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当然也只是无“人”知道,因为还有一头野猪知道。驿站里,江枝几人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老宋!”张军头敲着桌子,对已经任亭长小半年的老宋秀才大声道:
“我昨日就让你将镇上的外来人口查一下,你是怎么办的事?现在出了这样大的篓子,你该当何罪?”
宋俊衡从里正爬上亭长一职,职位上涨,脾气倒见小,也平易近人起来。
此时被张军头拍着桌子吼,他也不动怒,反而赔礼:“张巡检别生气,我认真查过,可这两日过节,各处走动的人多,家家都有亲戚来往,一时失误了。”
他这也是实话,这两日是端阳节,梨花镇上自然也有各处女婿们来去送礼。
江枝阴沉着脸:“老宋,你一句失误,差点就让匪徒火烧药坊,章县令还等着我半年交税。
这一停工,我伤人伤钱,损失惨重,至少要年底才能补上缺口,税金这一块是给不起了,还希望你自己看怎么办。”
自己正想赖账,这就有理由来了!
面对江枝这个牙尖嘴利的泼妇,老宋也没有形象可保留,呲牙瞪眼道:“那你想怎么办?”
江枝瞪回去:“你要亲自书写一份证明,跟章县令解释清楚这里发生了什么,停工不是我的错!还要把这盗贼的来历上报官府追查清楚!”
张军头也感觉头疼:“老宋,刚才你说这歹徒是在镇上勾结几个闲汉,现在找到一个,还有三人此时在何处?”
青泉湾中,两个匪徒都死了,没有留下活口问话。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小小梨花镇,也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之地,自然有各种小团体。
青泉湾要建药坊的事,老宋早跟镇上那些“大哥”打过招呼,要他们管好自己的人,所以无人来骚扰,没想还是出事。
于是立即找了镇上的几个帮头老大来认尸。
跟小满动手那个人谁也不认识,但想纵火而被乱棒打死的却被人认出来。
此人外号叫“大虫””,实际姓毛,真实姓名不清楚。
没有妻儿,平时在镇上帮人干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比如说来徐家村帮王小菊“搬家”。
其中一个帮头透露,大虫说找到一个好事能挣笔大钱,还有三个也不差,同着能小发一笔,现在那三个人还没有看见影子!
江枝心里着急,跟小满动手之人已经确信来自兰小姑,可剩下三人此时在什么地方?
不在青泉湾!
不在村里!
这些人会不会去了山上?
毕竟自己跟二瑞能住的就这三个地方。
唉,还是该把小满爷一家都接下山来。
现在二瑞和李老实上山还没有回来,是不是真的出事了?
心里挂念山上坐立不安,她却走不开。
此事还需要老宋写下公文递交官府查办。
有镇上递交的一纸公文,可比自己以后用嘴巴讲一百遍管用,等官府找到徐小姑和她的帮凶。
以后聂繁天回来,才知道想杀他的人是谁,才知道冤有头、债有主,他的苦难来自何处。
替亲娘报仇,就能明白原身不仅养他一场,还是救他小命的恩人,也不让小满白挨这一刀。
江枝能往山上猜,老宋却不能想到那么远,被张军头逼问,他只能道:“我天没亮就已经在派人四下寻找,一旦得知消息就立即告知,现在只能等。”
张军头又开始拍桌子:“只等能等到什么时候?最多三日,三日没有消息,我就要进镇剿匪!”
他是巡检,做的是剿匪和道路纠察,不管这些民事案件,要他插手,那就是这里有匪。
老宋嘴角疯狂抽动:自己才任半年亭长就整出匪患,那就别当了。
他立即对张军头连连保证:“两天之内必定有消息。另外青泉湾药坊一案今天就报知县衙,请县衙追查那个主犯来历。”
这边的事还没完,江枝就听到去山上接人的二瑞和李老实回来,小满爷他们也去了田家。
得到这个消息,她心里顿时一松,山上没有出事就好,至于那三个人……实在找不到也没办法,只是大家以后出门需要小心。
况且山上有佩奇,那样大的野猪还是有威慑力的,尤其是有“野猪精”的传说。
自从两年前,那对想上山白吃白喝的耀祖父子被佩奇扒了衣服,徐家村就有一个传言,说山上有“野猪精”,还是会扒人衣服的那种。
再加上村里人上山捡蘑菇、青冈子时,偶尔也会看见一头野猪在山林间健步飞奔。
这野猪不近人,也不怕人,总是神出鬼没,有时候身上还有几朵花,很难不让人想到山精妖怪。
徐根生就问过几次李老实,江婶子她们住山上,有没有遇到过野猪精?
李老实一脸神秘,只说“不可说!既然是野猪精,肯定不能随便拿在嘴上说,这是对精怪的不尊重,万一被它知道了,会报复的。”
有他这半真半假的说法,有“野猪精”的说法就被坐实了。
人们也有意避着会遇到野猪精的地方,不往那些远处高处的山林子去。
第358章
无事忙的佩奇
野猪精现在还真的是精了。
现在圈里的小母猪已经怀崽,佩奇不再当痴汉,重新恢复它清高独身浪荡子的行为。
白天不是在自己的小木屋里闷头睡大觉,就是在外面闲逛。
公鸡们不打架,它都根本不到猪圈这边来看一眼。
可是经常会趁着春凤不注意,身轻如燕的跃过半人高圈栏,把母猪食槽没有吃完的残渣舔得水洗一样干净再溜走。
等到春凤来喂猪,就会发现食槽空了。
担心小母猪怀孕后食量增加会饿着,就会又加量,还一天比一天多。
可无论她加多少,食槽次次都是水洗干净,小母猪依然早早就敲圈栏讨食。
直到有一天春凤打扫卫生时,看见轻松在圈栏内外飞来飞去的佩奇,这才知道它已经混到偷吃的地步,就对它严防死守。
每天佩奇有一大盆煮过的青菜米糠糊糊和青杠子,吃饱喝足就撵它出去,不许回来舔槽。
佩奇每天过得很无聊,别的野猪在忙忙碌碌寻食填肚子求生存。
它有吃有喝,只管每天在山林里闲逛找快乐,没想到还真让它找到一个大乐子。
晚上,那条无人问津的道路鬼鬼祟祟出现三个人,还见面就想用刀扎自己。
本来只打算将人吓回去的野猪精怒了,一场恶战把三人咬得皮开肉绽,然后全都撞下崖去,它也被刀划了几道口子。
若是二瑞他们当时细心看,自然能辨出刀伤和以前野猪打架时的牙伤不同。
可在慌乱之时,无人留心这些小细节。
江枝此时在村里,就更不知道。
她在驿站跟老宋、张军头就这凶杀一事开过碰头会后,又赶紧去田家来看小满的情况,也要问问山上发生什么事了。
小满爷奶到田家时,小满睡了半天,已经清醒过去了,可流了太多血,人是蔫蔫的没精神。
看见爷奶到了,也是吃惊得很,想要坐起来伤口处却痛得厉害。
大家慌忙让他躺好别动。
此时小满爷奶看到小满,见人还好好活着,一颗心才终于放进肚里,顾不得休息立即就想杀鸡。
桃儿娘和田贵忙拦住:“小满他奶,我早上已经杀鸡炖了,小满刚喝上,你这就别杀,天热等吃完再弄,下山走累了先歇着。”
小满奶见田家真的已经把鸡炖在锅里,知道不是客气话。
她就让巧云帮忙把那几只鸡放到田家鸡圈里:“那行吧,这些先养着,这就辛苦你跟桃儿了。”
田桃扶她进屋坐:“奶奶,你歇着别动,要是我们做得不好的,你只管吩咐。”
小满奶依言坐下,环顾四周,见田家收拾得干净利落,桃儿虽然年纪小,也是做事体贴入微,她心里满意。
旁边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孩子正躺在草箩窝里睡觉,忍不住就家长里短的问起来。
小彩霞下月才两岁,长得白嫩嫩胖嘟嘟,十岁的田小溪见到这样的小娃娃稀罕得紧,立即找出自己的小布猴子给她玩。
旁边,田贵也跟小满爷说起自家当流民的原因。
两家人坐下开始闲话家常。
江枝到时,看见的就是这副温馨场景,之前在驿站还在担心的腥风血雨完全不存在。
难道那三个没有上山去,而是中途而废?
念头只在她脑中这样一转,就被否定,五十两银子足够人卖命。
现在的事还多,江枝忙了一夜,知道山上平安,小满又有亲人在旁边,她熬到现在终于是撑不住要退场休息,巧云带着孩子也跟着婆婆走了,留下小满爷奶在田家。
江枝暂时能休息,村里有人却没办法休息,徐根生急得团团转。
他的媳妇皮氏跟着大爷爷徐长明,还有堂伯堂叔和另外两个徐家人进城去找徐小姑,已经走了两天两夜还没有回来。
之前他还能稳坐着等消息,村里商量蚊香作坊时,还能开玩笑说这些人是在喝酒。
可看到青泉湾抬出去的死人,他坐不住了。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那人去青泉湾其实是要杀小天,小满只是当了替死鬼。
人家都是要杀人的人,大爷爷皮氏他们就是喝酒,恐怕也是毒酒。
他想找江枝,可被巧云拦住。
自家婆婆和二瑞一晚上担惊受怕没吃没睡的,好不容易才躺下,再去城里找人,就是铁打的也扛不住。
巧云对徐根生道:“长明爷他们进城去找人,现在镇上和张巡检也在找人,你一起去,自然有官府章县令作主。”
这句话提醒了徐根生,他立即就去了镇上,找到宋亭长,说自家媳妇和家人去城里两天还没见人回来。
老宋正要到县衙去递公文,顺便就将他带上了。
村里乌泱泱、乱哄哄一天就这样过去。
第二天李老实和二瑞又去了一趟山上,见山上一切好好的,没有丢一只鸡,没有丢一棵葱。
天渐渐热起来,大野猪依然白天在它的小木屋里睡一整天的觉,等到傍晚吃饱喝足再出门晃悠去。
二瑞把当天还有三个人收钱要找麻烦,但人消失不见的事说了:“那三人没有回镇上,娘担心是冲着山上来的。
现在只有你们两个和孩子在山上,不如也进村住几天。”
春凤一听就摇头:“你带妮妮下山去吧,我跟大柱不走。
屋里住不得,我们就住到旁边林子里去,这样大的山想躲两个人很容易的,你让婶子别为我们担心。”
见这两个人真的不走,二瑞和李老实也不再勉强,于是带着妮妮下山,跟小彩霞在一起。
江枝本来打算让春凤夫妻俩回村住几天。
但想想满山的鸡猪,对农家人来说丢下牲口就等同丢自己的命,能猜到春凤和徐大柱会舍不得走,现在能带走妮妮也好。
第二天徐长明和徐根生他们都没有回来,江枝也没有去城里。
人活着总是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徐长明是活到老的人,带着几个人进城找事,自己就要承担失败的后果。
她这个村长不是千手观音,需要样样到位,还得负责村民事事如意。
于是,一边等老宋在城里追查的消息,一边组织人手搭建蚊香作坊的工棚。
药坊那边死了人,虽然尸体已经抬走,场地还是需要冷处理几天,暂时不能开工。
而且小满还躺着没有度过危险期,自己也不能离开村子,这时间不能浪费了,先把这边建起来。
于是,村人一边讨论着凶徒杀人的残暴,一边讨论着未来可期的生活,又开始新一轮的基建。
第359章
一无所获的徐长明
蚊香作坊没有修在官道这边,而是修在隔着田地的山脚下,那里距离各家有五百米距离。
不近,而且还是一尺宽的田坎路,要是下雨来回显然不够方便。
但这是村人集体要求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需要保密!
这可是村里大家的东西,守护也得大家都用心。
靠着官道太近,万一有腿快的溜达着进来,一不留神就看见了,现在隔着地,谁也别想偷窥。
江枝觉得也行,蚊香作坊离居民区远一点,也避免灰尘太大扰民。
这几天村里人手被抽调得七零八落的,留下的没几个青壮。
好在搭棚子不用大料,二瑞和徐根庆,还有田贵、徐根有几人,再带上一群女人孩子就开始动工。
就在旁边山林砍树,各家共筹来稻草。
挖土铺出地基,垒出半截墙,上面是木条,镂空方便通风。
揉泥的石台,做挤条用的打孔竹筒,成排晾架,晾棚。
只用两天,一个占地面积两百平米的作坊就出来了。
里面有十个操作台,压蚊香盘是需要至少三人合作的,若是想做得更快,还能添加人。
能保证三十个人同时上工,每天村里人轮流过来做几个时辰,不误庄稼活,也能挣钱。
这挣钱的事是大人孩子都急着想做的。
在作坊修好的第三天,二瑞和巧云才教会大家怎么和药泥,怎么压盘晾干,立即就开始了生产。
全部都是生手,搅拌草粉和炭粉什么的状况百出,不是干就是稀,要不然就散盘。
好在这蚊香粉可以无限次返工,多做几次就好。
这边忙得不可开交,江枝也终于等回来徐长明他们一行人,还有官府对行凶主犯的追查。
依然借用驿站的议事堂,宋亭长拿着一纸回签:“那行凶之人的身份目前没有查到,现在户籍混乱,有人尚是黑户,不过县衙已经登记在册,继续查访。
你之前说的那户杜姓人家我们也过去看过,那户人家的确是姓杜,夫人却不是你徐家村人,也不知道什么小天,跟这事无关!”
江枝都听愣了,到青泉湾行凶的人查不到,这还是有原因的,不可能连徐小兰一个大活人都查不到:“你说那户人家姓杜,夫人怎么又不是徐家的?”
宋亭长抖抖衣袍,一脸严肃道:“章县令让衙役传了那户人家上堂过问,还去宅里搜查过,没有你说那夫人。
若你不相信,大可问你村里的徐长明,他在县城里待了几天,应该比谁都清楚!”
“至于你是药坊税金的事,章县令说可以推迟到秋收时一并交付。”
梨花镇出了人命案,若只是寻常打斗,他这个亭长就可以慢慢处理,然后上报即可。
可这药坊连章县令都知道,他这几天也是白天晚上都在奔走,到头来啥也没有得到,还被章县令斥责:办事不力!
谁愿意过个节都不安生,他的女儿女婿也回娘家来,自己还没空团聚。
江枝料到徐长明要吃瘪。
没想的是,那“上门女婿”会如此滑头。
没有徐姓夫人,连家都挪了窝,来一个“查无此人”,看样子这事要办成无头公案了。
当然,这法子能应付的只是循规蹈矩的官府,遇上开挂男主……哼哼!
江枝也佩服徐小兰。
对生她养她的娘家一通糟蹋就丢下几十年不管,冒一个头惹出事来,又可以继续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