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这么快?!”于悠十分诧异,她以为总得要个三年五载的功夫。
实际上工厂里还是大神云集啊。
于悠利索的穿戴整齐,开上小轿车直奔安宁汽车厂。
尹志学等人翘首以盼,老远就见到于悠的车,兴奋的挥舞双手。
“老板,这儿!”
“老板快点儿,大家都等着呢!”
尹志学此刻的热情不亚于当初小汽车研发成功之时。
毕竟汽车还有国外的珠玉在前,他们造出来的国产汽车还有技术上的短板。
可电动车却是他们从0开始,绝对是独一份。
于悠也激动不已,跟着尹志学等人去试车。
出于目前国情,于悠还没有直接做两轮的小电动,而是让研发部主攻电动三轮车。
能装货,能载人,一旦普及,村里人就不用再指着手扶拖拉机和冒黑烟的小货送人了。
见到初代电动三轮的雏形摆放在空地中间,于悠跃跃欲试,一把抓起头盔。
她得先试试!
一坐上车,握住把手,于悠感觉又回到了骑着小电驴赶早八的时候。
电门处还只是简单的按钮,并没有完善钥匙模块。
于悠打开开关,正准备拧动把手,没成想电三轮自已动了起来。
速度不快,最多十码,可却一直保持这个速度,把手并不能控制快慢。
于悠又去找刹车,还和汽车一般,按了一个刹车踏板在右脚处。
快与慢全靠刹车控制。
一圈下来,于悠的热情劲儿消了大半。
可她面对满眼兴奋的尹志学等人却不能泼凉水。
“还不错,这么快就研发电机驱动电动车跑起来,你们是大功臣。”
于悠竖起大拇指,不留余力地夸赞。
虽说眼下这台电动车的电机还没有达到无刷电机的层次,安全性也有待考量。
但却能驱驶电动车行驶,就已经是迈入了第一大关。
“老板,您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细化,什么时候量产。”
“量产还不着急,电池和马达的稳定性还没做过测试,安全系数还不如小汽车,还需要更新迭代。”
“出产品不图快,咱们循序渐进。”
“不过模块细化我还有点儿小建议,大家来听听。”
于悠领着人朝另一处试验场走,女土摩托车也有了框架,她准备一并试了。
一行人徐徐前进,各个屏息凝神,听着于悠娓娓道来:
“我觉得电动车的速度不应该是一直匀速,应该可以有方法控制快慢,就像油门一样。”
“刹车部分,脚刹可以保留,以做紧急制动,但我觉得毕竟电动车有个龙头,如果能将刹车和油门都放在手部的位置会更妥当,这一点可以参考咱们的摩托车。”
几句话的功夫,于悠就已经走到隔壁场地,一台略显小巧的摩托车框架展现眼前。
于悠跨坐上去,略微感受了一下。
坐垫位置低了不少,相比于正常尺寸的摩托车确实更适合女性。
她双脚能够完全着地,稳住车身没有太大问题。
她前后又晃了晃,最后翻身下车,众目睽睽之下一把将车给推倒。
在所有人诧异地目光中,于悠尝试从各个角度将摩托车扶起。
“尹老师,车子的框架重多少?如果加上各个组件,最后的成品总重量是多少?”
“由于车框小了,所有的部件要相应比例调整,目前还在建模……但预估会比男式摩托车轻15%左右。”
“还是重了。”
车子太重,对女生来说是个负担,若是倒在路边,恐怕很难靠一已之力扶起来。
于悠皱眉,车架要想结实耐用,用料得扎实。
这方面不能节省材料,看来只能在外观上下功夫。
“车架高低应该有一个弹性调整的空间,不能一刀切,要适应不同身高消费者的需求。”
“在车尾和中部增加脚架脚撑一类的模块,最好有个小把手一类,可以辅助扶起推倒的摩托车。”
于悠也不扭捏,一针见血的又指出了许多的不足之处。
此后还有新款汽车的研发,电动车单独创立的分部……于悠扎扎实实上了半天的班,几乎把厂区都走了个遍。
到最后终于轮到销售部的人汇报。
于悠估摸着两个娃也快下课了,让人直接了当的汇报各地销量。
“这个月海外销售三十七台,国内销售一百四十八台,预定五十多台,产能全开,勉强能够供应。”
这么多?
于悠实实在在吃了一惊,要知道他们的汽车定价可不便宜。
“都是哪里预定的?”
“除去老于总联系的政府部门的公车订单之外,孙氏企业订购三台私家车,两台公务用车,其余的都是现货供应不上,全额预订。”
于悠接过那一沓客户信息单微微咋舌。
不愧是未来姐夫,真给力。
她掀开前头几页,一眼就定格在一个名字上面。
应魁。
该不会就是昨天见过的那位吧?
“孙氏企业,还有这位应先生的车,尽可能提前供应。”
左右以后都得是熟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理应照顾。
原本厂里还做了开会的准备,于悠直接大手一挥。
“按日常安排,改下班下班,改换班换班,会就不开了。”
一开大会免不了讲一些场面话,又臭又长一大箩筐,不只是人家不愿意听,于悠也不见得有多愿意讲。
她赶着接孩子呢。
小轿车飞快地驶离安宁汽车厂,直奔京市小学。
不早不晚,正巧是散学的时候。
为了避免拥堵,于悠将车停在远处空地,徒步走到门口。
安安宁宁早就在校门口翘首以盼,宁宁眼尖,老远就瞅见于悠的身影,连忙扯了扯安安的衣角。
“哥,那是不是妈妈?!我就说了妈妈看见了纸条一定会来接我们的!”
“我一直都相信妈妈会来,是你太着急了。”
安安故作深沉,转脸看向二人中间的陶年纶。
第324章
它是一块砖
“你妈妈还没来吗?”
陶年纶捏了捏有些陈旧的书包带子。
陶曼虽然很忙,但是接送他从来没有迟到过。
说话间于悠就已经一路小跑赶来,有几分上气不接下气,拍了拍两个孩子的脑袋。
“怎样,妈妈,没,没来迟吧?”
安安宁宁齐声大喊:“刚刚好!”
于悠正要领着两个小活宝走,谁知二人却齐齐看向了陶年纶。
此刻于悠才注意到,校门外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个孩子,等到安安宁宁一走,陶年纶就只剩下孤孤单单一个人。
宁宁抢先道:“妈妈,陶年纶的妈妈今天还没有来,我们再陪他等等吧!”
安安也点头表示赞同。
于悠陶曼现在也算是她的员工,于公于私于悠也不能丢下她儿子一个人,多危险啊。
她点头同意,两个娃欢呼一声,拉着陶年纶齐齐坐到树根底下。
三人也不傻等,十分默契地掏出作业本,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起来。
于悠差点热泪盈眶。
她的孩子真是太优秀了!
他们写了数学就换国文,最后安安宁宁还拿出了外语书教陶年纶读。
夜幕降临之前,陶曼姗姗来迟,面露急切。
她额上大汗淋漓,近乎是狂奔到校门口。
“年纶!”
“妈妈,我在这儿!”
陶年纶豁然起身,陶曼原本惴惴不安的神经彻底松懈,忙不迭上前搂住儿子。
“抱歉抱歉,妈妈来晚了。”
“没关系的妈妈,有秦景安和景宁同学陪我,我不害怕。”
陶年纶像个小大人一样,安抚着陶曼紧绷的神经。
于悠看着陶曼满脸惨白,眼底流露出几分疑惑。
有基金会的工作,陶曼就不用再和以前一样打零工,也不存在加班的情况。
她那么疼陶年纶,怎么会来得这么迟?
“年纶妈妈,你没事吧?”
“如果需要帮助,可以告诉我。”
陶曼没想到于悠也在,意识到自已失态,忙伸手把眼角泪花抹去。
“不,不,我没事儿,就是路上出了状况,耽搁了。”
“多谢你帮我照看孩子,也谢谢安安和宁宁。”
陶曼虽然如此说,可语速却十分急切,压根不像是没事。
不过她既然不愿意说,于悠也不愿意深究。
“天黑了,我开了车,顺路送你们回吧。”
陶曼没有再推辞,只是整个回程都没再说一句话,到了地方也只是多了几句道谢,就护着陶年纶回家。
宁宁见陶年纶走远,趴在于悠的椅背上问道:
“妈妈,陶阿姨怎么了,是不是遇见坏人了?”
“陶阿姨是大人,遇见了坏人她自已会报警的。”
安安倒是拎得清,于悠也表示赞同。
为母则刚,陶曼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多年,不可能不懂如何自保。
应当是碰见了不想碰见的熟人。
“如果陶年纶向你们寻求帮助,或者是你们知道了什么,就第一时间告诉妈妈,知道吗?”
“嗯嗯!”
“真乖,妈妈今天出门看见奶奶买了排骨,有谁想吃糖醋排骨?!”
“我!”
安安宁宁同时举手,光是听着糖醋排骨的名字,嘴巴里就分泌出不少唾沫。
三人不再逗留,飞速回家,缠着王月荣做糖醋排骨。
秦之恒不出意外,又留在单位加班,于悠早早就上床准备睡个好觉。
毕竟明天她又得当一回苦命早八人。
曹秀和于卫民虽然南下,但是老妈卤味店的筹备可没停,那百店同开的日子就定在次日。
如此声势浩大,不少人都慕名而来。
于悠想想现场的担子,心头都在滴血。
到底有没有在意她的死活呜呜呜。
她果然就是爸妈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许是知道于悠次日的行程,秦之恒到家后难得没有闹她,只是在她额上落下一吻,便与人相拥而眠。
一夜好梦。
……
老妈卤味京市总店,门口插了不少红旗,曹秀还安排人请了锣鼓队,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冯旭东也特意丢下百货商场的摊子来这边帮手。
光京市曹秀就铺了足足八家门店,争取每一条闹市街区都有老妈卤味店,赢得最广的客源。
想法不错,可苦了执行的人。
全国门店同一天开张,若是闹出了一点乱子,后头都没好日子过。
尤其是总店,不能出一点儿乱子。
于悠高度紧绷,见有帮手来,才略微松了口气。
“月月和冯元冯帅呢?送去上学没有?”
“于柔和秦之初去送了,说是秦之初学会了开车,让我先过来给你搭把手。”
于悠瞳孔一缩。
秦之初学会了开车?
就她当初看过的车技,实在是很难相信。
希望别出意外。
场子还在预热,曹秀专门找大师算过时间,离这还有一会儿,冯旭东便和于悠说起了内心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