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夏秀才念完就不说话了,他只管整理这些数据,不管该怎么处理。徐根有看着自己弟弟:“村里人干活的都在这,你就看着办吧!”
徐根宝点头:“我是感谢大家,就是没有办法替你们还工,就把这些工算成钱。只是乡里乡亲的,钱上给不了高价。”
田贵眉头紧锁:“你就说个实数吧,大家觉得合适就行,也不会讹你。”
徐根宝得了这句话,就说出自己准备的工价:“两天修房时间也不多,我就大工给二十文一分,小工给八文一分。”
场上一静,徐根有脸顿时红了:“不行,你这钱太低!”
徐根宝苦着脸:“哥,我的钱挣得辛苦你是知道的,现在都拿来买木料砖瓦,没有多的钱了!”
在外面挣钱辛苦,这个不光是他哥徐根有知道,在场只要长了眼睛的都知道。
夏收时,徐根宝当众挨打时还是一个精壮的小伙子,现在才半年过去,他就瘦了一大圈,差点成胡子拉碴的中年人。
弹棉花是苦活,徐根宝是在山里走家串户的弹棉花。
每天起早贪黑的干。
刚开始在张军头下面的军士带去的村里做,那村是本村人,多少有几分薄面,事事都顺。
多走几个村,钱是挣到了,可遇上麻烦的时候也多了,不但要受气干活有时候也拿不到钱的。
而且人生地不熟,小菊一个小媳妇跟在自己身边,时不时还要担惊受怕。
咬牙干到年底,徐根宝感觉这样不长久之计。
年后自己还得再另寻出路,留小菊在家带孩子干农活。
现在拿回来的钱虽然还有一两多,徐根宝就想能省一文是一文。
可现在亲哥当众反对说太低,他心里顿时就不高兴了。
不帮亲兄弟,要帮外人!
徐根有性子老实,见弟弟误会,急得用手点着他道:“你就只看见账本上写的2个工,谁家修一栋房子才两天?那是连夜不休赶出来的,换成平常时间,至少七天才能夯起墙。”
徐根有不同意,其他人也不同意。
“你钱紧就别提钱,以后还工就是,你的钱还真是挂得高啊!”徐根生歪着头,撇嘴道。
其他人七嘴八舌露出不悦来:“哎,我们再穷,也不会这样看贱自己。”
“是啊!谁想连天干活才挣二十文。”
田贵长叹一口气,这就是他跟徐根有脸色不好看的原因。
村里人帮忙修房这事还真不好用钱来衡量。
不付钱尚有人情在,付钱就没人情了。
否则钱就要直接到位,低了得罪人。
听到村里人的议论,徐根宝也急了:“少了就再加点,二十文太低,就二十五文,我实在是没钱,你们总不能逼得我去借利子钱。”
在场烤火的人脸色就更不好了,徐根生阴阳怪气道:“算了,你想给多少就给多少,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别再找我们就是。”
“是啊,我们没钱过年,还有其他办法,定不能逼你借利子钱。”徐根庆也道,他正想找江婶子借钱,还不用逼人。
就在这时,同样变得黑瘦的王小菊跑过来,对着徐根宝就嚷道:“我刚才问过大嫂,江婶子以前找人修房是五十文一天,请人打草是三十文,我们定的价太低。”
她这一嗓子,倒让已经要翻脸的众人又安静下来。
是啊!以前江村长是有先例在,再怎么也不能二十文。
徐根生看一眼王小菊:“奇怪,你还能说一句人话!”
王小菊这一句话,还真让大家意外了。
徐根宝脸色涨红:“我们的钱……”
他想说要节省点,可王小菊不让他解释就道:“大家帮我们修房是恩情,大哥帮我们修房是亲情,我们省钱就是无情。钱用了就再出去挣,在家抠钱又抠不出来,还得罪人!”
最后几个字,王小菊说得含糊,还带着一点哽咽。
在外面受委屈她也难受,有几次晚上困了就随便睡在别人的棉絮堆里,结果有人半夜摸进来,她还是被摸醒才知道。
那人虽然被吓跑,可王小菊就再不敢睡实过,每天睡觉都要惊醒几次。
想到能挣钱回来修房,能让村里人正眼瞧自己,能抬着头到镇上炫耀,自己什么苦都能吃。
可回村里看见房子被人修好,大嫂和婆婆说的都是大家连夜赶工,她心里还没有来得及感激,就看见根宝低声下气的求人省钱。
王小菊顿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心里也是五味翻腾。
啥啥都不顺心,自己想扬眉吐气过日子怎么就这样难!
第275章
借条
徐根宝修房的工钱,最后还是田贵帮着定下:“江村长修房时是五十文一天。
根宝能想着让大家有钱过年是好心,这钱多少和我们赶工的事,也不计较啥了,还是五十文一个工分吧!”
有他从中调解,徐根生、徐根庆等其他人也没有再说什么。
若每家能拿到一百多文钱,能买上两斤肉一斤糖,再买一斤油好好过年。
可就这点心愿也不能实现!
徐根宝之前是挣回来五六两银子,不光要买木料,还需要付掌墨师的工匠钱,现在就没办法给每户人家全部付清,只能一户给五十文,其他的欠着。
五十文就五十文吧,这日子还是要过的!
于是,账本上欠着有名字的人家,每户先拿到五十文,一时间弄得议论纷纷。
村里发生这件事,江枝第二天就知道了,可她没有下山去。
从村里修好房,她就一直在处理自己的事,每天忙着呢。
趁着过年前的几天,把崖上已经搬空的屋子又整理了一下。
药材堆放屋里,炕保留着,以后专门烘干东西用。
村里的事自有徐根有他们处理,自己只是村长,不是家长,更不可能把每户的事情都揽住不放。
李老实把徐根宝给每户发钱的事都说了。
还边说边笑:“这次王小菊还像一个人,比徐根宝有胆气,就连杠精都没有说她。”
杠精这个词是江枝说徐根生的,李老实学了去,天天挂在嘴边。
江枝笑笑,王小菊是镇上长大的女娃,论心眼和胆量,徐根宝的确是比不上她。
人能赌一口气是好的。
只要走上正路,不打那些歪心思,总有走出头的那一日,就怕心术不正还破罐子破摔。
李老实又道:“徐根庆找我借一两银子,有夏秀才帮他写的借条,还有徐根生担保,我就把银子给他了。喏,这是借条,银子可是我垫着的,你得还来。”
说着,他取出一张白纸,上面是夏秀才写的借条,以及徐根庆和徐根生的指印。
江枝答应借银给村里人,是需要借条,再找人担保。
只要满足这条件,李老实就会马上拿一两银子出来应急。
若借银超过一两,就只能第二日,等江枝同意才能领取。
这样既解了村民的急,也不会让李老实胡乱答应。
“好,马上就要过年了,明天我也下山一趟,给赵书吏拜一个早年,也看看村里情况!”
江枝收到借条,把李老实垫付银还他,准备在年前最后下一次山,家里该办的年货虽然已经买齐整,还需要买点鲜肉。
另外还要给赵书吏和张军头拜年。
江枝一个村妇自然不送银子,把春凤种植的木耳和笋干菌干分别装一包,有这样的山货已经很有面子了。
此时距离过年只有五天,驿站还没有停工,不过也仅是一些收尾工作没有做完。
一排整齐房屋修在路边的空地上,最宽的地方还是牲口棚,空地上胡乱摆放着木料石块,工地上还凌乱不堪。
比起一个多月前的圆滑温润,负责监工的赵书吏明显蓬乱暴躁了许多。
此时正对着正来汇报的工头和民工拍桌子怒骂:“就这一点事,你们返工几次,还想不想过年了!”
工头委屈:“底下的人想回家,实在是做不动了!”
江枝很理解赵书吏的郁闷,眼看临近年关,还不能回家的加班狗,一般心情都不好。
“做不动就抽鞭子,只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今天之内必须完成。要是晚上我再去验收还是不合格,休怪我手上发狠!”赵书吏下了最后通牒。
那工头哭丧着脸离开,现在已经快过去半天,晚上要完工还得加紧。
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手底下的民工不肯出力,只想敷衍了事。
这种事情也是多了,以前干活都是这样做的,一批人在外面混够日子就走,活做不完就等下一批人接着做。
可这次没有人来换工,做不好就走不了!
赵书吏也是一肚子火,官道上一处需要拓宽的路段反复塌方,堆填起来的边沿不稳固,已经返工几次。
换成以前自然是强行收税“以银代工”,花钱雇工干活,县衙官吏还能分一杯羹。
可现在章县令来就免税,没钱只能做成这样!
不过,在看到江枝送的山货时,赵书吏又是笑得和善,对江枝夸了又夸,还提了一个要求:“江村长,你村能提前交税纳粮,能不能提前服徭役啊,把明年的徭役也服了?”
徐家村人干活厉害,一个月能修出十几户房子,要是抽来做两天,自己的差事就能交了。
江枝马上拒绝:“我们上年就已经提前服过。唉,赵书吏还不知道,我这个村长差点被人用唾沫淹死,当时一群流民缺吃又不服管,难啊!”
几句话推脱这不讨好的事情。
回锅肉好吃,回锅事不好做,而且还是别人做剩下的烂摊子。
清清闲闲等过年不好啊,非得给自己找气呕!
在赵书吏和张军头两边应酬一下,江枝就回村子。
现在新房已经修好,整个小村面貌大变,她才走过路口,就遇上几个在外面闲跑的孩子们。
田小泉和石猴子两人正躲在一处草垛后,看见江枝才跳出来:“江村长!”
江枝看看两个孩子身边满满的草背篓,还有冻得鼻涕长流的脸:“你们扯完草就赶紧回家,还在外面闲待着干啥?”
徐才明在路口守了一个月,村里房子修好他这个岗位就撤了。
只是那个草棚子还没有拆,村里孩子们时不时就会过来,顺带看看那些民工的动静。
经过一个月的严防死守,民工们已经知道徐家村不许外人进。
再有孩子们守着,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再来探头探脑。
石猴子提提裤子,再把鼻涕用手背一抹,笑着道:“秦婆子抢了莲花姐的钱去赶集,我们在这等着看她买啥回来。”
江枝眉头顿时就蹙起来,秦氏安稳了这些天,还以为已经改好,怎么又开始抢莲花的钱。
“她怎么抢的,你们还知道些啥?”江枝对这些李老实的小尾巴开始打听。
第
277章
秦氏要赶集
提起秦氏,两个孩子立即来了精神,老实叔可是叮嘱过,防着秦氏再惹事,要自己这些孩子随时盯着。
石猴子还在秦氏抢菜抢钱挨打那次立过功,这时候江枝一问,立即把自己看见的事说了!
“秦婶子说要给莲花姐买肉,就叫庆哥拿钱。”
现在的徐家村差不多都是外来户,这称呼上也是乱糟糟的,徐根庆是庆哥,莲花是姐,不过江枝能听懂。
“庆哥不给,说再等两天才去镇上买肉,正赶上团年饭,上坟也有刀头。秦婶子不依……”
两个孩子争着抢着叙述中,江枝很快就知道具体情况。
徐根庆在李老实那里借了一两银子,家里现在有米有红薯苞谷,地里有新鲜菜,能吃饱肚子,就是缺少油荤。
这次就想准备先买祭祖的香蜡纸钱,买点油荤,再给莲花添一件好衣。
剩下的钱就存着,等翻年买小猪小鸡养着,到莲花生孩子时就有肉蛋吃了。
这本该秦氏这个当娘的操心,可现在是徐根庆在安排。
当然,这些事少不了田贵在旁边指点的。
两家之前的窝棚紧挨着,被秦氏弄得互不往来。
现在修房分开,来去不再方便,可关系反而亲近一些。
桃儿娘时不时指点莲花怀孕期间怎么养胎,田贵也会教徐根庆怎么当家。
成长和成熟都是一瞬间,田贵在徐家村立足才真正给自己当家做主。
而徐根庆从莲花怀孕,也一下就有当爹的概念,开始顶门立户,他娘的话也不听了。
所以,秦氏要马上拿钱买肉买鸡,徐根庆就不愿意。
只说以后每天从田家买一个鸡蛋给莲花吃。
桃儿娘坐月子别人送的鸡她没有吃完,再加上自家养的小鸡长大,每天能捡一两个鸡蛋。
除自家吃,还能卖一个给莲花补补。
家里只买一个鸡蛋,秦氏自然就不能吃。
莲花自己还没有答应,秦氏先就气坏了:从莲花有孩子之后,自己就没有计较多干活的事,现在连吃饭也要让!
她在家骂一天,趁着徐根庆出门下地干活,就把徐根庆放在莲花身上的钱抢走赶集。
因为用钱方便,李老实那里都是铜钱,没有银子,秦氏就从中取了一百文。
这个秦氏……江枝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她发现秦氏虽然三十多岁,可心理年龄只有十二三岁,顶多十五,不能再多了,还不如田桃懂事。
在这个世上,有的人年少老成,小小年纪就很明事理。
有的人却是到老都不知事,头脑简单,想法天真,明明犯错还很无辜。
因为在她的认知里,生活就是这样的,自己所做都正确。
“你庆哥知道这事吗?”江枝又问,秦氏这次拿钱一百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就是不知道徐根庆怎么处理。
田小泉笑着道:“庆哥已经知道了,气得脸黑,知道他娘去镇上,就说不管了。
只让莲花姐把钱重新放好,一定要藏起来,以后别再被偷。”
江枝再一次叹气,那新房子里啥家具都没有,怎么藏?
空空的房子藏钱,自己闭着眼睛都可以猜出来。
莲花要藏钱,除了在床板底下挖坑,就只能塞到粮食袋里,或者放进地窖红薯堆里,秦氏只要有一点心不费劲就能找出来。
只是秦氏自个去了镇上……
“秦氏是一个人去镇上,你庆哥就真的不想去找了?”江枝现在已经有家长的感觉,一听秦氏独自出门,心里想的就是不安全。
也不是她多心,现在那些修路的民工还没有散,要是秦氏走官道,就要遇上这些人。
换成平时,有结伴同行,走官道还无妨,遇到人最多被人戏笑几句。
可现在那些民工已经在外面辛苦一个多月,人累腹饥肝火旺,脾气不好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