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1章

    江枝在众人面前站起,拱手团团一礼:“民妇江氏,略懂草药,出身贫困知道民生疾苦,于是将药方献给官府。”

    居然是这个妇人,难怪能坐在县衙堂中,是有献方!

    堂中众人神情各异。

    不过这些人都不是庸人,当初老宋在驿站直接对江枝女子身份发难,被怼了一顿弄得灰头土脸。

    现在这些人眼界自然宽多了,即便心里有疑问,也不会当众做出头鸟,显示出自己的心胸狭隘。

    但也说不出恭候之话,于是场上两声稀疏称赞回应,场面颇为尴尬。

    那些话还是霍家管事和宋亭长说的。

    面对冷场,江枝坦然无惧。

    章县令对此也无动于衷,只抬手道:“江村长所捐药方已经得周王夸奖!来人!端上赐物!”

    这话一出,堂中众人神情顿变,一个个立即站起来,态度恭敬。

    是了,这些药送去军中,周王必定是会知道的。

    周王……还是需要谨慎点!

    一个书吏端来红绸覆盖的托盘。

    章县令揭开红绸,里面是两个小小金锭和一方砚台。

    “江氏献方有功,周王赐黄金二十两,上品澄泥砚一方!”

    江枝上前接过托盘:“谢周王!”

    章县令笑道:“有功当赏,这是你应该得。”

    江枝的谢是真心诚意。

    鉴于章县令有只会画大饼的前科,她献方时就只想给二瑞小满挂一个微不足道的官身,没有再奢望其他,没想的还有这意外收获。

    她都乐开花了!

    二十两黄金虽然表面上是兑换二百两银子,但普通人生活中用银子的时候都少,更别提黄金。

    所以小小金锭的价值远超过二百两银子。

    还有这上品澄泥砚,周王赏赐绝非凡品,价格……江枝也不知道多少,应该不输小锭金。

    喜滋滋收到赏赐,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江枝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田桃赶紧接过托盘,整个人都精神了,这可是黄金,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而且还是那什么王赏师傅的。

    此时人群骚动,有人再次出声:“章县令,青泉湾药坊写有抗旱药水是何物?一月前平川县遭受旱灾,怎么没有见药水救灾?”

    话音一落,好几个人都出声道:“对,章县令把各家所长记录成册方便查找,对我们是好处良多,但也需要考证严密。”

    “是了,青泉湾研制的抗旱药水可有谁用过,效果如何?”

    这才是他们最在意,也是最有疑问。

    一月前巴郡受了旱情,虽然时间不长,但正好在苞米抽穗之时,各家极力挽救,很多地块还是绝收,收成大减。

    要是真有抗旱药品,自己家就不会受灾严重。

    “此事千真万确,还是请梨花镇宋亭长细说!”章县令一指老宋。

    宋亭长站好,抖抖身上长衫,对着堂中众人拱手作揖道:“青泉湾药坊的神仙水本镇多家用过,的确有效,正如江村长所说,不能天降甘露,但能增加庄稼抗旱能力。

    用过神仙水后,在本次旱灾中,本镇庄稼有所减产,但没有绝收。”

    他说话文绉绉的,但大意还是让众人听明白了:梨花镇那些庄稼有受益。

    堂中响起一阵轻微的咳嗽声,显然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民以食为天,庄稼就是人活下去的底气,能抗旱能力也就意味着不挨饿。

    江枝对用药效果还是清楚,梨花镇买了药水的不说百分百起效果,至少能让他们挑水救苗的辛苦付出有回报。

    只是……江枝看向宋亭长,无奈摇头,心里好笑。

    认识一年多,从王小菊带人抢粮打交道开始,再到徐家村修房,老宋就已经好几次指责自己不给他露脸机会。

    这次又是。

    因为是第一次使用“神仙水”,徐家村的二茬苞米还不到收获时间,没有数据证明收成如何,江枝就没有想到上报官府。

    但梨花镇其他苞米在雨后就成熟收了。

    现在是老宋抢先上报,看来是怕自己又将他丢下。

    老宋的话没有带来夸赞,反而是一声谴责:“宋俊衡,你我认识十余载,这种事情怎么就不透露一句,让我们大家受损失。若是为兄何处开罪过你,现在我就给你赔个不是!”

    立即就有人附和,好像宋亭长是有意藏私。

    说话的两人跟宋亭长年纪差不多,其中一个开口就是为兄,想来曾经是同窗学友,只是火药味重了些。

    老宋义愤填膺:“青泉湾药坊刚研制出药水,我就用全部身家替大家验证效果。

    收粮后发觉有效也是第一时间上报章县令,这是何错之有。

    我和江村长心如皎皎明月,奈何照了你这条沟渠。”

    啧!

    读书人骂人还是自有一套的,不带一个脏字。

    江枝笑吟吟看顶头上司宋亭长跟人吵架。

    想露脸就有风险,这些责备本该落在自己身上,宋亭长是当了先锋。

    这里是县衙,自然不会任人胡闹,章县令一声呵斥:“你们都是百姓眼里的体面人,这样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只要有此药水,今年夏收受损,还有明年后年、以后代代受用无穷。”

    堂中再次安静。

    角落里一个身穿夏麻长衫,体态肥硕的中年人突然站起来,笑容满面开口道:“江村长胸怀大义,之前能捐献药方能得周王赏赐。

    现在关乎民情,平川县数万人的温饱,能否把这能抗旱的方子也公之于众?”

    这人说话圆滑,一顶帽子扣来,就想让江枝公布秘密,还用的是平川县所有人的温饱压人。

    道义二字压下来,册子上明晃晃写着青泉湾药坊惠民惠军,功绩卓越,容不得反驳。

    最怪异的是这人突然说话,满堂无人开口,而此时章县令正好在低头饮茶……

    小满气得捏紧拳头,低声道:“婶子,我们不说看他敢怎样!”

    第419章

    江枝的信徒

    江枝没料到刚才宋亭长还说得好好的,怎么话头一转,自己就站在风口浪尖之上。

    想平白拿自己的秘方……

    江枝想要怼回去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这是县衙,太过失礼也丢脸。

    好在自己现在正跟着章县令学乾坤大挪移,其他没有学会,自己懂的秘方多,不怕泄露,以物换物这招还是会的。

    江枝微笑道:“不知贵人如何称呼?”

    那人笑呵呵道:“本人也姓江,锦城府人士!”

    江枝笑容不减,不再细问锦城何处,淡定道:“原来是家门啊!要想知道药水怎么做的很简单,你也拿一个秘方出来公布,我就公布!

    大家都要关爱百姓生死嘛!周王的嘉奖怎么好让我这个村妇独占,你说是不是!”

    那个人显然是老油条,听到江枝的话并不恼,依然笑着道:“本人是开米行的,并没有什么能救民于水火的秘方可以交换。”

    江枝认真道:“这就不好办了,古人说过,免费的从来都是最贵的。

    我白白说了无所谓,要是有什么不好事发生,你可愿意担待?”

    江胖子面露难色,用手中折扇敲了敲脑门:“这古人是谁啊,我怎么没有听过这话,还有那免费的……真会贵?”

    江枝点点头:“真贵!天上掉馅饼的事没有,掉鸟屎的事多!”

    这话可就说得……怎么有点威胁的意思?

    胖子把江枝上下打量着。

    江枝继续道:“是人就总有秘密,若真没有救命的秘方,你就把你家里不方便为外人道的阴私事说上一两件也行。”

    噗嗤!

    哈哈!

    原本满堂寂静,人人严肃,此时都忍俊不禁,齐齐笑出声来。

    那胖子脸上笑容依然:“江村长说笑了,既然是阴私事,又怎么可能说出来!”

    江枝也笑得灿烂:“是江家门先跟我说笑的,既然是秘方,又怎么能随便说呢!”

    原汤化原食,江枝只是借用原话。

    这个江胖子的皮真厚,回旋镖扎在自己身上都不见血,笑嘻嘻重新坐回位置:“哈哈哈,刚才堂中气氛沉闷,我只是给大家逗一个乐了!你们继续、继续!”

    不过有这一波折,堂中无人再提献方的话,至少没有人再公然用道德绑架来要求。

    每家都有秘密,要公开就大家一起公开好了。

    江枝对这些技术不会看得死紧,但总得为自己换来第一桶金,不会免费白送。

    章县令继续最初的话题,那就是军方需要大量制药和提供其他物资。

    打仗从来都是打后勤,刚刚缓过劲来的民众,需要抽血了。

    平川县有四家药坊,其中霍家是最大的,青泉湾药坊是最新的,要想制药容易,原材料第一难关。

    徐家村收购草药种类只有七八种,除去霍家百草堂在梨花镇设点之外,还有徐根生三人进村。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一直都只在一个村里,其他地方并没有去,能收的数量还是有限的。

    这事对商家有一定难度,可放在官府就只是一句话。

    章县令给平川县的几个亭长下了任务,由亭长向下面各村征收税赋。

    其中一项就是缴纳那几种野草,没有理由拒绝。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可是增加的额外劳动。

    好在这些草很常见,地锦草、辣蓼草等都是平时割掉喂猪的猪草。

    因为官府跟猪抢食,于是民间有一个奇闻久久流传:某年某月,官府养了上万头猪牛没有草料……

    解决掉原料,剩下的就是药坊的事。

    四个药坊全部接下官府发派订单,工钱聊胜于无。

    好处还是有的,替官府制药,能免部分税金,四舍五入等于是给加工费了。

    药坊出人工和场地,原材料需要官府自贴,除去草药,制药还需要用的淀粉,糖,包装用的纸,罐。

    牵一发动全身,于是粮店米行,还有布料,药材、纸店,陶瓷铺子都有任务。

    说到银钱,所有人都放下架子,该扯皮的扯皮,该讨价还价的也是分文不让。

    江枝这边,也聚出一个小群。

    平川县一共有五个镇,分别管辖五十二个村。

    除去江枝这个直辖村,其他村长们没有资格来县衙,于是五个平时高高在上的亭长围着江枝这个村长询问农业事务。

    老宋则当起经纪人,喋喋不休跟其他亭长炫耀徐家村修房和卖青粮之事:“江村长组织村民挨家修房,现在村里家家都是新房……”

    江枝谦虚拆他的台:“不是家家有新房,有一家是傻子,没有修,现在还住棚子。

    另外还有三家流民刚进村一月多,没空修房,也还借住其他村民家!”

    这才四户人家没有新房,比起其他村新旧不一的茅草土墙,贫困户比比皆是,徐家村已经是神奇,说出来就太打脸。

    若不是见江村长态度诚恳谦逊,他们都要认为是故意气人。

    除去房屋,还有徐家村卖青粮也让人瞠目结舌。

    有亭长问:“卖青粮就是吃卯粮,只图一时贪嘴,你们卖了嫩苞米,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吃?”

    每一种庄稼在即将成熟时,就需要防备有人偷吃。

    饿了的小孩子会躲在地里偷偷吃青胡豆,青豌豆,吃嫩花生,在地里拔了红薯吃,然后再把红薯滕埋进土里。

    嫩苞米就更是饥饿人群偷盗的重点目标,每年各村都会抓一些偷吃的农户鞭打示众。

    现在徐家村不仅不防,还直接售卖,这让其他镇如何不好奇加嫉妒!

    江枝道:“我们村是种两茬,第一茬提前育苗,提前收获。第二茬……我们村的苞米还没有收!”

    “啊!你们村的苞米没有收?那就太迟了!”

    这些亭长家里都有农庄,有些人还是懂农耕的。

    苞米早早收获砍去杆子,才能让下面的红薯见到阳光增加产量,要不然贴地生长的红薯会在秋雨中只长藤蔓,不长根茎。

    江枝笑道:“我们是早育苗,然后起垄沟套种苞米!”

    一个知识点还没有消化完,紧接着又是密集的知识点,几个亭长都懵了。

    宋亭长有些得意,他已经跟江枝说好,明年早早育种的事要带他一带,还有棉花种植……

    自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这些亭长就只能干眼看,以后得在自己面前低头。

    可是,江枝下一句就打破了宋亭长的幻想,她对几个亭长发出邀请函:“明年正月十五,欢迎各位到徐家村来作客!”

    第420章

    天腾军就是小天

    议事到了饭点,小满跟亭长们在县衙食堂就餐,江枝带着田桃去章县令的后衙吃饭。

    章县令是北方人,吃不惯巴郡的干挂面。

    于是设有专供章县令的小厨房,婢女兰芝准备有大馒头和面条。

    大馒头还没有吃上,江枝先见到那个要自己公开制方,长得跟白面馒头一样的江胖子。

    没等江枝开口,江胖子先笑嘻嘻道:“江村长,我们又见面了!”

    江枝迟疑一下:“这位贵人该如何称呼?”这是她第二次询问此人身份。

    之前人在堂上,只以为是哪个带来的长随,可人这里,就不一般了。

    江胖子呵呵一乐:“江大姐怎么见起外来,你都叫我家门了,自然是姐弟相称。”

    这个胖子看起来三十左右,江枝比他大出一轮,喊声姐弟很正常。

    江枝也乐了,在巴郡叫“家门”,只是方言称呼。

    指姓氏一样的人,称呼对方家门表示尊重和认同。

    之前江枝叫他家门,就因为只知道姓江,现在连姐弟都叫上了。

    旁边章县令替江枝解围:“佑尘是周王帐下幕僚,这次给你送周王嘉奖,顺带回乡探亲。”

    难怪在自己拿到周王奖励之后,还有人主动找麻烦,原来是周王幕僚冒充米贩子讹人呢!

    江枝赶紧要行礼,江胖子笑着阻止道:“兄弟这是公干,大姐要谢就谢王爷,不用谢我。

    倒是大姐别跟兄弟计较,刚才堂中多言,是兄弟见大姐能把那治病药方捐献出来,豪气大方,所以故意开玩笑的。”

    江枝故作惊吓:“唉,刚才真是把我吓惨了。

    那制药方法因为效果还不齐全,就暂时没有上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