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心灵手巧、节俭,这是于悠对她的第一印象。陶曼似乎不太会吵架,只是直白道:“我家年纶凭着自已本事考第一,自已供自已上学,从来都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只有心疼,从没觉得他这样不妥。”
“要是你家孩子能考第一,我们自然也不会拿这奖金。”
女人被她这话刺激到了。显得她家孩子多傻似的!
俊俊妈赶紧打圆场道:“你们俩都别说了,让人看了笑话,反而让自家孩子丢人。再说考试是公平的,没什么好争的。”
女人这才停了下来。
不多时,校门开了,孩子们考完出来了。
宁宁率先跑了出来:“妈,我是第一个交卷的哦,我哥比我慢。”
安安不紧不慢道:“有什么可比的,毛毛躁躁的,你看看你还有没有女孩子的样子。”
于悠……她家安安太有当哥哥的样子了。
“你们考的怎么样?”
宁宁:“妈,这题挺简单。我要是不马虎的话能拿一百。”
安安也跟着点了点头,道:“都在平时练习的题型内。”
于悠和闺女儿子聊着,准备领着安安和宁宁过马路回家。却是突然想起什么,转身望向了校门口。
陶年纶是最后一个出来的。
他的眉毛浓密而整齐,微微上扬,给人性格坚定的印象。眼睛略微深陷,黑而有神,透露出一份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稳重和沉着。
陶曼问道:“题很难吗,怎么最后一个出来?你放心,你下学期的学费妈和姥姥就快攒齐了。”
本来她省吃俭用攒出来了,可是年纶姥姥病了一场,断断续续花了些钱才好利落。
就有些接不上了。但她不希望儿子为这些事情烦恼。这孩子从小到大承担太多了。她不心疼是假的。
她得盘算盘算,能找谁借一点凑凑。
陶年纶回道:“妈,不难,你别操心。我就多检查了两遍,这样准确率高一些。”
陶曼嗯了一声,笑了笑,领着孩子走了。
宁宁秀气的小眉头拧在了一起:“妈,那个同学这么难吗?”
安安道:“你以为呢?这学期咱们班里也有学费书本费交不上的。”
宁宁本来灿烂的小脸皱成一团。
于悠左右手各自牵了一个孩子,说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你们要努力学习啊,到时候能尽自已的绵薄之力。”
看来,她得和爸妈商量一下。
一个是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书本费的问题;一个是助学基金,奖学金的设立问题;还有,他们一家之前就决定做的慈善基金会。
看来,他们得更能搞钱才行。
身边的宁宁突然道:“妈,要是我这次得了奖金,给陶年纶行不行?”
于悠点点头道:“要是你真是第一,当然可以了,你们自已的小金库自已做主。”
安安背着手担忧道:“就她那马虎样子,不会到最后是我给吧?”
宁宁嬉皮笑脸道:“哥,我觉得你最帅的地方就是疼妹妹。真的,我和曦曦有你这个哥哥,我们都幸福的要命。”
禁不住妹妹拍马屁的秦景安……
完了,怎么觉得小金库不保?
于悠领着孩子们回了家。
后面她打算去找主办方,关注一下陶年纶的名次。如果是前几名的话,她给举办方投资一些奖金多发几个孩子也行的。
毕竟陶年纶这样的孩子,还是很值得帮上一把的。
第225章
义务教育
没过几天,竞赛结果出来了。孩子们在学校就知道了自已的名次。
安安和宁宁每人拿着一沓子大团结,跑回了家。
宁宁先喊道:“妈,我数学竞赛拿奖金了。”
安安也默默把钱递给于悠:“二百!”
宁宁兴奋道:“我哥考了第一,我和陶年纶并列第二。这次数学竞赛追加了奖金。前三名都有,第一名是二百,第二名一百五,第三名五十。”
“我和陶年纶都是一百五。这下,也不用我们帮他了,书本费和学杂费都有了。”
于悠笑道:“你倒是一直记挂着这事儿。”
安安道:“妈,你别看宁宁大大咧咧的性子。但是数着她爱关心人了。我妹妹一直是善良美好的。”
宁宁笑道:“我哥说的对!”
于悠……这俩孩子真是活宝。
陶曼家。
陶家人并不多,只有陶曼的母亲季婉萍、陶曼、陶年纶三个人。
自从陶曼的工作没了,这十来年,三人就主要靠着胡火柴盒之类的散活儿讨生活。日子的确是艰难。
陶年纶拿出这一百五十块,除了学校的费用,也能帮家里置办些吃穿用度。缓解了很多。
季婉萍道:“咱家真是顺风顺水,太幸运了。谁能想到这次竟然追加了奖金。”
陶年纶道:“下次我争取拿两百。”
没想到突然多了两个数学这么好的学生。差一点,连这一百五都没拿回来。
看来他得再努力些了,要做到竞赛也满分才行。这样即便出现了更牛的数学天才,他也能并列第一,拿到奖金。
陶曼只觉得这事情真是巧合,唯独这一次儿子没有拿到第一名吧,没想到前三名就都有奖金。
但她也没多想,只是糊纸盒的动作更加轻快了些,生活更有指望了些。
多年以后,陶年纶偶然遇到了参与组织数学竞赛的老师。
老师特意和他说起了这件事儿。陶年纶才觉得,有些人家自始至终说不上心怀天下,却总能去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儿。
或许,这就是这家人身上最璀璨的地方。
……
于卫民、曹秀、于悠三人正在讨论。
于悠道:“义务教育这个事情必须得提上日程了。有多少孩子想上学爸妈不让上,又有多少爸妈想让孩子上学却供不起。”
于卫民也道:“不光如此,义务教育还能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曹秀道:“是啊,咱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人们辛苦半生为了什么?还不是孩子么,孩子们才是祖国的未来。”
“但是,这事儿也不在咱们仨的职权范围内,要怎么做呢?”
三人就是一阵沉默。
于悠道:“妈,我爸已经辞职了,现在就是个商人。但是我公公和之恒倒是在体制内。这事儿兴许他们能帮忙。”
曹秀道:“我就说,咱闺女总能想到合适的人。”
于卫民点点头:“你公公和之恒工作忙的脚不沾地。咱们干脆把整个计划写出来,再让他们去使劲儿。”
“好的政策,一定能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
于悠笑道:“行,那这件事儿就这么办。还有就是我想着能不能设立针对贫困家庭孩子的助学金?”
“光是免了学杂费和书本费,那孩子吃什么穿什么有时候也成问题。”
曹秀道:“这么办有利有弊,如果到时候贫困生的父母把这钱拿去挥霍呢?怕是到时候全校人都得申请贫困生。”
于卫民道:“所以这个贫困生的界定得几方考察。另外这助学金发给孩子后必须有指定的用途,或者说有部门监管!”
曹秀揉了揉容量有限的脑袋,道:“行了,这事儿一听又复杂了!你们父女俩商量吧。”
“我觉得我适合做那个基金会,救助一些孤儿类的,简单多了。”
“看来还是得赚钱啊!”
她一觉得自已钱少,就想去空间撸异世界交流群的羊毛咋整?
时间长了那一群会不会直接把她踢了?
于悠也敲了敲脑袋干笑道:“爸,说实话,我能提建议,但具体的方案,我还真不是很了解。要不,咱们求助一下空间?”
于卫民也点了点头,他们一家三口各自擅长的事情真的有限。
所以说,一人力量小众人力量大。
这些规定,都是多少人绞尽脑汁共同指定出来的。他们三个臭皮匠也就摸到了外层。
三人去空间商城买了一份现代时期助学金管理办法,又买了一份公益基金管理办法。
公益基金管理办法相对简单一些。详细指出了公益基金的存放、使用和监督。
助学贷款管理相对复杂一些。
包括助学金范围和对象,申请流程、发放和管理。一系列,很完善。于悠他们都不好意思假装是自已写的。
但没办法,该装逼还得装逼。
三人又集思广益,当然只是于悠痛苦写——关于义务教育的提议。
曹秀和于卫民则是磕着卡卡瓜子在边上催。
于卫民:“你快点儿哈,这事情早一天提交,早一天改善。马上就要到下学期开学了。要是能开学前实行就再好不过了。”
曹秀:“悠悠,按理说我们可是把你供到了博土毕业。那你写个这还不是手到擒来?要是我博土毕业,我半小时就能写五千字。”
于卫民:“媳妇儿,你这卡卡瓜子越做越好了。这味道早超那什么洽洽了。人们真是有口福了。”
曹秀:“老于,我觉得你最近研究的那个甜玉米也不错。”
于卫民:“所以说,人还是得干点自已擅长的事儿才自在。”
曹秀:“谁说不是,你呢,就适合专心搞种子。我呢,就适合专心搞吃食。”
于悠……这俩人,合着她就适合专心写报告呗?
看曹秀女土吹得,还什么半小时五千,真是没天理了。
于悠案子吐槽了几句,继续埋头写了起来。
“6岁到12岁儿童,应当有资格并且必须参加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我们需要给予这些孩子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第226章
撸羊毛
于悠把这份义务教育提议拿回家后,引起了秦家全家的注意。
尤其周琳琳,她如今是一位老师,带的学生有些真的就是拿不出学费。
“这提议真是太好了,我的学生里这样的情况好几个。说实话,我都打算拿工资给他们先垫上下学期的学费了。”
“可是我就算帮忙能帮几个?再一个我自已也得过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嫂子,你说于伯伯咋这么聪明呢?能想出这样的提议。”
这点大家都认同,于卫民在第一生产队的时候脑子就好使。
大家不是不想自已孩子上学,但是只是想办法解决自家孩子。却从没有上升到大的层面去想。
秦伟道:“这方案虽然要花费很多经费,但是却是一个长久的大计。非常值得推行。不管现在的经济情况成与不成,总归这个提议是必要的。”
秦之恒也道:“目前各个方面都需要用钱,可能得一步一步来。实在不行的话,先免去学杂费也行的,书本孩子们可以自已抄。真正爱学习的孩子,总会想办法的。”
秦伟道:“小悠,告诉你爸,这事儿就交给我们来处理。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去推动。”
于悠点点头,这当然最好不过了。
大院彭家。
万菁菁现在每天上午下班,中午回彭家吃午饭,下午下班回去四合院吃晚饭,然后教月月练舞。练完舞才会回大院住。
她这样两边跑虽然累了些,但是能每天和闺女相处,还能陪伴自已爸妈,就觉得十分满足。
当然,还有一件事儿,就是使劲儿替自已闺女撸羊毛。
彭家是十分宽裕的,彭振东两口子有收入、彭博也有收入,都比她高。
彭家的房子是分的,这些年除了生活费,还有培养彭暖的钱,可以说没花过什么大钱。
积攒还是很多的。
严格说来就月月这么一个真正的血脉,说啥也不应该亏待了她。
彭博就发现自已妻子变了。
今天说要买个金项链,明天说要买个金镯子。后天又觉得玉首饰漂亮。
天天拉着他出去消费。
看着妻子顶着一张高雅的脸蛋,每天忙着花钱。尤其看见哪个值钱的东西就双眼放光。这还是那个目空一切的媳妇儿吗?这样的万菁菁是他从没见过的。
但万菁菁跟着他过了这么些年,很少提要求。她自已也挣工资,可以说是也没花过他多少钱。
作为一个男人,他又说不出拒绝的话。再说,让别人知道他舍不得给自已媳妇儿花钱,他的脸面往哪里放?
而万菁菁买的这些东西,都拿去了四合院,让万母帮自已先保管。这些都是将来留给月月的。
在她看来,她们两口子本来就没给过这个孩子太多爱,只能多给些有价值的东西来弥补。
就这样,两人的共同存款很快缩水了一半。还有继续缩水的架势。
而万菁菁每天喜笑颜开,彭博的脸色却越来越黑。
彭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菁菁,你最近买那么多首饰干嘛?”
万菁菁道:“当然是喜欢了,这些年也没添置什么东西,干脆就多买几个。有问题?”
卓蔷道:“菁菁啊,这些东西咱们家也不是买不起,不过花钱还是要有个度。按理说你们小两口的钱我不该管,不过你们年轻,我还是得提醒你们一声。”
“你们与其自已享受,不如多给咱家暖暖积攒些。”
万菁菁笑道:“妈,我知道你都是好意。绝对不是那种光嘴上心疼儿媳妇儿的婆婆。”
“我前些年心态调整不过来,浑浑噩噩的没有自已的生活。别说这点首饰了,就是一座金山摆在我面前,我也没感觉。”
“现在好不容易想通了,所以才开始关注自已,也喜欢打扮,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起来。难免多买了些。”
“我知道您心疼我们,怕我不会过。不过您别担心,我们两口子再不济也还有工资收入呢。”
“我知道您是想问问我们还有多少钱,想要补贴我们,但我哪能要您和爸的钱呢?”
“再说,我实在是还想继续买,我娘家爸妈也会补贴我的。您们说是不是爸、妈?”
卓蔷……谁说要补贴你们了!
彭振东……儿媳妇儿怎么变得这么能说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这要他们怎么回答?他们儿媳妇想要买个首饰,还得回娘家要钱?彭家丢得起这个脸吗?
彭振东咳了一声,对卓蔷道:“你明天给菁菁取两千块钱出来。菁菁现在好不容易精神头好了,咱们支持一下。”
卓蔷……早知道她啥也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