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8章

    一个月后,另外五台手扶耕地机也如期到位了。

    第一生产队晒谷场。

    于卫民拿着大喇叭给村里人开会。

    “乡亲们!咱们的机器到位了,忙碌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就拿翻地这活儿来说,这十台机器,顶上一百个壮劳力有没有。”

    村民们大喊出声:“有!”

    他们真的是被惊呆了。十台啊,听说村里没花一分钱,就给弄来了。39|

    真是彻底服气了!

    他们希望于卫民干这个村长一百年。

    于卫民继续问道:“照这个架势,一旦机械化了,咱村地里需要的人会越来越少。”

    “咱们村里人祖祖辈辈靠地吃饭,都是勤快人,大家闲得住不?那咱干点啥好呢?”

    乌泱泱的人群开始讨论。

    “现在城里人都找不到工作下乡,咱村里人还能干啥?”

    “咱就这么多地,就那么多活儿。全去盯着,产量也不会多出来。”

    “是啊,那就闲着?说实话,前些年饿怕了,现在让我闲着我还不踏实呢。”

    ……

    于卫民:“你们没想好没关系,村里替大家想好了!”

    “咱们既然守着大山,就要彻底利用起来。”

    “那些石头比较多的,不适合开梯田的山地,咱们得利用起来!今年春天的新目标是,种果树!”

    人们又开始哇啦啦讨论起来。

    “妈呀,村长是真敢想,真能种吗?”

    “我觉得能,那山上野生的栗子树还长那么好呢。怎么就不能了。”

    “那是不是得把杂树砍了,换成果树?可咱也没树苗啊?”

    ……

    于卫民:“大家也知道,咱村里要发展,离不开知识人。”

    “学校里的老师咱们早就体会到了。这次耕地机的事儿,也多亏了尹志学、范兴和阮齐的帮忙。”

    “咱这种植也是!”

    “王槐、郭蓉蓉、丁鹏飞!你们三个,不是学园艺的,就是从事园艺方面工作的。这时候是不是得起个带头作用?”

    王槐、郭蓉蓉、丁鹏飞站在人群最外层,冷不防被点了名字,大家都瞅了过来。

    这于村长咋这么了解他们呢?

    于卫民……能不了解么?为了更好的资源利用,就差把你们祖宗八辈儿都调查清楚了!

    村里人都殷切的看着这三人,眼神火热,目光灼灼。

    明摆着是等着他们说话。

    王槐表态道:“村长说的是,我,我会观察土壤,能给果苗们找到更合适的种植地方。”

    郭蓉蓉:“我擅长栽培和移植,那我教大家咋种树。”

    丁鹏飞:“我,我会嫁接和剪果。应该能改良果子的质量。”

    于卫民瞅着三人欣慰道:“好!好!就应该这样,发挥大家的专长,把咱们的环境创造的更好。大家伙儿说,是不是?”

    “咋地不是呢?要是人肯教,咱敢打包票好好学。”

    “是呢,这种果树不也是和土地打交道的事儿么,我们愿意学。”

    他们现在可知道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知识学到手就是自已的。

    更何况这是村里为了给大家增加收入,那有十分劲儿就得使上十二分!

    于卫民:“既然大家的热情这么高,那咱们就分一下工。”

    “咱们的梯田不用记工分,今年开始,按人口数量给大家把地划分到各家。自已家负责照顾自已家那一块儿。”

    于卫民打算直接包产到户,给大家分配土地,提供种子、农药、化肥、机器、农具,让大家自行耕种、管理、收割。

    到时候给村里上交一些产量,维持村里的正常运行,就可以了。

    “集体地不变,照常按照出工量来记工分。”

    “至于这果园,平山地种树是力气活儿,分一百个壮劳力出来负责,每天按照十二工分来记。”

    “等这些果树全都成活了,咱们也按照人口数量分到各家负责照料。”

    “将来这果子熟了,咱们肯定能富裕起来。”

    这话一出,人群就是一静。

    “村长,那岂不是自已这一块儿产的多了,自家就落得多了?”

    于卫民点点头,“这么说也没错儿!主要是照顾到那些干活儿慢的,预防那些偷奸耍滑的。”

    心里却是在默念,各管各家,他们一家三口终于不用拼了老命表现了!

    无论自已在别的方面积不积极,在农活儿这个事儿上,他就想摆烂儿!

    村口。

    曹秀和于悠趁着大家都去开会,四处无人,把空间的树苗往外倒腾。

    他们这边是偏北方,最常见的水果有苹果、梨和桃子。

    就这,普通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

    232福运积分,五年生的桃树苗1个积分一棵,换了80棵。

    三年生的苹果树苗1个积分一棵,换了80棵。

    四年生的梨树苗0.5积分一颗,换了144棵。

    至此,积分清零!!!

    于悠看着商城右上角,可用积分变成了0,有点恍惚。

    第102章

    果园计划

    真是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曹秀安慰闺女:“没事儿,积分没了咱再挣。等这些树苗栽上,积分就加倍回来了。”

    这倒是,再说他们也不靠着这些积分吃饭。

    三百来棵树苗,母女俩全都摆放好,这才松了口气。

    现在有些生产队是有果园的,但是这么好的果苗却是没有的。

    他们商量好,对外就说是私下买的实验基地的新品种果苗,人偷偷运来的,后面就联系不上了。

    别人还能咋地?

    “悠悠,你去喊村里人来搬吧。”

    郭民很快数了一百个壮劳力,跟着王槐和郭蓉蓉上山踩点去了。

    他们得找出合适的位置,清理好上面的杂树和杂草根,然后进行刨坑。

    剩下的人则是跟着丁鹏飞一起把树苗搬运到山脚下,等着用。

    这些树苗根部都带着土,倒是可以放上几天。

    3月份不但适合种树,也是翻地的时间。

    第一生产队彻底忙碌了起来。

    集体地里、梯田上、山坡上到处都是挥汗如雨的人。还响着哒哒哒的机器声。

    于卫民则是在家倒腾种子。

    去年,他用家里的自留地培育了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种子。

    简单按照一亩地需要十五斤种子来算的话,四百亩梯田就需要六千斤种子。

    自已只培育了五百斤,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于卫民就打算等生产队买种子的时候把这些种子掺进去。

    等到收成的时候,就把饱满的种子挑出来一部分,以后自已留种。

    毕竟他培育的这些种子,可比现在农机局培育出来的强百倍。

    等后年他们村亩产上去了,农机局的人估计就坐不住了。到时候大面积培育,慢慢的全国就能用上好种子了。

    曹秀建议道:“现在棉花不紧缺了,今年这棉花不如就种在集体地里。梯田里种上点大豆。”

    豆油和菜籽儿油都得用票才能买到。

    她们还好,来了后一直是吃荤油。但普通农户家里,却是常年没有油可吃。

    做饭的味道好坏还另说,主要现在人们普遍营养不良。

    要是能吃上豆油的话,身体都能好上不少。

    最最主要的,她也十分想念素油。

    于悠道:“那是不是还得弄个榨油机?”

    于卫民:“这个年代油坊里应该已经有榨油机了,不过村里人多,咱村自已买一台也不错。”

    说来他们村是真穷。去年村里的余粮用来养那些下放户了。

    村里账上的钱除了买生产资料的,能用的也就百八十。

    倒是今年,高产种子种下去,余量增加不少,卖了买机器倒是可以。

    账户上没钱的感觉真愁人!

    山坡上。

    王槐仔细观察了土壤,他们这里最近几年并没有遇到干旱,土壤的含水量算是不错的。

    他每选好一个地儿,就会留下两个壮劳力规整刨坑。

    郭蓉蓉则是教大家怎么种树。

    “刨个坑就放进去,这样果树即便是活了,以后也长不旺盛。”

    “要想它们长得好,就得深挖坑,像咱们手里这样的树苗,大概得挖上半米深。”

    “下一步呢,就是填土。咱们先把地表的土填回去一些,再填一些底下的土。”

    “这个时候坑变浅了,才能放树苗。宁愿露着树根,也不能让树根太闷了。”

    边上儿的人们听的一愣一愣的,种棵树这么讲究呢?

    等果苗栽上,丁鹏飞一剪子咔嚓剪下去大半颗。

    周围的人们一声惊呼。仿佛这不是剪的树苗,是剪的他们的心似的。

    有人问出声:“这,咋好好的树苗给剪这么短了?”

    丁鹏飞解释道:“这个叫定干,可以控制憋杈,长出来的就会是矮冠的,能够增加不少产量。”

    壮劳力们……

    行吧,他们有时候觉得,自已前面那些年真的是懂得太少了!

    等到小树苗浇透水,一棵树才算是种完了。

    山上毕竟不比平地,忙活了一周,这三百来棵树苗才在山坡上稳稳安了家。

    大山看起来又秃了一块儿,可却承载着新的希望。

    于家前院儿,冯旭东又来了……

    自打年前两家定了亲。

    这小子每天中午下班都骑车过来,吃完饭再回去上班。

    也不嫌累,自来熟的很。

    当然,东西也没少拎。

    哄的于柔和月月见天儿的眉开眼笑。

    冯旭东把自行车停好,拿下车把手上挂着的东西:“婶子,今天抢到了两个猪脚,炖给大家吃吧。”

    曹秀也不客气,伸手接了过去。她空间还没猪脚呢。

    “这东西好,好吃还不腻。明儿放点黄豆给大家炖了。”

    冯旭东夸道:“婶子做啥都好吃。”

    曹秀内心呵呵。

    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有在认真吃饭么?

    要不是有次于柔给他夹了一筷子小咸菜,他说好甜,她真就信了。

    这冯旭东绝对是生错了年代。不都说这年代的人含蓄吗?

    这小子咋就像个开屏的孔雀似的,生怕人不知道呢!

    于悠说道:“妈,我觉得你可以把我姐的婚事往前提一提。”

    除了冯旭东跑得勤外,还有月月那丫头。现在可不是之前了。

    以前那个话都不肯说的女孩子早就不见了。现在这个就像个百灵鸟。

    一口一个爸爸妈妈喊的欢。

    偏偏那俩人答应的更欢。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老夫老妻,当了爹妈很多年呢。

    这婚还有必要拖着吗?

    曹秀说道:“我不是想着给你姐多攒点嫁妆么。”

    于悠结婚她没赶上,这次于柔结婚她总不能马虎吧。

    于悠问道:“妈,还缺啥?你也知道之恒现在接触的物资多。我让他给倒腾点来。”

    曹秀:“我听你姐说,冯家会凑齐三大件。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

    “那咱家就准备家具和一些零碎的东西。”

    “我想着给你姐打一个箱床、一个大衣柜、一套学习桌椅。”

    “另外做两条四斤重的棉被,两条褥子,床单被罩也来两套。”

    “剩下的就是毛巾被、蚊帐、脸盆、暖壶这些小东西了。”

    于悠……

    她妈还真是细致,突然间有点儿酸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