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5章

    江枝拨开发髻果然看见几道疤痕,头顶还有一个深深的凹陷,看时间有点长了。

    谭氏神情紧张,不停道:“不妨事的,是孩子小,她自己摔的!早就好了。”

    江枝瞥她一眼:“你怎么知道我要问这个?”

    谭氏扭着手指不知道怎么回答。

    江枝又撩开大香香的衣袖,细麻杆一样的手臂上满是青紫色,甚至变成黑色的淤痕。

    再翻开孩子衣服,腰背上同样也是斑斑点点的淤青,有淡有深。

    “这些又是摔了的吗?”江枝问。

    谭氏这次没有说摔,而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就开始打自己的脸:“都怪我不好,没有生出儿子!”

    大香香和小香香吓得瑟瑟发抖,一下扑过来将她抱住大喊:

    “娘!”

    “娘!”

    江枝快气死了,厉声道:“住手,谭氏,你的命是我的,只有我才有资格打你们,就连你自己也不行!”

    谭氏被突然爆脾气的江枝吓住,停手抱住孩子边哭边说:“是她爹打的!说不是儿子,天天拿大丫撒气!”

    江枝嘴角动了动,谭氏在撒谎,里面有新痕,看起来就这一两天的事,怎么可能是那杨老三留下的。

    她看看哭泣的谭氏母女,压住火气道:“好了,这是别人的家里,你在这哭哭啼啼招晦气,别哭了闭嘴!”

    谭氏抹着眼泪渐渐歇声。

    江枝继续查看小香香的身体,大概是有姐姐和母亲护着,小香香比姐姐的状态要好些,虽然也有伤痕,但最近的没有。

    让江枝揪心的是小香香脖子上一圈皮炎,长得很吓人。

    不过身体营养不良也会有皮炎,还是先吃几天饱饭再处理。

    江枝把两个孩子看过,又对谭氏道:“家里多的是草药,你哪里不舒服也可以用药。”

    谭氏连连摆手:“夫人,我没病,我能干活。”

    江枝闭了闭眼,让又翻涌的心情平复一下。

    其实在路上时谭氏就这样,总让人感觉不舒服。

    想着谭氏是刚离开杨家,被欺压太久不习惯别人的善意,江枝也没有训斥她,想着没有人打骂了,慢慢恢复正常。

    可谭氏不让孩子说话,还对孩子施暴,这就是不允许的了,先把孩子跟谭氏分开才是关键。

    江枝道:“既然你身体已经养好,明天我那边要开始修房,你就过去帮忙做饭。”

    谭氏点头答应。

    “大香和小香就不去了,孩子小做不了什么,修房子到处乱糟糟的不安全,就在竹林里捡笋壳。”

    竹笋掉下来的外壳能做鞋底,也是引火的好柴,农家孩子做饭前都会先去竹林捡一背篓回家。

    这事也是最轻松最好玩的,用一根树枝对着展开的笋皮扎下去,最后扎成一串很减压。

    江枝这样想,谭氏就不这样想,一听孩子不跟自己在一起,顿时惊恐道:“夫人,大丫二丫也能干活,她们可以烧锅做饭,能做很多事情。修房子也不怕,只要眼睛看着路就行!”

    江枝现在已经不气了,她发现自己跟护崽的谭氏思想不在一个纬度。

    不管谭氏有没有偷偷虐待孩子,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谭氏非常的爱孩子。

    她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孩子,哪怕那方法是错误的。

    杨家嫌弃女孩,谭氏就让孩子多干活,少说话,尽量活得卑微一些。

    把孩子禁锢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不让她们受到伤害。

    不过,现在到徐家村,已经不需要她这样畸形的保护。

    自己是主家,有三人的决定权。

    第

    380章

    谭氏安排

    干活才能让谭氏安心。

    等谭氏带着孩子进屋去煮饭时,江枝和秦氏这两个村霸却面面相觑。

    谭氏这种人打不得骂不得,她已经卑微到泥里了,若再打骂真下不了手。

    这可是老中医遇到新问题,摸不到脉了!

    江枝解下自己腰间挂着的竹筒茶,拧开塞子喝一口,然后才对秦氏道:“你说说该怎么办?你有经验!”

    原身一直都彪悍,虽然吃苦受累,但没有受过这种委屈,倒是秦氏以前当了十几年的乖乖,应该知道谭氏在想些什么。

    秦氏拿起蒲扇猛扇,沉默片刻道:“你别把谭氏跟我比,我以前没这样老实过。”

    说到这里,她脸上突然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实话告诉你吧!以前每次让我煮饭,我先把我和根庆的饭舀起来,然后再往锅里吐口水。

    嘿嘿!看着他们把那一锅饭吃下去,我心里比啥都开心!”

    江枝喷茶,指着秦氏的手指抖了好一阵才说出三个字:“我服你!”

    小满奶以前还夸过秦氏是本分老实人,没想到居然有这骚操作。

    不过秦氏一直都有点小孩子心性,能做的也就这些。

    秦氏面带得意,撇撇嘴道:“谭氏就没这本事,她自己不敢,还把孩子也教成气包卵,啥都不敢做!”

    江枝无言以对:也没几个人能跟你比。

    当媳妇时是往饭锅里吐口水,当婆婆就跟媳妇作对,一把年纪还搞不清楚怎么生孩子,净干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来。

    不过现在想想,秦氏脑子真是单纯。

    幸好莲花是个脾气好的,现在也不跟秦氏计较。

    徐根庆也是能顶住事,把秦氏当孩子哄着,一家人如今还算太平。

    秦氏继续道:“谭氏不光是自己软起一坨,她还管着孩子。

    昨天我给孩子拿麦面粑吃,大香香正要接,她说不要,大香香就不敢接,我硬给才拿了一个麦粑。

    谭氏就把那麦粑分开给两个孩子吃,她自己说不饿,一口没动!”

    江枝:“……厉害!”

    谭氏能忍住不吃东西,还真是忍者神龟。

    这个年代饮食缺少油水,平时都是重体力,就没有谁说自己不饿的。

    无论男女都跟大肚罗汉一样,喝粥用大碗,解开裤带随便喝一坛盖钵,只有吃不饱就没有吃不下的。

    从内心讲,虽然有卖身契,江枝之前还是没把谭氏当自己的财产。

    因为自己是把人从杨老三手中骗出来的,签卖身契的五两银子到现在也没有给。

    这点虽然有点缺德冒烟,但也给了谭氏一条活路机会。

    不过现在决定权在手,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谭氏既然没有自立精神,现在奴婢身份就很适合她。

    至于两个孩子……

    “明天我那边要开工建房,谭氏得过去做饭,她没时间再管着孩子。这两个孩子让根生媳妇带着,你这里不能留了!”

    秦氏没反应过来,一听不要孩子留在自家,立即直着脖子道:“你是不是还在怀疑我,我说了没有磋磨人。谭氏走了有俩孩子跟莲花搭伴,我也好腾出手来帮你家修房子!”

    江枝诧异看她:“你还真的勤快了?我没要村里帮忙,没工分!”

    自己是砌砖墙,需要的只有砖工泥瓦匠和木匠,用不着太多人挑土夯土。

    而且村里人要种地做蚊香,江枝就没有把村人计划上。

    三户流民上工需要的是现钱现粮,自然用不上工分。

    现在秦氏说要帮忙,也就推拒了。

    听到江枝说没工分,秦氏犹豫一下还是道:“没工分我也来帮你煮饭,你跟谭氏忙不过来。”

    江枝笑着道:“有人跟谭氏一起煮!”三户流民和自己雇下的黄家都有人能煮饭,哪里需要自己再动手。

    秦氏惊讶道:“你该不会让李老实也帮忙买菜煮饭吧!那个人肯定做不了!”

    江枝抽了抽嘴角,她想起自己问李老实的话,是不是跟秦氏有那意思,有就提出来。

    可李老实扭扭捏捏的说,他有那心没那胆,怕被徐根庆打……

    而秦氏也没表露出有这意思,还是不能乱说乱想。

    江枝随意道:“李老实当然不煮饭,他的事不少,那些跑腿喊人的杂活都是他的。说实话,李老实一天天看着没做事,其实比搬砖还累。”

    秦氏平静听着,手却下意识捻着衣角上一根纱线。

    江枝的话点到即止:“哦,对了,我不让你去煮饭,不是说你不好。

    现在莲花眼看着就怀九个月,身子重,你也别天天想挣钱,多在家看着才合适。

    那两个孩子人小,脾气性格也不了解,就不留在你家了,我让根生媳妇带过去几天!”

    现在要把谭氏母女强行分开,万一孩子一时间接受不了起什么误会,再留在莲花身边弄出事来可就糟了,等以后把孩子养熟再提安置。

    见真的不要自己去帮忙做饭,秦氏也悻悻没再提。

    江枝修房没有用村里人,二瑞之前通过驿站在砖场定下青砖正陆续送来,掌墨木匠师傅也把一些木料帮忙买好。

    小满爷去镇上找一个阴阳先生定下宜家宜室的好时辰,两家修房的事就在夏天开始了。

    这次修房人手非常充足,除请来四个修房师傅,签下十年契的黄安良会砖工,三家流民有人会石匠。

    男人们帮忙抬石搬砖,女人们则打杂做饭,谭氏自然在其中,两个孩子也真的没有跟过来。

    因为皮氏带走了大香小香!

    在流民营地出来,皮氏就跟两个孩子熟悉了。

    为了安全留在秦氏家不方便,现在她带着就合适,该干活就干活,该吃饭就吃饭。

    也不知道皮氏跟王小菊是怎么商量的,王小菊又是怎么跟村民沟通好的。

    或者是谭氏带孩子有问题在村民里早就传开,两个孩子也不挣钱,于是大香香和小香香姐妹俩进了蚊香作坊。

    她们两个刚开始帮皮氏干活做蚊香,皮氏没轮班就帮别家干活。

    这两个孩子虽然一个七岁一个九岁,身体单薄瘦弱,但勤快不多话。

    做蚊香盘手脚麻溜比主家还快,再加上可怜遭遇,立即让村民们同情喜欢,家家都要姐妹俩帮忙。

    没有谭氏阻拦着,两个孩子也渐渐习惯帮人做事。

    然后就每天吃了上家吃下家,吃了东家吃西家,帮谁做蚊香就在谁家吃饭。

    如今每家都刚收了麦子,又卖了青粮和蚊香,给两个孩子一口麦糊吃没问题。

    遇上谁家打牙祭,大方点的还把俩孩子喊过去粘点油荤。

    第381章

    忙而不乱的徐家村

    去年冬天徐家村基本上都修过房,只有江枝家和小满家没有动工。

    一是没有时间,全村人没日没夜忙一个月,不能再继续坚持了。

    二是没有好的宅基地,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徐家村原本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现在修建二十户人家。

    剩下部分宅基地被张军头的医棚,后来改成巡检营占去。

    有了驿站后,巡检营迁回梨花镇,被占去的地皮也终于归还给徐家村。

    如今就成了两家人的宅基地。

    有了宽裕地皮,手中银钱也充裕,青砖瓦房就能修出规格。

    小满爷毕生愿望就是能有一个宽敞的院子,看着子孙满堂。

    现在最小的孙子也要准备房子定亲,他再累都开心。

    江枝对修什么房子没有特殊要求,在她看来,这些房怎么都比住在盒子一样的高楼上舒服。

    巴郡村舍大部分都是散居,房屋分散在各个田块之间。

    徐家村大部分为单门独户,房子、周围的竹树林、院坝形成一个单独的住宅单位,也有的几户挨着形成大院子。

    小满爷和二瑞的房子选择修建“四水归堂”。

    这是构造紧密的四合院,而且两家靠在一起,有屋檐甬道相通。

    有这两年多的经历,两家人早已经视同一家,这样的房屋相互来去都不用踩泥。

    修建这样的房子自然需要时间和金钱,从地基石开始就要精心打制。

    两套“四水归堂”同时进行,工匠和杂工十几个,二瑞和小满爷天天守在工地上。

    江枝没有管修房,她的心思在药坊上。

    因为要熬制新药,田桃已经按照提前吩咐,把地锦草、辣蓼草,车钱草从仓库取出来,称出固定比例的份量,一半药材碾成细粉,一半用提取法熬成浓膏液。

    再把药粉混合进药液,收汁成了面团,最后压成药片。

    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做,江枝把一些微小却又关键的细节经验教给田桃。

    忙而不乱的一天过去,这一晚药坊没有停火,石大姐困得坐在灶边打瞌睡。

    碾房的徐根庆下班走了。

    武阳却没有走,熬药的事他其实帮不上忙,没走的原因是石大姐没有走。

    石大姐人有点傻,在家里天天盯着弟弟石猴子,石猴子在哪里她就在哪里,必须让她知道。

    现在出门在外面,她就天天跟着武阳。

    要是长时间没有看见武阳,石大姐就要着急到哭起来。

    江枝听到这事只感叹了一句:这才是黏人精,傻人有傻福好像也不是坏事!

    江枝在药坊一共教了五天,暂时做了两种药。

    后两天,马家老夫妻的隔离期结束也上工了。

    有这两人进入,田桃的工作量大减,她监督制药,管理仓库,掌握制药配方和配方比例。

    而且药坊也延长上下班时间。

    有住在药坊的马家人每天提前一个时辰起火,推后一个时辰闭火,可以多熬一锅药。

    …………

    大夏天修房,每个人都是汗水长流。

    身为江枝的奴婢,谭氏现在不光是要煮饭,还要给二瑞小满爷他们洗衣。

    晚上就睡在临时搭建的灶间,她没空离开,更没有理由再去找孩子。

    因为大香小香姐妹俩每天会过来一趟跟她见面。

    修房人多,在众目睽睽之下,谭氏只能简单问几句饿着累着,叮嘱孩子别随便吃人家的东西,勤快干活,不要说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