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水田里的水,是她从河里引进去的,还引了不少鱼虾,等养大了吃。在空间里忙活了一下午,外面天黑了,唐念念直接从空间里拿出卡车,开车去了红星厂,门口果然堆了好几箱工件,唐满银站在在门口,东张西望的,冻得直流清鼻涕。
还有武厂长和车间主任,都在等唐念念,他们看到了卡车,但并没朝唐念念身上联想。
“武厂长!”
唐念念从车窗里探出头,挥了挥手。
车头灯强烈的光线,刺得他们睁不开眼,唐满银眯着眼睛看,好半天才认出了侄女,吓了老大一跳,这丫头咋还会开车了?
“念念,你啥时候学会开车的?”
唐满银跑了过去,稀罕地摸着卡车,这车子可真威风。
“同学教的。”
唐念念轻描淡写的口气,让唐满银更羡慕嫉妒了。
难怪他爹总说,念丫头是有福之人,进城念个书就能认识那么多能耐的同学,能弄来便宜大米和的确良布,还能认识七级师傅,更能弄来卡车,哪天侄女和他说,她会开飞机,唐满银觉得他都不会奇怪了。
“武厂长,我把货拉走了,三天后晚上七点,给你送过来!”
唐念念不敢白天送,她这辆车没牌照,是黑车。
武厂长激动点头,他现在对唐念念的身份有了比较准确的认知了,那些所谓的七级大师傅,估计是沪城国营厂的大师傅,本身有工作,但又想去外面挣外快,就让唐念念这丫头来联系业务,所有出面的事,都是唐念念,那些大师傅不方便露面嘛。
这种事很正常,他以前在车间干活,就知道有不少大师傅会出去挣外快,只要不影响本职工作,领导就算知道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得好好和唐丫头搞好关系,以后红星厂能不能成为诸城的老大哥,全得靠这丫头了!
武厂长让工人把货装上车,唐念念利落地跳上车,发动车子,冲他们挥了挥手,灵活地掉了个头,车子便开走了。
这车技,比好多老司机都厉害。
“唐师傅,你这侄女不简单啊!”
武厂长感慨了句,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厉害的人脉,本身也是个能干的,以后必然大有出息,小小的诸城怕是困不住这姑娘。
“她一个小丫头能有多厉害,就是胆子大。”
唐满银虽然心里也觉得侄女挺能耐,但嘴上还是要谦虚几句。
武厂长笑了笑,背着手,迈着外八字,哼着小曲走了。
三天后,他就能狠狠地抽打钱厂长的大脸蛋子了!
哈哈!
唐念念直接开车回唐村,快到村口时,才将车子收进了空间,骑车进村。
村口的狗叫了几声便停了,因为认出了是本村人,几条狗跑过来冲唐念念热情地摇尾巴,黑的花的白的黄的都有。
唐念念停下车,从空间里拿出几个狗罐头,她前世是缺粮恐慌症晚期,每天都忙着收集物资,不管啥物资,只要她看到了,必然收进空间。
收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吃食,人和狗吃的都有,百岁大爷吃腻了狗罐头,空间里还有不少,她便时常拿给村里的狗吃。
现在她就是村里的狗大王,一声令下,号令全村恶狗!
“不准抢!”
唐念念低声警告,狗狗们都乖乖地排起了队,被称为村里恶霸之一的狗大爷们,在她面前比恶霸犬还乖。
唐念念打开罐头,一条狗一个,狗狗们开心得眼睛都放光了,啊呜啊呜地吃了起来。
“汪汪汪……真好吃,狗生无憾了!”
百岁要是在,就能给唐念念翻译了,这些狗此时的幸福值,达到了最高点。
唐念念在地上倒了一堆狗粮,现在人都吃不饱,养狗基本上靠自给自足,饱一顿饥一顿的。
几条狗快速吃完了罐头,又去吃狗粮了,几只狗头围成一个圈,大口大口地吃着,尾巴摇个不停。
“不准吃粑粑,否则以后吃屁!”
唐念念蹲了下来训狗。
村里的狗有吃粑粑的爱好,这习惯很不好,必须改!
“汪汪……”
几条狗低吠回应,还想舔唐念念的手,这是狗狗们表达喜欢的动作,唐念念迅速退开。
“你们吃过粑粑了,莫挨我!”
唐念念低声警告,前两天她都看到,这条花狗在吃粑粑。
呕……
花狗委屈地摇了摇尾巴,眼睛湿漉漉的,它以后不吃了。
“记住了,不准吃粑粑!”
唐念念起身,骑车走了。
这个点村里人还没睡,但也没亮多少灯,都舍不得电费,只有几户人家,亮着昏暗的灯,影影绰绰的。
唐念念想先去大队长家还车,三天后她再进城交货。
“你家办酒席的菜都买好了?”
“国华说现在提倡勤俭节约,他得以身作则,酒席不大办了,请亲戚和村里人吃点家常便饭,搞几桌就够了。”
“还得是国华,当干部的人就是思想觉悟高!”
“真不是我王婆卖瓜,我家国华可真是百里挑一,全公社都挑不出比国华更出挑的后生了,要不杨红玲能上赶着嫁过来?”
齐母十分得意,吹嘘起了自家儿子,还有几个女人吹捧着。
第44章
说我坏话,敲你两颗门牙
唐念念停下来,猫在树后面,前面就是齐家,齐母和几个妇人在家门口说话。
齐家的名声虽然坏了,但村里总会有一些谄媚奉承的人,上赶着拍齐国华的马屁,希望沾上点光。
“我家可没对不起唐念念,她名声都臭了,我家国华也没嫌弃她,是她自个非要退婚的,我家还赔了二百块钱呢!”
“不是一百?另一百是你家欠唐家的?”有人讶异地问。
“反正我家赔钱了,国华没对不起唐念念,就我家国华的条件,找什么样的姑娘找不着?哼,唐念念以后可难嫁了,都让男人摸光了,瞎了眼的都不娶她!”
齐母冷笑了几声,对唐念念极尽讽刺,二百块钱比挖了她心头肉还疼,这辈子她都和唐念念不共戴天。
反正她儿子已经娶亲了,虽然杨红玲长得丑了点儿,但人家是城里人,家里还有关系,以后她儿子在部队平步青云,她家在村里就是头一份。
要搁在古代,她就是戏文里唱的诰命夫人,谁还敢对她不敬?
唐念念这小贱人以后肯定会后悔,还要跪在她面前求饶,她绝对不会原谅的!
齐母越想越美,仿佛已经穿上了诰命华服,接受唐念念的跪地求饶了,脸上都是得意的笑容。
其他人都撇了撇嘴,懒得打齐母的脸,明明唐念念就是被你们齐家陷害的,而且唐念念的名声坏了,齐国春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去。
也就是唐老六胆子小,被齐国华揍了后,不敢再上门闹,否则齐国春的名声会更臭。
“明天都来我家吃酒啊!”
齐母热情邀请,大家都答应了。
“啊哟!”
齐母突然捂住脸,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啊哟……哪个倒灶鬼不干银事,扔石头砸窝……啊哟……”
齐母疼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捂住嘴的手指缝里,还流出了血。
一块石头砸过来,敲了她正中间两颗门牙,说话和儿媳妇杨红玲一样漏风了。
黑暗中,唐念念拍了拍手,骑车走了。
后面齐母的咒骂声源源不断地传了过来,唐念念只当没听见,先给这老娘们个小教训,过两天再教训齐国华。
唐念念去大队长家还了车子,这回没带东西,她救了唐红杏,这么大的恩够借几百回车了。
“念念,不进城了?”
三伯娘在院子里洗衣服,好奇地问了句。
“过几天再去。”
唐念念从簸箕里拿了块晒干的番薯干吃,三伯娘虽然有点小气,但爱干净,晒的番薯干特别好吃,两面还洒了芝麻,香死了。
“三伯娘,我给你番薯,你帮我晒行不?给工钱!”
唐念念吃了一块,没忍住,又拿了块啃,太好吃了。
“晒点番薯干要啥工钱,你番薯拿过来就成!”
三伯娘笑了,还以为只是晒个几十斤,她顺手的事儿,哪好意思要钱。
“成,过几天拿过来。”
唐念念答应了,空间里还有几万斤番薯,拿个几百斤出来晒番薯干。
三伯娘见她爱吃,便洗干净了手,进屋拿了块干净的布,将簸箕里番薯干都倒了进去,打了个结,让她带回家吃。
“谢谢三伯娘!”
唐念念一点没客气,抱着番薯干走了。
走了几步,她想了想,又回来了,从背篓里拿出一只野鸡,扔在了三伯娘脚边,“城里没换完,剩下的。”
现在不能说买卖,只能说换。
三伯娘恍然大悟,敢情这丫头天天进城,是去换猎物了呢。
“快拿回去!”
三伯娘提起野鸡追,但唐念念走得贼快,没多会儿就不见人影了,她拈了拈野鸡,少说有个四五斤。
“这丫头,真是一点便宜不占的!”
三伯娘笑着摇头,心里还是很受用的,她提着野鸡回屋,准备烧水杀鸡,挂在屋梁上做风干鸡,等公社领导来视察工作,能添个硬菜。
“哪来的鸡?”
大队长在屋子里听收音机,电池没电了,声音跟老太太上吊一样,有气无力的,得贴着耳朵才能听清。
“念念给的,说进城换东西剩下的,这丫头一点便宜都不占。”
三伯娘笑着说了番薯干的事,利落地去烧水了。
“这丫头……”
大队长笑了笑,越发感慨人和人真的不一样。
同样是跳河,念丫头跟变了个人一样,他女儿却还是那么蠢。
唉!
从大队长家出来后,唐念念没先回家,而是去了后山,好几天没去看牛棚的俩老人了,应该还活着吧?
牛棚里发出微弱的亮光,山上没电,他们也没煤油,
点的是火把,山上的松油涂在树枝上,就是一根简易的火把,但烟特别大,呛眼睛还呛喉咙。
章学成凑在火把旁边,津津有味地看着一张不完整的报纸,报纸上还有油迹,日期是几个月前,这张报纸是邓长胜在山上捡的。
可能是谁家用来包点心的,点心吃完了,风把报纸吹到了山上,恰好让他给捡了。
邓长胜大字不认识几个,对报纸没兴趣,但他知道章学成喜欢看,就拿了回来,章学成如获至宝,天天晚上都凑在火把面前看,眼睛都熏红了,也舍不得挪开。
“老章别看了,你眼睛都要瞎了!”
邓长胜给火堆添了些柴,忍不住劝了句。
就那么点大一张报纸,老章都看几百遍了,看完了还和他说,他一个大字不认识一箩筐的人,都能倒背如流了。
“再看一下!”
章学成头都没抬,他已经好几年没接触到报纸了,每天不是在农场,就是在山上,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他现在就是个睁眼瞎,什么都不知道,这张报纸就像是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告诉了他很多东西。
“老邓,外面大变样了。”
章学成清瘦的脸上都是兴奋,这是张浙省日报,上面有很多时事新闻,虽然只有小半张,可他还是知道了很多东西。
比如隔壁乌城抓了几个投机倒把的小摊贬,但并没严惩,只是口头教育,罚了点款就放了。
虽然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说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天快要变了!
“真要变天了?不会吧?”
邓长胜半信半疑,虽然他天天安慰老章,可心里真没底,这日子过得真没啥盼头啊。
“千真万确,你看着吧,顶多三年,天就会大变样!”
章学成信心十足,眼睛在镜片后闪着光,他现在全身都充满了力量,那些宝贵的数据他一直都记在脑子里,每天都会背一遍,哪怕过了这么多年,他都没忘。
只要祖国需要他,他时刻都准备着!
第45章
必须报答,我可不做慈善
唐念念朝牛棚走去,山上黑漆漆的,这个点没人上山,她可以光明正大地进牛棚。
有意发出一点声响,邓长胜出来了,低喝道:“谁?”
“我!”
唐念念回应。
她已经到了牛棚门口,看到里面的条件,不由皱了眉。
虽然她没有同情心,可看到这样的居住条件,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章学成和邓长胜都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他们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这个牛棚是唐村养牛的棚子,后来临时搭了间草房,给上面派下来的人住,四面透风,还特别潮湿,隔壁的牛拉屎拉尿,味特别大。
冬天冷,夏天臭,蚊虫还多,这种地方鬼都嫌。
连油灯都没有,柱子上插的火把,能把人熏瞎,还有床上薄薄的被子,冬天根本不能保暖,好在山上柴多,冬天只要火不断,保暖没问题。
“丫头,你叫啥?”
邓长胜忍不住问。
多亏这丫头送来的肉和粮食,他和老章身体浮肿都消退了,精神也好了不少,这恩情必须铭记于心。
“唐念念,唐青山我爷爷!”
邓长胜神情很激动,“你是唐青山的孙女?哈哈,我和你爷爷认识!”
当年他在诸城这边打过小鬼子,对当地的地形不熟,当地游击队派来了唐青山,给他们当向导,后来仗打完了,他还给唐青山留下了联系方式,只是他四处打仗,地址变来变去,和唐青山的联系断了。
没想到那壮实的汉子,居然有个这么漂亮的孙女,难怪打猎本事那么好。
“你爷爷让你来的?”
邓长胜以为是老友认出了他,让孙女来救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