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自己去躲雨……那不就是钻进女人腋窝底下?不去,死也不去!
老云崖上,借着雨水,江枝正给佩奇刷澡。
刚才野猪追兔子掉进泥沟里,被泥糊得看不见鼻子眼睛。
徐二瑞伸手在屋檐接水,抬头看着天空瓢浇桶倒般的雨,感叹一句:“村里那些房子肯定挡不住,还好我们的库房能避雨。”
他现在也有闲心关心他人了。
第200章
攒钱
崖下,小满爷咬着烟杆也在看天,预测着今年的雨水如何。
小满奶坐在旁边搓棉线,徐大柱在小满的辅助下,勉力站立在木制的学步车里。
恢复的过程很苦很累,才半柱香的时间,徐大柱已经汗湿衣背,下巴开始滴水,身体不受控制的歪斜。
妮妮蹲在旁边仰面看着自家爹,手里捏着汗湿的小手绢,一脸心疼。
小满扶着他:“哥,你坐下来歇一会再站。”
徐大柱摇头咬牙坚持:“不,我今天还没有站够时间。”
春凤从卧房出来,把一个布褡裢放到桌上,哗啦啦的钱币声响惊动众人。
妮妮赶紧过来:“娘,娘,我也要数钱!”
下雨天闲着也是闲着,就数数钱!
这些钱都是卖木耳,麻线的散碎铜钱,现在春凤要数过,再找麻线串起来。
妮妮趴在旁边一枚枚的数:“一、二、三……”
把所有钱都数好串完,一共是三串零四十文,褡裢里还有一些碎银。
“爷,这些钱还是你收着吧!”春凤把装钱的褡裢推到桌子中间。
小满爷摇头,放下烟杆:“春凤,我之前就说过,我老了,这个家以后就你跟大柱来当。
我们老了,脑子也不够用,你和大柱都是懂事的,该做什么不用问我们。”
从小满去镇上卖草鞋开始,除去花销的,剩下的所有钱都交给小满爷,可小满爷转手就给了春凤。
春凤笑道:“爷,之前你是这样说过,只是那时候钱少。可现在银钱多了,家里的开支也多,还是交给你稳当。”
徐大柱此时已经快站不住,气喘吁吁道:“爷,我跟春凤住在山上……小满、小满要回村、要是、修房就得花钱,这钱还得你管着才行!”
钱,其实没有多少,还不到四两,可对小满这样的家庭来说就不是小数,而且还是这半年时间里攒下的。
这里面除去卖木耳,山菌和笋干,麻布……最多的还是卖嫩苞米和帮着江婶子做蚊香分的工钱。
说起来江枝打理的是三十亩,其中包括有自家土地和十几亩剩下的边脚料之外,还有小满家的几亩地。
种地都是一起,但售卖时自然会把账分开。
那些青粮卖完,除去之前所有人工和张军头分去的部分,江枝家收入三两银子,小满家也有一两多。
小满爷看看小满,又看看钱袋:“小满,你要回村去住,这样也好,你以后方便娶媳妇。
就是有一点得说明,这些钱虽然有你挣的一部分,还是先让哥嫂用。”
小满把已经累瘫的徐大柱抱过来,放在特制的坐椅上,大大咧咧道:“爷,我现在不急着进村,也不用修什么房,这些钱自然先给大哥嫂子用。
山上需要打些家具,爷奶也该买些细棉布换被褥。
奶奶年纪大了,天天纺纱坐得腰疼,就别老干活。
还要买几个小猪崽养着,以后可以杀猪吃肉。”
小满掰着手指一条一条数着。
既然哥嫂不下山,那就要正正经经的建房兴家。
现在山里的房子是以前的炭棚,不适合人长期生活。
后面新修了一间给大哥用,也是盖的麦草杆。
现在新修的还好,时间长了会漏水,大哥身体不方便上屋顶,还是需要重新盖石片瓦片。
另外,小满还想给家里添置些物件,嫂子大哥穿的盖的都是旧衣服。
爷奶也需要换一个房间,靠山太凉太湿,不能再勉强住。
听到小满的安排,这点钱好像就不够了。
听着要发愁,小满爷看着雨水又开始咬烟杆,眉眼却不自觉舒展开。
兄弟俩大了总是要分家另过的,能这样你替我着想,我为你考虑就是好事。
春凤笑道:“小满,现在家里这些事不用你操心,房子会修的。
我们平时种种地,闲时江婶子那要做蚊香,我跟你哥也能做上,还是你的事要紧。
我已经给婶子说了,村里人若是要修房,你就跟着慢慢筹备木料,砖石。”
乡下人修房,要想省钱,早早就要筹划。
提前几年砍树晾干,干木头做家具门窗才不会变形,否则就需要去买现成的干料。
另外有人自己做泥砖烧坯,烧瓦。
一栋房子修好,再摆上家具,少则七八两,多则几十两,能省则省,没有谁家是一次性全部花钱买。
当然江枝盖的库房除外,那也是因为库房简单,一间大敞房,一些木梁再加瓦,连门窗都是简单的一扇。
再另外修几间房子,人工材料花下来也用了近八两。
小满没有再说什么,春凤嫂子这样安排也是替家里省钱,自己就多做些事。
他决定等雨停,趁着山下农活少,就把山上修房的地基垒起来,再砍树备着,还要找些合适的石片砌墙。
嫂子要给自己备钱,自己也替大哥把这些重活做了。
此时外面雨越下越大,小满爷坐不住了,站在房檐下看着黑沉沉的天:“这雨恐怕要下一天!”
风已经小了,可雨没停过,院里已经积起薄薄一层水。
山洪又是轰轰作响。
因为崖上的水沟改过道,现在后墙石壁没有水。
去年徐大柱躺在炕上,看着满地狼藉的情况没有再发生。
徐二瑞戴着斗笠,挽着裤腿趟下崖来:“小满,小满!”
在他手中提着一个篓子。
小满惊讶迎过来:“二瑞哥,你下来干啥?”
现在雨正大,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二瑞哥会冒雨下来。
不仅是小满紧张,小满爷和春凤都站起来。
徐二瑞尴尬笑了笑:“没啥事,就是、就是佩奇咬到一条蛇,我娘害怕,我就拿下来,一会剥皮炖汤!”
“啊!吃蛇!好好!”
小满精神来了,接过二瑞手中的篓子一看,果然有一条蛇,只是蛇头被咬烂了,看上去很凄惨。
两人一边处理蛇肉,一边说这蛇是哪里来的。
“也该它自己倒霉,这蛇是被山洪冲下来的。
它哪里不去,偏偏要往我家的院子来,被佩奇看见了,几口就咬死。
娘说蛇的寄生虫太多,不许佩奇吃生蛇,我就拿下来了!”
徐二瑞很是得意,有娘帮忙遮掩,佩奇那个傻子现在还在家里找蛇呢!
第201章
雨后
山上在悠闲的等雨停,村里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仓房里此时已经有了四五十人在避雨,各家里的粮食被褥贵重点的物件全部带过来,整齐堆放在一角。
大家坐在地上,说着雨,谈着地,担心着房子。
这也是他们的全部生活内容。
武阳拿来一袋姜,借用李老实的锅熬了姜汤,要给大家喝了驱寒。
见大家都冷,徐根有索性就熬了大锅姜汤,再放上火葱段,每个人都喝。
在嘈杂的人声里面,秦氏裹着雨具坐在仓房晾棚的最外一圈,埋着头撅着腚,就像一个鹌鹑。
她本来是没脸跟人挤着躲雨的,可架不住窝棚快塌了,儿子徐根庆也不可能真的丢下她不管,逼急了直接扛着她就到了这里。
可到处都是人,秦氏自觉不好意思,就坐在外面,任由风吹雨打,淋湿了半个身子。
徐根庆气得眼睛冒火:“娘,你这不是糟蹋自己,你是在折腾我。要是受凉,哪里找医找药给你吃。”
刘氏端着一碗姜汤过来:“秦妹子,别跟自己较劲,也别让孩子担心,你这样受凉,受苦的还是自己。”
秦氏瞥她一眼,嘀咕道:“要你假好心,我挨打时,也没见你出来说一句好话!”
刘氏是个老好人,不跟秦氏一般肚量,只催促她喝了姜汤暖和身子:“江村长是个好人,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错了就认错,别跟她赌气。”
秦氏冷得受不了,挪动屁股,嘴巴还不认错:“她一惯的只知道折腾人,巴不得把人弄死。”
刘氏好性子但有道德原则,知道错就是错,连自己儿媳都要撵。
现在听秦氏明明自己行为不端,还一个劲怪人,也受不了,嘀咕着站起:“你不喝就不喝吧!反正死了也是填自己的坑,跟其他人不相干,死了村里才清静点。”
秦氏一听急了,夺过姜汤碗几口喝下,一抹嘴愤愤道:“我才不死,平白如了江婆子的意。”
比秦氏更远的地方还有一人,同样埋着头撅着屁股装死,只不过他装死耳朵也得不到清闲。
徐根生蹲在旁边碎碎念着:“爷,你说你这何苦呢!”
徐长明的窝棚塌了。
他是被人从里面扒拉出来,再送到仓库这边来的。
徐长明紧闭着眼睛,只当自己没有听到。
可天底下好像就徐根生有嘴巴一样,一天到晚不停显摆。
“大爷爷,我之前就说过,江婶子在外面学了几手,你偏不相信。
现在如何嘛!管谁当村长,只要大雨天头顶上有瓦片,脚下有干地,那就是能人!”
“能人又不分男的女的!你说是不是?”
徐长明老脸抽搐,脸色已经分不清是白是黑还是灰,只恨不得一把堵住堂孙子嘎嘎不停的嘴。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天明时,才滴滴答答渐渐变小。
看着雨快停,在仓房躲一夜雨的众人全部出来。
他们担心着自己家的土地和房子,人虽然有地方躲雨,可全部身家都在外面。
不用等着江枝这个村长过来督促带领,田贵、徐根有等八人组主动开始检查村里的情况。
除去有七八家漏雨之外,草棚子塌了两个。
因为漏雨大家早就去了仓房那边,倒塌的棚子没有伤着人,需要重新搭建。
其余人家的窝棚都只是稍微有点漏雨,修补修补就可以了。
田桃站在自家窝棚外,先是打开遮挡严实的兔圈,给小兔子喂草,又把小鸡放出来喂食。
田家养着鸡和兔。
兔圈虽然是修在窝棚外面,但田贵做事细心。
圈舍下面用石头堆砌,上面则是用关小鸡的竹笼罩着。
这样下面的兔子既无法打洞逃出去,又不担心有野狗之类的跳进去咬伤。
住在小二楼的鸡也可以通风。
昨天从刮风开始,竹笼上方用树棒木柴块盖住,外面再大的雨也不担心被淋。
田桃见兔子好好的,就把菜叶剁碎拌上米糠撒在地上,出笼的小鸡崽叽叽喳喳吃得欢实。
她对着旁边看了看,转身跑回去跟自己娘悄声道:“娘,旁边那家窝棚垮了,还幸好人走,要不然得埋在里面。”
桃儿娘手脚麻利的收拾着床铺,此时听着女儿说旁边秦氏家,忙瞪田桃一眼:“别在背后说人,要不是你爹把自家棚子搭得结实,这雨也扛不住,你没瞧着我们的棚脚也进水了。”
田桃用脚踢踢地上的土盖住水渍,皱皱鼻子道:“我爹搭棚这手艺可算是练出来的,以前我家就住窝棚,大伯和三叔就住房子。”
提起以前,桃儿娘脸色淡了几分。
以前兄弟三个住在一起,家里老人说房子小住不下,硬是让自己跟田贵成亲第二天就搬出去住在地边窝棚,说那里宽敞,还不耽搁早晚下地干活。
这一住就是十几年的时间,家里农活全包,几个孩子也在地边窝棚出生长大。
现在大女儿已经十一岁,还住窝棚。
若不是公婆说田桃大了,可以说亲早早出门嫁人,自己跟田贵还没想过当外来户。
现在看来,当外来户也好,虽然是无亲无靠,吃的是也是菜糊糊。
至少三个孩子能吃饱,再不怕被妯娌翻白眼嫌吃得多,更不怕一到吃饭时就要听婆婆摔盆打碗,还有那一张永远没有舒展过的黑脸。
现在田贵跟村里其他人能走近,女村长也是个不错的,没几月就让村里人吃上粮食。
桃儿娘摸摸自己挺起的大肚子,又是叹气又是欢喜。
在徐家村当流民,自己已经几年没动静的肚子,居然又怀上了。
这孩子来得真不是时候,兵荒马乱的,还流落在外,吃了上顿没下顿。
可田贵说了几次,说这孩子是有福的,既然来了,就要养好。
别人说孩子投生都是自带口粮的,桃儿娘一直都不相信。
她生了三个,家里一说粮不够,就是孩子吃得太多吃亏的。
可从怀上孩子,田贵第一次去买粮食,本来连梨花镇都进不了,结果就遇到村长。
回来又能干活换粮食,家里就再没有断过米面。
虽然吃的还是糊糊粥,但能顿顿管饱。
桃儿娘现在是真的相信,这孩子带着自家口粮来的,再不担心被人骂饿死鬼投胎。
第202章
苦中作乐的摸鱼生活
旁边,田桃见自己娘不说话,又摸肚子,忍不住也伸手摸摸:“娘,昨天爹不在,小弟闹你没有?”
昨天田家虽然没有漏雨,田贵却出去走了几趟,最早是送夏秀才去仓房,最后听到喊声又去救徐长明,忙到半夜才回来。
爹和娘也不觉得村里事麻烦,只说村长不在村里,自己应该负责。
爹走时说过,要自己多照看着娘和弟弟妹妹。
桃儿娘摇头:“没有,安稳得很!”
这次怀孕除去最初的孕吐,就再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比怀田桃还顺利,连昨天晚上的大风大雨都没有受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