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可咱们呢?只知道抓生产,却把学习给丢了。”“那现在得撵上来啊!我提议,咱们全村开展学习。”
“可咱们村小都关了,老师都走了,去哪儿学?”
“关了就重新开,没老师就在村里重新找。”
“村长,那孩子们学就行了,咱们大人还学啊?”
于卫民诱惑道:“学,怎么不学呢,不光要学,还得和孩子们比着学。说不准哪天咱村建个厂子,不识字不会算术的可进不来!”
那全村岂不是都是工人了,人们马上叽叽喳喳起来。
于卫民继续道:“而且,咱村里如今好过了,自已办学,直接给老师记工分,全村人不用交学费!”
赵前进带头表态道:“我觉得成,再说这事儿怎么算也没啥损失。”
“村长,我们听你的!别嫌我们笨就行!”
“听村长的,小时候想上学家里不让,这么大年纪了,咱也当回学生!”
于卫民拍板儿道:“那行,咱们家里有壮劳力的,明早集合去村小加固下教室。咱们尽快开起来。”
“大家比着学,超着学,定期进行考试,前三名奖励工分!”
王月荣没想到她能再次走上讲台。
尽管是教一群小学生,但还是觉得难以相信。
“亲家,你是说真的,我真能当老师?”
于卫民道:“咱们大队现在就没有比你更符合的。可不要觉得担子轻,孩子们的未来可是教给你了。”
“那叫我们两家来是?”郑宏问道。一大早,他和周兴安、王月荣就一起被叫到了村支部。
“村里决定,让你们两家一人出一个人给村里头的大人们当老师。兴安是工程师,那就教数学。郑叔,您家谁语文最好,出一个人教语文。”
郑宏激动地站了起来,再三确认道:“你说让我们两家也当老师?”
周兴安不可思议地问:“村长,我们没听错吧?”
“你们没听错,论学识,整个村都没你们三家高。”
“你们教村里的大人。小孩儿有小孩儿的教法,大人有大人的教法。”
“除了汉字和算术,尽量教一些更有用的东西。你们擅长的,或者历史、地理、经济、化学、生物类的都可以。什么有用就教什么。”
几人心情澎湃的回去了。
当村里人的老师,没人知道他们心里是啥心情。
多年来扣在头上的帽子,好像松动了,甚至开始变得舒适起来。
于悠看她婆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高兴地在家里四处转。麻利儿去帮大姑姐做饭去了。
她婆婆这个状态,估计能把盐都当成糖。
三天后,学校正式开课。村里人的本子和铅笔、橡皮都是村里统一买的,一人一套。
大人和孩子们分别坐在不同的大教室。教学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王月荣孩子们版本的。
“同学们,咱们今天先讲人这个字。一撇是站,是说做人要顶天立地。加上一捺即成人,是说做人要堂堂正正……”
郑光远大人们版本的。
“人字像不像是一个人岔开两腿站着?一撇是长处,一捺是短处。说明,人没有完美的,每个人都应该取长补短……”
于卫民和曹秀的原身没上过学,俩人只能坐在讲堂里再听一遍。以免将来还得装睁眼瞎。
于悠的原身好歹上过几年小学,她打着自学的幌子倒是不必天天去听。
就比如此时,她趁着俩孩子缠着秦之恒做木头手枪,自已一个人偷偷进了空间。
进去的一瞬间,于悠惊呆了!
游艇空间竟然扩大了!
原来只有十二三平米的休闲区,长宽高分别扩大成了原来的两倍!
于悠在里面转了几圈,确定还是那个密闭空间。
窗户外面仍然什么都看不清,门依然打不开。
但面积是是原来的四倍左右了!
于悠撸起袖子,把沙发桌子都挪到了角落,厅里立马就显得宽敞了起来。
第59章
往里填就是了
等到她爸妈下课,立马拉着两人找了个隐蔽地方闪身进了空间。
“老于,真是太玄幻了!”
一家三口讨论为什么升级,复盘最近干啥了。
于卫民沉吟道:“咱来了也有一年了,这空间变了两次。”
“第一次是带领村民开发山石梯田,空间能用意识取物了。第二次就是开学校,空间就扩大了。”
“爸,是不是说这是个福报空间,只要咱干了大好事儿,这空间就越变越好?”
“有这个可能!”
虽然是猜测,但一家三口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曹秀搓了搓手说道:“照这么说,做好事够多,积累福报够大,后面还得能升级。”
“不知道下次空间能成啥样?说的我越来越有动力了!”
这就像是给他们的奖励,同样是干事儿,有奖励总比没有好啊!
曹秀看着空出来的一大部分空间,打算利用起来。
“老于,你抽空打几个货架,咱这空间大了,可以多存进来点东西了。”
于卫民乐呵呵地答应了:“还真别说,能当个仓库用了。”
于悠建议道:“妈,咱这空间不是能保鲜吗?你多做点好吃的放进来。红烧肉大米饭的,以后没时间做饭,或者出门啥的,也方便。”
“我回去也找点家伙什么的放进来,随时可以拿来用。安全上也能多一些保障。”
填充物资,是个快乐的过程。
三人互相打掩护,偷偷摸摸忙活了十来天,频繁往里装东西。
现在空间里,整整齐齐摆了四大排货架。
每个货架分了上中下三层。
靠近沙发的这一排,最上面放着各种做好了的菜饭。
米饭、馒头、花卷、包子、豆包。
红烧肉、土豆烧牛肉、肉炒蘑菇、韭菜炒鸡蛋、干煸豆角、凉拌土豆丝,还有一大盆茶叶蛋。
中间放着于悠准备的常备工具和安全工具。
雨伞、绳子、手套、口罩,剪刀、短刀、针线,板砖、木棍、辣椒面。
下面放着于卫民准备的家伙什儿。
锄头、铲子、镰刀、耙子、桶、笸箩和一把扫帚。
其余三个货架则是暂时空着。
忙完这些,三人心里莫名踏实了很多。
这个空间更像是他们的保护伞,让人有安全感。
李永德家。
吃完饭,冯桂兰看着一家老小围着圆桌认真写作业,心里那是说不出的顺心。
“这卫民本事就是大,说办学校就办学校。好好学,咱家没准儿将来还能出个工农兵大学生呢。”
去年京都开始试点,高考考试废除,招收了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
今年传来消息,说是要大面积推广,明年也就是1972年,开始全国招收工农兵学员。
于红艳不满道:“我可是听说,这工农兵大学生村里推荐就能当。我爹要是不把村长的位置让了出去。这名额不得落到我男人李强身上。”
她没想到公公竟然把村长位置给让了出去。
自已费心设计于悠嫁给秦之恒,换亲嫁到村长家里,简直是白忙活一场!
李永德斥道:“你懂个啥?这工农民大学生还得县里领导把关,学校复审。就强子这大字不识一个的,进得去?你们孩子能当成就是咱祖坟冒青烟儿了。”
冯桂兰知道大儿媳妇一向拎不清,当年的事情他们家也不是没怀疑。
于悠分明和李强定了亲,怎么突然间就和秦之恒好了呢。
这事儿,大儿媳妇绝对从中做了手脚。
冯桂兰觉得得敲打敲打儿媳妇。
“红艳,你是怎么嫁过来的自已心里清楚。过去的事情咱就不提了。”
“现在你二叔当村长,让全村人都吃饱,大家都念着这个情。”
“你在娘家如何我不管,咱李家,容不下不知道感恩的儿媳妇!你最好没别的想法!”
于红艳本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见公婆和自已男人都瞪着自已,缩了缩脖子。
“我,我没啥想法。”
冯桂兰压住了儿媳妇,晚上睡觉时却和李永德说道。
“当初强子没娶于悠反而娶了红艳,这事儿弄得是不太好。你说,我给于柔说门亲咋样?”
李永德来了兴趣:“这于柔咋说也离过一次,你有合适的人选?”
“嗨,这不是你当了这些年的村长,公社里有些熟悉的人家,婚丧嫁娶的,我也跟着走了不少礼。”
“就公社那个负责征兵的武装部长。今年年初的时候,他儿媳妇难产没了,我还去送了送呢。”
李永德皱了皱眉头:“于柔才二十二,那小子大于柔不少吧?”
冯桂兰道:“二十八了,俩儿子一个闺女。大是大了点,但于柔嫁过去没人催着生孩子。”
于柔结婚好几年没孩子这事儿村里都知道,要是不会生,当现成的妈也算条路。
李永德想着那家条件好,于柔嫁过去也吃不了啥苦。
“那你就给牵牵线,两家都愿意才行。”
冯桂兰第二天就去找了曹秀。
曹秀一听三个孩子,不太乐意。
“嫂子,这孩子也太多了,后妈哪是那么好当的?”
冯桂兰说道:“可咱家丫头前几年肚子也没动静,能生自然是好,生不了咱也没压力。”
曹秀就一直觉得忘了啥事儿呢,忘了给于柔去检查身体!
人上门说亲是好意,看都不看就显得不给人面子了。
再说,成不成的多见几个人也是好的。
见得多了,兴许就知道自已想找啥样的了。
曹秀决定先替闺女答应下来。等见完面就带闺女去检查身体。愿不愿意的事儿,后面再说。
“嫂子,那你就给安排安排,让俩孩子见见面。”
说媒这事儿,趁早不趁晚。冯桂兰离开于家就往男方家里赶去了。傍晚就带来了信儿。
“对方是城里人,第一次见面上人家里也不好。我就给订了明天俩人在国营饭店见面。”
曹秀觉得冯桂兰安排的不错。
国营饭店里人多,有啥情况于柔也不至于吃亏。
“行,嫂子,那就这样说定了。”
于柔相亲是大事儿,曹秀更是第一次给孩子安排相亲。在现代的时候,她闺女还没毕业,没机会呢。
想了想把全家人都叫了来,包括于悠和秦之恒。
于柔并不是很感兴趣,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妈,你咋就给同意了?我这刚从一个火坑跳出来,难道再跳进去?”
曹秀心疼的拉过大闺女的手。
“闺女,你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咋知道就是火坑呢。”
“妈给你说,你还年轻,不能这么早对婚姻失去希望。”
“你就该多见几个人,这个不行咱继续挑。”
于悠帮腔,“就是,姐,谁还没遇到过几个渣男呢!看看咋了,行就处处试试,不行就拉倒。”
秦之恒眯了眯眼睛,暗暗瞅了瞅于悠。
因为这话,于悠被折腾了一晚上,连连求饶,第二天差点儿没起来炕。
第60章
相亲风波
于悠又问曹秀:“妈,那你叫我们俩来干啥?”
“你俩当然是明天跟着去,在边上找个位置盯着点儿。你姐性子弱,别让她被欺负了。”
这倒好办,而且她还挺想看别人相亲的。两个陌生人见面,想想就怪有意思的。
她在现代的时候单身,朋友相亲她都不会陪同。
主要怕发生那种我看上了相亲对象的朋友这种恶俗事件。
可是现在,她已婚。嗯,又发现了结婚的一个好处。
第二天一早,于悠揉了揉酸疼的腰。忍不住一脚踢醒身边的男人。
身残志坚的跑去给于柔化了个妆。
眉毛修成一字眉,显得温和亲切。眼尾扫上了淡淡的粉色,看起来无辜又惹人怜爱。
长发从头顶开始编成一条松松的蜈蚣辫,额边留下一些碎发,美丽又大方。
县城国营饭店里。
冯旭东在吃饭,确切地说,是在走神儿。
他今年二十七了,是家中独子。二十出头的时候,家里给介绍了个对象。
但没多少日子,那女孩儿就嫌自已对她不够积极,分了。
他的确是感情线发育的晚,只觉得处对象十分麻烦。
别人都绞尽脑汁谈恋爱结婚的时候,他却没啥兴趣。后来又有几次相亲,也都无疾而终。
最后一次还是前年,有个大胆的女孩看上他家了,见到他就往他怀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