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9章

    旁边,二瑞听不明白什么是千古明君,什么是名人,但他能听懂牌坊和碑文。

    那都是有大名气的人才能做的,不由心情激动:“娘,梨花镇现在还没有一座牌坊。”

    别说梨花镇,就连平川县也只有一座孝坊。

    那还是八十前遇天旱,天干物燥家里失火,孝子不愿意独自逃生,陪病母同葬火海,孝心撼天动地引来雨水,民众为感谢他而修建。

    江枝一咬牙,这是鸟枪换炮,当然干了。

    不过还得要点好处:“多谢章县令指点,我身处乡下,眼光是短浅了些。

    可是想做好也难,开一个药坊都被歹徒纵火,差点就烧毁了,这安全都无法保证,做啥都白费。”

    章县令是知道青泉湾夜袭的,也一直在让人追查。

    只是时间太长,丢失的证据太多,更何况那嫌疑人如今不在平川县。

    江枝也不愿意自己去跟反派斗个两败俱伤,只要有这个线索和备案就够了。

    “既然要让你传授技术,自然会让宋亭长保证一方平安。

    另外现在两年过去,徐家村里那几十亩地就全部给你吧,你随时可以来过户。

    反正你需要买人,就带几户人家回村。”

    按照之前的规定,流民两年不返,房契和地契作废,现在就直接给江枝。

    章县令把江枝手中那几十亩地做了顺水人情,还不忘记推销流民。

    直接给三十亩地,这可是下血本了!

    这一次,江枝答应了,不光要买人,还需要带些流民回村。

    平川县城里是不许流民进入,那些逃避战乱来的人都被聚在离城三里的一处村里。

    章县令让江枝自己去挑,买人就是救命,如果能多领一些人安置到徐家村就更好。

    时隔一年多,江枝又看见那些离家逃荒的流民。

    六月里,巴郡已经炎热,但这里还有上百人聚在村中一片空地搭建窝棚,蚊虫叮咬,臭水横流。

    这些流民不停安置,又不停的来,他们逃过战乱,但苦难还没有结束。

    不是人人逃荒都能入京城做生意,发家致富,绝大多数人都是随便寻一处安全的村舍入户。

    比起田贵他们都是巴郡本地人不同,田贵他们只是兵乱带来的惊慌和饥饿,靠着医棚一有吃住就安定下来了。

    现在的流民多为外地,千里奔波精疲力尽,初到巴郡,语言不通,饮食不同,就连气候都无法适应。

    巴郡的湿气和闷热让流民里处处都是生病之人。

    虽然有县衙熬的大锅药和一些善人捐助的稀粥,这些流民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陪同江枝过来的皮氏和二瑞神情各异。

    皮氏激动得指手画脚道:“哎呀,比我们在渝州府外还难。

    我们当初走到渝州城外至少还有米有粮,大家都在一起住着,还可以进城买卖东西。就是后来……后来打起来了!”

    两年前皮氏跟着全村人到渝州府城外,也不过才几百里,不仅熟人聚团安全,而且还有男主光环罩着,没有吃太多苦。

    只是后来渝州府成战场她们散了,病死,乱跑死了一批人。

    二瑞没有再对流民随便表现出同情:正如娘说的一样,无论走留都是逃命。

    自己跟娘虽然留在原地,也是几经波折,差点就死了。

    他现在只担心一件事:“娘,这些人病的病,伤的伤,我们带回去也不能干活怎么办?”

    皮氏也担心:“江婶子,这些人会不会带回去就死了?”

    她对江枝要买人刚开始是惊讶,后来就感觉应该的。

    江婶子的药坊是得添人,万一再被坏人惦记上,小满一个人打不赢,那实在太凶险了。

    徐根生如今在收购药坊和蚊香两处药草,那也是在给江婶子干活做事的,拿着工钱,自然希望江婶子的生意越多越好。

    见到江枝来挑人,负责看守流民的小吏是大力支持:“这些流民能远道而来,别看着病,底子还是很好的,你们这些村长就应该每村分着安排。”

    江枝笑笑:“我们村子现在已经半数为流民,以前的房舍全部被烧,不好再安排其他流民了!”

    她知道章县令是想让县城附近的村子收容流民。

    因为这里稍微富裕一点,也好管理。

    人家远远的来,肯定不愿意住去高山穷沟,在那些地方人生地不熟,不是饿死也会被欺压。

    所以江枝哭穷时,章县令并没有硬行安排流民给徐家村。

    现在要带多少流民也让江枝自己决定。

    “管事老爷,我们是要买人!”二瑞主动搭话。

    小吏听到买人,一下就高兴起来:买人就更好了,官府还能抽税!

    第

    385章

    买人

    很快,流民营地里就知道有大户人家来买人。

    人群骚动起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买人,之前就有人牙子来挑过。

    那些相貌出色的,五官端正的小孩子最抢手,其次就是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女,可以干粗活重活,而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不要。

    为了活命,有些家庭就只能卖孩子,此时见又有来买人,大概是想起伤心事,窝棚里顿时哭声骂声四起。

    江枝没有去那些窝棚里打听,只在阴凉处等着。

    管事小吏领着一户人家过来:“江村长,这户人家愿意卖孩子!”

    那是一个瘸腿男人,手中牵着五六岁大的女孩走到江枝跟前:“这位夫人,我愿意把女儿卖给你。”

    他口音很重,勉强能听懂,此时说着卖孩子,还使劲用衣袖擦着孩子脸上的污垢,想让孩子好看一些。

    那孩子大热天的汗水长流,再混着此时惊恐的眼泪,一张脸像是小花猫。

    牙行都喜欢要年纪小的孩子好管教,可江枝买人,并不是需要小孩子当婢女,而是能做事的。

    她看着小女孩摇头道:“这孩子太小,我不要!”

    那男人一听江枝不要,顿时就急了,拎起小女孩的胳膊一阵摇晃:“这孩子六岁了,六岁,可以干活的,洗衣做饭都干。”

    那孩子瘦瘦小小的很是单薄,不过流民里也没有胖的。

    江枝想到家里妮妮五岁,现在天天的逗猪遛狗,最多就是割些兔草,小满奶根本就不会让她洗衣服做饭。

    同情归同情,以后的妮妮有春凤他们疼着,生活上定要当成娇小姐养。

    这孩子年纪相当心中难免计较,不合适!

    更主要的是家里还没有奢侈到需要婢女伺候,需要的是能看家干活的劳力。

    “孩子太小,我家是乡下,活多又重做不了!”江枝说得客气。

    见主家真的不要,那男子只能拉着孩子转身就走,一路推推搡搡:“没用的东西,卖都卖不掉,每天只知道吃。”

    小女孩哇哇大哭着。

    此时旁边又站着几个人,手中牵着孩子,想来都是要卖的,一家人哭哭啼啼好不悲哀。

    皮氏看着不停感叹:“唉,真是可怜啊!”

    江枝却异常平静,就连二瑞也只是紧绷着脸一言不发。

    娘说,同情心是最廉价无用的,要帮就帮,不帮就别说出来。

    况且当初流民冲上山来,刀棍相向时,谁都不值得可怜。

    果然,皮氏就被人缠上,一个老妇人扑过来抱住她的腿:“好心人,救救我们吧!孩子要饿死了,我们连出去讨食都不能。”

    另一个男人上前对皮氏拉拉扯扯:“买我们吧!只要三十两银子,我们能干活!”

    皮氏顿时吓得尖叫:“我没钱,不买人,不买!”

    旁边立即有人呵斥着把两个流民打开。

    皮氏心惊胆战道:“哎呀,我们当初可没有这样做过。”

    江枝要买的人很快就出现了。

    一个跟田贵年纪相当的男人站过来,自愿卖身五年签活契,希望能拿到二十两银子。

    他的银钱不算高,年纪也正是出力是时候,二十两可以买下,但只卖五年就有苛刻了。

    若是用得合适,五年时间正顺手人就要走,主家不好安排。

    若是不合适,二十两就贵了,人家还不如买十几岁的小孩子,养几年也一样可以用上。

    皮氏呦呦两声:“你能干什么活,只愿意签五年,管你吃了用了,恐怕也挣不够二十两银子吧!”

    寻常人一月工钱最多能挣一两银子上下,还得管吃管用,一年能存下四五两就不错。

    这人张口二十两……

    那人听到皮氏的讽刺,脸色很不好看,但还是客气回道:“我以前是一家护院,懂驾车和拳脚,二十两银子虽然多,五年内若有意外身亡,家人不得再找主家。”

    这二十两银子实际上是抚恤金。

    江枝和二瑞还没有出声,皮氏已经又惊道:“哎呀,你懂拳脚功夫啊?你功夫怎样,能不能打赢两三个人?”

    皮氏跟徐根生不愧是一个被窝里的,这话就是多。

    不过有她问,倒让江枝少说话了。

    那人却不搭理皮氏,只看向江枝:“不知道夫人能不能答应我提的要求?”

    江枝没想到自己只是想多找点人手,却送来了一个死士。

    其实说他是死士也不太准确,因为江枝曾经问过向德金牙行买卖人口的价格,小孩子多少银子,成人多少银子。

    对卖人,江枝是没有经验的,但知道各个时代的价格不一样,最贵的大概是宋朝。

    |东汉|奴:10000

    钱|《后汉书·五行志一》

    |唐|婢:4000

    文《唐律疏议·户婚》

    |宋|妾:100

    贯|《水浒传》

    |明|婢:15

    两银子|《醒世姻缘传》

    |清|婢:10

    两银子|《红楼梦》

    用二十两银子买命肯定不够。

    二瑞如今也学得沉稳,虽然听到会拳脚顿时激动,还是压着嗓子道:“我家是村里农户,不跟人打架拼命,就问你能不能干农活,就是耕地犁田挑粪?”

    那人显然有些意外,有人会花钱买人挑粪?

    自己要的那那二十两银子都够雇人挑十年粪了。

    可现在主家在问,他想想家里妻儿父母还等着银钱,低头道:“回主家话,我可以学!”

    只要能学就行,江枝问:“你叫什么名字,祖籍何处,家里还有什么人跟你一起来的?”

    “在下马关,家里上有父母双亲,下有妻儿,因为战乱逃来巴郡。”马关对这种问题早已经熟稔,回答起来都不用考虑。

    江枝心里放心了些,能带着父母妻孩从战乱中平安跑到平川县,身手和头脑都不错才行。

    而且不提祖籍,手中应该还有命案,不愿意提起。

    不过只要想想就明白了,这一路要顺利,只能杀人。

    她继续问:“你若是签契,这五年怎么安置家人?”

    马关精神一振:“有这二十两银子,我就在城里租下房子,只要省吃俭用可以过五年。”

    江枝挑挑眉:“若是我愿意跟你签下五年活契,给你家人银钱十两,以后你每月三百文月钱,但你需要让全家住进村里,你可愿意?”

    第358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马关迟疑着,对他来说十两买命银有些低了。

    但想到家人就在身边,五年后还能脱身,于是就答应下来。

    马关家中人口倒是简单,父母五十岁,妻子龚氏二十七八左右,一对双胞胎儿子十岁年纪,另外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女儿。

    全家人看起来精神不错,住在窝棚里头发衣服也还是尽量打理过,倒也齐整。

    要带着这样一家子赶路,马关的确有本事,想养活这样一家人,更需要本事。

    听到主家跟儿子签下五年生死契,允许带着家人一起安置,马家也接受这个事实,立即回窝棚收拾他们那些东西准备跟着主家走。

    这边签下马家的事很快传开,流民营地里又沸腾了。

    卖一个人带一家人,有银子还能安置,这可是好事情。

    有人带头,立即又有人来。

    是一个男人拉着女人过来,那女人怯生生低着头。

    江枝还没有开口,话多的皮氏就好像面试的HR,学着江枝刚才那几句话开始发问:“你家是哪里的?你又有什么本事?你对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安排?”

    皮氏话多是个大嘴巴,对什么事都好奇,跟她那杠精男人的挑刺不同,这几句话问得有模有样,颇能唬人。

    那男人呆了呆,把女人推在前面:“我们是逃难来的,想知道就问这里的吏爷,他们都有写着。”

    “夫人看我媳妇怎么样,我媳妇饭吃得少,活干得多。白天可以伺候主家茶饭,晚上洗衣做鞋,平时还能下地翻土插秧!

    卖五年活契只要十两银子,我一家也都可以随她住在村里!”

    男人说得轻松,好像很给面子。

    皮氏眼睛都瞪大了:“搞半天你是卖媳妇,不是卖自己啊!

    你媳妇白天伺候茶饭,晚上洗衣做鞋,平时还要下地?

    我告诉你,我们村李老实养的老骡子都不这样使唤的。”

    江枝家的老骡子是干半天歇半天,李老实隔一天就要上山运一趟东西。

    他生怕骡子累着不干活,到时候要自己背蚊香粉上山,平时伺候得小心翼翼。

    男人一听主家宽和,脸上更加欢喜,立即道:“那就是我媳妇的运气好,遇到好主家了。你们若是觉得她能干,平时多给一些月银就是!”

    皮氏看向江枝,她作不了主,只感觉这个女人是可怜得很。

    江枝看到女人怯懦的样子,再看看站在旁边不停张望的一大家人,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摆手拒绝:“不要!”

    自己不是做冤大头来的,买进来一个女人,后面跟着一群吸血虫,只要稍微心软一点同情半分,就要死死缠上。

    一听不要自己,那女人扑通跪在地上,身体蜷缩着,脖子都快缩在胸腔里,颤着声音道:“夫人,我、我什么活都可以干,有力气,求你买我吧!”

    江枝板着脸,一点眼色都不给:“你太瘦弱,我看不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