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他小时候在村里跑着玩,祖爷祖奶见到了,总把他叫家里去吃东西。二房实在是没什么好收拾的。
一袋子玉米面,三个薄薄的破被子,四个豁了口的碗。
没了!
史上最寒酸的家当了,一家人一次就能运走。
老于家分家只分到一袋子玉米面的消息,也传了开来。
村里做人媳妇儿子的不免心里发寒。做人公公婆婆的有说老于家心狠的,有说儿子让着老人是对的。
知青点的姚子雄,揉揉饿瘪了的肚子,想到于家二房分到了粮食,立马来了精神。
这个于悠,已经好几天没给自已送过吃的了。这下有了玉米面,他总算能垫吧垫吧肚子了。
于悠的确在做饭。她听弟弟说爸妈成功分家了,不由得为爸妈点赞。
这速度,杠杠的!
于远拿来的玉米面不少,于悠知道爸妈那里还有,想着爸妈搬家估计也没空做饭,干脆都给做了。
把一半的玉米面用热水烫熟,再加入另一半。
又从空间里偷偷抓出两把面粉混进去,加点水,调成粘稠的糊糊。
打入两个鸡蛋,把野葱切成碎末加进去,加盐,调好味道。
烧热了大锅,准备摊薄薄的玉米面饼。
少量白面混进去看不出来,她可以掩饰说自已手艺好。但空间里的油她不敢放,太容易被发现了。
一个个金黄的玉米面饼很快出锅了。面香味和葱香味传了出来。
秦家下工回来的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四周。
秦之雅追问王月荣:“妈,嫂子这是做什么呢,这么香?”
这个大嫂这两天变化太大,她们一向针尖对麦芒惯了。都有点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刚才于远送来了玉米面,小悠说她来做饭。估摸着是做饼子呢吧。”
秦奶奶脸上扬起笑:“看来小悠是真的变好了。”
“谁说不是呢,今天小悠还把之恒的内衣给缝了。”
王月荣说完又责怪儿子:“你也是的,衣服洗破了就那么放着,还是给孩子们洗衣服才发现的。”
秦之恒能有什么内衣,只有一个内裤,时间太久,布料不结实了,被他洗破了。
想到那个女人给自已缝内裤,心里别扭的不行,脸上更加冷峻了。
第13章
成功安家
小孩子们却是等不及了,安安直接从小板凳上站起来跑向了厨房。
“妈妈,你做什么这么香?安安来给你帮忙。”
于悠正在烙最后一个饼子。看着儿子的馋样儿,拿了两个温热的放到他手里。
“宝贝儿是不是饿了?妈妈给你拿俩,你和妹妹先吃着,别烫到。”
安安满足的笑了。明亮的大眼睛眯起来像是两个月牙。
拿到饼子又跌跌撞撞跑了出去。
厨房就是院子里的一个草棚子罢了,秦之恒定定地望着于悠忙碌的身影。
她什么时候和孩子们这么亲近了?
以前不是最不耐烦带孩子了吗?
两个孩子声音大点都会被她教训。
“开饭喽!咱家就一个锅,烙饼就没法做稀的。谁渴了就喝点水吧。”
满满一盆金黄的玉米薄饼,看得人眼发直。
“妈妈,太香了!”嘴里塞的满满的,安安口齿不清的说道。
“好好吃!”宁宁神同步。
大家看的更饿了。
于悠才开口说道:“我爸妈分家了,以后和我祖爷祖奶住。”
“你们慢慢吃,我就不在家吃了,趁着饼子还是热乎的,给我爸妈送点去。”
都在一个村里住着,秦伟知道于悠祖爷祖奶的房子破。
对两个儿子说:“之恒、之栋,你们俩下午别去上工了,吃完饭过去帮忙修整修整房子。咳……咳……”
这是应该的,秦之恒秦之栋点头。
王月荣叹气道:“我这眼不好,要不然过去帮你妈打扫打扫。”
看不清东西的确是干什么都不方便。公公婆婆都生病,也是个事儿。
于悠想到空间里自已行李箱里带了个医药包,各种药有不少呢。
等回头进去翻翻,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拿出来。
“妈,您看好安安和宁宁就是给我帮了大忙了。”
于悠拿着饼子先过去了。
于悠祖爷祖奶家离着牛棚并不远,也是在山脚下。
于悠看着眼前三间破败的茅草房,嘴角直抽抽。
她爸妈这房子和她住的有一拼!
房屋太过陈旧,屋顶已经向下弯曲,看起来随时都会倒塌的样子。
格局极小,低矮的小门个子高点的人都得低头才能进去。
就见她妈从屋里出来,浑身上下都是灰尘,成了个土人。
于悠噗嗤一笑:“妈,你这也太埋汰了。”
曹秀没好气的看了闺女一眼:“这不是刚搬进来,正打扫呢嘛。”
“你祖爷祖奶都八十四五了,干不动了。家里到处都是灰,你咋这么快就过来了?”
“我怕你们没空做饭,给你们送吃的来了。”
“还是我闺女知道疼爸妈。你做的啥,好吃不?”
“妈,您就放心吧,在您身边观摩了这么些年,怎么也学了个一星半点的。”
也是,平时寒暑假,家里的饭都是闺女做的。变着花样的整,倒是练手了。
“一会儿再忙,出来吃饭了!”曹秀朝着屋里喊道。
于卫民带着于柔和于远出来了。
还出来了两个佝偻的老人。两个老人成日里吃不饱,没劲儿,走路也慢悠悠的。
“祖爷、祖奶!”于悠叫人。
村子里高寿的人并不多,但祖爷祖奶就是。上了八十还在种着自留地。
祖爷叹气道:“哎,是小悠啊。卫民啊,你说你们分出来干啥,我们两个老的白白给你们添背累。”
于卫民宽老人的心。
“您咋不说还亲手把我带大了呢。您养我小,我养您老,我孝敬不是应该的吗。快快,先吃饭。”
于卫民抓起两个玉米饼子给两位老人一人塞了一个。
“哎呦,不是就分了五十斤玉米面吗?这么吃哪行啊?”
这吃干的很快就吃没了,喝粥的话还能吃的时间长些。祖奶又担心起吃食问题。
曹秀劝道:“奶,一共就这点玉米面,咱们再怎么省,也过不了冬。”
“我寻思后面做点东西去供销社卖卖看,看不能不能赚钱钱。咱得往前看,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祖爷也劝祖奶:“吃吧,咱卫民一家子心地好,总比铁柱两口子有出息。”
吃完饭,秦之恒、秦之栋也来了。
“爸,我和我弟来帮您规整规整。”
两人拉了一推车胳膊粗细的木棍。这是平时上山砍柴积攒下来的。
于卫民觉得这便宜女婿想得还挺周到。
欣然接受了他的好意:“正好我想把屋顶加固一下,看着太不结实了。”
秦之恒点点头,对弟弟说:“行。之栋,你生产队里拿公分换点茅草,够铺一层的就行。”
于卫民算着,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打多少茅草,就差不多对应十个工分。这一下,就少说得扣三四十个工分。
秦之恒这女婿对自家倒是不小气。
秦之恒和于卫民借来梯子,发现房顶瓦片破烂了大半,茅草和木头也腐烂的七七八八。
越收拾越心凉,还好他们搬来了,否则估计再来一场雨或者雪,这屋顶就得塌了。
两个老人就有危险了!
曹秀则带着三个孩子四处打扫擦洗。
不一会儿,村长带着几个人跟着秦之栋回来了。
推车上,除了茅草,还有各家用不上的板子、木头。
“听说你修整房子,大家伙儿来帮帮忙。”
“是啊,卫民,重新安家是大事儿。都在一个村里住着,招呼一声大伙就来了。哪能见外呢?”
于卫民前身虽然愚孝,但在为人还算憨厚,在同辈里人缘也不算差。
这太可以了!独木难成林,乡里乡亲的,可不就得互相帮忙么。
于卫民客气道:“那就谢谢大家伙儿了,等我们彻底安顿好,叫大家伙儿来吃饭。”
这年头,很少有请客吃饭的。大家伙没当真,很快动起手来。
人多力量大,屋顶铺了木头,又铺了层茅草,最上面盖上了木板和残破不全的瓦片。
总算结实些了,否则睡在里面真担心半夜被埋了!
天色暗了下来,人们干完活儿就回去了。
剩下秦之恒留下来等于悠。xl
于悠正在和她妈分玉米面。两人的声音在院子里听得清清楚楚。
“妈,这村里人还挺好的。主动过来不说,干完就走。”
“是啊,我寻思等过些日子咱家条件好了,请大家吃个饭。”
“那是应该。”
秦之恒听着,觉得这岳母也变了,办起事情变大方变敞亮了。
“你带一半过去吧,秦家那边人也不少。”
“怪沉的,少带点吧,不够我再来拿。”
母女俩显然亲密无间,金贵的吃食也舍得分享。这也在秦之恒意料之外。
“也行,我打算换点糯米粉,做江米条卖给供销社试试。”
“哪有糯米粉换啊?”
“也是,大队长家里好过,我明儿去问问,兴许就有呢。”
“那也行,不行你换点绿豆和红豆,做那个带馅儿的绿豆糕也好吃。”
“对啊!”曹秀拍掌,“还是你脑子灵。”
这年头的绿豆糕一般都不带馅儿。她做带馅儿的肯定好卖。
秦之恒听着母女俩计划着卖东西去供销社,敢想敢干。更加坚定了心里的想法。
他一个大男人,不能连女人的胆量都没有吧!9638
于悠哭穷:“您做绿豆糕,我给您做馅儿,赚了钱可得分我点儿。你闺女现在日子也难过啊!”
她是学化学专业的。尽管念完了博土,骤然来到这里,还不如她妈厨艺好的吃香!
“那还用说,我和你爸赚钱图啥,还不是希望你们过得好,全给你都行。”
“妈,你最好了!”
秦之恒这是第一次看到于悠撒娇,尽管是对着曹秀。
想到她今天给自已缝了内裤,心里突然多了抹不自在。
"妈,咱明天是不是都得去上工了?"
她们一家穿来这几天基本没干啥活儿,一直在摆烂儿。
“那当然,咱以后这工分都是为自已挣的了。再说一家子不上工,那得多不合群,得让人说成啥样?”
“行,那我以后也跟你们上工。”
再在家待下去,她这奸懒馋的名声啥时候才能挽救回来。
母女俩这才慢悠悠地把玉米面装好,于悠跟了秦之恒回家。
事情进展的顺利,于悠心情好,大言不惭的说。
“你放心,咱家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秦之恒……这女人哪来的自信,凭着她去挣工分吗?
看吧,果然,这女人又飘了。
第14章
全家下地挣工分
“我明早有事出去一趟。你去上工的时候,帮我和大队长请下假。”秦之恒交代道。
“啊?好。”
于悠想问他去干啥?但想到俩人没有那么熟,就住了嘴。
晚上,于悠想到早上自已大腿压着秦之恒的样子,很是难为情。
特意自已滚边上儿去睡了。
十月的夜里渐渐转冷,单薄的被子不足以抵挡。
某个小女人,在睡梦中滚来滚去,滚进了一个火炉里,做起了香甜的美梦。
次日,于悠觉得身上暖呼呼的,想伸展下身子,又被困住了。
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自已躺在秦之恒怀里。
脑袋枕着秦之恒的胳膊,自已的枕头,孤零零的躺在床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