出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