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125章搬家,辅政
李青对蓝玉的行为很是不解,瞥眼瞧见圣旨内容,不由一怔。
只见国公封号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梁’,而是‘凉’。
一字之差,却是天差地别,他总算知道蓝玉为何如此了。
旋即又释然了,别的不说,单是侮辱元妃致其死亡,险些误了国家大事这一条,就够治蓝玉大罪。
甚至抹去他此次北伐的功绩,也不足为奇。
而朱元璋只是改了封号,稍加敲打一下,并未责罚于他,反而该有的赏赐一样不少,足以可见对蓝玉有多宠爱。
李青劝道:“都是国公,你何必如此耿耿于怀呢?”
“能一样吗?”
蓝玉哪里听得进去劝,他越想越气,最后索性将赏赐交给管家,自己则气冲冲地赶去曹国公府。
可以预见,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李青懒得再管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爱打打,爱闹闹,随便吧!
回到家,李青让三女收拾东西,准备搬家。
“先生,咱们搬哪去儿呀?”红袖问。
“皇上赏了我一处大宅院。”李青笑道,“先生带你们住大房子。”
三女闻言开心不已,婉灵喜滋滋道,“皇上对先生可真好。”
“那是。”李青臭屁道,“我为大明立了功,得些赏赐也是应该,好了,赶快去收拾吧,估计一会儿传旨钦差就到了。”
果然,小半时辰后,小桂子就带着赏赐过来了。
李青接过圣旨,给了一众小太监赏钱,当然,小桂子最为丰厚。
“公公,新家在哪儿啊?”
“侯爷莫急,外面马车已经备好,稍后咱家就带您去。”小桂子得了好处,笑的愈发开心。
老朱想的还挺周到,连搬家的苦力都给我找好了……李青含笑点头。
家里的东西不多,很快就收拾好了,唯一令李青不舍的就是那几棵果树,准备等过年开春再移植过去。
小桂子指挥着小太监们往外搬东西,李青则是拉着三女上了马车。
三个小妮子开心不行,对新家一脸憧憬。
红袖迟疑道:“先生,我们和你共乘一轿,是不是有些不妥当啊?”
“安心坐着就是。”李青撩骚道,“谁知道新家多远,累着你们,我不心疼啊?”
说着,将她拉入怀中,下巴搭在她脑袋上,轻轻摩挲着青丝,“红袖你就是太懂事了,以后多和怜香学学,咱家没那么规矩。”
怜香嘟着嘴道,“先生是嫌婢子太放肆吗?”
“放肆些没什么不好。”李青坏笑道,“尤其是在闺房,先生就喜欢放肆的你。”
闺房之中,三女各有不同,婉灵温婉,她虽也是青楼出身,但毕竟之前未经人事,稍微有些保守。
红袖倒是放得开,但更多的是想让他开心。
唯有怜香最大胆,花样也是最多,什么都敢玩儿,而且还沉浸其中。
甚至,让在后世看过老师教影视学的李青,都涨了姿势。
一路说说笑笑,小半时辰后,才来到新家。
四人走下车轿,看着《永青侯府》四个大字,三女忍不住惊叹:“好气派。”
“里面更大呢。”小桂子谄笑道,“侯爷,您随大军出征后,宅院就开始建了,上个月才完工,这可是严格按照侯府的规格,由工部的工匠精心打造。
占地20亩,三进院,池塘、凉亭、客堂、厢房……一应俱全呢。”
老朱够意思……李青点点头,领着三女踏进宅院。
三女惊叹连连,“好大呀!”
确实够大,这宅院要放在后世,都快赶上半个小区了。
小桂子招呼太监将东西搬进府院放好,而后便告辞离去了,李青和三女在新家逛,直到傍晚才停下。
“真大啊!”李青躺在大床上,翻了几个滚儿,喃喃自语,“这么大的床,以后和小妮子们还不是随便滚?”
晚上,三女做了丰盛菜肴,脸上洋溢着喜气,唯有红袖欲言又止。
李青放下碗筷,道:“有话就说,不要支支吾吾的。”
“是,先生。”红袖点头,沉吟道:“先生,家里是不是得加些下人呀?”
婉灵、怜香听后,脸上的喜气略微消了些。
少顷,婉灵开口:“红袖姐说的是呢,先生您现在是侯爷,侯爷就得有侯爷的派头,平时待人接物什么的,都要下人伺候,只有婢子三人,确实寒酸了点儿。”
怜香也道,“确实,家里是得添些下人了。”
李青想了想,轻轻点头,别的不说,单是这么大的宅院,三个妮子就打扫不过来。
“这个好办,明儿我在府门口贴个招聘启事。”
三女点头,脸上却没那么欢喜了。
她们也是丫鬟,还是青楼出身的丫鬟。
这时代,丫鬟上位做小妾的事儿屡见不鲜,害怕到时候有别的莺莺燕燕,先生就不喜欢自个儿了。
李青察觉出三个小妮子神色变化,好笑道,“好好吃饭,别胡思乱想,先生不是喜新厌旧的人。”
……
清早。
李青贴上招聘启事,男女各招十人,坐等应聘者上门。
包吃住,一个月一两,如此丰厚的条件自然吸引人,不多时,就有大量人聚集过来。
李青从中挑选了看着顺眼的年轻男女,分散在前后院,而后将府上的规矩说于他们听,为其安排了住所,并一人发了些钱,让他们置办生活用品。
忙碌了一上午,总算是把下人的事办好了。
中午简单吃了点儿东西,李青起身赶往皇宫。
老朱这么够意思,他自然也要拿出个工作态度来。
新家离教坊司远了,但距离皇宫近了,只有两里半的脚程。
……
御书房。
李青到时,朱标已经在批阅奏折了。
见他过来,朱标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无需多礼,坐吧!”
顿了顿,“你左手边是孤批阅好的奏疏,你对朝政还不了解,先看看学学经验。”
李青拱了拱手,坐下翻阅起来。
没多久,他就逐渐失去耐心,太枯燥了,武将的奏疏还好,字写得难看了点儿,但几乎都是大白话,简单明了。
文臣就不同了,好家伙,那长篇大论下来,光是夸皇上的就占了过半篇幅,个别奏疏,明明几句话就能阐述明白,却能写上千字,甚至数千字,着实让人头疼。
李青暗暗观察朱标,只见他眉头习惯性的皱着,拿着奏折逐字逐句的看,看完之后眉头皱的更深了些,沉吟好一会儿,提笔写下处理方针。
而后又拿起另一本,周而复始。
这太子,活得真累啊!
李青感叹,想想后面的正德、嘉靖、万历、天启,一个比一个会玩儿,一个比一个懂得享受。
相比之下,这个史上最有地位的太子,日子过得甚至不如一个百姓开心。
李青很少见朱标笑,他的眉头似乎永远都在皱着,似乎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烦心事。
这一刻,李青竟有些心疼。
“怎么了?”朱标抬起头,嗓音温和,“有哪里不懂吗?”
李青收回心神,拱手道:“太子殿下,臣有一事想问问殿下。”
既然老朱让他参政,他自然可以过问朝事。
“说吧!”朱标放下手中的奏疏,“什么事?”
李青道,“关于调和汉人、元人矛盾的事,蓝玉他……”
顿了顿,“皇后受辱,虽然保密措施做的很好,但那个公主是清楚详情的,加上人没了,北元皇帝难免不会心中有怨……”
“这不妨大碍。”朱标难得露出笑意,“元人与我汉人不同,尤其是回到草原后,元人更是恢复了他们原本的习俗,北元皇帝的可敦多了去了,一个妃子对他而言,并不那么重要。”
“这样啊!”李青稍稍放了心,“那…皇上准备如何安排他呢?”
“在京师给他建造一座府邸,给其王侯待遇,皇子也要留在京师,公主、大臣,则是分散去北平、大宁、大同这些区域,由他们出面,在大明官员的辅助下,与元人进行调和。”
朱标一脸欣然,“等元人说汉话、穿汉衣,再过上几代人后,就都是我汉人了。”
第126章
女客登门
朱元璋这一手不可谓不高明,首先,把北元皇帝、皇子控制在眼皮子底下,元人就无法再翻起浪花。
而让元人的公主、大臣出面担任和平大使,远比大明官员苦巴巴的交涉简单,高效。
“皇上圣明!”李青这次真真的心悦诚服。
其实,古人并不比后人笨,他们只是受限于封建局势,若真论智商,后人甚至还不如古人。
毕竟古人可没有那么多娱乐,天黑就睡,天不亮就起,大把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钻研事情上。
尤其是庙堂之上,简直个个人精,做起事儿一套一套的,阴谋诡计更是层出不穷。
也就李青没走寻常路,要是按部就班的科举,做官,以他的秉性,要么郁郁不得志,要么官都坐不稳,被人踢出官场,甚至人头落地都不稀奇。
庙堂的水,又怎是一个深字能够描绘。
李青之所以无往不利,靠的不是计谋诡辩、智商碾压,而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不然,他就算不死,也得躲进山窝窝里挖野菜。
两人谈论了一会儿,再次投入到繁重的政务中。
李青是个坐不住的人,没过多久又开始开小差,见朱标露出疲倦神色,便和他聊了起来。
朱标很久没在理政的时候,这么放松过了,尤其从今年开始,父皇越来越放权,他的工作量和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有李青插科打诨,着实给烦躁的政务增添了一丝趣味性。
李青却是暗暗感叹朱标的辛苦,说实话,太子混成这样,真是太悲催了。
傍晚时分,朱标伸了个懒腰,朝李青笑道,“时间不早了,你回去歇着吧!”
“臣遵旨。”李青长长舒了口气,总算是熬到下班了,见奏疏还剩三分之一,问道:“那这些奏疏……”
朱标苦笑道:“吃过饭,孤再来批阅。”
他似乎已经习惯了,除了脸色难掩疲倦,并无任何不满情绪。
“殿下,身体要紧,适当的休息很有必要。”李青劝道。
“国家大事岂能懈怠。”朱标断然摇头,“今日事今日毕,明日有明日的事,若如你说这般,政务只会越积压越多。”
“殿下说的是,臣浅薄了。”李青暗暗叹了口气,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朱标没病,但在繁重的政务,以及高强度的压力下,铁打的人也得累出毛病,尤其是朱元璋的寄予厚望,更是让朱标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让父皇失望。
对于这种情况,李青也不知该如何向老朱进言。
总不能说:皇上,你儿子太累了,你给他减轻一些负担吧?
即便说了,老朱也会来一句:国之储君,辛苦些是应该的。
朱标确实辛苦,甚至比朱元璋还辛苦。
老朱之前有中书省分忧,后来胡惟庸案裁撤中书省,废除了宰相制,接着朱标就顶了上来,可谁又给朱标顶呢?
朱元璋对文官集团的不信任,注定了要劳苦,连带着朱标也一起辛苦。
要是朱标能顺利登基,情况应该会好很多,只是按目前这个事态发展,李青心里也没谱朱标能不能撑到。
他精通医术不假,但不是神仙,能医病,却医不了命。
身体长年累月的过度透支,注定难以长寿。
唉,有空还是劝劝老朱为好……李青叹了口气,抬步走进家门。
几个下人上前行礼,点头哈腰,“小人见过老爷。”
这份差事,对于普通人而言,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他们不敢怠慢,生怕哪里做的不好,丢了饭碗。
“嗯。”李青点点头,“去东厨做饭去吧,吃完饭早些休息。”
简单说了两句,李青往后院走去。
丰盛饭菜已经备好,三女却俏生生的站着,李青奇怪道:“坐下吃饭啊!”
“先生先吃,婢子一会儿和丫鬟们一起吃。”红袖道。
婉灵点头,“现在不一样了,府里没有规矩怎么行?”
李青好笑道,“坐下吃饭,你们跟她们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呀?”怜香眼眸亮晶晶的,一脸期盼,嘴上却道,“不都是丫鬟吗?”
“就你鬼精。”李青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想了想,还是给了个说法,“你们晚上也得服侍先生,自然和她们不一样,坐下吃饭。”
顿了顿,“红袖,以后你就是府上的大管家了,负责府上花销用度。”
“先生,那婢子和婉灵妹妹呢?”
“你是二管家,婉灵三管家。”李青一口气封了三个‘官’,臭屁道,“好了,坐下吃饭吧!”
三女迟疑了一下,缓缓来到桌前坐下。
一刻钟后,李青心满意足地放下碗筷,笑道,“家里不差钱,下人的伙食别太寒酸,除了逢年过节,每月初五、十五,也都让他们吃顿肉,至于米粮…只要不浪费,随便他们吃多少都成,得让人吃饱。”
“是,先生。”红袖点头,“婢子记住了。”
“还有啊,以后把手艺传给丫鬟,做饭的事你们就别参与了。”李青温声道,“这两年辛苦你们了,以后好好享福就是。”
“先生……”
一番体己话,把三女感动的眼泪汪汪。
怜香扯着李青袖子,带着哭腔道,“先生,走,进屋。”
……
日子趋于平淡,李青又过上了心心念的慢节奏生活。
上午捧上一杯热茶,看看书,听婉灵弹琴,享受按摩;下午进宫看看奏折,给朱标聊天打屁;晚上探幽,有时和婉灵共情,有时和怜香、红袖,偶尔奢侈一把,四人一起共情。
当然,个别时候也会拉上同僚人情世故一番,去教坊司耍耍。
蓝玉和李景隆是彻底撕破脸了,蓝玉见李景隆一次,打李景隆一次。