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章

    说到这,见巧云很是害怕自己,江枝到底是缓了声音:“你要是不想学习也行,以后彩霞写写画画你不认得,她说什么做什么你也不懂。

    她有什么为难事你更帮不上忙,只能眼巴巴看着孩子受苦,你也愿意?”

    巧云使劲摇头,眼泪都出来了:“不,不愿意。”

    她舍不得孩子受苦,自己若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一定更难受!

    “那为什么?”江枝不解了,心中也愈发气闷。

    这个儿媳是个听话不偷懒的,难道是在村里受了委屈。

    自己一定要找二瑞问个清楚,自己的老婆都护不住,被别人欺负,要他这个当丈夫的有何用,该挨打!

    巧云正想解释,二瑞已经扛着一箩筐捣过的麦皮回来,这些麦粉还需要经过反复筛捣才能成白面。

    “娘,巧云,饭好没有?我饿了!”

    放下箩筐,徐二瑞脸上的黏着粉尘和汗水,就在旁边的木盆里捧一把水呼呼洗着,他忙碌一早上了,早饿得不行。

    “好,大家吃饭吧!”

    江枝压住心中火气,正好一起问。

    早饭是煮的稀饭和蒸着麦面粑,还蒸了一个鸡蛋,这也是方便彩霞吃。

    另外就是炒了一个红薯藤尖。

    炒菜是江枝要吃的。

    婆婆要的东西,巧云从来不嫌麻烦。

    如今每顿饭除去一碗泡菜,就要炒一个应季的素菜,或者凉拌狗豆芽(枸杞尖)、马兰尖、折耳根、青瓜等等。

    每天有鸡蛋吃,隔三差五还得吃油荤,家里吃食是各种花样翻新。

    因为婆婆说,如果一辈子连一口饭都吃不好,干事没力气,活着没意义。

    舍得吃就要舍得干,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绝不能亏了自己和家人的肚子。

    抱了彩霞一起吃饭,江枝就问二瑞学得怎样。

    徐二瑞大口吃饭,含糊不清道:“很好啊,夏秀才说的那些我和小满当时都没懂,回来走在路上,巧云给说了才明白。娘,巧云比我和小满都聪明!”

    江枝看他说这话的还是没心没肺的样子,丝毫不觉得自己不如媳妇尴尬,那就更不会觉得巧云受什么委屈了。

    “巧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为啥不去听讲?别再说谎骗我。”江枝用最后的耐心问。

    徐二瑞停下筷子,也是吃惊的看向自家媳妇:“巧云,你真的不去?昨天你还说好听有趣的。”

    巧云垂着头,终于是把话给说出来:“我去村里听学,那些嫂子婶婶说……我丢下孩子不管,自己跑出去玩是不孝!”

    “啪”江枝把手上筷子放回桌上,对巧云恨铁不成钢道:“巧云,你傻呀,在徐家村只有一个人有资格说你孝不孝,那就是我!你婆婆!”

    “你好不好,只有我知道,也只有我说了算数,别人说你只当是在放屁!”

    巧云扯扯嘴角,挤出一丝笑想让自己开心起来:“她们这样说,我也没办法解释,只想不回村去就没人说了。”

    徐二瑞瞪着眼睛:“谁?是谁说的你,是皮嫂子还是林家的?”

    他努力回想昨天跟自己说话的几个妇人,可没有放在心上,这时候想不起。

    江枝没有追问是谁说的,只淡淡道:“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别把自己活在人家舌头尖上。

    人家说一句话,你就像被穿了鼻绳的牛巴巴的顺着,让你向东你就不敢向西,今后几十年都被人随便牵着活,心里憋不憋屈?”

    巧云低垂着头不说话了,她也是知道这样憋屈,可被人说不孝很难听,还要坏了名声。

    见巧云还没有转过弯来,江枝一惯不讲大道理的,这时候也必须把有些事给两个年轻人挑明了,说清楚。

    于是,她声音柔和,心情平静道:“二瑞,巧云,你们想过没有,以后我们做蚊香,做驱蚊液越来越多,以后还要做冲剂片剂,我们需要十个八个甚至二十个人帮忙时,就必须要自己家的人照看。

    总不能一直让我东奔西走,还事事操心,连一个能得力管事的人都没有。

    要知道,你们学的东西越多,懂的越多,越有出息,我就越轻松。

    什么时候我啥都不管,只需要悠闲带孩子,当一个只知道吃饭的老太婆,那时候你们就是最孝顺的。

    别像其他人说的那样,以为守着给婆婆捶腿捏肩,寸步不离才是孝顺。”

    巧云跟二瑞都脸红红的,他们知道自己虽然能帮娘做事,也只是在“帮”,什么事还是靠娘在干的。

    江枝见两人醒悟,也怕压力太大,伤了自尊,毕竟夏秀才的讲课没几个人听得懂。

    于是又继续道:“虽然夏秀才讲得深,有些话你们听不懂,别人也一样听不懂。

    要知道这些知识是夏秀才几十年学来的,你们不可能一天就学会,一天不懂可以第二天,第二天不行就第三天……”

    这一顿饭三人慢慢吃着,也慢慢说着,放下顾忌,巧云说以后天天都去,不再听那些人的话。

    徐二瑞也表态,自己以后也一定认真学习,更不许谁再对巧云胡说八道。

    因为娘说,有娘家保护的女人男人不敢欺负。

    有男人保护的女人,婆家不敢欺负。

    有婆家保护的女人,外人不敢欺负。

    没有保护的女人,谁都可以欺负。

    谁欺负自己媳妇,让媳妇难堪,那就是在欺她男人不中用。

    江枝见两人都明白了事理,心情又愉快了几分。

    除去让二瑞巧云多学习,能分担家中大事,她考虑的还有那个男主聂繁天。

    等聂繁天功成名就,大家再见时,江枝会想办法自保,但不愿意二瑞、巧云一事无成,在聂繁天面前卑躬屈膝。

    每个人的奋斗看似不同,最终脱不开名和利,当大家的目标明确时,对手也会变成队友。

    只是这些事还在遥远的以后,二瑞两人暂时理解不到,多说无益。

    一场小小的风波在吃饭间就化解了,白天大家又各忙各的。

    江枝提着锄头,准备去挖早就看好的鹿衔草。

    这药不容易遇上,若不是开花,自己还发现不了,对徐大柱身体恢复有作用。

    相传是人们发现鹿群争斗嬉戏时,一鹿倒地不起,另外一头鹿衔草相救才得名,有救死扶伤的作用。

    第351章

    日月山川

    在山上走一圈也只找两株,江枝直接送到崖下小满家去,徐大柱现在的下肢已经有知觉,但酸软无力,需要强壮筋骨的补药。

    晚上,巧云跟着二瑞小满又去了村里学习。

    她不再担心别人会说自己丢下家和孩子不管,以后自己跟二瑞能撑起一个家,能让婆婆闲下休养生息才是大孝。

    小彩霞跟着奶奶学着儿歌,玩着新玩具,等到一觉醒来,就把爹娘丢下自己消失的事忘得干干净净。

    暑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夏秀才还是每天只教“田”、“口”、“手”“上、中、下”这些寻常字。

    但深度不是普通的学童启蒙,随机包括着人文、地理、历史和时政。

    每天巧云和二瑞回来都会说今天又学到什么字,秀才公又讲了什么道理。

    巧云之前就学过写字,现在听夏秀才再延伸出去,像是重新打开了一个世界。

    清早刚起床,巧云就迫不及待说昨天晚上听到的知识:“娘,山是土石堆叠成的。没想到除了山,还有地方是平的。

    秀才公说,那里叫平原,可以一眼看到太阳从地底升起……原来晚上的太阳不是躲在山的那边睡觉啊,是藏在地里。”

    平原是什么?巧云很是惊讶。

    在她的世界里,最平的地方是梨花镇口,那里顺着官道两边的几十亩地都是平的。

    住在镇上的人种地,可以推着独轮车到地里收割庄稼,不用肩挑背磨,也不用出家门走大步就担心跌到崖下。

    二瑞呼呼洗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还说:书中有无穷无尽的东西,是得好好学!”

    江枝笑着道:“等你们识字多了,就去书店里买书看。

    你们就会知道天下除了徐家村、梨花镇、平川县,除去巴郡,还有更大的土地和城市。”

    她自然懂的多,可除去农耕和草药,一个已经当奶奶的农妇突然说历史、地理、科技也太出格了。

    此时,江枝突然感觉鸡娃也是一个不错的乐趣。

    有夏秀才在,自己只需要做好铺路引导,让二瑞他们年轻人多学多听。

    家里多买书,以后自己再说什么做什么就不用找理由,一切都水到渠成。

    巧云和二瑞连连点头,就这样的学习已经自己感觉新奇,想到还有更宽广的知识,直让他们想得心旷神怡。

    每天手干着繁重的农活,口中说的却是江河湖海、日月山川,再不局限在徐家村那几户的家长里短,田边地角。

    这让江枝感叹:秀才公的确是个人才,不仅自己饱读诗书,更是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对于不参加科举的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可惜他自己被人打击欺压,落了一个疯疯癫癫。

    江枝感叹好,不会人人都这样想。

    大部分人能听的都是简单的字义,也能轻松学会读写,里面的内涵就少有能懂的。

    不过并不影响村民们的围观,每天晚上依然是聚集在一起谈笑风生。

    有些东西是能潜移默化的,朗朗读书声,可比乌烟瘴气的骂声中强多了。

    江枝问过春凤,是不是也进村去听讲,却被春凤拒绝:“婶子,我年纪大了,听多了也记不住,还是不去村里。”

    其实春凤也才现在二十多岁,可在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她上有老,下有小,丈夫有病,还有没有成家的小叔子,是需要她顶门立户。

    白天沉重的家庭负担已经消磨去她的所有精力,没有时间再去追求自己的进步了。

    当然,这也只是一方面。

    她的婚嫁到现在留有后患。

    这一年来,春凤一直躲在山上。

    她没有在村里露过面,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存在。

    虽然对现在的两家人来说,要应对这种事算不得难,但春凤不愿意多生事端。

    “婶子,我的事能不闹出来最好,若让别人知道小满有这样一个嫂子,总是麻烦事。

    什么话都会有人说的。

    小满还没有说亲,万一人家门风清正的媳妇,不答应跟我当妯娌,且不是误了小满。”

    巴郡虽然风气开放,但对这种事依然会在意。

    况且春凤的娘家还在,春凤是不想再跟那些亲戚来往,只当自己是死了。

    听她这样说,江枝就没有再勉强,春凤所想也是大众所想。

    山上的事也的确多。

    就这两天,熬驱蚊液的事没有停,霍家又带话还需要蚊香。

    好在李老实那里一直让人备着草粉炭粉,随时可以干活。

    二瑞和小满三人每天就用老骡子驮着药粉上山,再带着做好的蚊香和驱蚊液送去梨花镇。

    在山上村里往返,不耽误学习,也不耽误生意。

    时间一晃就是到收苞米季节。

    火辣辣的太阳晒着,村人开始给自家掰苞米。

    干透的苞米垂挂在杆上,穿行在地里,半黄半绿的苞米叶刮脸又刮手,可听在农户耳中,这就是最好听的声音。

    因为每一株都经过人工授粉,农家粪也足,地里苞米长得饱满结实,是难得的丰年。

    很多外来户抱着苞米都哭了,落脚在陌生的地方,总算是真正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田贵和二瑞、小满各挑着一担苞米回到窝棚,桃儿娘提着一个水罐子过来。

    田贵赶忙对着她喊:“这到处都是苞米,你别走来走去的,让小泉小溪来做。”

    桃儿娘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临近三十岁的产妇已经算高龄。

    哪怕家里竭尽全力的照顾,还是双脚肿胀,双腿抽筋,起坐不便。

    这时候地上到处晾晒着苞米棒,要是一不小心踩着滑倒,那可就要出事的。

    桃儿娘看着这成堆的苞米,长了孕斑的面上满是欢喜:“没事,我小心点就是。桃儿、小泉和小溪她们都去地里捡漏下的,一会就回来。”

    二瑞和小满放下担子:“田叔,你家事差不多了,我们就去根生家看看。”

    田贵有些不好意思道:“你们就这样干完活就走?”

    二瑞两人帮着挑了两担,自己就能少干一阵子。

    二瑞收拾着箩筐:“田叔,力气用不完,我跟小满现在还闲着,也没什么大事。

    看这天气不稳,说不定今天晚上就会下雨,还有收回来稳当。”

    田贵憨憨的挠头:“还是喝一口水吧!”

    二瑞摆摆手:“不用了,不渴!”说着跟小满一溜烟的走了。

    第352章

    强盗之为

    田贵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感叹一句:“哎!这里人好地好,我们来这里可真是来对了!”

    桃儿娘捧着水过来,也望向小满和二瑞:“快把家里收拾好,你也去帮徐根有家吧!”

    几家人互帮互助着干活,谁家做完就赶紧去帮其他人家。

    田贵心中明白,自己虽然说在帮村长守地,可江村长没有白使唤人。

    之前就从江村长手中没少借粮借钱。

    虽然说给小组里要互帮互助,但有江村长借粮已经欠下人情,现在二瑞小满还来帮自家干活做事,连饭也没有吃上一口,夫妻俩很是内疚。

    “哎!以后一定多替江村长用心,田沟里的草也要扯勤点。”

    家里养着兔子,三个孩子平时都是在江村长地里拔草,把庄稼地打理得干干净净。

    这几天村里人都在忙活,江枝家的地是二茬迟着半月,暂时还不忙。

    自己家的地里没事,二瑞和小满也不闲着,帮了这家帮那家,帮着把苞米一担一担从各处地块挑过来。

    家里缺少下体力的人家,要把这些东西搬回来可不是容易的。

    江枝也下山来帮忙了。

    徐根有家种的地多,活计也多,几个妇人把苞米掰下来送到地边,男人们则要负责往家里担。

    李老实不愿意干重活,于是牵着老骡子驮粮食,一个懒一个也懒,慢条斯理的走。

    就这样到了地边,李老实不忙着装袋,反而追着一只惊出来的兔子:“嗨呀!这只肥兔子添菜!”

    虽然徐根有天天在地里干活,还是免不了有兔子来吃苞米。

    江枝背着半篓苞米出来,抹一把汗,对着李老实吼了一声:“李老实,你不想干活,就去村里守着,免得有不开眼的顺道偷拿。”

    徐家村靠着官道,这几天,各家各户的窝棚外堆放着苞米棒,就怕被人偷盗。

    李老实嘿嘿一笑:“江嫂子,有人在呢,谁敢来村里偷东西,你放心吧!”

    村里也不是每个人都下地,总有人会留在家里看着。

    留在家里,其实……江枝担心的就是那些留在家里的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