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350章
巧云再孕
原本计划第二日就下山准备卖苞米的事,现在佩奇有伤,还发现那三人踪迹,江枝留下多待几天。
她要多陪陪佩奇,还需要再给伤口多换几次药。
在这一天,佩奇吃上最丰盛的一顿大餐,也是它最欢喜的“面条菜糊糊”。
一大盆子糊糊吃完再添,吃得肚子鼓鼓,实在塞不进才算完。
又好好享受了一下梳背。
把放在角落里吃灰的小竹刷子找出来,从鼻尖到猪尾巴都刷到了,爽得野猪哼哼个不停。
上午时没有看崖下,但也不能就这样真正不管。
绕着路,小满爷和江枝、春凤三人,还是去了另外一处崖头。
在这里远远的能够看到佩奇待过的那个山头。
还得感谢这里没有近视眼,也没有空气污染,隔着几十米的距离还能一览无余。
山风刮的方向也合适,闻不到臭味,避免再想起那不堪回首往事。
佩奇掀土的崖壁不算特别高,只有二十多米,而且山壁上的石缝中还长有灌木。
下面也有乱草乱石,还有灌木丛,自然没有看见什么尸体。
但有一群野狗一样的动物正在打架,互相还撕扯着什么。
这片山林有人出没,没有凶猛的大型动物,豺狗狐狸之类的不少,另外就是山鸡野猪蛇。
此时远远看着那些进食的动物,江枝又想吐。
春凤捂着嘴,忍着恶心道:“按理来说那边的崖壁摔不死人,怎么就……佩奇怎么就受伤了?”
有灌木丛遮挡,不会跌下去,除非本就死了。
这也是江枝疑惑的。
之前她只以为是那些人走岔道,结果小满爷说,那边也有小路,只是不怎么走。
三人能从小道摸来,显然还是比较了解路径,但没有想到遇上野猪,或者说没有想到遇上佩奇。
山上的野猪虽然凶猛,实际上都会刻意躲着人,只要不是有威胁就不愿意跟人起冲突。
在野外,动物受伤是要致命的。
就好像佩奇那样的小伤,生了蝇虫不管,伤口一直存在,就会一直腐烂下去,最后将动物的身体拖垮,死在营养不良上。
普通野猪遇到人会逃,佩奇不会,因为那就是它的地盘。
而且从小跟着人类长大,佩奇对人没有畏惧感,只知道人有好坏之分。
好人就是给吃给喝的,坏人就是来偷东西的。
一般情况,佩奇不会主动攻击人。
小满爷皱巴巴的脸上都是释然:“肯定是仗着人多势众,还带着刀,想欺负佩奇了!
哼,也不看看佩奇是什么人养出来的。”
只要把野猪吓走,他们就能到老云崖,也就可以找到两家人住的林子。
没想的这猪不是普通野猪出来寻食,而是出来消食,吓不走反而被激怒。
此时,那头消食的野猪没有跟过来,正躺在家里呼呼大睡。
江枝想了想:“还是再寻几只狗子养着吧!”
这次准备在村里修房,江枝问过春凤,需要在村里修一套房子吗?
春凤说不需要,她想住在山上,上面好养鸡养猪,也好制草药。
她在山上住两年已经习惯,这里什么地方堆柴,什么地方堆东西随便自己,进村养几只鸡都撒不开。
不过江枝准备给小满修院子时,还是要给春凤修几间房。
妮妮现在已经五岁,明年也进村启蒙认字,到时候才有她的立足之地。
以后山上人越发少,还得再多养几条狗护家。
看过那崖边的情况,江枝三人回来就告诉徐大柱,但没有给巧云和小满奶细说。
因为,巧云又怀孕了,听不得这恶心的事,只需要告诉她安全便可。
这次回来,巧云当晚就告诉江枝和二瑞,她好像又有孕,而且已经两个多月。
二瑞激动得不行,当初巧云怀上彩霞时,他才十九岁,还懵懵懂懂的不明白当父亲是什么意思。
现在知道了,懂事了,也有责任感了:“巧云,我们卖完青粮就修房子,你还是进村来,我也好照顾你。”
他虽然可以每天回家来,但还是想多做些事。
江枝也很高兴。
虽然生孩子有风险,但独生女的风险更大,巧云还是多生几个孩子好。
她忘不了二瑞那天趴在小草坟上痛哭的情景。
高兴之余,江枝又担心不已,把巧云狠狠说了一通。
怀孕也不早说。
算下时间,端阳节时就已经怀上了,小满受伤,她还跟着在村里乱跑,万一出什么事怎么办。
上次怀孕时正好是兵乱,那时候在山上生孩子是迫不得已,这次说什么也得到村里去。
“二瑞,卖完青粮就赶紧动工修房,下雨麻烦点就麻烦点,用青砖不在乎!”江枝训过巧云,又赶紧给二瑞安排。
前几天二瑞已经在联系砖瓦,这下就要抓紧请砖工和木工,村里那些只会筑土墙的人就用不上了。
巧云只笑眯眯看婆婆和丈夫紧锣密鼓的安排着生活。
彩霞两岁,也该添弟弟妹妹了!
这事很快又告诉了春凤他们,大家跟江枝一样的反应,高兴之余就怨巧云不说。
怀孕三个月不到,胎还不稳,这几天一直在林子里爬上爬下的撵鸡。
江枝在山上待了三天,佩奇的伤口也开始结痂,她就需要下山去卖青粮,再赶紧修房子。
跟着一起下山的还有小满爷,他也需要再去看看小孙子。
老骡子驮着一大筐奢侈品蚊香、驱蚊水,这也是巧云春凤他们在山上做的,需要送去城里。
佩奇被好吃好喝伺候了几天,心情也舒畅了,又跟着把人送到村外,等江枝走远才甩着尾巴回林子。
卖青粮的时间是早就约好的,一共来了五家。
此时已经等在驿站,而且还在二瑞的陪同下,考察过苞米地。
今年因为种了十亩麦冬,种粮的面积少了,但徐根有他们种二茬已经有了经验,这一年的嫩苞米长得漂亮。
其他地方的苞米才两尺多高,这里已经可以吃了。
在没有反季节蔬菜的时代,这可是惊为天物,只需要送进城里就能卖个好价。
拍卖会在驿站举行,曹驿丞帮忙主持。
江枝这个主家带着二瑞,还有带伤也硬撑着过来观摩学习的小满。
另一边是准备出价的五个客商。
公然卖青粮少见,跟一个农妇谈生意更少见。
不过每个人都只在心里计较,面上波澜不惊,还互相调侃着生意如何。
在江枝身后,李老实抱着一个裱好的牌匾站着,那上面是平川县章县令的手书“厚德载物”。
看到几个客商那故作镇定的样子,江枝心里好笑。
各种销售都需要名人宣传,自己有章县令站台,足够给面子,也让客商们少了后顾之忧。
第351
章
拍卖青粮
去年卖青粮需要二瑞他们雨夜赶路,还差点入大牢。
虽然在向德金他们的帮助下卖了一点钱,可这辛苦劳累,担惊受怕真是伤不起。
今年不同了,可以坐下慢慢讨价还价。
“各位老板,我们家的苞米今天开始竞价拍卖啦!”
“今日诸位齐聚,话就不多说,徐家村有青粮出售,应该是巴郡今年最早的嫩苞米。价格上,江村长已经标示出来,大家可以斟酌购买。”
随着曹驿丞的话,这个看起来小小,实际上早已经在较劲的拍卖会就开始了。
江枝先对着前来的五位商贩介绍道:“这些苞米都是我们家自己种的,品质绝对有保证。
按照长势,我们分成了三等,分别是十文一斤、五文一斤和三文一斤。
每种样品都摆在面前,大家可以随意挑选,价高者得!”
江枝的话刚落音,五位商贩就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都是提前就知道竞价拍卖的消息,还打听到去年徐家村就卖过青粮。
当时是在地边包地购买,那价格也才四文一斤。
今年几人本来打算用同样的方法包地,没想的分了等级,价格不同品质不同,想占便宜占不上了。
而且嫩苞米还在地里长着,想像其他地方那样摘下来再压价也行不通。
“我看这苞米也不怎么样啊,还要十文一斤,太贵了!”一个商贩摇了摇头,面露失望。
在寻常的粮店,一斤干苞米面才五文,这嫩苞米就是十文一斤,太贵!
买家挑剔货品是正常的。
“孙老板,嫩苞米可不能跟普通苞米一般比较。”
“而且我们家的苞米都是特殊种植的,绝对第一家。”
“特殊种植我信,这第一家是不是太过夸张了。”另一个商贩皱起了眉头,想继续贬低。
“税老板能到这里坐着,自然已经在别处打听过,可有其他地方种植?”江枝耐心解释。
“别处自然是有的,只不过……”有人插话,但他说一半就不再说了。
现在能吃上嫩苞米的只有周王府,也只是在温泉边少量种植,根本不到寻常家,也流入不了市场。
“嗯,听起来好像还不错。”那个商贩点了点头,“不过,就算这样,这价格也太贵了。能不能再便宜点?”
“这已经是最低价了。”江枝坚定地说道,“如果你真心购买,以后再有徐家村的产品,我们可以给你优惠。”
“优惠?怎么优惠?”那个商贩问道。
“这也需要你购买时再细说了。”江枝不打算说得太多,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卖青粮。
看过样品,竞价开始!
无论嘴巴怎么贬低,身体都是诚实的,举牌加价一点不含糊,谁也不会跟真金白银过不去,这些嫩苞米带回去就是翻倍。
先卖优等品,起价十文!
随着代替钱数的签筹一根根摆出来,优等品的价格迅速升到二十文,最终停在二十五文上。
“江村长,我以二十五文买下,以后徐家村的产品我要第一个拿!”
这是刚才最早提优惠的客商,话里还带着别的意思。
江枝欣然同意,她的心理价位原本是二十文,现在能多出五文,实在是不错。
旁边,二瑞和小满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虽然坐着不说话,心里已经是欢欣鼓舞。
虽然去年送去城里最高卖到三十文一棒,实际上损失不少,后面也减价,真正算下来没有三十文。
而且还辛苦通夜,要是以后都如现在这样,那就太轻松了。
定下优等品,接下来就是二等和三等的价格。
有了二十五文开头,剩下两种等级都以十文和八文被另外两家购下。
这边的苞米价一定下来,二瑞立即道:“三位老板,我这就进村让人掰苞米,还得麻烦你们的伙计赶紧准备骡车,最多一个时辰就可以装车出发。”
这里没有冷琏运输,大热天的不容易,能多保鲜一阵是一阵。
听到现在就准备骡车,刚才拍下优等品的老板疑惑道:“你有多少人手,敢说二十多亩地的苞米只需要一个时辰掰下来还要分好?”
最大的农庄,佃户人数也只有七八家,要想掰这么多苞米,至少需要小半天时间。
他这一句话,让曹驿丞和江枝都笑起来。
曹驿丞是听说过徐家村修房子的,那样速度早已经被服徭役的人传遍四里八乡,说得徐家村好像人人都长了八只手。
江枝是清楚如今徐家村人的速度,那还真就是长了八只手。
有王小菊的“一桶水”鞭法,个个干活像开了挂,那盘蚊香的手都差点快出残影,现在全村人掰苞米,那还不跟玩似的。
果然,很快徐家村就让几个商户大开眼界。
此时刚入六月已经是烈阳高照,全村老少都进地掰苞米。
每个人拿着称手的工具,背篓、箩筐和小篮子。
女人熟练的把苞米从杆子上掰下来,小孩子和老人就坐在地边分等级,各种规格分开放置。
男人们则用箩筐把不同等级的苞米送到商家的骡车边,数数登记,一层一层做得行云流水。
这些活是二瑞和李老实验收,王小菊,徐根生则在监督。
王小菊还是第一次监督这么多人一起干活,跑前跑后热得汗水长流。
见她这样负责,皮氏等女人都在开玩笑:“小菊,你这样卖力气,江婶子肯定会给你翻倍的工钱!”
王小菊在蚊香作坊负责监管,工钱是由作坊开支,每天是三十文,可把其他人眼红坏了。
可见蚊香作坊这几天再无人吵架,又对王小菊不得不服,这时候见她又这样卖力,忍不住就要调侃几句。
王小菊嘿嘿一乐:“我就喜欢这样子,自在!”
驿站这边,拍卖会还没有结束,压轴的还在后面。
只有三个人买下青粮显然还不够,江枝把蚊香盘摆了出来。
“这蚊香盘还需要我给大家介绍吗?”江枝故意问。
刚刚才拍到青粮的孙老板道:“实不相瞒,我早就听张巡检说了蚊香之事,所以这次就专门过来!”
孙家商行也是大商行,听到徐家村不光是青粮稀罕,还有一种蚊香也是特别得很。
其余人纷纷点头:“是的,江村长,这蚊香盘的价格不会再拍卖了吧!”
江枝笑道:“青粮实在是不易种植才以拍卖销售,蚊香盘自然是定价为准了。”
以嫩苞米搭台,蚊香盘和驱蚊液唱戏,这是什么都不落下了。
第
3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