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章

    “这猪板油咋这么大,一块儿得七八斤。”

    “大才好呢,你拿一块儿回去整猪油,放着慢慢吃。”

    “行,肉渣拌白糖可香了,我回去就给安排上。”

    安安和宁宁听的直流口水。

    宁宁蹭到于悠身边问:“妈妈,给我们吃吗?”

    “当然啦,一会儿做出来,你们俩小家伙一人一小碗。”

    俩小家伙开心的蹦起来,“欧!太好了!”

    曹秀分了一半瘦肉给于悠,又把一副猪骨头让秦之恒装背篓里。就要分猪下水。

    “妈,下水我没您弄得好,您卤好了再分我得了。”

    她妈在现代可是开卤肉连锁店的,想想那味道她都忍不住流口水。

    “行,明儿咱俩去趟城里,买点香料啥的回来卤。顺便办点年货。”

    于悠点头,她巴不得呢,这样就可以从空间再倒腾出来点东西了。

    秦之恒看着分东西的两母女,嘴角不知不觉挂上了笑。

    他不是第一次看到母女俩人分东西了。

    这年代的人含蓄,父母和孩子很少有能这么交心的。

    下田种地都是男劳力吃香,人们自然重男轻女些。再加上物资紧缺,女孩子基本得不到家里多少好处。

    别说于悠已经出嫁,就是没出嫁的,那吃穿用度也是排在男孩子后面。

    但于悠和丈母娘母女俩,感情好到不分彼此。她们之间的亲近感无处不在,让人看着窝心。

    他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子期盼,于悠什么时候能和自已这样亲近呢?

    好像这世间的欢喜和困苦,都有人一同体会,不再孤单。

    冷硬的心再次塌方了一块儿,直到全部沦陷。

    腊月十五,村里的辣白菜腌好了,队里的会计统计了一下,一共腌了小七百颗。

    不能把家家户户的咸菜坛子都拉去,郭民动员村里人刷好了大木盆。

    一家一家的称重后,整齐地码到大木盆里,再放到村里的牛车上,拉到供销社。

    腌好的辣白菜红艳艳的,闻起来一股子酸辣咸香的味道。村里人都跟着咽口水。

    想着回头自家也得腌上两颗留着过年吃。

    由于都和曹秀一个手法,村里人腌出来的成色都差不多。

    正在倒腾辣白菜的郭民等人,突兀的喊了一声。

    “这坛子啥玩意儿,怎么这么臭!”

    曹秀赶过去查看,发现这坛子里的两颗辣白菜泡在水里,上面已经发霉生花。散发着一股子臭味儿。

    “这是变质了!大家赶紧检查一下,谁的变质了先放边儿上。”

    又回头嘱咐郭民说:“收的时候仔细点。”

    郭民干活儿更细致了,收完了全村的辣白菜几个村干部喊上几个壮劳力,就赶着牛车和于卫民拉去供销社了。

    知青点的几个人围着曹秀转。

    姚子雄说道:“婶子,我们可是严格按照您教的做的。为啥村里人的都没问题,就我们知青点的出事儿了?您这是藏私啊。”

    “我们来参加农村建设,您这个村长家属不一碗水端平。不想把这法子教给我们,这是对我们下乡知青的歧视。”

    林婶子不干了:“姚知青,你这是咋说话咧。村长媳妇可没单独教过我家。咋我做的就没事儿?”

    姚子雄义正言辞道:“你们这是互相偏袒,都想跟着于卫民种暖棚。于卫民这是搞资本主义路线!不把他的村长职务拉下来!你们到时候也是从犯。”

    怎么就扯上走资本主义路线了?几个村干部们都不在,村里人不太懂。

    只知道国家现在严格把控生产,不允许私人做买卖,自留地也不给多分。都没敢接话。

    曹秀和闺女对视一眼,无形中在说:“看吧,你惹得烂桃花!”

    于悠无奈,没想到姚子雄在这儿使坏。果然小人就是小人!

    小样,你前面这俩人可都是千年的护理修成了精,还怕你不成?

    于悠警告道:“姚知青,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姚子雄继续对着知青们煽风点火:“可我们的就是坏了,你有啥证据说你们没藏私?大家说是不是?”

    王佑齐气道:“你瞎说什么,于婶子怎么可能为这点东西坑大伙儿。再瞎说当心我揍你!”

    姚子雄刺儿道:“谁不知道你和秦之恒关系好,咋地,为了好兄弟的丈母娘,还不让我说理了?”

    知青点其余的两男三女没说话。

    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们几个知青本来就是外来人。这话让他们怎么接?

    他们也同样疑惑,明明就是按照曹秀说的方法做的,咋就都坏了?

    今天的绿豆糕是于卫民捎过去的,张菊也就留在了村里。自行接了送绿豆糕的活儿,她和儿子日子上好过多了。

    曹秀一家是她的恩人,她相信曹秀。

    “于婶子也没单独教过我,咋我的也没问题?合着我们全村人当证人都不行,就你有理?”

    “小壮妈说得对,咋你说黑就是黑,说白就是白呢?”

    姚子雄莽足了劲儿,想要挑起更大的矛盾。

    “我是按事实讲道理,我们就是按照于婶子的方法做的。吴振兴、陈广义,你们说是不是?刘曼,你也是老知青了,我可是亲眼看着你做的。”

    知青们开始和村里人说明他们做辣白菜的每一个步骤。

    村里人哇啦哇啦跟着争辩起来。

    曹秀大声道:“行了,别吵了!这事儿也不难。让知青点的人当着大家的面,再做一次好了。”

    “这次也别回去做了,就在村支部做!”

    姚子雄心里得意,两方的矛盾激化,于卫民这村干部就不好做。

    以后但凡村里给自已派不好的活儿,他就出去嚷嚷于卫民报复他。

    就得让他们忌惮自已,这样自已日子才好过。

    “婶子,你说重做就重做,我们这白菜辣椒啥的可禁不住糟蹋。”

    一句话,让原本跃跃欲试的几个知青,停了下来。两颗大白菜,可以当一周的口粮呢。的确是不能糟践。

    王佑齐开口道:“我不怕糟蹋,我来做!”

    姚子雄阻拦道:“谁不知道你和于家有关系,这事儿谁都行,就你不行?”

    刘曼挺身而出:“我来做,这事儿得搞清楚。我觉得村长两口子带着大家赚钱是好事儿!我再做两颗。”

    王佑齐动员另一个知青道:“吴振兴,你也做,做坏了,我赔给你两颗大白菜。”

    吴振兴被点名,想了想这事儿不能躲:“说啥赔不赔的,做!”

    第46章

    事情败露被抓包

    大家拥着俩人回了知青点取材料,又去村支部做辣白菜。今儿得把白菜抹了盐腌上,明天大家再看着入坛。

    那么多人盯着做,曹秀一家子没去看。

    于悠道:“妈,这事儿有猫腻。”

    曹秀解释道:“这辣白菜腌到坛子里后是不能加生水的。明显是有人使坏,盯好了就行了!”

    秦之恒听明白了,自告奋勇道:“妈,这事儿交给我。村里人、知青都得在场才行。保准儿把人给您揪出来。”

    曹秀对秦之恒的主动很满意,一个女婿半个儿,该用就得用。

    “行,这事儿你去安排。”

    几天后,夜黑风高,村里人都入睡了。这年代人穷,村里连狗都养不起,整个村子静悄悄的。

    一个人影躲躲藏藏的来到了村支部。

    村支部的泥墙并不算高,大门边上的一面有一处最低,一米五的样子。

    姚子雄从远处助跑,起跳,手一扒。细碎的瓦片刺啦一下扎进手里。

    疼的他赶紧松手,摔落在地。只觉得屁股摔成了八瓣儿,手和屁股都钻心的疼。

    做贼心虚还不敢喊出声,心里暗骂哪个王八羔子在围墙上放了一堆碎瓦片。

    艰难起身,将围墙上的瓦片清理出来一块儿,再次助跑,起跳。

    上去了半截身子,双腿蹬了半天才勉强爬上去。

    黑暗中王佑齐憋笑憋的厉害:“秦哥,你说他这柔柔弱弱的,翻个墙头跟蛤蟆似的,都可以去演杂技了。”

    黑暗中的响动很清晰,秦之恒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

    角落里藏着的其余几个人也都跟着放轻了动作。

    姚子雄在墙头上坐稳,潇洒的往下一跳。

    噗呲!两脚陷入了泥一样的柔软里,黏糊糊的拔不动,一股子大粪的臭味儿传来。

    王佑齐忍不住朝着刘喜国竖起了大拇指。这主意出的好!

    姚子雄内心绝望,谁把农家肥堆到这里来了?

    艰难地将双脚拔出来,忍着恶臭,去院子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就去找咸菜坛子。

    他记得前天做完辣白菜后被大家放在了东墙根儿。

    只要把刘曼和吴振兴做的两个咸菜坛子都添上水,这事儿就妥了。

    东墙根儿的确有两个咸菜坛子,打开后乌漆嘛黑啥也看不清,姚子雄每个坛子里加了半瓢水。

    黑漆漆的院角、屋里、甚至大门侧面,哗啦啦出来七八个人。

    秦之恒、王佑齐、刘喜国、吴振兴,还有四个村里的壮劳力二说不说。围上去就是一通暴打。

    事情败露,姚子雄几乎被全村孤立了。村里的孩子见了他都恨不得吐口水。知青们也都尽量远着他。

    姚子雄还要赔偿知青们的损失。一棵辣白菜平均卖到了四毛钱,赔给知青点其他六个人就是两块四。

    姚子雄没有,只能等明年分了粮食后赔粮食或者赔白菜了。

    处理完姚子雄,于卫民带着曹秀和于悠去城里了。其余人都没带,因为他们一家又要往外倒腾东西了。

    空间里。

    曹秀在拆袋儿,打算把两斤五花肉、两斤牛里脊肉、三块儿牛排、三只乳鸽全都带出去。

    连羊肉串也被她把肉撸了下来。

    于悠和他爸正缩在沙发上啃哈密瓜。

    于悠边吃边可惜:“咱这梨、苹果、香瓜的品种太好,拿出去估计得露馅儿。”

    “回头春天爸给你在院子周围嫁接几棵果树,结了果子全都留着吃。”

    “那行啊,爸你干脆带领大家种个果园得了。等春天开花的时候,山村果园,多美啊。”

    于悠在现代时候就梦想有一个自已的果园,倒不是冲着果子。而是冲着开花时候那个如梦如幻的美。

    那边曹秀把肉都放进背篓,又放进去五斤面粉,五斤大米,三十个鸡蛋。

    才说道:“这些调料做卤肉的话不太全,我带出去点儿,咱再出去药店卖中药的那里买点儿。”

    “妈,咱这最近花销可不少,钱还够花么?”

    “这不是最近卖菜又赚了点么,我手里还有七十多呢。咱再看看啥东西不要票能买到,也买上点。”

    没办法,他们在现代时候物资充沛惯了,来了这里啥啥都缺。

    而且他们的身体长期缺乏营养,对肉啊蛋的就特别想吃。

    花起钱来就显得有点儿大手大脚。

    于卫民打趣儿道:“花!看我这败家媳妇儿,败家闺女。可劲儿花,花了咱再挣!”

    曹秀笑道:“说的好像你有多少钱似的,咱可是还睡着岌岌可危的破草房呢。”

    于卫民保证道:“放心,明年指定让你住上新房子。”

    三人互相打趣儿了几句,才出了空间直奔药店。

    这个年代的药店都已经收归国营,有处方就可以免费拿药。自已单买则是要花钱的。

    曹秀把八角、桂皮、香叶、草果、白芷、丁香、白豆蔻、小茴香、陈皮、甘草各要了一两。

    这些东西放的住,可以留着慢慢用。

    买完香料,几人又干脆把城里卖东西的地方都转了转。

    与此同时,秦之恒也跑去了黑市。这时候的人讲究,有钱没钱过个好年。

    每年年底,只要不下大雪,黑市就会从腊月二十一直开到腊月二十八,生意还会比平时好上很多。

    秦之恒他们这种倒爷,手里的东西这个时候就能卖个好价。

    秦之恒自从救了黑市老大张贵的老娘后,张贵对他很是感激。

    但他大部分时间需要在村里挣工分,因此拒绝了在张贵手下干事的邀请。

    只是在资金、仓库、运输等方面借了张贵一些便利。

    他为人胆大心细,不怕苦不怕累,眼光也独到。几乎次次囤积的东西都能高价卖出,迅速赚了不少钱。

    像此时,年底了,他把之前收了后存起来的细粮拿出来一些。很快卖出去几十斤。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汉在附近观察了半天,犹犹豫豫凑了过来。

    仔细看的话,他走路都打着摆子。显然是饿了不少时日了。

    “小伙子,老物件要不要?”

    秦之恒想到于悠喜欢黄金和古董,想了想答话道。

    “这要看具体是什么。”

    老汉面上一喜。

    现在钱和票才是硬通货。老物件算是四旧,被人发现就是惹祸的根源。很难找到买家。

    他已经问了好几个人,一听说是老物件,都摇摇头走了。

    老汉立即就引着秦之恒去了自家。

    老汉家里只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儿,在床上躺着。并没有其他人。

    灶台边上的碗柜底下是泥土,扒拉开泥土,下面有个暗格。

    一个剔红漆的小匣子被拿了出来。

    “听祖辈人说,这是我家祖上立了功,得了这么一匣子赏赐。运动刚开始的时候被我费尽心思藏在这里,这才没被搜了去。”

    剔红漆的小匣子打开,里面躺着一副老坑玻璃种翡翠首饰,手镯、戒指、项链整整一套。

    晶莹剔透,细看上去仿佛有水在流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