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4章

    刘氏道:“我上年纪走不了那么远,就让小菊跟你去。她脑子聪明人也年轻扛累。”

    王小菊在旁边使劲点头,她在听到婶子要去锦城府就撺掇着婆婆过来,想跟着跑这一趟。

    秦氏不服气道:“论打架我就没输过,要是扇巴掌,还是我这当嫂子的方便。”

    年纪大点也有好处,自己是徐小姑的嫂子,身份压得住。

    两人开始竞争上岗了。

    江枝觉得出门的确要带自己人,若真的跟那后宅妇人吵架,自己也好有帮手。

    想了想,她对秦氏说:“路上不好走,淋雨受冻你莫抱怨哈!”

    秦氏喜滋滋道:“老实才给我做了一件厚袄还没有穿,不怕冷。”

    江枝知道,李老实的钱包已经彻底被掏空了。

    活该,这就是管不住下半身的代价。

    男主办事雷厉风行,只过去两个时辰江枝就准备出发了。

    聂繁天用身份令牌在驿站调用官车给江枝坐。

    秦氏和李老实也坐进车里,把江枝挤在角落里翻白眼。

    这两人现在是鸭子脚板连在一起分不开,秦氏要去,李老实自然要跟着。

    小满跟在聂繁天旁边学骑马,他之前只骑过骡子,还没有机会骑真正的战马。

    江枝对追出来送行的巧云二瑞吩咐,让两人照顾好小满爷奶,好好准备过年。

    唉,跟着男主走,倒霉事肯定会发生的,希望自己这个种田女主依然福光普照,幸运加身。

    第448章

    盐巴

    本来清理徐家门庭这种事情,小满爷和徐长明他们更合适,但徐家村距离锦城府数百里。

    比不得现代有高速公路,只需要半天可到。

    现在只凭骡车的脚程,而且还需要翻山越岭,哪怕一路顺利也至少好几天时间,他们那些老头子得颠酥了。

    而且当晚就要赶夜路,需要到四十里外的驿站再休息。

    身处聂繁天前呼后拥的马队里,江枝不担心遇到老虎豹子之类的野兽,其实她暗搓搓还希望出来一个。

    毕竟有男主在,只需要一个滑铲,它们就成一道菜。

    这感觉就像两个小女孩比拼自家哥哥厉害。

    一个说:“我哥哥敢吃屎!”

    一个说:“我哥哥敢吃热的!”

    旁边两个哥哥……卒!

    要是聂繁天知道自己在等老虎出来,大概也会有这种感觉。

    腊月初八是上弦月,这一夜也是难得的晴朗,月光照着官道,透着一股沁凉寒意。

    第一天赶夜路大家精神尚好,秦氏指着外面话不停:“今天晚上好明的月亮,明天早上肯定要打白头霜”

    “前面就是大崖村了!”

    大崖村跟徐家村相隔也就二十里多,同样处在官道旁,江枝还一次没有来过。

    徐家村被乱兵焚烧,大崖村自然也没有逃过洗劫的命运,只是没有点火,房屋都在。

    以前这里的村民就比徐家村多,兵乱后大多数人也跑到县城府城避乱,一小部分就在村里,哪怕后来村民回来也已经元气大伤。

    听二瑞说,这次收粮时,有好几家说交完税赋,接下来就要靠青杠子填肚子。

    官道是在村子中间,此时在月光下只能看见竹树阴暗里沉默的院落,还有两条躲在矮墙后嘤嘤低吠的家犬,莫名就有死气沉沉的感觉。

    马队不停,很快穿村而过。

    车里有秦氏虽然挤了些,但好处多多,靠在她身上暖和,下了车有人跑腿。

    一路走得很平顺,月到头顶时就到了新的驿站。

    这里比徐家村的陈旧,而且还看得出以前毁坏过重新修补过的痕迹。

    到驿站后江枝跟秦氏住一个房间,李老实跑前跑后给两人找热水送宵夜。

    对于聂繁天他们一行人的吃住,江枝完全没有管,只把小满喊到自己身边来,捏捏他胳膊累不累,再摸摸他额头冷不冷,关怀备至。

    虽然小满觉得江婶子的行为有些奇怪,也只当她是担心自己第一次骑马。

    “婶子别担心,有天哥教我骑马,说刚骑都这样的,时间长点就好了。”

    小满跟聂繁天是发小,分开这三年虽然少有提起,但自小的情义在,见面就自然亲热起来。

    而且天哥说自己替他挨一刀,会给自己补偿的。

    江枝自然不是真正觉得小满累着。

    只是每每回想起聂繁天的气运会无意识影响到别人,比如被他一拍,二瑞身上黄光就消失不见,江枝就很担心小满这一路的安危。

    可惜现在江枝已经看不见这些气场了,只希望自己能给小满带来好运,这样接触一下宽宽心。

    此去锦城府不是走亲访友,大家路上情绪很不佳。

    聂繁天除了在徐家村喊过“舅娘”,在路上也有意无意跟江枝拉开距离,有什么事自有小满传递。

    江枝也不想跟他太过亲近,最好是这番事了,还是各走一方。

    晚上月亮白如昼,白天冷霜厚如雪。

    早上赶路,白雾茫茫十米不见人,再衬着路边的霜花,只看着就寒气透骨。

    江枝和秦氏在车里坐不住,穿得再厚也没用,这湿漉漉的冷感觉整个人都冻透了。

    不光是坐车人难受,就连骑马的人也难受。

    只能等雾气散开才好赶路了,大家索性下马、下车步行热身。

    此时正走在一道山崖边,道宽不过两米,一侧是靠沟雾气茫茫不见底,一侧是石壁,上面有道道褐色印记。

    秦氏指着崖壁上一根用粽皮包裹的大竹筒道:“我知道这是啥,这是盐水管!是从盐井送往盐棚的。以前我娘家那边就看到过!”

    巴郡产盐,盐井分布也广,甚至还总结出“嘴对嘴,长流水;湾对湾,打不干”“山嘴对山嘴,必定出盐水”等准则,找到含量丰富的盐卤层。

    在一个地方打出含着低浓度盐份后,若当地晾晒条件不好,就会用竹筒把盐水送到其他地方浓缩。

    道路难行,就会在山间崖壁上打上栈板架起竹筒,把盐水从深山里的盐井中引导出来。

    长年累月从竹筒缝隙处滴漏的盐水,把石壁腐蚀出大块褐色。

    此处有盐管,就说明前方盐场快到了。

    兵乱时,徐家村这边官道沿途受灾最重,也是因为这边有好几座官盐和私盐盐井。

    随着雾气渐渐消散,一座高大的盐棚就出现在距离前方官道不远处的平地上。

    不过四周都是粗木围栏,不让人靠近,但能清楚看见盐棚旁边的畜力水车,和顶端那个大木箱。

    盐水从下方的盐池被水车带到高空的木箱里,然后再从上方斑竹枝搭建的晾棚细细流淌下来,周而复始,让风和太阳带走盐水中多余水份。

    然后再在盐棚旁边的灶台熬去最后水份,上面结晶就是食盐,而那些锅底含着盐的杂质直接丟弃不用。

    这些盐就是周王能“清君侧”的底气,利润丰厚,毕竟最早的盐能让古蜀人“不种而食,不织而衣”。

    江枝看得感叹不已,钱再多也是金字塔顶尖人享受,跟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

    李老实在旁边笑着道:“我还听人说过,那些盐水直接流进河沟里,洗衣服晾干都带白圈,也不知道用那水种粮食带味不?”

    秦氏在旁边白他一眼:“瞎说啥,那水一样种庄稼,水里还有鱼,都是被冲淡了的,还说啥种的粮食带味,你怎么不说煮出饭都不用放盐。”

    李老实点头:“我就是那意思!”

    “笨!”两人立即就像孩子一样斗起嘴来。

    江枝还在看盐水像日夜不停下雨的盐棚,小满就骑马过来:“婶子,天哥要去盐棚,他让我们在外面等一会。”

    “好!”江枝没有丝毫异议,完全听从聂繁天的安排。

    很快,聂繁天就去了盐棚门边,先是跟人交涉一下,然后就随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进了盐棚旁边的房里。

    江枝转过身没再看,这些盐税是需要供应给周王当军资的,聂繁天公务在身,自己什么都不想知道。

    第449章

    赶路

    腊月赶路真是辛苦,早上大雾、晚上夜雨,上午有霜,路一直是湿滑,就是想赶路也快不起来。

    在第三天时,李老实从驿站买来炭和两个烘笼子。

    江枝和秦氏一人一个抱在怀里不放手,才没坐在骡车上冷得发抖。

    也不知道是自己在的原因,还是腊月里,山匪路霸都回家过年,连着几天都很太平。

    聂繁天就沿途射了几个野鸡野兔交给驿站加餐,完全没有男主出门,死神归家的感觉。

    若不是这些路颠得江枝腰酸背痛不敢躺,她都无聊到每天睡觉了。

    而且身边还有秦氏和李老实在,江枝什么饭都不想吃,光狗粮吃得饱饱的,腻得她眼睛都不想睁。

    终于在第六天傍晚,骡车停下,小满过来报告:“婶子,我们今天要在这张家集的客栈休息一天,然后再过黄鳝岭。”

    张家集!

    江枝赶紧撩开车帘探头望去,道路前方出现一道横亘天际的巍峨山峦,那就是龙泉山脉。

    虽然一直以来,官道都在山间水边行走,时不时还需要绕山上岭。

    但此山非彼山,龙泉山脉绵延环抱四百里,是徐家村那样的丘陵山区和平原的分界线。

    只要翻过山脉,那边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巴郡最富庶的锦城府就坐落其中。

    龙泉山脉是进出锦城府的必经之路,也是绿林俊杰们最喜欢练手的地方。

    所以在翻山之前,无论旅人还是商队,一般都会在找地方休息一下,等人和牲口都养好精神,再一鼓作气翻过高山。

    张家集作为休息之所,自然客栈最多,一家挨着一家,现在江枝的骡车就停在一家客栈外。

    终于可以休息了,这几天路上不停,江枝只感觉动一动骨头都开始咔咔响。

    秦氏还倒在李老实肩上呼呼大睡,江枝一巴掌拍醒两人:“别睡了,下车!”

    她迫不及待想进锦城府,赶紧办完正事赶回家过年。

    秦氏睡得迷迷糊糊:“怎么又要吃饭了?”

    “吃,吃,你就知道吃,到客栈了!”

    江枝骂她两句,可脚被睡得四仰八叉的秦氏给压麻了,下车没吃住劲,差点跌倒,还是小满在旁边扶一把:“婶子,你这是怎么了?”

    江枝只感觉半条腿都不听使唤,麻得她脸抽抽:“唉!唉!脚麻,快扶我去那边坐一会!”

    小满赶紧扶着她往客栈走。

    聂繁天几人已经让伙计把马匹牵去马厩喂料,驿站的骡车也要归还。

    此时聂繁天就站在旁边,看着江枝一瘸一拐被小满搀扶着过来。

    “小天哥,婶子差点摔着!”小满道。

    聂繁天眉头皱了皱:“她带的那两个人呢?怎么就这样了!”

    秦氏的腿也麻了,正坐在车沿上让李老实给揉呢,一听到聂繁天说自己立即道:“哎,聂家小子,你舅娘脚麻又不是啥了不得的事。

    要怪也怪你找的这车又破又小,还要在这寒冬时口赶路,怎么怪我了。”

    聂繁天脸沉下来,转身进了客栈。

    秦氏这几天没少挤兑他,江枝都怀疑若不是有自己这个吉祥物在,秦氏肯定都被砍死八百回了。

    只是有些不解,一路都住的驿站,这次怎么住客栈了?

    小满解释:“天哥说住驿站是没得选,现在住客栈,也好舒服泡一下脚,吃点东西。”

    驿站是官办招待所,原则上只为官员服务,普通人能住就行,想舒服肯定是没有的。

    聂繁天入伍未满三年,现在虽然已经是天腾军的小将军,也只在军中小有名气,也只有江枝知道他以后有出息。

    现在还没有到真正扬名立万的时候,这些官道边的小驿卒们不一定买账。

    当然若是换本书中,必定是一路打杀。

    可有江枝在,她这个舅娘说少惹事端,赶路要紧,所以聂繁天没有动怒而是选择了忍让。

    现在到集上,立即住到条件好一些的客栈,把那又破又小的驿站马车退了。

    本来聂繁天是憋着一肚子气的,江枝生怕再被秦氏给挑起火来,赶紧让她闭嘴:“秦菱,你不是想好好歇一天吗,明天一天都可以睡觉,不催你了。”

    住进客栈,江枝就自己要了一个房间,晚上再不听秦氏叽叽歪歪。

    只是吃饭时,聂繁天过来道:“舅娘,明天在镇上歇一天,我们后日一早翻山。”

    江枝忙着吃饭,随意点头:“你定下就是!”

    聂繁天迟疑一下,走了!

    见他走了,江枝才放下筷子,心里叹息一声。

    其实聂繁天杀原身的事也只有自己清楚,就连聂繁天本人都不知道。

    毕竟在自己到来后,那事还没有发生就分开了。

    可对江枝来说,心里还是有阴影,只希望能平安度过这一次。

    为了满足行路人的需求,张家集是有夜市的。

    吃过饭,小满就跟着聂繁天他们出门闲逛,秦氏游说江枝要出去转一圈,李老实在旁边也是跃跃欲试。

    听到客栈伙计说夜市上经常有南来北往的稀罕商货销售,只是货品真假难辨,全凭自己的眼力。

    江枝也动了心,这种鬼市难得一遇,看看无妨。

    夜市为沿路摆摊,白天还是官道,此时挂着灯笼,拉上布幔就可以做生意。

    物品也是种类繁多,有跟普通商铺一样出售的日常用品,大到家具小到针线一应俱全,还有陶瓷花瓶。

    但一些摊位就售卖蹊跷了,什么带残缺的刀,半旧的马蹬、货车轴套、还有大小不一的旧衣服,各种首饰,也不讲价,看好就拿。

    李老实看上里面一条女人用的头巾,是羊绒的,织工精巧,价格也不贵,五百文。

    若是换一个地方,没二两银子是买不到的。

    可是李老实现在舔狗附身,早被秦氏掏光腰包,就涎皮赖脸找江枝借:“江嫂子,能不能借一两银子给我?从下个月扣工资。”

    江枝看一眼秦氏:“你就让李老实这样用钱,以后的日子就不过了?”

    两人成亲几个月,感情好是一回事,也不能吃了今日不管明日。

    那羊绒头巾是好,可五百文是李老实一个月的工资,秦氏一个农妇带着下地合适不?

    这两人腻歪了这样久,又不是十几岁的小年轻,也得醒醒神了!

    第450章

    夜市

    李老实以前是一个没有成家的光棍,秦氏却是一个有儿有孙的家庭主妇。

    在蜜罐子里溺几个月昏了头,到底还是想起以前在鸡屁股底下抠钱的日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