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4章

    他们的人都让白义带去堵隧道了,这边只有一百人。

    “你这是仗着人多有恃无恐啊,霍四夫人,你觉得霍家那点人马真的能翻天不成?”

    “能不能翻天我不知道,你说的对,现在是我人多,我拳头硬,那就我说了算!”

    桑宁朝后摆头。

    身后的人抬上来一个个大锅。

    支架子,抬柴火,抬水,抬上来一袋袋……粮食?

    所有人都惊异的睁大眼。

    百姓们不由的靠上了前。

    “神女……这,是什么?”

    “是白米!从今天开始,我,桑宁,必不会再让你们饿肚子,解药,也一定会配置出来!

    这位鹿大夫,乃御医之后,医术高明,你们一定要配合,坚持住,咱们一定会度过这个难关!

    有霍家军在,凉州,绝不会落入贼寇之手!”

    有霍家军在,凉州,绝不会落入贼寇之手!

    李茂山瞳孔一缩。

    霍家,果然是……

    他已经听不到百姓的欢呼,激动,喜极而泣,匆匆忙忙跑向西山。

    桑宁看着他的背影,冷笑一声,没有理会。

    熬粥的水,用的是灵泉水,她相信就算一时驱不了毒素,百姓也会延缓死亡。

    一定会等到鹿时深配出解药的。

    可鹿时深却不自信了。

    他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就在村里治过村民,军医也说他连下针手法都不对,他怎么能担此重任。

    “鹿时深,你可以的,别听那些自以为是的瞎说,你比他们的医术都厉害。”

    鹿时深现在缺的,就是实践,实际上他的医学知识很扎实。

    也许比不上京城里有名望的大夫,但也比眼前这两位强多了。

    自以为是的两位大夫:“……”

    一声不敢吭。

    鹿时深完全信了。

    因为在他心里,桑宁是见多识广,化腐朽为神奇的一个人。

    可以说,桑宁,是他的指路明灯。

    在他浑噩不知方向时,是她的那句:我看到,有个大夫,在长途漫漫,学无止境,问诊八方。

    自此,他的人生有了目标。

    学医,为救人。

    走更远的路,救天下一切可救之人。

    桑宁的认可,比谁说话都管用!

    鹿时深眼睛发热,重重点头:“必尽全力。”

    他不管谁再说他不懂装懂,也不再理会他们与他所学背道而驰的技法。

    他只信桑宁。

    只信爹娘手把手教出来的医术!

    “你现在都有什么药材,还缺什么?”

    桑宁的手伸进怀里。

    “别动,你的手别乱动。”鹿时深赶紧制止。

    “不瞒你说,现在什么药都没有,我没想到这城里的医馆那么干净,连药渣都找不到。”

    “我有。”

    桑宁僵着手一掏,扔下一把药,又一掏,一掏……

    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竟然堆了一堆。

    不是,这是藏在哪里?

    鹿时深又想起了以前她掏虫子的情景。

    鬼使神差问:“还有蚕蚀吗?”

    “有啊,要几条?”

    桑宁转了个身,再回头手里多了个罐子。

    “都在这了,我也懒得处理,你都弄干磨成粉备用吧。”

    鹿时深:“……”

    一罐子!

    罐子哪来的?

    “四嫂,百姓都喝了粥,我让他们明天再来。”

    霍静雅端着一大碗粥进了棚子。

    “鹿大夫,给你留的,快喝。”

    “多谢静雅小姐。”

    鹿时深真饿了,刚才看见搬来那么多米粮,他也不客气了。

    “咕嘟咕嘟”大喝几口。

    不是,这不是,神仙水?

    就是加了粥他也能喝出来!

    霍静雅看着鹿时深激动的目光,得意一笑:“好喝吧?实话告诉你,这是我四嫂从天上引来的瑶池水。”

    她开始打造桑宁的神女人设了。

    刚才在外面就是这么对百姓说的。

    百姓没有一个怀疑!

    毕竟他们很多人是亲眼见过桑宁凭空拿物的。

    那鸡啊,鱼啊,根本就不是人间能养出来的东西。

    可大可大了!

    她要把整个凉州城的人都变成四嫂的信徒!

    “瑶池水!”鹿时深睁大眼睛惊呼。

    “我知道!小时候我祖父给我讲过!

    在琅琊郡境内,东山之颠,有瑶池圣水,喝了可祛百病,延年益寿,断骨重生!

    那山顶,住着一对神仙!每年春节,就会给山下百姓赐水赐平安。

    太行山脉一带,那边的百姓都供奉着东山神的神像。

    还有一句谚语:东山安则四海皆安。

    我祖父说,就因为东山顶塌了,所以东阳才连年人祸,天祸不断。”

    鹿时深像捧着奇珍异宝一样捧着粥,眼神中带着清澈的愚蠢。

    "这竟然,就是传说中的,瑶池水!

    那主母,就是……东山神!"

    霍静雅:“……”

    是她癫了还是鹿时深癫了?

    讲的比她还像那么回事!

    桑宁也是被鹿时深蠢到了。

    得嘞,神话故事都出来了。

    不,是神经故事。

    鹿时深啊,真是个从山沟沟出来的傻子,连故事和现实都分不清。

    得历练哪!

    “行了行了,我问你,霍长安是不是遇到过很严重的危险?”

    “鹿时深!”

    “啊?哦哦……”鹿时深还是被震的找不着北的样儿。

    “是,主上受了重伤,来凉州时经过宏化,那边驻地军队异常,增加了很多防守,主上带着一小队人引开他们注意,让大部队先走,他后背被砍了两刀。

    军医说不能再赶路,主上不听,一路伤口裂了三次。”

    桑宁忽觉后背一疼,竟似也感同身受。

    “他为什么急着赶路,是收到西辽攻城的消息吗?”

    “不是。”鹿时深终于把神思放到这问题上。

    他凝眉思索,想不透是为什么。

    “主上特别特别急,好像一刻都不能等。

    或许,他和你心有灵犀,有什么预感。”

    霍静雅在一旁大力点头,心想这傻小子也不傻,挺会说话。

    桑宁已是觉得挠心挠肺。

    重伤未愈,又上战场,他不是铁人呐!

    “叫人过来,往阳关送粮送水!”

    她很想马上过去,可是……现在过去也没用。

    得做出东西来。

    第258章

    丝绸之路节点

    "白大人,你听到小人说的了吗?他们霍家,在收买人心!你再不制止,凉州还有你的位置吗?"李茂山焦急的看着无动于衷的白义。

    “我是什么位置?”

    “你是凉州的郡守啊!”

    “我是吗?一个被国家抛弃的城,一个几乎要空了的城,我做不做郡守又有什么关系。”

    听着白义声音里的低沉,李茂山更急。

    “不会,朝廷根本没有下明令,只要西辽没有攻进来,凉州还是东阳的,你现在不能过早放弃,这样是给霍家让路。”

    白义突然摔了手里的石头,大吼:“让路怎么了!你可知道现在已经死了多少人!”

    “阳关十万!凉州三万!陇城五万!十八万东阳男儿全战死沙场!

    现在是霍家军在那撑着,你们少将军敢调兵十万过来支援吗?敢吗?他不敢!只要他是东阳的将,就不敢!”

    白义突然很是绝望。

    他看不到希望。

    “霍家在收买人心?人家是用命在守护国土!”

    “不说西辽会不会被打退,就算霍家人凭那点兵力真的打退了西辽,怎么,朝廷还有脸在收回去吗?

    做梦!

    西北十座城,谁护住算谁的!”

    他已经彻底对朝廷寒了心。

    除了一次次割让土地,半点作为都没有。

    李茂山被震的无言以对。

    他后退两步,低头:“好吧,白郡守,我会跟少将军转达你的意思,咱们道不同,等堵上隧道,我等就要回去了。”

    从此,曹汉两界,各为其主。

    白义只是嗤笑一声。

    “北宫军,比不上霍家军。”

    ……

    桑宁派出人,又从外面接回了一些游荡在外的百姓。

    不管是阳关的,还是陇城的。

    反正现在凉州空屋子很多。

    因为每日喝着灵泉粥,没有再死人的情况,精神也好了很多。

    只是依旧受病痛困扰,有的头疼,有的咳血,有的浑身骨头疼。

    听着这毒,就是先攻击人身体的薄弱之处。

    鹿时深带着人配了好几种药,用最严重的病人试药,效果还未显现。

    桑宁空间里虽然有粮食,但也不是靠意念就能种出来,她得亲自播种。

    也就是收割的时候不用出力,念头一动,会自己收取,原庄稼棵消失。

    再继续种植。

    所以迄今为止,她才种了三茬苞米,三茬花生,两茬粟米,一茬稻米,剩下都是零散的绿豆,红豆,黄豆,和各种乱七八糟的蔬菜和水果。

    看着很多,但上千成万的人一起吃,就不够看。

    她如今双手如废,也不能劳作,粮食不能再种,是根本坚持不了很久的。

    何况在阳关拼杀的将士也需要粮。

    所以她得再从别处弄粮食。

    霍家人都回来了,大家抱着哭了一阵儿。

    桑宁就喊了锦棠进屋替她写信。

    她念着,锦棠书写,是一封交给新月溶的信。

    “四婶婶,您辛苦了。”

    锦棠看着桑宁两只缠的厚厚的手,低着头闷声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