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章

    山羊须胡的幕僚又道:“三爷,九皇子眼看要荣登大宝,咱们不如早些跟他打交道,日后这事儿总有转圜的余地。”

    穆莳却道:“皇上最是忌讳皇子们同外臣相交,也并不许大家结党营私,更何况咱们府上的大姑

    奶奶嫁给了六皇子,我若不和任何皇子相交,六皇子也不会如何,但若是偏帮九皇子,那六皇子头一个对付的就是我。再者,皇上也会觉得我是个投机取巧之人。”

    现下穆莳能升官这么快,完全是因为他想走的是纯臣路线,可纯臣路线就代表只要有一天皇上厌弃你了,没有任何人会帮你。

    他爹穆莳是从来不指望的,其实也没有人帮他。

    幕僚们都打着边鼓,有说靠拢六皇子的,有说去投靠九皇子的,私底下做的隐秘些就成,再不成就——

    其实大家最想说的就是这句话。

    最后山羊胡须的幕僚以其资历最深,把大家的意思汇总了,“若不然您让三奶奶死遁,人死如灯灭,您做到这种地步,想必她们也能出口气。”

    死遁说的很委婉,其实就以夏氏不孝顺太婆婆或者无子嫉妒这一类向皇帝求和离,出其不意才能制胜。

    反正最好是不要和三奶奶有任何瓜葛,就这样齐夫人和齐姑娘甚至是袁太师想迁怒也无法。

    同时,她如果真的交出三奶奶来,让她们出了这口气,到时候再娶一房袁太师的亲戚,结成姻亲关系,这事儿岂非是两全其美!

    至于现在这位三奶奶,原本就是寒门小户出身,真的如何了,夏家也不会怎么样。

    她们也根本不以为意。

    “三爷,您尽快做出决定吧。”

    山羊胡须又举例道:“昔日汉文帝还是代王时,王妃为吕后族人,但后被选为皇帝时,杀了妻子以及四个儿子,文景之治史书留名,三爷,正所谓兵贵神速,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了,咱们再想对策,那就晚了啊?”

    众幕僚见穆莳一言不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似乎一致做了一个决定。

    袍子一撩,纷纷跪下。

    第39章

    二更

    内侍宣完旨后,齐夫人笑眯眯的让人给了赏钱,还道:“公公,喜钱您可一定要收下。到时候,在我家吃完茶再走。”

    “多谢齐夫人,只是咱家还得去顺承郡王府上宣旨,就不能耽搁了。”大太监含笑,他这个身份也不在乎这点赏钱。

    齐夫人开心的送走内侍太监之后,才回房和齐映容母女二人相拥而泣。

    只是她的丈夫再也回不来了,她不由得去次间对着牌位上了一炷香,再回来时同齐映容道:“柳暗花明又一村,谁知道皇上又开始宠幸你外祖父。以后你就是皇子妃了,过往种种都不必放在心中。”

    齐映容自己也没有想到皇上居然开始不推行新政,重新听外祖父的话,只是父亲枉死,让她痛不欲生。

    她道:“娘,皇上年纪大了,也不愿意再折腾了,朝中文官都对处死爹十分不满,现下重新宠幸外祖父,这于我们而言是大好事。原本我也只能嫁给顺承郡王,如今倒好,居然能嫁给九皇子。”

    “谁说不是呢。九皇子打小就聪慧,她母妃虽然一直不怎么受宠,但也是著姓大族,又是皇后的族妹,皇后膝下无子,这个时候过继九皇子过去,意味不言而喻了。”齐夫人看着女儿的模样,简直是喜不自胜,“日后你可是要母仪天下了。”

    齐映容示意母亲低调些,“娘,只是有一事,我心中尤为担心。”

    齐夫人以为她说的是为齐潼报仇,虽然现在她也想报仇心切,把穆莳那小畜生大卸八块,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个节骨眼女儿还没嫁过去,哪里能节外生枝呢。

    她还劝道:“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现在还不到时候,再说穆莳那儿有你外祖父他老人家在,你就安安稳稳的做你的九皇子妃吧。”

    “不是,不是这个。”齐映容笑道,“我知道其实这事儿都怪不到穆莳,穆莳也只是一个小罗罗,说白了主因还是因为新政旧政冲突罢了,只不过穆莳这个人也着实可恨,如若他肯随意周旋几天,我爹可能现在

    也不会这么快就被行刑。”

    “娘,我说的是女儿嫁给九皇子后,必定会进宫,外祖父就是再势力庞大,可到底年纪大了,您膝下无子,这可怎么是好?所以,女儿想,您最好是过继一个儿子,这样女儿也放心了。”

    这几乎是齐夫人的心病了,她当然渴望儿子,只是想着她和齐潼二人也才三十几岁,并非是完全不能生,哪里想到齐潼这样早就去世呢。

    可她有些犹豫,“人选是有,但是我不知道选谁?”

    她是袁太师的小女儿,出嫁有夫婿疼爱,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现如今遇到事情也是拿不定主意。

    还好齐映容指点她,“女儿想着,我虽然是袁家人,但终归姓齐,不若您从袁家诸位姨母中选一位来,到时候改姓袁,这样外祖父也会高兴,这事儿啊,您同外祖父商量,他老人家保管为您选好。”

    “好。”齐夫人心中一大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至于为亡夫报仇一事,她当然知道此时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但她绝对不会放过穆莳夫妻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早上还是万里无云,到了下午就乌云密布了。

    游廊上挂着的流苏结飘荡的呜咽作响,芸娘送新嫁娘庞氏出二门,“七弟妹,天儿看着要落雨了,我就不留你了,日后我们再多往来。”

    “好。”庞云容见到夏氏总有心要提醒,但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就在芸娘转身的时候,庞云容还是忍不住顿了顿,对她小声说道:“小心枕边人。”

    芸娘不解,还想多问什么,那云容已经走远了。

    她吸了吸鼻子,带着丫鬟们快步回来了,甫一到院子里,就看到了穆莳,他指了指天:“都要下雨了,快进来。”

    “嗯。”芸娘进来,一切如常。

    刚一坐定,就听穆莳道:“齐映容听说已经是九皇子妃了,明年就成婚。”

    芸娘了然,“我知道,已经在端敏郡主那儿听说了。”

    她不再撒娇弄痴,也不再跟小猫似的发狠,穆莳却笑了。

    “你笑什

    么呀?”芸娘不解的看着他。

    穆莳把她的手拉过来道,又捏了捏她的脸,“你不是爱骑马吗?咱们俩去辽东,听说那里兵强马壮的,每次遇到战事连女人都上,民风也开放,可以上街,也可以骑马。”

    辽东?

    芸娘想了想,“现在去吗?”

    “是啊,只有去了辽东,日后也不会被惦记着,况且在边境,只要我弃文学武,那里只要离不开我,我就能立足之地。”

    芸娘这才意识到穆莳其实应该是选择了她,这对于穆莳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这世上有情有义的男人有,可穆莳传闻中不是这样的人。

    可是在她仅有的接触中,他却好像一直都站在自己这边的。

    “你是真心想和我在一起么?”芸娘看向他,生怕错过他眼里的犹豫彷徨。

    却见穆莳在她把话一说完就立马点头,“当然了,我不和你在一起,和谁在一起呀。真是的,想太多了。”

    芸娘这才满意道:“那就不必担心你的前途问题了,也不必担心咱们去什么苦寒之地了,反正有芸芸大王在,还能让你吃亏么?”

    咦?

    穆莳不解的问道:“难不成你还有什么办法不成?”

    这种问题理所当然有办法呀,芸娘道:“咱们不就是担心齐映容以后成了皇后报复我们么?那她要是当不上太子妃,那就不可能成为皇后。但以九皇子如今的声势,无论是哪位皇子成了皇帝,都会把她们当成眼中钉。当然了,如果九皇子是个明君,我们也认了,可他要是不怎么样的人,只会挟私报复,那这个位置他还不一定能做的上去呢。”

    “你……你胆子也太大了,储位之事,我们如何能够撼动,我虽然有点聪明,可并不能够左右这些呀。”

    穆莳真的觉得芸娘提出的建议太大胆了,但真他——妈符合他的心意啊!

    芸娘瞧他那个扭捏样子,明明心里都赞同了,表面上还装纯臣,她没好气道:“本来鉴于你今天的表现,我都想生孩子了,但是你这样,那就算了啊。”

    穆

    莳立马做了决定,“我答应了啊。”

    这样才对嘛,芸娘笑嘻嘻的抱着他,“你看我是不是比你那些只会出馊主意的幕僚好。”

    一时不察,穆莳脱口而出,“他们还让我杀了你,或者去皇上面前休你呢,但是我知道,我舍不得你。”

    不是因为你聪明有利用价值,而是我舍不得你。

    第40章

    三更

    他舍不得我?那他到底有多舍不得我呢?

    芸娘抚着发梢,痴痴的想着,以至于有人来都不知道。

    “在想什么?”

    “想你。”

    脱口而出之后,见是穆莳,她脸微微有些红。

    今日穆莳着一身墨绿色的官府,平日里芸娘都嫌弃这种颜色丑,可今日却不知道怎么地趁的他面白如玉。

    穆莳哈哈大笑出来。

    同她说话就是痛快,想起昨儿就惊险,还好他没有听那些幕僚的话,用女人去换取平安,否则这么可爱的小丫头,他就见不着了。

    芸娘摸了摸自己的脸,稍微退下热后,才问道:“怎么今日回来的这样早?”

    穆莳兴奋道:“马上就要秋狩了,往年我没功夫去,也许是去年我去西北剿匪立了功,皇上特意点了我去。”

    芸娘狐疑道:“可你不是顺天府尹么?你也跟着去秋狩,这样不要紧吗?”

    “哎呀,能者居之嘛,皇上点了我去,他们只会觉得我宠幸多,越发不敢得罪我的。”这点穆莳很有信心,再者,他对芸娘道:“再说了,你也能跟着我去。”

    这就是意外之喜了,芸娘笑道:“我真的能去吗?”

    穆莳点头:“那是当然,我去谢恩的时候,正好说内子让我教骑马,皇上也随和,便让你同我一起去。”

    夫妻二人都是很积极之人,不到最后,绝对不言败。

    皇上能够给穆莳这个体面,她们就得抓住,皇帝的皇子那么多,最后到底谁能继承皇位谁也说不准呢?

    就拿当今来说,原本也非嫡非长,但是最后却成为了皇上,天下共主。

    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芸娘很庆幸自己学了骑马,虽然比不得旁人可以日行千里,至少自己可以驾驭了。

    即便去秋狩,她也能和其她贵族女子一样打马球玩了,不至于被人排除在外。

    端敏郡主原本时常在侯夫人那里极力鼓动让把老三这一房分出去,侯夫人知晓穆莳主审齐潼一案,夏氏又得罪了齐夫人,俩个祸头子如果能分

    出去最好。

    但是这家也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的,师出必须有名,她虽然是正妻,可年老色衰,侯爷很多时候也未必听她的,除非她真的说完全有理。

    等穆莳伴驾的消息传来,侯夫人庆幸自己没有听端敏郡主的。

    更何况,端敏郡主的亲娘清河王妃这这几日病死,清河王迅速把以前的侧妃请封为王妃,折子还写的冠冕堂皇的,说是为了世子有个好的出身才封侧妃为王妃。

    皇上大手一挥也同意了,这清河王本来就对皇上忠心,这点要求还是能够答应的。

    那侯夫人就更不必像以前那样对端敏郡主了,端敏郡主听说伤心的很,本来有了身子还病倒了,就是准备去秋狩的芸娘都抽空去看了这位和她关系并不好的妯娌。

    这还是她头一回来到枕霞院,这里虽然比不上林氏那里位置绝佳,可因为端敏郡主住进来了,仆从非常之多,且屋宇精美,富丽堂皇。

    很有端敏郡主身上的风格,贵气逼人。

    她的大丫头身上都穿着雪缎,见芸娘过来,倒是客气的迎了上来,“三奶奶。”

    显然下人比端敏郡主更知道自己的处境,四爷虽然为府上嫡出之子,但事实上,除了世子以外,日后二房三房四房都是旁支,其实也没有沈区别,但端敏郡主仗着自己是郡主身份,她们四房的下人一向嚣张些。

    更有甚者,四房的份例其实比长房都高,这也是世子夫人不大高兴的原因。

    但现在谁都知道端敏郡主的靠山倒了,即便有宫里的皇后娘娘作主,但那位皇后今年也是上了五十岁的人了,哪里管的了这些。

    下人们更识时务,芸娘当然也能体察到他的变化。

    “我今儿去请安听大嫂说四弟妹身子有些不舒服,特地过来看看。”她倒是仿佛没有察觉到银心的变化一样。

    银心叹了一声,“我们王妃过世了,郡主伤心不已,实在是难受啊。”

    芸娘也半真半假的伤心:“哎,这可真是,清河王妃那样好的人,怎么就去了呢……”

    虽然去探病,但

    端敏郡主并不想见任何人,芸娘心中很明白,放下补品就走了,大家族就是要注意这些人情往来,你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但面子还得做。

    等芸娘走远了,银心才进去覆命,此时端敏郡主又摔了个杯子。

    她冷笑:“她们都是来看我们笑话的。”

    尽管早就知道父王喜欢侧妃,但也没想到她母妃尸骨未寒,父王就上书请求扶正侧妃为继妃,皇上居然还同意了。

    一股强烈的背叛,对这个世上不公正的气愤,让她病倒了。

    侯府请了府医为她保胎,但是婆婆态度变化,她当然察觉得出来。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个夏氏恐怕也是来看她笑话的。

    银心比端敏郡主更懂的人情世故,作为局外人她也看的更清楚一些,遂劝她:“郡主,世人都是趋炎附势的,您看侯夫人虽然对三爷不喜,可三爷的地位让她也不敢随意对三房如何,咱们又何必拔尖儿呢。世子夫人都不生气,咱们也就不跟那等庶出的计较了。”

    银心这些话,言语中虽然是瞧不起庶出的,可端敏郡主不傻,听的出来她的丫头是劝她识时务。

    可如果她真是软骨头,那就不是她端敏郡主了。

    她照例骂了什么嫡庶不分,迟早惹出大祸来,她的声音很大,有下人经过听到这些言论,也传到了芸娘的耳朵里。

    芸娘冷笑:“当家皇上也不是嫡出呢,她爹清河王也不是嫡出,我怎么看她这个郡主当的挺欢的。”

    这时穆莳更是不屑,“只想靠着身份去压别人一头,谁听她的呀。”

    穆莳是解释给芸娘听,“如果清河王不立世子之母,那么世子的存在也就并不名正言顺,也许皇上会把自己的儿子过继一个来,清河王可是铁帽子王。”

    只有端敏郡主会把每件事情都想到嫡庶之争,和后院之争,其实清河王说宠幸侧妃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考虑的还是王府的未来。

    芸娘听懂了穆莳的意思,一时有些唏嘘。

    捧着穆莳的脸,她有些发怔,“有时候我就觉得世事无常

    ,咱们也不必想那么远,就像端敏郡主认为自己一辈子会高高在上,可现在她母妃一死,也无人在意她了。”

    人哪里能一辈子顺风顺水的,穆莳心道自己还好斩钉截铁的走了自己认为的最对的一步。

    如若是稍微犹豫彷徨,也许芸娘也不会这么信任他了,从而也不会喜欢他了。

    很快到了秋狩那日,芸娘现下跟着穆莳已然是三品诰命了,上族谱早就上了,没有经历姚氏说的那些明争暗斗,而是自然而然的上了。

    芸娘在请安时同婆婆和妯娌们道别,林氏倒是替她高兴,还道:“我若不是肚子里有了个,今年也能和你同去骑马。”

    是的,林氏时隔六年又有了孩子了。

    也许是因为之前闹出了荒唐事儿,世子出去的时日少了许多,和林氏关系回暖,于是林氏又怀上了。

    芸娘看了林氏的肚子一眼,笑道:“就怕大嫂想去,大哥也不让呀。”

    她们到底年纪都轻,偶尔打趣也能接受,侯夫人也就由着她们去了。

    不过还是叮嘱芸娘,“今年六皇子妃也会去的,你如果遇到事儿了,可以跟她传个口信。”

    “是,多谢太太叮嘱。”

    大家面子上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嘛,尤其是这次穆莳被点了伴驾,侯夫人怕庶子真的日后出息大了,对芸娘竟然也客气起来。

    倒是之前端敏郡主提到的九皇子妃的事情,侯夫人没有放在心上。

    于她而言,六皇子几率也不是没有九皇子大,六皇子去年还代替皇上祭天了,且在朝臣很有影响力,她干嘛要听端敏郡主那套鬼话,什么皇后收养就是尊贵的,皇后无子,哪个皇子都是她的儿子。

    除非这九皇子是从皇后肚子里爬出来的,否则,又和其他人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非嫡非长,也没听说多贤明呢。

    那么现在替六皇子招揽穆莳这位皇帝的宠臣,不是理所当然吗?

    侯夫人的想法端敏郡主就很不能理解,她甚至同侯夫人身边的月姑抱怨:“太太如今怎么也变了。”

    月姑

    甚是无语,但面上还是打马虎眼,“郡主说什么呢,我们太太对府里的几位爷都是一视同仁的。”

    见端敏郡主又说什么嫡出的才是好的云云,太太不该迁就庶出的,什么邪不压正的话,月姑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说她是傻还是笨啊,当今皇上还是庶出呢,妨碍人家当皇上了么?老是恨不得太太对府里的庶子们赶尽杀绝,统共穆家也就这么几个人,她们长房还算是人丁兴旺,但即便这样,孙辈都只有世子夫人生了一子,把庶出旁支的全部弄没了,嫡房子息艰难的时候,过继都不知道去哪儿过继孩子呢?

    这个郡主,论起见识来,还不如三奶奶呢。

    尽管太太对三奶奶一般,人家还每日晨昏定省从不间断,你这嫡出的儿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比不上人家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