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3章

    宋亭长憋着一肚子气,又无法发泄,只能对正一个劲跟自己谄媚扇风的李老实道:“好了,别扇了,别把我扇凉了,我还得给你赏钱。”

    有一个宋亭长,就有第二个苏秀才,再来一个什么大掌柜,谁的钱都得给,江枝可不惯着这群人。

    虽然柳树皮不值钱,可知识产权费得给。

    于是,农技员徐根有跟着装两百斤柳皮浓汁的骡车走了。

    江枝跟宋亭长讲好的,看在他是亭长的份上,药钱减半只给五百文,但自己派技术员,需要一天一百文工钱。

    听到给自己的“神仙水”是买一送一,宋亭长心里熨帖,这才是一个下属该做的事。

    至于给技术员一百文工钱是小事,只需要让自己的长工学会,徐家村的技术员就可以回来了,前后花不了两百文。

    走了宋亭长,很快就来了梨花镇另外一个秀才,张口也是百斤浓缩液。

    这次江枝要了全价一两银子,苏秀才舍不得,直接就拉了二瑞的官身出来说事:“令公子也是官府之人,需要爱护民众……”

    江枝直接就怼回去:“他是官身也需要吃喝拉撒,要爱护民众还得先爱护自己的老婆孩子,再说了他管不了我的事。”

    秀才种地不需要交粮税的,这人是一点都不肯付出来。

    苏秀才见江泼妇又要耍横,乖乖给钱,但在请技术员时讲价,只愿意付五十文。

    江枝也干脆,五十文就五十文,一分钱一分货,她就派了石猴子去。

    那苏秀才一见是个半大孩子,顿时就恼了:“我是给钱的,怎么能派个半大孩子来打发人!”

    江枝呵呵笑:“你别小看这些孩子,是夏秀才亲自教导出来的,个个识字算账。”

    不提夏秀才还好,一提夏秀才,苏秀才顿时就变了脸色。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

    正月初二时,驿站客堂里在县尊面前,自己几人都为一把椅子给弄得灰头土脸,只有那夏秀才因为教孩童识字被夸奖。

    现在,眼前这个半大孩子就能识字出去当技术员了。

    石猴子也是机灵的,他对着苏秀才规规矩矩行礼:“夫子教导过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子会用神仙水,比其他人懂得多一些,自然可以当师傅。”

    苏秀才顿时语塞,取出一两银子:“好吧,石厚志,你去把我要的药水装好。”

    石猴子本来没有大名,夏秀才自然不这样叫人,就用他的谐音改了字,石猴子非常喜欢,对外他都以大名称呼。

    这次苏秀才没有带车来,只能又雇了村里两个鸡公车,把那些药水运走。

    一天里陆续又来了几个人,都是想要药水的,江枝一一满足。

    药坊里的熬煮就没停,另一方面田贵已经带人又去砍来柳条,药水源源不断。

    虽然今年的柳树莫名遭受飞来横祸,能挽救其他生物性命也是一大功德。

    江枝这边忙忙碌碌,小满和武阳不停用推车将药水运进村来,李老实则满村通知谁当技术员。

    喊到的人欢天喜地的就去了,没喊到的只能耐心等待,提前把自己家木桶准备好,小心惹得江村长不高兴,一点油汤都吃不上。

    这技术员实在太好当了,就是小孩子也会。

    只需要用一桶药水兑六桶清水,再用小孩子玩的竹管吸水对着庄稼根部滋一下,叶片多滋几下就完事。

    面对这些额外收入,徐家村人为粮食减产而起的担忧也减弱几分,处处都是欢声笑语。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有人却很不开心。

    村里的丧事过去十天,徐长寿父子才得到消息,立即拖家带口的回来奔丧了。

    两年没见,再见已经是一抔黄土。

    徐长寿在徐老二的坟头上哭得死去活来。

    若是不知道的人看见,只当是兄弟情深,难舍难分。

    这次回来没有赶上头七,徐长寿直接道,他要给亲亲二哥送完七七四十九天才走。

    于是,徐根生刚死了一个爷,又来一个爷,还是一个难缠的。

    第400章

    讨厌的徐长寿

    徐长寿这一次回村是住在徐根生家。

    徐长明、徐长寿和刚死去的徐长其是亲兄弟。

    徐长其名下子女就是徐根生的爹,独子,另外有两个不常回来的女儿。

    到徐根生这一辈有兄弟三个,但大哥没长大就夭折了,留下兄弟俩。

    徐根生和皮氏到现在还没有生孩子,家里除去父母,就是二哥和曾经去药坊烧灶的李二嫂,还有两个侄子。

    徐根生的爹娘、二哥都是本份老实人,要不然也不会被徐长寿三言两语给诓住,说要住够七七四十九天才走。

    现在根生家里虽然修了新房有几大间,但突然住下徐长寿一家还是拥挤。

    这边,徐根生正跟皮氏说在山里收购草药的事,徐长寿就溜溜达达凑过来:“根生,你现在出息了,在村里说得上话,给你耀祖小叔也找一个事做吧,别让他白闲着。”

    在外面住两年,徐长寿的脾气比以前收敛多了。

    其他村比不得徐家村,田贵他们这些外来户可以成江村长的核心成员,徐长寿身为外来户却需要夹起尾巴做人。

    现在回到徐家村,看见全部都是新房,家家都能吃上油荤,还有那什么蚊香作坊,在里面玩泥就可以挣钱,都不用去镇上,城里揽活。

    徐长寿越看越心热,存下要回到徐家村的心。

    自己是这土生土长的,那些流民都收留得,凭啥不能回来。

    不过,这些年的苦头没有白吃,他回来就乖多了,先跟小满爷赔礼道歉,又在江枝面前说了几句面子话。

    人家是回来送丧,大家也就没有挑剔啥。

    只是才待几天,看到村里时不时就安排人做事挣钱,徐长寿就想让徐耀祖也跟着干活。

    说起来,徐长寿才刚过五十岁,徐耀祖也是才二十多岁的年纪,正是干活的时候。

    还有一个抱着才三个月奶娃的耀祖媳妇,再加上快七岁的小宝。

    一家就这样一天天坐着等吃,他们自己也有些坐不住。

    听三爷爷要干活,徐根生不动声色:“山里收的草药要人背出来,小叔去干不?一天三十文!”

    这次到山里草药收到不少,但想搬出来就难。

    山路弯弯曲曲,上坡过河,穿洞子,进出全凭力气和两条腿。

    耀祖小叔想挣钱就可以去背,一天跑一趟,一趟一百五十斤,背出来就给现钱。

    别看三十文钱少,山村里那些山民都想干这活。

    只要价高点,人家晒干再送来徐家村都行。

    徐长寿一听三十文,嘴巴一张就想骂人,不过还是忍住:“根生,这样累才三十文,也太苦了。听你爹说,你是专门在收草药的,肯定要人帮忙看着称什么的,别被人坑重量。

    出门在外,身上还带着银钱啥的,山里人野蛮不讲规矩,还是有自家人在旁边放心!”

    他这话还说对了,山里没熟人是不好办事。

    尤其是外地人带着银钱进去,哪天睡着就醒不过来。

    这可跟王小菊夫妻弹棉花以物换物不同的。

    所以,江枝让徐根生他们几个只在固定村里落脚设点,其他村的卖草药也只能送到这个村来。

    因为那个村就是巡检营军士的老家,当初还带着徐根宝进村弹棉花。

    有这层关系在,徐根生他们几个还是比较安全。

    此时听到提用自家人放心,徐根生咧嘴一笑:“你家人昨天还翻了我媳妇的枕头,放心啥,放心让耀祖小叔坑我!”

    徐长寿出去才两年,好像就离开了二十年,都忘了这个堂孙子嘴巴不饶人还话多。

    这时候一句话就噎个半死:“那是小宝孩子家家不懂事,翻一下又没拿你东西!你跟一个娃儿计较啥!”

    皮氏在旁边不依起来:“啥叫小宝翻的,明明小婶子就在旁边。”

    娘俩一个看人一个动手,就在自己卧房里翻东西,要不是自己的钱匣子收得好,肯定就被偷了。

    徐长寿一下羞恼起来:“看看你说的什么话,那是你小婶子和小叔子,是你长辈,进屋坐坐又没少坨肉。”

    皮氏现在可不是只大嘴巴,那也是得过几次嘉奖的。

    一听进屋偷东西被抓住还有理由,顿时就翻脸:“三爷爷,你们一家子在我家白吃白喝就算了,还手脚不干净,信不信我找江婶子评理去。”

    徐长寿气得直哼哼,指着皮氏道:“根生,这就是你的好媳妇,随便污蔑家里长辈,今天不让她给我跪下道歉,我就找你爹娘说理去。”

    皮氏还想跳,徐根生把她推出门去:“这没你啥事,根庆没在家,你去他家里多走走,看根庆媳妇有啥做的事你搭把手!”

    皮氏出门扭着头还在说:“不许给他们找事,一个个不干净,别带贼娃子在身边。”

    根生出门身上至少带三五两银子,还有那些账本拿回来都是有数的,要是对不上就要自己贴钱。

    门外,从正屋过来的徐耀祖夫妻听到这句话,两人没有吭声。

    小宝娘抱着孩子,挤出一丝笑,委屈道:“根生媳妇,我昨天去你屋里本来是找你说话,你没在,就在你床边坐了一下,没拿东西!就是小宝手贱翻了你枕头。”

    她虽然是皮氏的婶子,可就差几岁。

    皮氏是个话多的人,自己干活勤快,就见不得这小婶子懒,没少在村里传她是非,所以两人以前就谈不上什么亲热的。

    皮氏也不跟她废话:“我忙得很,你别乱进屋!”

    说完,头也不扭的走开,有这一家子在,她快要烦死了,还是去找王小菊倾诉倾诉才开心!

    等皮氏走后,徐耀祖瞪一眼自己女人:“你一个没用的,啥东西都看到眼睛里就拔不出来,连一个孩子都看不住。

    现在好了,根生皮氏两个口口声声说偷东西,连活都不带,就没见过你这种坏事的。”

    小宝娘心里憋屈,她看见皮氏屋里有好几块鲜亮的布料,忍不住就拿起来看。

    正在自己身上比划时,没注意儿子小宝爬上床去翻被褥枕头,还偏偏被皮氏碰上。

    自己啥没有拿到,就落下一个贼名,此时再被徐耀祖一说,顿时就怒道:“你有本事就也过上这种日子,给我买点布做一件衣服。”

    这两年住在窝棚里的日子都过够了,每天只能喝稀粥,还没有根生家的猪食煮得稠。

    她再看看自己身上补丁叠补丁的衣服,想想皮氏那些布料和香胰子,听说都是根生给她买的,顿时决心留在徐家村不走了。

    第401章

    三妇辩论

    村里人不是在忙着抗旱救苗,就是被江村长派出去当农技员,就连那些小孩子也被二三十文钱租出去好几个。

    王小菊的蚊香作坊一下就少了大半人,此时不用限时了,就连工台还有空的。

    皮氏到时,就看见王小菊正给大香小香洗脑:“你们长大以后江村长肯定会放你们身契,就在村里找一户人家成家,有你们这两个女儿在,你娘养老的事就不愁了。”

    大香小香低着头不说话,可脸红红的,手中还是麻利的盘着蚊香泥。

    皮氏喊了一句:“小菊,你有空没?我们去看莲花!”

    莲花要生了,产期就这几天,村里妇人都惦记着这事。

    之前桃儿娘生孩子不下胎衣可把人吓到,现在莲花又要生孩子,少不得提到桃儿娘那事。

    皮氏和王小菊跟莲花是妯娌,更是跑得勤。

    王小菊立即站起身:“走,我也有一天没去看她了,也好放秦婶子溜溜腿,她肯定憋坏了。”

    莲花快生产了,秦氏这个婆婆也不敢再东跑西跑的。

    她之前不回家被江枝教训了,还有些不服,说谁怀着孩子就非得要人跟着守着。

    江枝就问了一句:“当年你快生根庆时,是怎么过来的,想不想要人陪着?”

    秦氏沉默片刻才道:“我天天都怕,生孩子时是自个在柴房生,他们说别弄脏了床,生完才丢进来一块布包好抱出来的。”

    江枝戳了戳她胸口:“用这里想想,你现在心里疼不疼,想不想有人陪着?

    以后是不是想让莲花也这样恨你,给你饭里吐口水?”

    于是,现在根庆在外面忙着干活,她这个婆婆就在家呆着哪里都不去了。

    可是两天没跑出门透气,只听根庆晚上回来说又卖出去多少药水,又有谁谁谁去当技术员挣了几十文钱,就连田家小泉都跑了两家。

    这新鲜事可把秦氏憋坏了,此时一看到王小菊和皮氏来,顿时喜道:“快,你们陪莲花说一阵话,我去地里瞧瞧去,那些苞米是不是全枯死了!”

    王小菊道:“婶子担心啥,喷过药水的苞米杆都还活着,再扛五天……”她话还没有说完,秦氏已经跑得没影。

    皮氏踮起脚尖看向跑远的背影:“秦婶子真是开心啊!”

    别人像秦婶子这样大年纪的人都稳稳重重,可秦婶子比自己还要傻乐。

    莲花在旁边笑着岔开话道:“难得两个大忙人来看我,桌上有瓜子和茶,你们自己倒!”

    皮氏回神,立即坐下就开始吃瓜子,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村里事。

    皮氏自然先提徐长寿一家子在自家一言一行:“他家那个小宝也是快七岁的人了,一点不懂规矩,吃饭跟抢似的,炒点带油荤的菜,就要一个人抱在怀里吃,一点没有小菊的磊娃子懂事。”

    “耀祖叔和小婶子装着没看见,只顾自己吃饭。”

    “我那公婆面浅,二哥二嫂又是老实人,硬被三疯子压得回不起话,只有我和根生在,那一家子才知道收敛。”

    没有外人,皮氏连三爷爷也不叫了,直接就叫“三疯子”。

    莲花担忧道:“要是他们以后不走,就这样赖上你家怎么办?还是长明爷聪明,直接就安排到你家来。”

    王小菊捡起一颗瓜子,用门牙轻轻一磕,慢悠悠道:“他家是欠收拾,想留下怕还得折腾一番的。”

    皮氏轻呲一声:“只要不怕江婶子用黄荆条子抽。”

    王小菊瞪她:“你会不会说话了,怎么学得你那男人当杠精。”

    自从江枝说过杠精这个词,村里人都知道徐根生说话气人就是“杠精”。

    他们也不管对不对,现在谁说话不中听就是杠精,俨然成了流行词。

    说起来,村里人中也只有王小菊夫妻和秦氏挨过打,可搞得好像人人都怕了。

    听到皮氏揭王小菊的短,莲花在旁边抿嘴直乐。

    皮氏也没有放过她:“莲花,你说说你和根庆是怎么怀上孩子的?

    前几次我问你,你都是遮遮掩掩的不说。今天你不许再藏,我和小菊都想要孩子,你得教教!”

    桃儿娘生孩子时,莲花和自己说起怀孕还是面露难色,可等到村里修房时已经怀上两个多月了。

    皮氏偷偷问过几次是怎么怀上的,莲花都支吾着说不知道,就跟以前是一样的,只是次数多点。

    这话皮氏相信了,回去和自家男人没少试,可眼看大半年过去,还没有动静。

    看着莲花像个坛子的肚皮,皮氏真是眼红,这次拉了王小菊又来问,因为王小菊也想再生孩子。

    果然,她话一说出来,王小菊就放下瓜子一脸认真:“莲花,我们是妯娌,我把什么事都说了,你可不能藏私。”

    莲花脸憋得通红,她再怎么也不敢说出自己和徐根庆滚红薯藤的事。

    江婶子说了,要是让其他人知道不好,尤其是面前这两人,皮嫂子是个嘴大话多的,保不齐就会说出去。

    王小菊是个胆大不害臊的,以后也会拿这事打趣自己。

    她支支吾吾道:“我说的次数多,是、是一天。”

    “啥!”皮氏瓜子都撒了:“一天就得几次?”

    王小菊的眼睛也瞪大了:“莲花,这个事情你得仔细说清楚,夏秀才讲过一天一日……”

    “咦,夏秀才好像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哎,皮嫂子,你那药不能只自己喝,还得让根生也去看看郎中,别是他有问题!”莲花赶紧对皮氏发难。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