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己究竟是在书里,还是在某个平行世界的巴蜀?江枝呆呆的不拿筷子,旁边巧云和徐二瑞就不敢吃饭,哪怕两个年轻人早已经是饥肠辘辘。
桌下,巧云踢踢徐二瑞的腿,让他说话。
徐二瑞吭哧吭哧道:“娘,小天他……他就是个丧良心的,娘别生气,反正都走了,以后不认他就是。”
江枝慢慢回神:“你说谁?”
徐二瑞嘴巴张合了两下,嗫嚅着重新说道:“小天他、没良心,娘别生气!”
“小天!”听到这名字,江枝心中渐渐有了明悟。
书里结局那个崽子是要当摄政王的,自己只要活到结局,就一定能回到现实。
对,一定要活下去。
书里的世界太残酷,还是赶紧回归现实。
一切都是要失去才知道珍贵。
此时江枝才发现在现代早已经习以为常的和平年代、温饱生活,却是其他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见娘说一句“小天”又在发呆,徐二瑞也不知如何是好。
他想小天本来就不是自家人,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
在巧云的催促下,他正想再开口,就见娘将碗推开:“巧云,你把三碗粥倒进锅里搅和一起,再给我们盛起来。”
巧云惊得站起来:“娘,我不敢!”
江枝自己动手,把三碗饭倒回锅中:“巧云你记住,以后的饭要一样的盛。
我是长辈该吃好的,二瑞是家里劳力该吃好的,你肚子里有孩子更该吃好的,以后我们要顿顿吃好的。”
江枝在农村长大,哪怕再是家庭再困难,也没听说谁家有这种一锅饭分三六九等的吃法。
归根结底一句话,还是粮食不足,物资匮乏造成的。
看着孕妇喝清汤,自己吃不下饭。
徐二瑞搓着手,脸上露出憨笑:“娘,我们能吃什么好的?”
巧云却捏着衣角,脸色涨红:“娘,这、这不合规矩!”
以前在娘家时,她就是最后吃清水泡锅巴的。
到了徐家,婆婆虽然脾气暴躁,清汤薄饭还是让自己吃饱,而吃清水锅巴饭的是小天。
现在小天走了,自然该自己吃。
江枝手在桌上重重一拍:“什么规矩不规矩。这个家只要我一天说了算,你们就得听我的,那就是规矩。”
于是,巧云吃上了她人生中最平等的一顿饭。
虽然不是过年时才吃的那片肉,也感觉心中熨贴。
不过,现在可不是能舒坦吃饭睡觉的时候,一家三口刚刚放下碗,就听院门又被人敲响,小满的大嗓门在喊:“江婶子,二瑞哥,流民进村了!”
第5章
青冈树、青冈子
江枝跟徐二瑞一惊,慌忙打开院门,果然见村外一个方向浓烟滚滚,还有喊声喧闹声传来。
徐小满见两人出来,就道:“二瑞哥,快跟我去,那边打起来了,流民抢东西。”
村里人早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就只剩下寥寥几户人,听到流民抢东西,徐二瑞拖起门边的木棒就跑。
江枝想拦已经拦不住,皱眉看着两人跑进黑夜,只希望徐二瑞能机灵一点。
她有些不解,流民毕竟是外来的,心里没底气,应该不敢真的跟当地人冲突才对。
村里不能再待,明天一早必须上山。
她把院门关上,拉了巧云进屋:“巧云,我们今天晚上不能睡觉了,你困就在桌上趴一会,这样等天亮就上山。”
巧云使劲点头。
家里事她没什么发言权,二瑞说话就听二瑞的。
婆婆说话,自己跟二瑞都听婆婆的。
现在天气还是很冷,江枝在柴房找来一堆木头,也不管能不能烧,直接在堂屋中间点燃烤起火来。
原身以前可能没这样体贴过人,巧云很是不习惯,她就这样隔着火,一眼一眼的偷瞄着自家婆婆。
江枝也不搭理她,原身一向脾气古怪,突然变得有说有笑要吓煞人。
终于外面喧闹渐渐消失,有脚步声往这边来。
徐二瑞敲门:“娘,巧云,快开门,我回来了!”
江枝过去开门,开口就问:“来了多少流民,刚才都干啥了?”
徐二瑞看见屋里有火,就在边上烤手:“娘,是流民来了,还抢东西。”
这不就是废话吗,小满来时就说过。
知道这个徐二瑞老实,江枝只能等他慢慢说。
她表面冷静,心中却突突跳个不停。
生在和平年代,这种情况谁也没经历过,现在只能靠直觉和常识去推测。
巧云把火堆边的滚水倒一碗给徐二瑞,也催促他说发生了什么。
徐二瑞喝一口水,赶紧道:“外面来的流民有二十几个,他们先是要喝水,接着要有才叔拿粮给他们做饭,有才叔家没答应,两边就打起来。
那些流民还差点烧房子,不过我跟小满到时,有才叔他们人也多,已经将流民赶走了。”
“这些流民真是可恶!”巧云低低说一句。
江枝沉吟不语,徐二瑞口中的有才就是白天偷东西的那几户。
仗着自家人多,都是精壮汉子没有将流民放在眼中。
有流民敢抢他们?
现在流民是要变暴徒,离失控不远了,再继续轻视要吃亏。
徐家村这一晚异常平静,又很不平静。
大概是真正感觉到流民冲突起来的可怕,剩下的人都睡不着,随时有人打着火把四下查看。
小满又跑到江枝家来,说爷爷愿意上山,明天就走。
等到天亮,村里冷冷清清没有炊烟,江枝一家也要离开了。
东西全部带上,巧云也要同走,她怀孕五个多月,自己拄着木棒爬山。
徐二瑞一个人搬几个大背篓,只能一趟趟的来回跑。
遇上危险的山路,还需要江枝搭一把手才能过去。
上山的人还有小满和小满爷奶。
小满背着是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人艰难往山上爬,看那双几乎拖在地上的腿,应该是他瘫痪在床的大哥。
两个老人分别扛着包裹,就连那个小女娃都背着自己的东西。
只是上山就这样艰难,要想逃荒就可想而知了。
除去他们,还有其他躲起来的人家也陆续上山,此时没有人说话,每个人心情凝重。
无论是逃去其他地方还是上山,都是放弃自己的家,谁都好不起来。
大家同样走走停停,因为每家的窑口和炭棚都在不同位置,走一段就需要各自分路。
江枝家的位置最高,将全部家当搬到自家炭棚后,大家才长长舒一口气。
村民上山难,那些流民上山就更难,只需要居高临下用石头砸,就可以将人打下去,待在上面暂时安全。
当然,若战乱持续上几年,大燕就再无宁日,在哪里都一样。
三人到现在已经累惨了,先得休息再干活。
昨天晚上烙的粗粮饼和烤的红薯就派上用场。
巧云从旁边收一些树叶干枝,又在避风处用三个石头支起锅灶,接来山泉水烧开凑合一顿。
环境虽然简陋了些,可三人都吃得悠闲,比在村里提心吊胆强。
填饱肚子,精力也缓过来,当务之急就是修整炭棚。
今天晚上需要在山上过夜,露天待着就难熬了。
徐二瑞从旁边找到一些以前剥下来的树皮,又从山崖边割些茅草搭配着用。
虽然这些草在外霜露几个月,叶子已经朽碎,不适宜盖房,但粗杆也总好过漏风漏雨。
前一天清掏过的水塘现在已经没有落叶,巧云在旁边将锅碗瓢盆取出来,一件一件清洗,再放到充当橱柜的篓子里。
上山能携带的东西有限,家里的桌椅板凳和木床没办法搬走,现在棚子里除了几床被子就是光秃秃的泥地。
趁着徐二瑞两人在那边修棚,江枝独自走进旁边的青岗林。
这里有厚厚落叶,她准备收集一些干净的叶子用来铺床,再捡一些好引火的枯枝。
另外,江枝还想碰碰运气,是否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刚刚扒开落叶,下面出现的青冈子让她眼前一亮。
果然有青冈子,而且才过两三月,这些青冈子都很新鲜,一堆一堆躲在叶子下。
有的脱了后面的壳,有的还是装在壳碗中。
青冈树是常绿落叶乔木,耐寒耐贫瘠土质,分布广泛,作用更是广泛。
据《救荒本草》记载:“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其木大而结橡斗者为橡栎,小而不结橡斗者为青冈”。
《救荒本草》还记载其可救饥,“采嫩叶煠熟,以水浸渍,作成黄色,换水淘洗净,油盐调食”。
这些都只是小菜,江枝最看重的还是青冈子去涩后可制作淀粉、豆腐和酿酒,可以当主粮。
这个去涩就很关键。
看着满山的青冈林,江枝露出满意微笑。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抱怨环境,这下吃的用的都有了。
自从穿越到这里,江枝就一遍遍找自己有什么金手指:空间、系统、读心术或者金刚大力的神通。
一天时间过去,一样也没有。
年纪还这样大,连嫁人改变命运的机会都没有。
看来,穿越不一定就有异能,她能依靠的只有知识。
爷爷当年是农村赤脚草医,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江枝从小就跟着爷爷满山转,认识上百种草药,等到长大后自然考进中医学院学了中药。
跟开方看病的中医不同,药学又是另一类专业。
于是,在学校没有学医,倒是学会做膏丹丸散,毕业后进药房抓药,说起来也是专业对口。
只是中药开始规模化大田种植后,产量越来越高,人参都种成萝卜,与之相对的就是越来越萎缩的疗效。
草医更是当成邪门歪道被世人遗弃,她跟爷爷想把草医发扬光大的理想愈来愈远。
随着父母爷爷相继老去后,她也彻底放弃草医梦,就在镇医院的中药房上班混日子。
学过草医还是有好处,比如说在她眼中,一般人看见的杂草,她能当药。
一般人看见的树木,她同样能当药。
此时看到青冈树,别人能想到的是木质坚硬是打家具烧炭的好材料,她脑子自动浮现出其他作用。
除去种子可以吃,青冈树皮具有健脾止泻、收敛止血的功效,可治疗脾虚腹泻、久痢、白带、各种出血和恶疮、痈肿。
现在江枝不用青冈治病,单这些可以吃的种子就足够了。
第5章
修窝棚
等江枝背着满满一筐落叶回到炭棚这边,徐二瑞已经盖好棚顶,正在想办法解决墙的问题。
以前的炭棚不用住人,用的都是一些树棒木条,只需要挡住木炭掉出去。
现在肯定是不行的,人住就需要遮风挡雨。
徐二瑞想用更多的木条塞缝,可是原本就简陋的基础不允许他动大工程,只要敲敲打打,上面才放好的枯草就落他一头一脸。
巧云丢开自己正喂的老母鸡过去帮忙,两个人不是在扶柱子,就是忙着撑顶子。
江枝所见的就是两个顾头不顾腚,忙得上下两败的可怜娃。
她摇摇头,忍不住提醒道:“下面的木棒就别动了,捡些石头,用水调和稀泥从外面砌墙。”
用黄泥砌石墙,结实。
住在山上,虽然离村近没有大型猛兽,但是小的动物不少,最常见的就是暖和后就会出现的那些花花绿绿,长长短短大辣条。
蛇是不怕人的,而且还会进屋吃家鼠偷鸡,只有封闭好墙根才能减少见面机会。
徐二瑞就这一会又累得满脸汗,听娘说需要用黄泥砌墙,他丢下斧头讪讪道:“娘,我不会啊!”
旁边巧云搓着自己冻得红通通的手:“娘,我也不会!”
江枝抽了抽嘴角:生活技能需要传承,还好自己学过!
她把装满落叶的筐放在旁边,对巧云道:“你别跟着累了,拿一段腊骨头炖上,再蒸三碗苞米饭。”
徐二瑞眼睛都瞪圆了:“娘,今天能吃肉?”
那些腊肉是前一段时间最冷时冻死的小猪,娘用盐腌制晾着,谁都不许吃,今天居然要巧云炖肉。
江枝故意沉下脸:“你不想吃就别吃!”原身对聂繁天刻薄,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言语恶劣。
既然已经放飞男主,她就不会再虐待别人,只是不能突然改变太多引起怀疑。
听到吃,徐二瑞才没有想那么多,他十八九岁,这几天搬家都是重体力,早就累得要死,听到有肉吃,嘴巴里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巧云也很欢喜,娘这一天多都没有骂自己了,就连昨天晚上还吃上一顿稠饭。
她不敢想自己等会能吃上肉,至少婆婆会让自己用肉汤泡苞米饭吃。
巧云开始炖肉,江枝则带着徐二瑞找黄泥和石头砌墙。
这里是石山,要找石头真是太容易,岩边到处都是风化脱落的片石,挑选挑选就是一筐。
等巧云那边的腊肉炖萝卜干冒出香气时,这边砌墙的准备工作也差不多了。
徐二瑞一边调和着黄泥,一边大口呼吸着这久违的香味,下意识说了一句:“要是小天……”
江枝将水倒进黄泥里,就当没有听到。
书里只说原身对男主有虐待,没有提过其他人,看样子俩孩子同在一起生活十年,还是有几分感情的。
有肉香鼓励,三人都干劲十足。
到天完全黑透时,炭棚周围已经砌起一圈半人高的石片墙。
有这些黄泥未干的石墙挡风,再加上棚里地面铺上石片,中间挖了火塘,烧起碎炭,棚里一下就暖和起来。
炭火上是热气腾腾的腊肉炖汤,旁边的石片上烤着红薯,每个人还有一碗黄灿灿的苞米饭。
身下铺着厚厚的落叶,三人围着砂锅盘腿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