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3章

    ”

    第

    254章田家

    徐根生家用的是老屋基,但地基石还是有变动。

    因为皮氏给徐根生说过分家才生孩子,所以这次徐根生就要求家里多修两间“厢房”。

    换成以前,作为最小的徐根生的话可能无人听。

    可现在不同了,他是江村长的狗腿之一,对家里有贡献。

    别说家里人,就连他的大爷爷徐长明也只有一个要求,分家可以,那就是需要等家里老人办完丧事。

    这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修房时就把这事考虑进去。

    皮氏一下就乐滋滋的。

    修建夯土房很简单,取来干净黄土掺和进石灰和沙子,再倒进夯板的槽中,用木头的夯杵将混合土夯紧夯实,一段墙体就出来了。

    通过夯板把土墙层层加高,在每层的拐角夯土中,还需要放入竹片或树枝做筋防止开裂。

    这样的墙壁厚实、冬暖夏凉,也是巴郡常见的建筑方式之一。

    全村互助建房,人手是非常充裕的,夯土的咚咚声彻夜不停,换人不停工。

    从取土点到墙面,挑土的人排成长队,日夜不停的往上送。

    土墙的高度就像一夜春笋,噌噌的往上涨,转眼就需要到立木柱,上大梁的时候。

    在木梁上挂好红布,掌墨师傅吉祥的四言八句一念,早就准备好的瓜子和十几个铜钱从高高的墙头撒下来,引得全村老小齐聚,捡瓜子抢铜钱,欢声笑语不断。

    这修房的进度是喜人的,木匠掌墨师傅没过多久就开始叫苦了。

    他的木窗框和门框需要提前准备。

    尤其是木窗框,需要直接在夯墙时就埋进土中,等到墙体干后再打洞抠出来,这样窗框才能跟墙融为一体。

    平时修房,本来是主家一边打着墙,木匠师傅一边做门窗,进度条配合得刚刚好。

    可现在这修房速度,哪怕见多识广的木匠师傅也没有见过。

    这不是在修房,是直接从地上拔房子。

    即便他提前准备了几套窗框门框,也根本就不够用。

    这边还在赶木工,就又到架梁立柱的时候。

    掌墨师傅不得已,只能再找几个徒弟过来帮忙。

    木工活上场,土工就下场,留下几个人手帮忙放檩子格子,筑墙的队伍立即就转下家。

    下家是田贵。

    徐根生家有老房基,取土近,修建起来方便。

    田贵家就稍微有点麻烦。

    他家地基窄,房前是一人高的地坎,后面是同样是一人高的地坎。

    隔着一片小竹林,跟徐根庆家共用一个晒坝。

    田贵找到徐根庆:“根庆,我想把竹林和晒坝两家分开,一家人选一样,你愿不愿意?”

    平地不好找,之前晒坝和竹林是两家共用的,就因为在一起晒菜,秦氏还被打了一顿。

    现在两家人均分,想单独用也好,想修房也好,还能扩建开。

    徐根庆还没有表态,秦氏忙不迭的就答应了:“好好,我家要晒坝。

    等房子修好,莲花肚子里的孩子也生了,有晒坝给他跑,免得你家那小四子过来欺负人。”

    田贵:“……秦嫂子,我那小四现在才两个月,不会欺负人。”

    秦氏扬起头:“我家莲花也才怀上两个月……”

    “啊!你家莲花有孩子了?”田贵有些意外,也有些高兴。

    秦氏对莲花的责骂他可是听到的,还想过什么时候劝徐根庆带莲花去找郎中。

    现在终于是有孕,再不会被婆婆骂了。

    徐根庆又气又恼,瞪着他娘:“娘,不是说没满三个月,不能随便说嘛!你又管不住嘴。”

    秦氏眼睛一眨:“田贵又不会到处乱说!”

    江婆子说过,敢在外面提莲花怀孕的事就要收拾自己,自己可真没有对其他人说过,早就憋坏了。

    田贵尴尬笑了笑,这种事情的确不该自己听:“是,是不好乱说,根庆放心吧,我不是多嘴的!”

    本来是来说修房的事,被秦氏突然打断,最后还是重新说起。

    徐根庆答应把两家中间的晒坝竹林分了,让大家扩房用。

    田贵家修房,人多孩子小,一个才两月的奶孩子受不了凉,暂时搬去江村长的仓房里住几天。

    田家多出一片竹林,挖出竹根填出地基,新房子就转了方向,不再跟徐根庆家相对,彼此看不见也听不见。

    这是田桃的意思,因为秦氏天天来自家打转,她早就烦死了。

    自家娘是个软和性子,以后时间长了,秦氏天天来,自家恐怕再难有清静的时候,还不如趁着修房,把周围撇干净。

    以前住了十年窝棚,没有一个自己的家,现在终于有家了,田贵就听媳妇孩子的,她们想怎样舒心就怎样修。

    既然不想天天被人偷看,索性就换一个朝向,把屁股对着秦氏。

    秦氏一见自己串门再也没以前方便,忍不住暗骂几句:“只是看几眼就舍不得,又不是倒在你家稀饭锅里,一家子吝啬鬼。”

    因为要挖竹,田家的工程稍微大一些,但也碍不到多大的事。

    二瑞、小满他们几个有的是力气,花了两天把竹根全部掏出来,就连地下的竹鞭也清空。

    否则几年后,会从房子里钻出竹笋来。

    修房队继续!

    田贵也是修夯土房。

    他虽然干活多,可从桃儿娘怀孕花钱的地方也多,家里还一直买着细粮搭配着吃,存下来的钱就只有一两多,够买瓦和木料。

    取土是哐哐的挖,夯土是咚咚的砸,土墙又是旱地拔葱的长。

    一边筑墙,又分一支人手专门提前整理下下家的地基石。

    照这速度,一个月就能砸遍全村,就是木匠不得力,拼命也跟不上这砸墙的速度。

    短短五天过去,徐家村就立起两家土墙,转眼就要开始第三家,这进度瞬间把正安排驿站修建的赵书吏都惊住了。

    自己的驿站尚在平地皮阶段,距离修好八字还没有一撇,徐家村已经变了样。

    他问拿着兑牌来取沙子石灰的徐二瑞道:“江村长是给你们灌了什么迷魂汤,你们这样相互帮着修房,连偷懒的都没有一个?”

    江枝安排好村里的事后就回山,现在留下打理事情的是二瑞。

    徐二瑞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村民偷不偷懒不好说,肯定没有偷大懒的,因为有最懒的李老实盯着的。

    而且要记工分,谁偷懒谁不好意思。

    至于为什么要团结,他想了想才道:“上次在县衙,章县令说过: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要我们互相帮助。

    我们村里人也听章县令的话,处处都互相帮助。”

    这话是不是章县令说的,徐二瑞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觉得在县衙中人的面前,还是要多夸县令。

    果然,他话音一落,赵书吏就变得越发和蔼可亲:“徐家村果然民风淳朴,不愧是章县令亲自教导的。”

    第255章

    尽职的徐长明

    徐家村全员修房让赵书吏吃惊,而在外面服徭役的其他村民并不知情,只看见了一座房子突然立起,那就更吃惊了。

    兵乱已经马上两年,有亲戚朋友逃到山里村子避难的人家传言,他们自然知道官道边村舍发生过什么。

    而且,梨花镇那一晚的乱兵流匪掠夺,口口相传更是恐怖。

    若不是服徭役为强迫,这些躲过兵乱的民工是万不敢到这些地方来的。

    他们刚来第一天看见徐家村家家窝棚,还感叹几句这些流民可怜,自己村虽然日子也苦,总没有死里逃生这一回。

    可才挖几天土沟,垒几天地边,就看见徐家村在上梁了……

    不是吧!不是吧!

    村里修房是会请人帮忙,也没有这排队挑土,点着火把连夜赶活的。

    又不是本家同族,都是不同姓不同亲的,人家愿意这样拼命干活,主家要花多少钱啊!

    当他们知道这样干活,不仅现在没有工钱,就以后有没有工钱也是未知。

    更重要的是主家连饭都不管,彻底无语了。

    不要钱的活还有人抢着做?真是开了眼。

    有人还想进来看是咋回事,可才走过一片地就被拦住。

    徐长明正坐在草棚里无聊,看到外面人影晃动,赶紧出声:“哎哎哎,哪里来的?干啥?”

    两个想进来看热闹的民工这才发现这堆草垛子里面有人。

    偏头一看,是一个老头,穿着深黑粗布大袄,打着补丁,缩在避风的角落里,胯下夹着烤火的烘笼子,不留意还以为是一条蜷缩的大狗。

    “老爷子,我们去看看修房!”两人随意道,脚下没停还往里走。

    “站住,我们村在修房,工重……闲人免进!”

    徐长明天天听李老实念‘仓库重地,闲人免进’此时随口也说出来。

    两个民工嘿嘿笑起来:“老爷子说笑了,我们哪里是闲人,忙得脚打后脑勺,都是抽空过来看看。”

    徐长明被李老实一句话堵在这里,还是第一天主持开工仪式,这几天就只能在这孤零零守着,听到村里人喊马叫的,他早就心慌,这时候终于拦住人,才找到一点存在感。

    “不行,我们村不许人看!”徐长明不放行。

    这几天虽然驿站这边看起来人不多,但他知道,民工来了上百人,只是分散在各个路段,他们晚上会住在一起。

    今天放一个人进去看,明天就有两个人进去看,最后天天都有人进去看。

    自己可是在江氏面前打了包票的,不许外人在村里游荡。

    两个民工也不是软脾气的,面前就一个老头,还这样臭脾气,他们说出来的话也不好听了:“老头,有什么可横的,听说你们村都是流民外来户,就连村长都是女的!连像样的人都选不出来,也就是一个烂村。”

    徐长明脸一沉:“我们村是啥样的关你屁事!走走走!不走我就去赵书吏那里告你!”

    村里的日子平稳过起来了,他对江氏还是有些佩服的。

    农家人干活是能吃苦的,不是能吃亏的。

    谁家多割一把草都能骂上三天三夜,饿肚子,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就简直不稀罕。

    像这样在一起干活的事那就更不可能,多的是溜边偷懒。

    可现在,人人争先恐后,还怕别人把自己的位置抢了。

    总的来说,那就是给自家干活都没有这样积极过,这样的流民就比以前本家大族还靠谱。

    至于被人嘲笑是“女村长”。

    徐长明是对‘女村长”这个词有心结,也只能是本村的人说,还轮不到那些跑来服徭役的外人谈论。

    此时听到被人说自家女村长,那气就不打一处来,直接就撵人。

    两个民工是偷摸过来的,见进不了村,这个老头子还要去告自己偷工,连忙说站站就是,不进去。

    两人站在外面高处,眺望一阵喧闹的村人,嘀咕一阵就离开了。

    徐长明自己拦住人,无聊几天的心情又兴奋起来。

    放下烘笼子,又扯起旁边的稻草,蹲在在地上编草帘。

    家里修房可以夯土墙,又买木柱木梁,想再买瓦盖房顶是不可能的,只能用稻草。

    他现在就要多编些草帘子,可以用来盖猪圈柴屋,也可以挂在土墙外,保护墙面被雨淋着。

    再说村里,田贵家取土需要走一段路,秦氏混在挑土的人群里也在干活。

    徐根庆是壮劳力,自然需要上高墙夯土,远远就能看见自家娘的身影。

    想到马上也该轮到自家修房,他浑身都有干劲。

    自从上次江婶子把娘按在地上教训过,等江婶子走,自己和莲花也被骂一顿后,娘就没有再拿莲花怀孕说事。

    这次集体修房,娘让莲花去给人往筐里装土,挑土的事让她自己干,说不让莲花来来回回的磕碰着。

    徐根庆知道,这是江婶子说过,要是莲花出啥事,就要撕了娘。

    娘挑一天土,晚上累了也不起夜,一觉睡到天亮。

    娘变得好了,只要家里不吵不闹,再难的日子也好过。

    徐根庆正美滋滋畅想着未来,秦氏却只感觉腰疼腿疼肩膀疼,浑身的难受。

    她难有这样认真连着干几天活的时候,眼见几个女人挑土前面走,她脚一跺就拐到一边,放下土筐坐在地上摸脚。

    后面的田氏挑土经过:“秦婶子,你脚怎么了?”

    秦氏叫苦不迭:“哎呀,哎呀,我刚才不小心踩到石头,脚扭到了!”

    田氏赶紧把自己的土筐放下:“你这伤得重不重?村长在李叔那里放着草药,要是扭到就赶紧敷上!”

    人多事多,尤其是这磕着碰着的,江枝就把几种能治疗跌打损伤的草药放在仓房那边,谁有事就可以用。

    秦氏本还苦着脸装样,一听李老实,瞬间就觉得自己哪哪都不疼:“哈哈,没事,不用敷药,我歇一会就好了!”

    田氏很老实,还劝:“秦婶子可别硬撑着,马上就该你家筑墙,虽然有大家帮忙做事,你这主家也要更忙些,这个节骨眼上你可别出岔子。”

    她说着就扬声喊:“李叔,这里有人脚扭到了!”

    李老实是监工,正四处溜达,听到田氏喊自己,立即就过来:“是谁呀?脚扭得严重不,看我李神医药到病除!”

    第255章

    玩笑话

    还没有等李老实走近,秦氏“噌”的就站起来,连声道:“我没事,好了好了!”

    田氏不解的看她:“婶子真的没事了?”

    “没事了!我们快走吧!”

    秦氏弯腰挑起自己的土筐,赶紧的就走,她怕李老实看出自己在偷懒,大嘴巴一嚷嚷,自己可就丢脸了。

    此时,她突然感觉话多的人真是讨厌至极。

    尤其是李老实,简直不给人留面子,当着自己面就荤素不忌的乱说。

    李老实腿快,她跟田氏才走几步,就到了跟前:“根有媳妇,你刚刚在说谁脚扭了?”

    秦氏绷着脸头也不抬闷头走,田氏道:“哦,刚才秦婶子说脚不舒服,担心是扭着了,正想叫敷药歇会。婶子又说没事了,让你白跑一趟。”

    李老实瞅秦氏一眼,嘿嘿一笑:“我看好好的,没扭着吧!怎么的,这些轻松活也想偷懒耍滑。”

    他这话可就指着鼻子在说了,周围有人嘻嘻笑,秦氏勃然大怒:“谁说谁偷懒了,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都在挑土,就你偷懒耍滑,连锄头扁担都不拿一下。”

    李老实嬉皮笑脸:“秦嫂子说笑了,你这样年轻,怎么能说自己老呢,远看像十八,近看才十八,说你一枝花都不为过。”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