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太妃一走,他又隐入了黑暗中,心中却是翻腾不已。阿晋听着屋里传出来的低语,往远处又挪了挪。
屋里的舒太妃亲手将果郡王扶起,眼中满是慈爱与无奈。
“允礼,额娘方才是太过担心你,才会那般失态。”
“你皇阿玛早早地抛下咱们母子。额娘生怕你折在了心狠手辣的皇上手中,做梦都在祈求先帝爷保佑你。”
“可怜你遭了一次又一次的大难,是额娘没本事护你周全。”
“若是你......”
“额娘,儿臣知错,以后再也不会犯了。”
果郡王红着眼睛保证。
“好,额娘信你。额娘让甄氏到禅房偶遇皇上,也是存着让她早日回宫的心思。”
舒太妃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隐瞒了让崔槿汐再次上报甄家人惨状之事。
“她腹中的孩子实际上已经满了五个月,若是再不回宫,到时候怕是遮掩不住了。”
“额娘知道你心里对她再次伺候皇上觉得膈应,但这是咱们母子最后的机会了。”
果郡王闭上眼睛,最终缓缓点头。
“儿臣明白,明日就会去见甄氏一面。”
他身有残缺,却不得不狠心将自己的骨肉再次推入皇上的名下。
这其中的个中滋味,旁人是无法体会的。
第537章
宫外来信“嬛儿!”
甄嬛一回头,就看到了对着她笑得如沐春风的果郡王。
她心中涌起一股冲动,想要扑进他的怀抱,倾诉这数月来的思念与苦楚。
然而一想到自己如今的身份,便怎么也迈不开步子。
只得生硬地打了声招呼。
“王爷,您办完差了?”
“嬛儿,你怎会如此生分?从前可是叫我名字的。”
果郡王上前一把将人搂在怀里,仿佛要将所有的思念都融入到这个怀抱中。
“上回匆匆一见,我离开时,你又昏睡着。眼下好不容易闲着,咱们终于能好好的说说话了。”
“王爷......”
甄嬛轻轻地将果郡王推开。
“您能平安归来,嬛儿便放下心了。”
“嬛儿,你......”
眼见王爷好似要纠缠,崔槿汐连忙进屋,小声提醒。
“娘娘、王爷,赐字圣旨已下,请二位注意言行。”
“原来不是谣言啊!嬛儿,你又当回了娘娘?”
果郡王不可置信地盯着甄嬛。
“一别五个月,变化竟如此之快,你又成了娘娘,当真可喜可贺!”
甄嬛被心上人看得很不自在,她轻声道。
“你回来了就好。”
“回来了就好?我情愿死在那冰冷的河水里,永远不要回来!”
果郡王激动地抓着他的双肩,犹如受伤的野兽,眼中闪烁着愤怒与痛苦。
“嬛儿,我是想着你,我才能回来的呀!”
“可我一回来,却要亲眼看着你重回皇兄的身边。”
甄嬛想到崔槿汐所提醒的话,狠心开口。
“你假若不回来,就会一直以为我等着你、盼着你。你假若不回来,就不会知道我是这样一个无情无义的女子!”
她抬起头直视着果郡王的双眼,声音坚定而冷漠。
“我本就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女子!”
她的家人已在回来的途中,甄嬛不能再给家人带去不幸。
她在心底默默的流泪:允礼,对不起!现如今这样的局面无解,我也只能欺骗你。
“无情无义?无情无义!”
果郡王红着眼睛低喃。
甄嬛见不得他这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狠心驱赶。
“本宫愧对王爷,再说也无益,王爷请回吧。”
果郡王一声不吭地出了院子。
甄嬛听到白芷关门的声音后,扑在床上用被子捂着头,双肩细微地抖动着。
崔槿汐轻轻地扯了扯被子,温声劝道。
“主子,奴婢知道您难受。但若是您此时不控制情绪,被王爷察觉您的不舍与痛苦,到时可能会横生枝节啊。”
“咱们断了高长进那条线,还要想别的法子回宫。您......”
“槿汐,是我没守住心,以后不会了。”
甄嬛将身上的锦被扔到一旁。
“劳烦你伺候我梳洗,再上个衬气色的妆容吧。”
“好!主子您想通了就好。”
崔槿汐脚步轻快的出去打水。
甄嬛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又将白芷喊到身旁小声叮嘱了几句。
日落月升,白芷打着火把敲响了安栖观的门。
“太妃娘娘万福!”
舒太妃关切地看向白芷。
“月黑风高看不清路,你怎在这个时候出门?可是嬛儿有什么事情?”
“小姐让我来找王爷的。”
白芷离开时,手上拿了一个不小的包袱。
安栖观外的高手众多,她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匆匆回到住处向主子复命。
“主子,这是里头的都是您亲手给王爷做的衣衫鞋袜与荷包,还有往来的书信。”
“您看如何处理?”
“拿过来给我瞧瞧吧。”
看着甄嬛一样又一样的细细检查,白芷暗自庆幸,还好她没在路上动手脚。
片刻后,甄嬛不舍地摩挲着一件青绿色的外袍,轻声吩咐。
“你拿到小厨房里烧了吧。”
这些东西本就不该存在在这个世上,它们只会成为两人的催命符。
“是,奴婢这就去。”
白芷婉拒了崔槿汐的帮忙,一板一眼地当着她的面将包袱里的东西全部塞进了冒着火光的灶洞。
她拿着烧火棍在里面搅了搅,确定都烧成了灰烬后,笑着对站在身旁的人说。
“槿汐姑姑,您请放心,白芷烧得很干净。”
她拍了拍衣服上的灰,拉着人一起去复命。
“主子,奴婢和槿汐姑姑将包袱处理掉了。现在天色不早了,奴婢伺候您歇息吧。”
“好。”
甄嬛折腾到半夜都未合上眼睛,她侧头望向安栖观那边。
允礼是否也如她一样地睡不着呢?
只盼着他不要那么恨她。
诚如崔槿汐所说,高长进一死,她和皇上的联系几乎就断了。
甄嬛思来想去,觉得温实初是帮她送信的最佳人选。
她在心里算了算时间,距离温实初下次看诊还有三天。
这写给皇上的信得提前准备起来。
隔日甄嬛从积云的口中得知果郡王连夜赶回清凉台后,默默地擦拭着眼角。
允礼他还怀念着当初的那个云通房。
只是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她终究是没能守住两人的约定。
这日温实初给甄嬛把完脉,温和的叮嘱。
“嬛儿,脉象显示龙胎无大碍,但你身子虚弱,需得好好补补。”
他想了想,又压低声音劝道。
“你接了圣旨之事已在京中传开,皇上早晚会派人来接你回去。”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你一向通透,我就不多劝你了。”
“我与家父已商量好,甄伯父和伯母回京后,可暂住府上。到时我和父亲会亲自给他们调养身子。”
“实初哥哥,多谢你和温伯父。”
甄嬛心中一暖,微微屈膝行了一个礼。
她将一封信递到温实初的面前,“我远在甘露寺,无法打探到眉姐姐和胧月的消息。劳烦你帮忙将这封信转交到皇上的手中。”
“嬛儿,你想要知道惠嫔娘娘和胧月公主的消息,我这就回宫给你打探。何须劳你费神给皇上写信?”
嬛儿两次都选择了皇上,他不愿意充当这二人的信使。
“实初哥哥,外男打探宫中妃嫔乃是大罪。嬛儿无法眼睁睁地看着你陷入险境。”
甄嬛解释完,将信封塞入了他的手中。
“我的家人即将抵达京城,一切都有劳实初哥哥了。”
“你知道的,自小我就拿你没办法。”
温实初郑重地将盖了戳的信封放入药箱里。
他深知嬛儿和甄家的其它人不能等,一路疾驰,小跑到养心殿外等候求见。
皇上听到温实初的名字,停下了手中的笔。
“苏培盛,让他进来吧。”
“温实初,你在宫门落锁前求见,可是有什么要事?”
“回皇上,微臣今日到甘露寺给贞嫔娘娘请脉,这是娘娘让微臣转交给您的信。”
温实初说着,双手将信封举过头顶。
第538章
自请回宫有眼色的苏培盛轻巧地接过信件,恭恭敬敬地呈到皇上面前。
皇上却并未立即拆开信件,而是居高临下地审视着温实初。
“你为贞嫔安胎把脉已四月有余,她如今状况如何?”
温实初微微躬身,如实禀报。
“回皇上,娘娘腹中龙胎安稳无恙,但娘娘的脉象却显示身子日渐虚弱,需得精心调养才是。”
“微臣从槿汐姑姑那里听说,给娘娘那里送份例的高公公杳无音信,以至于娘娘惯用的补品断了顿。”
温实初是从太医院拿了一些补品,但那只是杯水车薪。
嬛儿本就为了遮掩肚子少吃了许多,这龙胎似乎并不体恤母亲,还未出生就吸取母亲的血肉供养自己。
待孩儿日渐长大,嬛儿的身子怕是要更加虚弱了。
这普天之下,再也没有比皇宫更适合养胎的地方了。
既然嬛儿有意回宫,那他便助她一臂之力又何妨?
“好,朕知晓了,你且退下吧。”
皇上挥了挥手赶人。
待温实初一退出殿门,皇上便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件。
他一目十行地浏览过,脸色却渐渐沉了下来。
“苏培盛,这贞嫔在信中问候了一句惠嫔,剩下的都是问胧月的。居然没有一句关于朕的,那她为何要让温实初将信送至朕这里?”
“朕瞧着这封信明明就是写给惠嫔的!”
皇上的话语中饱含不满。
祈福那日事务繁多,又有后妃和官员女眷在场,他不好对还未回宫的贞嫔表示什么。
难不成她气性小成这样?
苏培盛低声解释。
“皇上,宫规森严。温太医若是将信送入永和宫,那便是杀头的大罪。奴才猜测贞嫔娘娘兴许是想通了这点,才直接给您写信的。”
皇上抖了抖手中的信纸,目光如炬地看向苏培盛:“你的意思是说,贞嫔想借朕之手,将这封信转交给惠嫔?”
他手一扬,信纸不慎从蜡烛上划过。
皇上又快速的收回来,只见信纸上显现出未曾过的文字。
“苏培盛,快多拿几根蜡烛过来!”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当年他惩治贪官污吏时,其中有一贪官就是用特殊的药水记账。
只有用水浸透,才能看到上面藏起来的字。
嬛儿她真是聪慧过人,竟然想到了用这种法子来传情。
从来都未同主子爷分开过的苏培盛也想到了这其中的关窍。
他取烛台时,在心里感叹贞嫔的心思缜密。
若是这样的人回宫,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淑贵妃和六阿哥在主子爷心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