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章

    哇塞,又一个大佬!

    “那咱家呢?”于悠继续问。

    “咱爸之前是商务部长,咱妈是大学教授。”

    “那你哥呢?”于悠问到重点。

    “我哥?我哥从小就是我们大院孩子中的传奇人物!”

    “十七岁就大学毕业了,接连做出了很多技术突破,三年就做到了中央科学技术部最年轻的秘书长!”

    于悠……三户人家合着是三个王者!

    她决定了,她要努力在这些“参天大树”前刷好感!将来努力在大树下乘凉!

    “来,来,来,多盛点。左邻右舍的,亲人一般的存在呢!”

    “你俩别去送了,你俩把饼子都铲出来,把菜盛出来,你们先吃着。我去送,我去送!”

    “对了,别忘了给你哥剩点在锅里。他这个点还没回来,估计又得晚上了。”

    秦之雅和秦之栋就听见嫂子一连串的嘱咐完,端着俩冒尖的大海碗,屁颠屁颠去给周家和郑家送肉菜了。

    “之栋,我怎么觉得嫂子对咱更温柔了?”

    “二姐,别说了,赶紧盛碗吃饭!”美食当前,其他都不重要!

    两人立马忙活起来。

    于悠和周家已经打过交道,却是第一次去郑家。

    主要是原主平日里高傲得很,遇见了也当没看见,更何况去了解人家呢。

    郑家人口也比较简单,郑爷爷郑宏、郑叔叔郑光远和郑婶子唐岚。

    可能是因为原来职业的原因,郑家人面上略显严肃。

    奇怪的是没有见到郑家的第三代。

    于悠回去问了秦之雅才知道,郑光远的儿子郑明朗因为早年参军了,早就是军籍,下放没有影响到他。

    于悠感慨了下这人运气好,便也不再想了。眼前的这些大佬们才是最重要的!

    这边的人吃了一顿肉,原本寡淡的生活突然有了新鲜感,精气神儿好似都提升了不少。

    几天后。

    地里的小麦发了小芽,冬小麦该浇水了。社员们都去地里上工。

    队里前些年买了几个手摇水车,浇水不再用人一担一担去河里挑,省了很多力气。

    给冬小麦浇水,只需要出几个壮劳力摇水车,让水顺着田埂旁的沟渠流到地里。

    其余的人则每人领到几亩地,看哪里决堤了堵上,浇完自家的把水引到下一家就行。

    这活儿不累,但是费功夫,四处都得盯着。

    人们围着地走来走去,田埂哪里决堤了得赶紧冲过去堵上。

    家家几乎都是全体出动,孩子们也都过来凑热闹。

    秦家和于卫民家分到的地都在后面,还没浇到,两家人聚在一起聊天。

    曹秀和于悠交代道:“等浇完了冬小麦,地里就没啥活儿了。过两天我打算和你爸去趟市里。”

    现在白天的温度还好,夜里的温度越来越低,那二十个暖棚架子早就支好了。

    是该买塑料布了,还得买点尼龙绳缠在架子上作为一部分骨架。

    于悠觉得自家的自留地也不能白白闲着。至于周家和郑家,这也是个刷好感的机会!

    和她爸商量。

    “爸,我们牛棚边上那几家也有自留地。虽然不多,但是每家大概也能弄两三个暖棚。帮我们也带点塑料布和尼龙绳呗。”

    于卫民豪气道:“行!”

    他见不得人们饿的面黄肌瘦,可以的话,他想带着全村人一起种!

    可他空间里收集的种子虽然种类多,但是每种的数量却很少,四个小时才能自动补货。

    一时间拿不出全村的用的种子。

    再一个,凭着他说,村里人现在也很难相信他。

    但是自家种一季度,人们看到实实在在的蔬菜长起来了,来年估计抢着跟他学了。

    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二姐,你真觉得爸能种成?”

    于远有点怀疑人生,他爸折腾也就算了,他妈和二姐竟然也觉得能成。

    “小远,你得有探索精神,你看爱迪生,试验了一千六百种材料,才发明了电灯。”

    于远挠挠头:“二姐,爱迪生是谁?”

    于悠……她忘了,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失学了。

    于悠又对他爸说:“爸,这村里没个学校是真不行,我弟这都十岁了,连个大字都不认识!”

    “谁说不是!这次去市里看看能不能去废品站收点书回来,忙完暖棚的事儿,我回头给他补补。”

    王月荣笑道:“亲家,你不嫌弃的话,让小远来找我。我给他补补小学的知识。”

    “对啊,爸,你自已大字都不识几个,安安奶奶可是大学教授!”

    于卫民……原身根本就没上过学,差点就说穿帮了!

    补救着说道:“对,对,亲家,那就劳烦你了。小柔和悠悠好歹读过小学,小远这孩子就没见过学校的样子。”

    几人正说着,秦伟又是一阵咳。

    “血,妈!我爸咳血了!”

    第25章

    他给的小黄鱼

    秦之雅大喊出声,害怕极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于悠心里咯噔一声,公公的病进展太快了,越来越厉害了。不能再拖了。

    边上很快聚集起了人,大家却是不敢靠近,议论纷纷。

    “秦伟这身子骨算是完了,都吐血了,怕是活不长了!”

    “谁说不是,这都咳了半年了吧,指定是痨病。”

    “咋不带去医院看看?”

    “那不得钱啊?再说,现在医院里药品也很紧缺。没点关系用不上好药。”

    “可月荣那眼也不行了,这秦家以后可咋过!”

    ……

    王月荣一着急,身子发软,就要倒下。于悠眼疾手快,赶紧上去扶人。

    “妈,您别急,咱这边地方小,没药,但市里兴许就有。明天我和我爸妈一起去。给我爸买药。”

    于悠朝着她妈使眼色。

    曹秀反应过来:“对,对,亲家,我们明天就去市里。说啥也把治病的药寻么来。”

    王月荣紧紧抓着儿媳妇的手,软绵绵的身体有了一些力量。

    于悠叫了秦伟和王月荣回去休息,剩下的人一直忙到下午,才把负责的地浇完。

    而此时在黑市的秦之恒,遇到了一笔大买卖。直到晚上回家,才知道家里的变故。

    “给!”

    于悠看秦之恒递过来一个很有年代感的小木匣子,伸手接过。

    “给我的?什么东西?”

    于悠边说边打开。里面的东西金灿灿差点闪瞎了她的眼。

    “小黄鱼?这么多?给我?”于悠低呼出声。

    “你不是喜欢金子吗?或者要把这些融成一个金砖?”

    “不、不、不!这样就行了,这样就行了!”

    大佬真的是大佬,这才多少日子,竟然就赚了一匣子金子。

    于悠不知道别人的妻子,收到这样的礼物是什么反应。但不可否认,这一刻,她被愉悦了。

    “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了,你放心,这些东西我肯定好好保管。”

    秦之恒不自在的低咳一声:“以后赚的钱交给你,家里的事情,你做主!”

    这是上交财政大权的意思了?

    这男人能处!

    于悠更乐了,脸上的笑容像是开了一朵花。

    次日,一家三口去了市里。

    市里有有一家纺织厂,三人买完塑料布和尼龙绳决定去碰碰运气。

    于卫民拿出一盒子香烟,给门卫塞进兜里。

    “叔,我们想买点不要票的布,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门路?”

    拿人手短,门卫大爷看着一家三口穿的破破烂烂,解释道。

    “厂里的布都是按订单生产的,好的布肯定是买不到。染坏了的瑕疵布倒是有,不但只卖给熟人,还是走量的,一次至少得买一匹。”

    曹秀心里默默算了下,一匹布大概三十三米。供销社里的布好的一块二一米,瑕疵布肯定便宜些。

    再说家里人多,衣服全都破破烂烂的,别说一匹了,再来几匹也都用得了。

    曹秀现代时候本就是生意人,说话自然有技巧。

    “家里人多,还怕一匹布不够呢。叔,您看咱们沾亲带故的,还要多熟啊!要不,您给指个路?”

    老大爷看三人是真打算买,厂子里的布都是订好价的,卖给谁不是卖?

    指着后门说道。

    “你们去厂子后面那个小门敲门,就说是门口杨顺的亲戚。守库房的牛强是我外甥,让他给你们拿。”

    几人道了谢,赶紧去了后门。

    牛强先是拿出一匹现下最时兴的的确良。

    “这是最好的,机器当时出了点问题,有些地方巴缝了,剪下去完全能用。八毛一米,一匹二十六。”

    的确良不透气,曹秀看不上。

    “牛师傅,还有别的吗?”

    牛强看三人穿的补丁摞补丁的,以为嫌贵,又进去拿了两匹便宜的。

    一匹深蓝色纯棉布料和一匹灰色细棉布料。

    “这两匹都是纯棉的。蓝色的厚实,就是生产时候蹭上了些机油,一批十块。”

    “灰色的薄,染色剂没调好,深一块儿浅一块儿,要的话八块钱拿走。”

    “花布也有,但怎么也得十八九一匹了。你们要的话我去拿。”

    曹秀赶紧拦住人,毫不犹豫把这两匹布收了。

    现在的大花布,她还真看不上。再一个,闺女一家住在牛棚里,也不好穿的太出挑。

    付完钱,又去供销社买了几轴线,三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闪身进了空间。

    曹秀问道:“闺女,沙发上那匣子金条是咋回事?”

    于悠傲气地说道:“秦之恒给我的,说是以后家里的事情,我做主!”

    于卫民夸奖道:“这小子行啊,有你爸我的风范。”

    秦之恒虽然冷了点,但是行为上挑不出啥错。曹秀稍稍放下心来。

    于悠开始翻腾她的药箱。

    她每次出去旅游都有带药的习惯,买药的时候她没啥主意,和药店的人说各种消炎药退烧药都来点。

    结果,估摸着卖药的小姑娘是拿提成的,一下子给她弄了十七八种,花了三百大洋!

    “妈,我现在真得感谢卖药的小姑娘了,消炎杀菌抗病毒的药真是给了个全。”

    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应有尽有。

    于悠看了看说明书,拿了一盒链霉素和一盒左氧氟沙星。

    曹秀拦着闺女。

    “现在医院里国产药一般都是大白药片,像这种胶囊一般都是进口的。贵不说,一般人也开不出来,咱们拿回去,不得被怀疑吗?”

    “那我把胶囊里的东西都倒在纸上好了。包在一起,这样都是药粉,谁还能看出来?”

    “行,就说咱们在医院门口遇到了个卖偏方的。”

    “还有我婆婆那眼睛咋办?这眼药水拿出去也得穿帮。”

    曹秀想了想。

    “我看像我之前得过的结膜炎,这年代应该已经有红霉素眼药膏了,咱们去医院开一管,你再给你婆婆弄点头孢吃吃。”

    几人又风风火火跑去医院开眼药膏。

    紧赶慢赶,赶上了回城里的汽车,差点儿被挤成肉饼。

    秦之恒知道于悠他们今天要去市里,忙完黑市的事情,就在汽车站等着几人。

    看到三人狼狈的挤下车,于悠更是被挤得气息不畅,小脸煞白。

    直接过去摘下于悠的背篓背在了自已身上。

    于卫民,曹秀……

    看不到他俩手上都拎着篮子呢么!

    于悠背篓里是两匹布,和尼龙绳、线轴、药,还有从空间拿出来的五花肉和各种调料。

    她爸妈则是每人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装满了跌的整整齐齐的塑料膜。

    秦之恒似是感觉到了于卫民两口子的目光,又走过去,一手拎起一个篮子。

    率先在前面带路:“走吧,回家!”

    几人快步往回走着,却不知道,此时家里正闹得厉害。

    于柔的婆婆孙来弟,带着男人和儿子来接于柔。两个男人压着于柔想强行带走。

    而孙来弟则是正在厨房搜罗于卫民家的白面和大米!

    第26章

    离婚证明

    等于卫民几人到家的时候,于远被打的鼻青脸肿,祖爷祖奶两人也被推坐在地,院子里一片狼藉。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