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队长表情变得严肃,这确实是个问题,可谁都有私心,派谁盯着好呢?“三伯,我举贤不避亲,我奶特别合适。”
唐念念给自家小老太找个轻松活,天天出工累死了,还是去车间干监工吧。
大队长有点犹豫,怕被人说他徇私,用的都是自家人。
“三伯,无论派谁都有私心,只有我奶没有,因为我占一半股,她肯定八面都盯牢,一根丝都带不走!”
唐念念很轻松就说服了大队长,其他人都会有私心,就连三伯娘都靠不住,只有唐老太可靠。
只要和唐老太说,厂子一半是自家的,老太太的眼睛,绝对比雷达还厉害。
大队长不由点头,确实是这么个理。
“那开多少工资合适?”
“十八块一月吧,以后厂长扩建了,再加!”
大队长同意了,风风火火地走了。
没多会儿,村里的喇叭就咝咝咝地响了,地里干活的村民们,齐齐抬起头,准备聆听。
“喂喂喂(二声二声四声)……”
大队长试了下喇叭,才宣读通知。
“厂子开工大酬宾,每双九角钱,公社的供销社都卖一块二,只卖六天,想买的速来厂里卖!”
大队长念了三遍,关了喇叭。
村民们都炸了,九角钱一双的袜子真便宜,得赶紧去通知亲朋好友一声,快来买袜子。
“我得去通知声我姐!”
“我去和我姑说一声。”
“我打电话问问城里的亲戚,要不要给他们买几双。”
……
村民们都无心干活了,九角钱一双的袜子,可遇不可求啊。
他们还怕是虚假消息,跑去袜厂打探,结果看到厂门口贴着的大红告示,红纸黑字,确实是九角钱一双。
大队长和会计还搬了一张桌子和椅子,坐在门口卖袜子,脚边摆了一箱色彩鲜艳的尼龙袜。
“今天开始算,六天啊,九角一双,想买的赶紧!”
大队长笑眯眯地吆喝,还拆开了一打袜子,抖了抖,拽了拽,袜子弹力十足,还厚实,质量相当不错。
“我回家拿钱!”
村民们坐不住了,一溜烟跑回家拿钱,这个买一双,那个买两双,大队长负责拿袜子,会计记帐收钱,忙得不可开交。
平日里,这些村民一个个哭穷,可真到了事上,购买力却相当惊人,没多会儿,就卖了一百多双,大队长嘴角都咧到耳后根了。
晚上,唐家吃晚饭时,唐念念说了让唐老太去当监工的消息。
“啪”
筷子掉在了桌上,是唐老太的。
“我去上班?还开十八块工资?念丫头,真的?”
唐老太兴奋得眼睛都放光,也顾不上心疼落在地上的兔肉,紧巴巴地盯着唐念念问。
“真的,明天就去上班,奶,你得像盯着咱家大米一样,盯牢了那些人,厂子我可占一半。”唐念念半开玩笑道。
“绝对盯死他们,我的眼睛比老鹰还厉害,一根丝都少不了!”
唐老太喜形于色,用力拍着大腿保证。
没想到她张满月,老了老了,还能当上工人。
哈哈哈哈哈哈……
第157章
唐老太:放心,我在袜子在
唐老太好想仰天大笑,但想了想,又忍住了。
她以后可是要当监工的,得低调些,不能飘!
缓过劲的唐老太,捡起地上的兔肉,吹了吹,准备塞回嘴里,但肉到了嘴边,她又停下了,起身去厨房拿水冲洗了下。
她可是要当监工的,得注意形象,不能捡地上的东西吃。
此时的唐老太,连走路都慢了下来,不像平时走路生风,现在就跟大家小姐散步一样,慢悠悠的,从厨房走到饭桌,也就几米远,老太太愣是走了三四分钟,比小脚老太太还别扭。
“奶,你脚长泡了?”
九斤小丫头心直口快,关心地看向老太太的脚。
唐老太面色微变,朝小孙女没好气地瞪了眼,走快了几步,回到座位上吃饭。
虽然她很努力地想低调,可嘴角却有自已的想法,总是往上扬。
唐念念看得笑死了,她家小老太也太容易满足了,以后要是工资加到三十块,她奶不得上天?
第二天一大早,唐老太就去厂子报道了,大队长亲手给她戴上了工作证。
红云袜厂监工员——张满月同志。
“张满月同志,一切交给你了!”
大队长表情很严肃,就像在托付皇位一样。
“放心吧,我在袜子在!”
唐老太昂首挺胸,声音洪亮,比入党宣誓还坚定。
村里人得知唐老太去厂里上班了,虽然有些风言风语,可并没掀起浪花,毕竟厂子能办起来,全靠了唐念念。
人家安排自家人上班也在情理之中,没啥好说的。
大家只是羡慕唐老太的好福气,咋就养了个这么有出息的孙女呢?
转眼间到了五月,气温回暖了,干活时只用穿单衣了。
袜厂这些天生意十分兴隆,附近村子的人都跑来买袜子,有些人一买就是十几双,甚至有买几十双的。
唐念念知道这些人是想拿去城里卖,就算只卖一块一双,也有一角钱的赚头,一天卖十双,就是一块钱的利润,比挣工分强多了。
而且要是脑子活络些,一天卖二十来双不在话下。
所以她又给大队长建议了。
“订个批发价,十双起批,不赊账!”
经过开会商讨,批发价订了八角一双,百双以上七角五。
具体操作唐念念不管,有大队长和唐满铜去操心。
而且唐满铜那边也有了好消息,和几家供销社谈好了合作,这么一来,仓库里的袜子还不够,得加班加点地赶工。
车间的职工并没不满,因为袜厂是计件工酬,多干多得,他们还希望天天加班呢,干得好一个月能挣四五十块,比国营大单位的工资都高。
袜厂现在一片兴隆,蒸蒸日上,唐念念便没放太多心思了,她打算等袜厂的订单稳定后,就再弄二十台袜机。
她准备去农场看看,柳婧兰被带走后,隔天就送去了农场改造。
百岁打探来的消息,是柳婧兰指名要叫周斯仁,说有重要事情和他说,周斯仁和她见了一面,具体说了什么百岁没听到,但他出来后就打电话了,然后柳婧兰这事,就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给送去农场改造了。
唐念念猜测,应该和宝藏有关。
周斯仁心心念念的就是唐家宝藏,柳婧兰是重生的,说不定知道一些。
这女人已经去农场三天了,她挺关心唐五斤现在的精神状况,想去看看,顺便再添把火。
这天唐家的早饭特别丰盛,自从唐老太去厂里当监工后,她做饭就变得大方了。
今天每人都是一大碗青菜炒年糕,还煎了个蛋,唐念念是两个溏心蛋。
“吃!”
唐老太豪横极了,一声令下,全家人都开吃了。
“奶,日子不过了?”
唐念念故意打趣,以前都是泡饭年糕,还得放几个番薯,唐家除了她,早上几乎没吃过干的,今天的唐老太,跟捡
了金元宝一样。
“不吃给我!”
唐老太没好气地瞪了眼,这么多好吃的,都堵不住这死丫头的嘴。
她现在可是一个月挣十八块的监工,能抠索这点吃食?
“奶,以后顿顿都这样吃吗?”
唐九斤最开心,她现在每天都过得好幸福呀,顿顿吃干的,还顿顿有肉,全唐村的孩子加起来,都没她幸福!
今天她要多捡一捆柴!
“顿顿吃柴糕要不要?
唐老太白了眼,九斤赶紧低下头,还冲唐念念笑嘻嘻地吐了吐舌头。
徐金凤和唐满金,还有宣珍珠都笑呵呵的,他们也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像在蜜罐子里一样,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吃过饭后,大家都忙忙碌碌地去干活了,每个人现在都是大忙人,女人去袜厂上班,唐满金去出工,九斤则去山上打猪草。
只有唐念念最闲。
她在屋子里坐了会儿,准备出发去农场,不过要先把大门钥匙给唐老太。
去袜厂要路过田地,村里的男人们都在这儿干活,老远就听到他们的说话声。
“满金,你家就剩你没班上了,念丫头咋不给你安排个活?”
问话的人虽是在开玩笑,可语气里隐含着不怀好意。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唐念念不惦记爹,还让唐满金天天出工干体力活,大不孝。
“瞎说啥,念丫头最孝顺了,我只会种地,厂里的活啥都不会,去了能干啥?”
唐满金不高兴了,憨厚的面庞沉了下来,家里现在天天吃干饭,还顿顿有肉,都是念丫头的功劳,这些人就是他爹说的红眼病,见不得他家过好日子。
而且他娘早和他说了,家里现在有三个女人和满铜在厂里上班,他的工作得缓缓,否则村里会有闲话。
唐满金本来也不想上班,他喜欢种地,看着庄稼从小苗长大,结出果实,他心里就无比喜悦,而且人人都去上班了,地谁种?
没人种地,粮食从哪来?
唐满金的想法特别朴实,他没别的本事,只会种地,那就把地种好,别成天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
第158章
周斯仁当众求爱,拳头硬了
其他人见唐满金生气了,不敢再提,生硬地转移了话题,唐家现在可得罪不起,他们还想等袜厂扩建后,去厂里上班呢。
“抽烟!”
唐满金拿出了一包光荣香烟,三毛二一包,分给了身边的人,故意说:“我家念丫头买的!”
光荣香烟
“念丫头真孝顺。”
“这烟贵的很,满金你好福气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奉承,表情有些讪讪的,虽然抽上了平时舍不得买的高档香烟,可心里却不是滋味,唐家的生活水平,已经超出他们一大截了。
啥时候他们也能有个像唐念念那么出息的女儿呢?
唐念念嘴角微微上扬,其实她和唐满金夫妇关系一般,因为打小她就养在老两口身边,吃喝拉撒都是二老负责。
不过唐满金却是个真正的老实人,没心眼,听话,孝顺,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像徐金凤还有些小心思,小时候在唐五斤姐妹们面前,说了些酸话。
但徐金凤没胆子,也没坏心,这点小心思在唐念念的容忍范围内。
而且有唐满金压着,徐金凤蹦哒不出花来。
前世唐满金夫妇也没啥好下场,徐金凤高龄怀孕,又因为九斤出事,受了打击,生产时大出血没了,唐老太也缠绵病榻,唐满金想多挣钱给唐老太买营养品,去修水库,炸山时没人通知他撤离,炸死了。
唐念念表情冷了冷,这一世,唐家人都得好好活着。
她懒得再走一段路去袜厂,索性去了地里,把钥匙给了唐满金。
“念丫头又要进城?”
“念丫头越来越漂亮了,你身上的衣服真好看,多少钱啊?”
男男女女都围了过来,语气谄媚,处处都透着讨好。
“三十几块,进城办点事。”
唐念念穿的是风衣,里面是件衬衫,现在的天气,这样穿刚刚好,不冷不热。
大家倒抽了口冷气,一件衣服三十几块,都能买六七十斤肉了。
这衣服是天上织女织的吧?
大家又看到了唐念念脚上的皮鞋,擦得锃亮,一看就是新买的牛皮鞋,少说得十八块。
还有唐念念手腕上戴的电子手表,一看就是高级货,百货公司要卖好几十块呢。
大家在心里计算了下,又抽了几口冷气。
妈呀,一身行头就得一百多。
公社书记都没这么贵的行头。
“念丫头,咱们袜厂啥时候能扩建?”有人问。
“快了。”
唐念念没说准确日子,她估摸着,以现在的销售速度,顶多仨月就能扩建。
大家立刻欢喜了,只要袜厂扩建,他们就有机会上班挣工资啦。
附近干活的知青们,都羡慕极了,忍不住派了个代表过来问:“唐念念同志,请问知青可以去袜厂上班吗?”
“等袜厂扩建后,需要的岗位肯定要增加不少,到时候公平竞争上岗,人人都有机会。”
唐念念早就考虑过知青了,唐村的这批知青们,都挺踏实的,而且文化水平都不低。
袜厂上了规模后,肯定不能只招操作工,还得招几个有文化的人出去跑销售,这几个知青就是后备人选。
而且她记得,这些知青回城都挺晚的,显然家里条件都不行,还不如留在袜厂发光发热。
知青们都开心极了,虽然不是肯定答复,但只要给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他们都有信心。
要是能在袜厂上班,他们也不着急回城了,回去还不一定能安排工作呢!
前两年有知青病退回城了,结果都没安排工作,在家当待业青年,和他们写信都说后悔了,待在家里吃闲饭,连亲爹娘都嫌弃了。
早知道他们还不如待在唐村,每天出工至少能吃上饭,而且不用受家里人的嫌弃。
周斯仁小跑着过来了,手里是一大捧映山红,他去山里采的。
因为柳婧兰说,唐念念最喜欢映山红。
她还说,唐念念身上有个玉葫芦,能让人精力充沛,身体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